课前提问: 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存在方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第八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概述 浸出制剂定义 – 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 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 制剂 – 汤剂、酊剂、流浸膏剂等 – 提取 → 精制 颗粒剂、口服液等.
第四章 中药浸提技术 与设备. 第一节 浸出设备  一、概述 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 动、植物 ) 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for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第七章 浸出药剂.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第十一章 中药制剂.
第一章 固液萃取.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第一章 总论-提取分离方法.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婴幼儿喂养 儿科教研室.
项目十四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选修一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阜阳市 临泉二中 冯守平.
;5折业绩分析.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和風酥炸黃金魚 1. 先將和風炸物沾醬調味料混和均勻,裝沾醬盅內。 公克 高麗菜碎 公克 康寶凱撒沙拉醬
教学情境四 种猪饲养管理 单元二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第八章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A1型题】.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有效成分 1.碱性化合物: 生物碱 小檗碱.
第四节 浓缩丸的制备 一、浓缩丸的概念与特点
中药提取基础知识 授课老师:lhz 2006年10月.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要想应用和研究其中的某些成分,必须将它们从中药中提取出来。提取一般是指选用适宜的溶剂和适当的方法,将所需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中药中提出,而杂质尽可能少地被提出的过程。
第二章:药用植物成分的提取技术.
固液提取 萃取的定义:利用各种物质在选定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混合物中组分的一种方法。 (实质——溶质从混合物传递到萃取剂中的传质过程。)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第三章 药材提取、浓缩和干燥设备 第一节 药材成分的提取设备.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浸出药剂的概述.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溫室效應.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 药剂物化教研室.
溶液型液体制剂——乳剂的制备.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药物的跨膜转运.
实验一、板蓝根颗粒制备.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床上洗头.
第八章 浸出技术和中药制剂.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硫酸铜的提纯.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前提问: 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存在方式?

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存在方式 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提取物 原药材粉末 部分提取物、部分药材粉末

复方丹参片 Fufang Danshen Pian 【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处方】 丹参浸膏 215g 以上制成1000片

第六章 浸出制剂 远志 如何制成 远志酊 静置数日 过滤即得 调整至60ml 

第五章、中药浸提技术 5

学习内容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常用浸提溶媒 中药浸提过程与影响因素 常用的浸提技术与设备 浸提液的分离技术与设备

 浸提含义 用适宜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操作过程,又称浸出或提取. 中药制剂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浸提目的 缩小体积、减小用量 促进吸收、提高疗效  提高有效成分稳定性 便于生产 方便服用

一、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有效单体 有药理活性能产生药效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 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未提纯(或纯化)成单体的为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 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未提纯(或纯化)成单体的为有效部位。 辅助成分 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 无效成分 本身无效甚至有害 的物质。

中药提取: 有效成分(部位) 保留 辅助成分 药材成分 无效成分 ×

二、浸提溶媒(溶剂) 选择要求 浸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不影响药用成分 无生理活性 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常用提取溶剂 亲 水 性 增 强 水(H2O) 甲醇(MeOH ) 乙醇(EtOH) 丙酮(Me2CO) 正丁醇(n-BuOH) 乙酸乙酯(EtOAc) 氯仿(CHCl3) 乙醚(Et2O) 苯(C6H6) 石油醚 亲 脂 性 增 强

水 纯化水、蒸馏水 经济易得,极性大,溶解范围广 (生物碱盐类、苷类、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糖、树胶、色素和少量的挥发油) 缺点:选择性差,浸出大量无效成分,滤过困难,制剂色泽欠佳,易于霉变,不易贮存 。

乙醇 半极性溶剂,可溶解某些水溶性成分,又可溶解非极性溶剂所溶解的一些成分(如树脂、挥发油、内酯类、芳烃类化合物等)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有选择性地浸提药材有效成分 乙醇

乙醇 20%~35% :葸醌类化合物等 60%~70%:生物碱、苷类 70%~80%:游离生物碱等 90%以上:挥发油、树脂、叶绿素、内酯等非极性成分。

乙醇的浓度越高↑,蛋白质、鞣质、糖类等强极性成分浸出越少↓ 含醇量达75%以上 →蛋白质、鞣质、糖类、淀粉、水溶性色素等可除去。

中药材中成分浸提过程? 课堂活动: . .. . . . .. .药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材固相 溶剂液相 . .. . . . .. .药材. . · 中药材中成分浸提过程?

三、浸提过程及影响因素 浸润 渗透 解吸 溶解 扩散 置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浸提过程 过程:溶质药材固相 溶剂液相 . .. . . . .. · ··· ·· ··· ··

实际生产中如何才能提高浓度差? 扩散与置换阶段: 细胞内(浓度高、渗透压高) 浓度差、渗透压差 溶剂(动态平衡 )

搅拌、更换溶剂、循环、用流动溶剂渗漉提高浓度差 用新鲜溶剂、低浓度浸出液置换高浓度浸出液。 提高浓度梯度,加快浸出速度 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浓度梯度

影响浸提的因素 1、被提取物质的理化性质 多孔的细胞壁→易浸提 细胞壁木质化或木栓化→扩散慢 可溶性化学成分→易浸提 分子小的化学成分→先溶解,先扩散。

影响浸出的因素 2、原料的粉碎度:药材粗,表面积小,浸出效率低;药材细浸出效率 实际应用药材不能太细: ⑴吸附成分⑵浸出杂质 ⑶分离困难。 水提(膨胀)→薄片、小段;或最粗粉(过1号筛、10目) 乙醇提取→颗粒或最粗粉。

影响浸出的因素 3、原料的干燥程度 干燥细胞吸水力提取效果 4、原料浸润 干品---润湿使组织细胞膨胀,利于溶剂的穿透浸提。 水煎煮 冷水浸泡30~60min 乙醇渗漉 浸润药材0.5—6h,再装渗漉筒

影响浸出的因素 5、浸提时间 :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扩散达到平衡时,时间即不起作用。时间太长高分子杂质 小分子成分水解 6、浸提温度:微沸…温度溶解 扩散浸出

影响浸出的因素 7、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搅拌、更换溶剂、循环、用流动溶剂渗漉 8、浸出溶剂的性质、用量、PH 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碱性溶剂提取皂苷等

影响浸出的因素 9、浸提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渗漉 10、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浸提 提高浸提效率、提高制剂质量,浸提时间大大缩短。 超声浸提取 胶体磨浸提

学习内容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常用浸提溶媒 中药浸提过程与影响因素 常用的浸提技术与设备 浸提液的分离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浸提技术 1、煎煮技术 2、浸渍技术 3、渗漉技术 4、回流技术 5、水蒸汽蒸馏技术

请以麻黄汤为例汤剂是如何煎煮的 麻黄汤 [处方] 麻黄9g 桂枝6g 甘草3g 杏仁9g

【实例分析】麻黄汤的制备 [处方] 麻黄9g 桂枝6g 甘草3g 杏仁9g [制法] 麻黄 滤取煎液 桂枝 甘草、杏仁 煎液 麻黄汤 药渣 浸润、先煎约15min 合煎 合煎15min 桂枝 滤取煎液 甘草、杏仁 药渣 煎25min 煎液 麻黄汤

一、煎煮技术 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1、有效成分能溶于水的药材 2、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缺点:杂质多,易变质,提取液要及 时处理。 操作流程:

生产流程 药材饮片 洗净 水 浸泡润湿膨胀 水 常压、加压 煮沸至规定时间 筛网或纱布 水 过滤 药渣 药液 浓缩工序

板蓝根颗粒 制法 : 取板蓝根5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 小时,第二次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搅匀,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80℃)的清膏。取清膏1 份、蔗糖2 份、 糊精 1.3 份,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常用设备 敞开式倾斜式夹层锅 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应用最广的密闭提取罐

多功能提取罐

提问: 在家中你能制作药酒吗?采用什么方法?

第二节、浸提技术 1、煎煮技术 2、浸渍技术 3、渗漉技术 4、回流技术 5、水蒸汽蒸馏技术

类型 二、 浸渍技术 药材用适当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浸渍出有效成分。 溶剂:乙醇 白酒 适用: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热浸渍法 溶剂:乙醇 白酒 适用: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冷浸渍法 热浸渍法 重浸渍法 类型

温室 (一)冷浸法 定时振摇 密闭3-5天 定量溶剂 滤过 药渣 压榨 药液 药材颗粒 过滤 酒剂酊剂 浸渍药液 浓缩 其他制剂

40-60℃ (二)、热浸法 浸渍 定时振摇 定量溶剂 滤过 药渣 压榨 药液 药材颗粒 过滤 浸渍药液 酒剂

(三)重浸渍法 全量浸提溶剂 第3份 第2份 第1份 药材粗粒 浸提液 药渣 药液 药渣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实例 处方: 丁公藤2500g 桂枝7.5g 麻黄7.5g 羌活7.5g 当归7.5g 川芎7.5g 白芷7.5g 制法: 以上二十七味,除乳香、五灵脂、木香、没药、麻黄、桂枝、白芷、小茴香、羌活、猪牙皂外,其余丁公藤等十七味混匀,蒸二小时,取出,放冷,与上述各味合并,置容器内,加入白酒10Kg,密闭浸泡30~40天,滤过,即得。

第二节、浸提技术 1、煎煮技术 2、浸渍技术 3、渗漉技术 4、回流技术 5、水蒸汽蒸馏技术

三、渗漉技术 动态浸出 浓度梯度大, 药材 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溶剂 溶 剂 低浓度浸出液 高浓度浸出液 药 材 浸出液 图 动态浸出过程

药 材 溶 剂 渗漉法 渗漉工艺流程 药材粉碎 药粉润湿 装筒 加液、排气 静置浸渍 渗漉 漉液的收集和处理

渗漉法 药 材 溶 剂 不宜用水为溶剂 不适用:新鲜、 易膨胀药材 适合贵重、毒性药材、 含量低的药材、 高浓度制剂

渗漉筒 药 材 溶 剂

渗漉法操作注意事项 药材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过粗不易压紧,不利于浸出。以中等粉或粗粉为宜。 药粉应经溶剂润湿使其充分澎胀后再装筒。否则造成装筒过紧,影响渗漉操作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 。 根据药材性质装筒,松紧用使用压力要均匀;装筒容积不超过2/3,留1/3空间放溶剂。 药 材 溶 剂

渗漉法操作注意事项 装筒后先打开浸出液出口,再添加溶剂。否则产生气泡,冲动粉柱,影响浸出。 排除筒内余下空气,待浸出液自出口流出时,关闭,浸渍24~48小时,待溶剂充分扩散。 渗漉速度应适宜: 药 材 溶 剂

大量生产--每小时流出液相当于渗漉筒被利用容积的1/48~1/24 慢漉:1-3ml/min/kg, 快漉 :3-5ml/min/kg。 大量生产--每小时流出液相当于渗漉筒被利用容积的1/48~1/24 渗漉液量:药量的4-5倍 高浓度初漉液另器存放:先将药物量85%的的初漉液另器保存 , 避免浓缩加热 药 材 溶 剂

【实例分析】桔梗流浸膏制备 [处方] 桔梗(粗粉) 60 g 70% 乙醇 适量   共制60 ml [制法] 渗漉法 ? 工艺过程?

【实例分析】桔梗流浸膏 [处方] 桔梗(粗粉) 60 g [制法] 70% 乙醇 适量 共制60 ml 桔梗粗粉60 g 填装于渗漉筒 70% 乙醇 适量   共制60 ml [制法] 桔梗粗粉60 g 分次均匀 填装于渗漉筒 使粗粉润湿 加70%乙醇浸渍 70%乙醇适量 膨胀 浸渍48h 先收集50ml初漉液 合并 缓缓渗漉 静置、过滤即得 续漉液 低温减压浓缩 调整至60ml 

【实例分析】刺五加浸膏 [处方] 刺五加(粗粉) 1000 g [制法] 水 适量 共制40 g 刺五加 合并煎液 滤液 制成浸膏40 g 水 适量   共制40 g [制法] 加水煎煮二次 刺五加 加水过药面浸渍 合并煎液 30min 3h/次 低温减压浓缩 滤液 制成浸膏40 g 过滤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