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选自什么著作? 《朝花夕拾》 所以本文是什么文体? 散 文
课前热身:给生字注音 憎恶 絮说 搁在 福橘 正月 辟头 大抵 烦琐 掷 骇 wù xù gē pī jú zhēng dǐ suǒ zhì hài
掳 灸 疮疤 诘问 惧惮 马缨花 陆玑 霹雳 震悚 lǔ jiǔ chuāng jié dàn yīng jī pī lì sǒng
粗拙 脐 干戚 诗画舫 郝 懿行 孤孀 zhuō qí qī fǎng hǎo yì shuāng
絮说—— 正月—— 诘问—— 渴慕—— 疏懒—— 孤孀—— 絮絮叨叨地说 一月 责问 非常思慕 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寡妇
解题:1. 阿长是什么人? 2.鲁迅还在哪篇作品中提 到“长妈妈”? 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也称“长妈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整 体 感 知 读课文,思考: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2、重点写了哪件事?
名字的来历 略 切切察察的毛病 略 摆成“大”字的睡相 略 元旦的古怪仪式 详 烦琐的规矩和道理 有详有略 讲长毛的故事 详 为“我”买《山海经》 详 重点写
不大佩服 先 抑 后 扬 不耐烦 写作手法 事 名字的来历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元旦的古怪仪式 烦琐的规矩和道理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名字的来历 不大佩服 先 抑 后 扬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元旦的古怪仪式 不耐烦 烦琐的规矩和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空前的敬意 为“我”买《山海经》 新的敬意
由上面可见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
例如《社戏》中写的 “我” 盼望到赵庄看戏,可是没有船,不能看戏,所以“我”很不乐。“我”的不乐实际上是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了铺垫。
如茅盾《白杨礼赞》,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
第二段:文章1、2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 走进课文 第二段:文章1、2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 出身低下,不被人重视
第三段:读一读,找出描写阿长“切切察察”时的动词。想一想,哪两个字体现了“我”对此的态度? 一、 总 阿长是沉默的人吗? 性格外向,饶舌多事
阿长“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她的本意是好的还是坏的? 本意是好的,是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
阿长摆“大”字睡相,而且经主家提醒仍不放在心上,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粗俗、不拘小节
速读6—11段,思考:阿长相信孩子的“金口”,说明了她什么性格特点? 相信命运
(避讳) 读十二段,阿长教给我什么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吗? 人死:老掉了 掉饭粒:拣起吃下 (珍惜劳动果实) 晒裤竹竿:不可钻过 (讲究形象)
对阿长的教导,“我”有什么感觉?请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 阿长悉心教导,“我”却不领情,这说明她的教育方法有什么问题?
说明阿长悉心教养,但不懂儿童心理,许多做法使孩子觉得讨厌、麻烦。
从阿长给“我”讲的长毛的故事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愚昧无知
19段写了自己和一个远房亲戚的交往,似乎和本文没有很大联系,能否不写? 不能。这一段交代了自己接近书籍的过程。
读20-22段,抢答问题。 (1)哪句话写出了“我”求 知欲强?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 (2)面对“我”对知识的渴 求,别人持什么态度? 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 《山海经》是什么书?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记述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全书18篇,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3)21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 么作用?它印证了22段 哪一句话? 为下文得到《山海经》大喜过望作铺垫。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
(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有隔阂、轻视)
(5)这种想法表现了“我” 的什么心理? ① 阿长不识字。 ② 她一向不善于关心“我”, 不理解“我”渴望的心情。
热心、把“我”的愿望放在心上 读23-27段,抢答问题。 (1)阿长是趁什么机会帮 “我”买书的?她买 到书心情怎样? (2)可见她对“我”怎样? 热心、把“我”的愿望放在心上
(3)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这又使我… … 从此完全消灭了。 (如获至宝、震惊、感动)
(4)26段“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17段听了长毛故事后料不到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两个“伟大神力”蕴涵的感情一样吗?
26段的“神力”: 感激阿长的热 心,有称颂意味 17段的“神力”: 有调侃(嘲笑) 的意味。
(5)怎样理解26段中“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① 这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热心。 ① 这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热心。 ② 别人不能做,有画儿的山海经很难找,阿长为我操心费事,况且她还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6)鲁迅为什么不写阿长 买《山海经》的经过? 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十段中流露出作者 怎样的感情? 同情阿长的不幸 三十一段中流露出作 者怎样的感情? 怀念、感激。为她的在天之灵祝福。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刻画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其中属于“抑”的是哪几件事? 回顾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刻画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其中属于“抑”的是哪几件事?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元旦的古怪仪式 烦琐的规矩和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作者写这些“抑”的内容,不惜用一些贬义色彩词语,在这些内容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拓展 作者写这些“抑”的内容,不惜用一些贬义色彩词语,在这些内容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 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 她的管教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 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 (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
阿长的形象 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粗俗、好事、没有文化,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
儿时的眼光——憎恶、讨厌。 写作时的眼光——含蓄的,饱 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 儿时的眼光——憎恶、讨厌。 写作时的眼光——含蓄的,饱 含同情与怀念。 成人的眼光 描写 少时的心态
作者怎样刻画阿长? 1、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详略得当地选材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 写法研讨 写人记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写法可以做到生动传神、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想象和联想,将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 自由论坛 发挥想象和联想,将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 tips: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