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基本要求: 1.举例说明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了解生态破坏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理解土壤侵蚀、土地荒漠花形成的一般原因 ◆举例说明----利用典型案例说明土壤侵蚀、土地 荒漠化的成因 ◆应用原理,分析实际事例的形成原因 ◆要充分利用地图、图表数据
2.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指环境污染、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着眼点在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在必修教 材中已经有所阐述,教学中可略讲。 3.了解大型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形成的关系。 ◆明确“大型工程”的范畴 ◆着眼点在危害,注意用实际事例说明
发展要求: 了解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形成原因。 ◆属于区域性公害事件 ◆掌握一般成因
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设计了6个活动。对第1、2、3个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3-1:探究城陵矶水文站洪峰流量与洪水位的关系 活动目标: 进一步理解生态破坏与洪涝灾害的关系,培养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要指导学生规范作图。分析流量与水位的关系,目的在于认识土壤侵蚀产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从成因上分析洪峰流量与水位关系。
活动3-2: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活动目标:了解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形成原因。 活动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近几十年世界性重大公害事件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介绍。 活动3-3:探究气候变暖的影响 活动目标: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及危害。 活动建议: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也可以把此活动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学习目标: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 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选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法建议: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同一程度灾害发生在当前人口密度下,要比若干年前造成的损失大得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强;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在加剧,使自然灾害类型不断增加,发生周期不断缩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在某些地区不断加强。 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与治理工作,谋求化害为利。此外,由于各国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和防治措施不同,同一能量级的灾害在不同国家产生的破坏作用也不同。如果早做防范,则损失小;如果毫无准备,则损失大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土壤侵蚀: 概念: 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危害: 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 危害: 侵蚀区:水旱灾害加剧;山崩滑坡泥石流 侵蚀区下游:洪涝灾害增加
长江源头通天河
P24、活动:
2、土地荒漠化: 原因: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等不合理耕作导致植被破坏和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 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牧业减产。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生态建设 生态破坏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使环境更不稳定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例: 修建水库 径流量稳定 减轻旱涝灾害 减少滑坡、泥石流 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使环境更不稳定 生态破坏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P25、课堂活动: 环境污染造成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公害事件: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9、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公里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131,铯137,锶90)冲上1公里的高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以后,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13万居民不得不紧急疏散。这次核泄漏造成苏联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受污染,其中乌克兰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农田因污染而废弃荒芜。被污染的农田和森林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面积。 乌克兰有2000万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响。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婴儿成为畸形或残废,8000多人死于和放射有关的疾病。其远期影响在30年后仍会产生作用。
10、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1、全球气候变暖: 产生原因: 造成危害及影响:
2、臭氧层空洞: 产生原因: 造成危害及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二)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估计臭氧减少1%,大豆减产1%。 2.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影响
自然界生态栖息地的破坏以及环境变化效应,使世界物种正以自然消失速度的100-1000倍灭绝 接近1/4的哺乳动物,1/3的两栖动物和超过1/10的鸟类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据预计,单单气候变化一项就会在未来50年内使15%-37%的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今年5月,世界遗存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说已经受到威胁的已知物种高达1万6千119种。北极熊、沙漠瞪羚和鲨鱼都已经被列入濒临灭绝的物种。冰川消融、狩猎和过度捕捞都是造成这些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
大白鲨的数量在过去的50年中消减了95%。
北极熊的数量在未来45年里将消减30%。
撒哈拉大沙漠里无节制的狩猎和栖息地的破坏造成沙漠瞪羚(羊)的数量减少了80%。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地面沉降、地裂缝问题: 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过量开采地下水 诱发地震或塌方
中新网杭州11月15日电(记者张兆岭)今天下午14:30左右,浙江省杭州市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八车道的风情大道塌下去100多米长,塌陷深度20米左右,边上的河水倒灌向塌陷的地铁坑道内。 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另有4人失踪。 11月20日下午,一盆雪白的菊花静静地伫立在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现场,这是两名杭州市民自发来到现场为悼念事故中遇难的民工兄弟而送上的。献花的人说,他们身边有这种意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