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外 伤
应用解剖 构成单位 第二、三掌骨 拇指系列 (第一腕掌关节) 食指 第四、五掌骨及中、环、小指
应用解剖 手的位置: 休息位:拇指末端—食指末节桡侧 手指屈曲,从食指至小指,屈度增加 指尖朝向舟状骨结节 休息位:拇指末端—食指末节桡侧 手指屈曲,从食指至小指,屈度增加 指尖朝向舟状骨结节 功能位:腕关节背伸20°— 25° 拇指外展、对掌 手指屈曲,呈握球状 保护位:治疗所需要的固定位置
应用解剖 伸肌腱: 腱联合 中央索 侧索
应用解剖 屈肌腱 屈指浅肌腱 屈指深肌腱
应用解剖 屈肌腱 腱鞘 滑车
应用解剖 屈肌腱 分区 Ⅰ区 屈指浅肌腱附着处以远 Ⅱ区 腱鞘内 Ⅲ区 腕横韧带远侧缘至腱鞘 近侧 Ⅳ区 腕管内 Ⅴ区 腕横韧带近侧缘以近
检查与诊断 皮肤创口 损伤: 部位、性质、程度 创面: 大小、污染情况 皮肤缺损: 外露的组织结构
检查与诊断 血液循环 脉搏 皮肤的颜色 皮肤的温度 毛细血管充盈
检查与诊断 肌腱 休息位置的破坏 手指的畸形位置 活动功能障碍
检查与诊断 神经 感觉障碍(交叉支配与代偿) 运动功能障碍— 正中神经: 大鱼际肌—拇指对掌 蚓状肌—食、中指伸指,掌指关节屈曲 尺神经: 小鱼际肌、 蚓状肌—环、小指伸指,掌指关节屈曲 骨间肌—手指外展、内收
检查与诊断 骨骼 畸形 功能障碍 X线检查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急救 创口包扎—防止进一步污染 创面止血—加压包扎,慎用止血带 肢体固定—止痛、避免额外损伤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清创 目的—清除异物和失活组织 要点 及早处理:6-8小时以内 创口冲洗:肥皂水刷、冷开水冲 创面抑菌:双氧水冲洗,1:1000新洁尔灭溶液浸渍 彻底清创:止血带控制,无血手术野 自外而内,由浅入深 深部坏死组织必须切除 存活可疑的皮肤可以暂时保留 保护重要结构,必要时延迟处理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修复 骨折—复位与固定 肌腱—早期缝合 神经—早期缝合 血管—结扎或吻合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目标: 早期关闭 预防感染,减少体液丧失 一期愈合 避免挛缩,提高修复效果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方法 皮肤没有缺损 — 直接缝合,避免张力 皮肤缺损,无骨胳肌腱外露 — 游离植皮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方法: 皮肤缺损 骨胳肌腱外露 —局部皮瓣转移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方法: 皮肤缺损 骨骼肌腱外露 — 带血管蒂皮瓣转移 掌背动脉皮瓣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方法: 皮肤缺损,骨胳肌腱外露 —远处皮瓣带蒂转移 鱼际皮瓣 邻指皮瓣 交指皮瓣 上臂内侧带蒂皮瓣(管) 锁骨下带蒂皮瓣(管)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创面关闭与覆盖 方法: 皮肤缺损 骨骼肌腱外露 -皮瓣游离移植 足背皮瓣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术后处理 包扎与固定:只固定需要固定的部位和关节 护理与换药 药物治疗:TAT,抗生素,血管扩张剂 功能锻炼
手部骨、关节损伤 治疗原则 开放性骨折 → 闭合性骨折 复位—及时、准确,避免成角和旋转畸形 固定—内固定:牢固、简便,允许早期活动 外固定:只固定必须固定的部位和关节 功能锻炼—鼓励及早活动未固定的部分 及时解除固定,促进功能康复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Bennett’s Fracture) , 性质: 治疗: 关节内骨折 不稳定 容易复位 难维持 闭合复位 牵引 + 石膏固定 经皮克氏针固定 手术复位 外固定支架间接固定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掌骨颈骨折(Boxing Fracture) 性质:骨折向背侧成角 治疗: 整复: 固定: 掌指关节屈曲90°以固定掌骨头 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 沿近节指骨纵轴将掌骨头推向背侧 手背骨折处向掌侧加压 固定: 石膏固定4周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掌指关节脱位 性质: 近节指骨基移向背侧 掌侧纤维软骨板破裂 嵌在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基 之间阻止复位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掌指关节脱位 治疗: 复位: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掌指关节过伸 近节指骨基推向掌侧 掌指关节屈曲 固定:掌指关节屈曲位固定3周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腕舟骨骨折 性质: 治疗:短臂石膏管型固定 关节内骨折 愈合时间长 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起初骨折线不清 诊断以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和体征为依据 治疗:短臂石膏管型固定 范围:腕关节、第一腕掌关节及拇指掌指关节 时间:至少3个月,直至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