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与“桑女”意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Advertisements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传统经典作品 ---- 工笔重彩人物 画》 精品课程 工笔人物画佳作欣赏( 2 ) 西汉 《 “ T ” 形旌幡帛画》
每年的五月, 一定不会令大家忘记的, 肯定是我们亲爱的 “ 端午节 ” 了。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由来和传说呢?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一章 古代西方文学 第一节 荷马史诗.
人物的外貌描写 执教者:沈建军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初中.
第一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概述 (一) 诗歌起源与原始歌谣 1.诗歌起源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 【抓体裁、语言、题材、阅读技巧】 一、诗题 二、作者 三、序文 四、附注 五、意象 六、关键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昌十七中 徐 艳.
卫风· 氓 诗经两首 广东中山市石歧高中 石长润
诗经 诗经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且对我国文学和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诗经·氓 中文系03级1班 范瑞萍
卫风·氓.
《静女》 陈宏峰.
王福栋 TEL: 《诗经》思想内容 王福栋 TEL: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漢 樂 府 五禮 張曼婷 梁麗珊 羅婉怡.
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2013年度述职报告.
第三讲 曹植( ) 奇高华茂之吟 第三讲 曹植( ) 奇高华茂之吟.
解题 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郭孔生 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陈洪 张峰屹 主编)
酬赠诗四首.
工作坊欢迎你 衡山班主任培训班 辅导教师:谭建芬 学员:30人 2015年12月2日.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朝《及第谣》.
汉乐府 乐府的不同含义 1、主管音乐的官府 2、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第十三課 樂府詩選 (一)飲馬長城窟行 (二)陌上桑.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氓 制作:天蓝峰高.
《氓》 诗经两首 《采薇》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诗歌鉴赏 之描写手法.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说“木叶” 林庚.
说“木叶”.
说 “木 叶” 林庚.
说“木叶” 林 庚.
菩萨蛮    温庭筠.
菩萨蛮    温庭筠 漳州一中 黄安娜.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白马少年的弃妇情结 ——曹植其人其诗 插入赵志刚.
从“识名”到“比兴” ——《诗经》中的名物及其理解.
Harvard ManageMentor®
十架的爱.
Haloo~ It’s me again.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機會成本知多少 如果你有一畝田 1.
Time’s Eye.
汉字的历史 产生与演变。。。 By Becky Yu.
卫风·氓.
《诗经》两首 在水一方.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小组名称:羽墨云轩 班级:五(4) 姓名:叶嘉莹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CONCLUDING YOUR SPEECH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氓 诗经两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作者:鲁迅 选自《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鲁迅 选自《朝花夕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陌上桑与“桑女”意象

第一部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倭堕髻 又叫“堕马髻”,发髻偏歪在头部一侧,似堕非堕,是东汉后期流行的一种时髦发式。 据说梁冀之妻孙寿发明。《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李贤注引《风俗通》注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效之。” 汉唐至清均为女子发式。

虢国夫人游春图

罗襦 绸制短衣 。温庭筠 《菩萨蛮》词:“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帩头

第二部分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第三部分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须髯

侍中 秦汉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降,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齐职仪》载:“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虎子

使君即太守 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太守”一职,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俸禄两千石。

采桑女

“汉魏压卷之作” ——曹植《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第一段)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在,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第二段)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第三段)

二、魏晋之前“桑女”形象的演变

1、神话传说时代的“桑女”形象

嫘祖

女桑

出处 “桑女”形象 记载 屈原《天问》 涂山氏之女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晋王嘉《拾遗记》 简狄 商始妣简狄在 “桑野”吞下玄鸟卵怀孕而生下契 《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姜嫄 “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周始祖姜嫄在扶桑之地的固宫怀孕而生后稷) 《吕氏春秋·古乐》 颛顼之母 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 《吕氏春秋·孝行览》 先侁氏之女,即伊尹之母 “先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空桑为这婴儿伊尹的母亲的身体所化而成) 《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括地志》 孔子之母 孔母“生孔子空桑之地。”

甲骨文中“桑”

2、《诗经》中的“桑女”形象

出处 “桑”与“女”的关系 记载 《豳风·七月》 女奴隶采桑养蚕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卫风·氓》 桑叶比拟弃妇容貌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小雅·隰桑》 桑林为男女幽会之地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魏风·汾沮洳》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乎我桑中,要乎我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乎我桑中,要乎我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薪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乎我桑中,要乎我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3、汉代的“桑女”形象

出处 “桑女”形象 记载 汉刘向《列女传》 宿瘤女者,齐东郊采桑之女 采桑之际,不卑不亢的与齐闵王对答,最终选为王后 陈辩女者,陈国采桑之女 晋大夫解居甫使于宋途经陈国,陈辩女以《诗经》之句维护尊严,赢得解居甫的尊重 鲁秋洁妇者,鲁秋胡之妻 秋胡妻不堪秋胡的调戏,而投水自杀 晋崔豹《古今注》 秦罗敷 《陌上桑》歌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之。罗敷行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 赵王乃止。

三、《美女篇》对《陌上桑》的继承和创新

《陌上桑》 《青衣赋》 《美女篇》 采桑地点描写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借问女安在,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头饰描写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玄发光润,领如螬蛴。脩长冉冉,硕人其颀。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衣着描写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绮绣丹裳,蹑蹈丝扉。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采桑工具或桑树描写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眼神描写 盼倩淑丽,皓齿蛾眉。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动作描写 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精慧小心,趋事若飞。中馈裁割,莫能双追。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心理描写 叹兹窈窕,生于卑微。……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尔命,在此贱微!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体态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 都冶武媚,卓砾多姿。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内在美描写 《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鲜希。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美女篇》对《陌上桑》的创新之处: 1、形式上模拟,思想主旨发生改变。

《白马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难死忽如归。” 《与杨德祖书》:“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求自试表》:西灭“违命之蜀”,东拼“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 《薤露行》:“愿得展殷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传》:“植常自愤怨怀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2、除了运用《陌上桑》中夸饰、正反烘托等描写手段,同时加强人物心理刻画,使“桑女”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1)曹植借鉴《离骚》等楚辞作品开创的以“香草美人”比喻贤能的手法,融入《诗经》以美好事物比喻德操的习惯。

(2)汉代以来,以女子代言的创作手法延传已久,而且日趋成熟,魏晋期间借鉴乐府诗中白描叙事手法的同时,以心理刻画为主的抒情言志越来越为文学家重视,曹植深受影响。

3、《陌上桑》语言质朴, 以夸饰的浪漫主义手法开篇,以诙谐机智的对答给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结尾,充分体现出民间的智慧和勇气;《美女篇》则从现实着手,充满怀才不遇的惆怅,基于曹植的个体遭遇,全诗笼罩了美人迟暮、壮志难酬的悲剧意识。

清人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 刘履《选诗补注》卷二:“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

四、《美女篇》的影响

1、被后世文论家誉为“千古绝作” 清代叶燮《原诗》卷四评价《美女篇》为“汉魏压卷”之作,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清人黄子云《野鸿诗的》:“子建、子山、子美各得三斗,余以散之大历已上诸公,下此不得染指。”

2、《美女篇》是“桑女”题材的集大成的作品,后来继作者不乏其人,罕有出其右者,宋代以后此题材逐步退出文坛的视野。

3、对魏晋南北朝抒情诗的写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用女性口吻或女性手法、采用女性心理来创作的诗篇,一定程度上对南北朝宫体诗的兴起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