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脉 管 系 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淋巴管道 第三节 淋巴器官 第四节 全身淋巴结位置和淋巴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关于中国色情产业合法化的伦理学讨论 张雅萱 周嘉言 史翔瑞 詹智超.
Advertisements

颈部病变的 CT 检查. 肌肉: 占据颈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结构 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前后腹,中间肌腱处连于舌骨 肩胛舌骨肌:上下腹,中间借肌腱处相 连,连于舌骨和肩胛骨 下颌舌骨肌:位于口底,是口腔和颈部 的分界 斜角肌:是颈椎椎旁肌肉最靠前外方者, 包括前,中,后斜角肌.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颈部及 全身淋巴评估. 颈部评估. 颈部评估. 颈部评估. 颈部评估. 全身淋巴评估. 全身淋巴评估. 全身淋巴评估. 全身淋巴评估.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骨髓活检 小B细胞肿瘤局灶性累及,不伴明显的浆细胞分化 (CD3-, CD20+, PAX5+, kappa IHC-, lambda IHC-, CD5-, CD10-, BCL6-, BCL2+, cyclin D1-, IgD-, Ki67 低) Courtesy of T Pongpruttipan,
第十章 淋 巴 系 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淋巴组成。.
淋 巴 系 统 Lymphatic System.
颈部肿块 颈部应用解剖学及症状学 颈部肿块 2017/3/4.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局部解剖学 主编: 彭裕文 第六版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内 脏 学 第十章 腹 膜 Peritoneum 一、腹膜概述 二、腹膜的功能 三、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四、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一个流行的观点 身体是1,事业、家庭、知识、财富等是1后面的0,0越多,成绩越大,但没有了1,再多的0都是0.
局部解剖学  四肢局部解剖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戴 景 兴.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医学免疫学》概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教研室 授课:邝枣园教授 联系电话:
第三节 免疫系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胸 部 局 解.
关于职教发展的几个理念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亚弟.
循环系统 circulation system.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 2.骨盆的关节 3.骨盆的韧带.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系统是机体不可或缺的生理系统之一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3、血液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 5、骨骼运动系统
肺部大叶性肺炎 平山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康军.
枕三角 胸膜顶 淋巴.
大 纲 要 求 了解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了解上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汇集范围; 掌握上肢、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和汇入部位
浅表淋巴结检查.
正常人体结构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系.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 医务科 张海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组胚教研室.
第12章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
第八章 免疫系统(4学时) 基本内容:淋巴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的结构和功能及有关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血管的外形特征 与静脉比较,动脉外形较挺拔,管腔小而管壁厚,管壁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多而丰富,其弹性和收缩性较强;中等动脉因平滑肌丰富又称肌性动脉,大动脉因弹性纤维丰富又称弹性动脉;静脉较塌陷,管腔大而管壁薄,管壁平滑肌不发达,弹性纤维也较少,并有瓣膜配布,管壁弹性和收缩性较差,而外膜较厚且有平滑肌分布;毛细血管壁薄腔小,行走弯曲并有大量分支分布形成网状结构,在心肌间多沿心肌细胞纵轴平行分布。
局部解剖学课件 王德贵.
第十章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落地”问题的探讨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冯博琴 ”
消化系统测试病例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
二、 静 脉 引流作用 1、分浅深二种, 浅静脉—皮下静脉不与动脉伴行—临床应用、 深静脉——与动脉伴行,名称相同 2、静脉间吻合丰富 3、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机能不全时、、 4、为属支,由细变粗,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压力低, 5、几种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骨松质—是巨大的血库。
《中医学综合实验》教学 病理图谱 2009 版 制作人:卢文丽 方肇勤.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織物的認識 演示者:陳明玲 美容科:家政概論.
Inverse Grid2-6 中枢免疫器官 (Central lymphoid organ)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涎腺(salivary gland) 学习要求: 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腹膜后隙 内容: 一、肾 二、输尿管 三、血管、神经 January, 2007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十七章 免疫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脉 管 系 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淋巴管道 第三节 淋巴器官 第四节 全身淋巴结位置和淋巴管

概述 淋巴管道 人体各部的淋巴引流 淋巴结 脾脏 胸腺 淋巴系统 概述 淋巴管道 人体各部的淋巴引流 淋巴结 脾脏 胸腺

第一节、概述 1、组成: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2、淋巴液的形成----多余的组织液形成。 3、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胸腺、扁桃体。 4、淋巴组织:分散存在。 5、功能:①滤过淋巴液②吞噬抗原③免疫应答

第二节 淋巴管道 (一)毛细淋巴管 (二)淋巴管 (三)淋巴干 (四)淋巴导管

(一)毛细淋巴管 特点: 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一些大分子物 质易进入毛细血管。

(二)淋巴管 浅静脉管 深静脉管

淋巴干及淋巴导管 (三)淋巴干 (1)右颈干 (2)左颈干 (3)右锁骨下干 (4)左锁骨下干 (5)右支气管纵隔干 (6)左支气管纵隔干 (7)右腰干 (8)左腰干 (9)肠干 (四)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

淋巴干及淋巴导管

第三节 淋巴器官 一、淋巴器官概述 1、中枢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是分别培育T淋巴C和B淋巴C的场所,是早期淋巴干C分裂分化的微环境,此处淋巴C的分化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受激素的控制。 2、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此处的淋巴C来自中枢淋巴器官,并在抗原的刺激下进一步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C,是免疫应答的场所。

二、淋巴结: 1位置与形态 位置:有深、浅之分。 形态:椭圆形,有数条输入淋巴管和1-2条输出淋巴管。

2、人体各部的淋巴结群 (1)头颈部的淋巴结群 (2)上肢的淋巴结群 (3)胸部的淋巴结群 (4)下肢的淋巴结群 (5)盆部的淋巴结群 (6)腹部的淋巴结群

(1)头颈部淋巴结: 头部的淋巴结群: 下颌下淋巴结: 位置:位于头颈部的交界处。 包括: 枕部淋巴结群、乳突淋巴结群、腮腺淋巴结群、下颌下淋巴结群、颏下淋巴结群。 下颌下淋巴结: 位于下颌下腺附近,收集口腔和面部的淋巴。

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 收集:颈浅部、耳后、枕部的淋巴。

上组:咽后淋巴结群 下组:锁骨上淋巴结群 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排列 有10~15个 收集:头颈部胸壁上部的淋巴。 锁骨上淋巴结:胃癌、食道癌时可转移至该淋巴结,引起肿大。 颈外侧深淋巴结群:沿颈内V排列,有10~15个,分上组:咽后淋巴结群和下组:锁骨上淋巴结群,位于V角附近,胃癌、食管癌晚期引起左锁骨上淋巴结群肿大。

(2)上肢的淋巴结群 腋淋巴结群:20~30个,分五组。 ①外侧淋巴结群:沿腋V排列,收集上肢的淋巴。 ②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外侧AV周围,收集脐平面以上腹前壁、乳腺外侧、上部的淋巴。

③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肩胛下AV周围,收集项背部的淋巴。 ④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的中央,收集以上淋巴。 ⑤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有尖部,收集上述有淋巴、乳腺上部的淋巴,输出管形成颈干

(3)胸部的淋巴结群 1)胸壁的淋巴结群:胸骨旁淋巴结群、肋间淋巴结群、膈上淋巴结群。 2)胸腔淋巴结群: ①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群 ②纵隔前淋巴结群 ③纵隔后淋巴结群

(4)下肢淋巴结群 1)腹股沟浅淋巴结群:分上组----沿腹股韧带排列,下组----位于大隐V根部,收集脐平面以下腹前壁、会阴、大隐V收集区的淋巴。 2)腹股沟深淋巴结群:位于股AV周围。

(5)盆部的淋巴结群 1)髂外淋巴结群:在髂内AV周围。 2)髂内淋巴结群:在髂内AV周围,收集盆腔脏器和盆壁的淋巴。 3)髂总淋巴结群:收集以上的淋巴,输出管入腰淋巴结群。

(6)腹部的淋巴结群 1)腹壁、成对脏器的淋巴:腹前壁----脐平面以上,到腋淋巴结群;脐平面以下到腹股沟浅淋巴结群。 2)腹后壁、成对脏器的淋巴,到腰淋巴结群,有30~50个位于腹主A和下腔V周围,输出管形成腰干。 3)不成对脏器的淋巴,到同名血管的淋巴结群,输出管形成肠干。

3、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①淋巴结表面有一层DCT形成的被膜,并且伸入实质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淋巴结的实质分皮质和髓质。

(1)皮质:位于被膜的下方,有①浅层皮质,主要由淋巴小结构成,淋巴小结是由B淋巴C构成,内有少量的巨噬C,中央染色淡为生发中心,它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②副皮质区:位于淋巴小结之间以及皮质与髓质交界处的弥散性淋巴组织,主要由T淋巴C组成,又称胸腺依赖区。③皮质淋巴窦,为淋巴流动的通道,分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内有网状C作为支架,网眼内有巨噬C,可吞噬细菌和异物。

淋巴结皮质模式试图 淋巴小结

(2)髓质:位于淋巴结的深部,分髓索和髓窦。 ①髓索:由淋巴组织组成,呈索条状,并相互连结成网,由B淋巴C、浆C和巨噬C组成。 ②髓窦:位于髓索之间或髓索与小梁之间,结构同皮质淋巴窦,但巨噬C比较多。

(3)淋巴液的流动过程:淋巴液→淋巴结输入淋巴管→皮质淋巴窦→髓质淋巴窦→输出淋巴管 (4)淋巴结功能

淋巴组织 Ⅰ、位于内脏器官的粘膜内,具有防御功能。 Ⅱ、 淋巴流动的因素:①新生淋巴液的推动②管道平滑肌的收缩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动脉博动④胸内负压⑤瓣膜的导向

三、脾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椭圆形,红褐色,质软而脆,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有10~40%有副脾。 1、位置:左季肋区,9~11肋之间,长轴与第10肋一致。 2、形态:二面:脏面----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结肠左曲相邻,中央有一浅沟----脾门,有血管N进出。膈面----贴膈。二缘:上缘----有2~3个脾切迹(触诊标志)下缘 二端:上端和上端。

3、脾的组织结构 脾脏表面有一层DCT形成被膜,内有平滑肌纤维,被膜伸入实质形成脾小梁,并相互连结成网,形成脾的支架。脾的实质分白髓、红髓、边缘区三部分。

(1)白髓:①淋巴小结:又称脾小体,主要由B淋巴C组成,偏生发中心一侧有1~2条中央A。②动脉周围淋巴鞘:是位于中央A周围,由T淋巴C组成。 (2)边缘区:位于白髓与红髓交界处,内有B淋巴C、T淋巴C和比较多的巨噬C。 (3)红髓:由脾索和脾窦组成。 1)脾索:内有B淋巴C、浆C和巨噬C等。 2)脾窦:是位于脾索之间的血窦,窦壁外有比较多的巨噬C。 脾组织结构模式图

脾 索 和 窦

脾窦模式图

4、脾的功能 1)滤血:巨噬C清除衰老血C,若功能亢进,可引起贫血。 2)造血:胚胎第4个月有造血功能,生后只产生淋巴C。 3)储血:储血40ml左右,可供机体应急使用。 4)免疫应答:B淋巴C占50~60%,T淋巴C占35~50%,其余为KC、NKC。

四、胸腺 1、胸腺的位置、形态、年龄变化 (1)位置和形态:位于胸骨柄的后方,上纵隔的前部,左右不对称的两叶,质软。 (2)年龄变化:新生儿10~15g,青春期达25~40g,成人以后被脂肪组织替代。

2、胸腺的组织结构 被膜 胸 腺 皮质:内有T淋巴C密集; 胸腺 小叶 髓质:内有胸腺小体

胸腺组织结构模式图

3、功能 ①TC的增殖场所 ②分泌胸腺素,使TC获得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