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班級:2年10班 學生座號: 22 號 學生姓名:傅勻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焦點 1 心臟與心搏.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 大靜脈 肺靜脈 肺動脈 主動脈.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新陳代謝( metabolism ) 1. 同化作用:生物不斷由體外攝取物質合成身體 內物質的現象 2. 異化作用:將生物體內物質分解,釋出能量供 生物生理活動的現象.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動物怎樣獲得養分??? In a word………..吃…….Eat………. 人: 雙手 ↓食物 嘴巴.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 2 章 生物體的構造 2-1細胞的構造 2-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2-3從細胞到個體.
焦點6 消化系統.
消化作用與營養 食物多由分子量大的有機物聚合體組成,無法直接被利用,需經過消化過程,轉變為小分子養分,才能被吸收,並運送到身體各處,以供給能量、修補或合成新的體質,以及維持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
消化作用 胞外消化 化學消化 胞內消化 物理消化 胞外消化 消化管,消化腔 容納磨碎食物 消化腺 分泌酵素.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三單元 /18 生物的運輸作用.
運輸作用 植物的運輸構造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人體的免疫作用
生命科學第五章 動物的代謝與恆定性 消費者 例子 草食性 牛.羊(草)、無尾熊(尤加利樹葉)、白蟻(木材纖維) 肉食性
第一節恆定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消化作用與營養 第三節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四節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營養器官(vegetative organ) 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
第一節根、莖和葉的構造 第二節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第三節之一:光合作用 第三節之二:呼吸作用 第四節光合作用產物的運輸 第五節討論
課程名稱:元素與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不管大樹或小草,每天都有許多物質,進出這個植物體,你知道是哪些物質嗎?經過植物體的哪些部位? 復興國中吳月鈴.
2-5 原生生物.
3-3葉與光合作用 95/96南一 吳月鈴製.
第二節 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五章 物質的運輸.
生物體的運輸 作者:七年23班 10號 劉任庭.
第 3 章 生物體與營養 活動3-1 食物中澱粉與糖的測定.
2-1 細胞學說 1.虎克觀察軟木栓薄片,發現一格一格的構造,他將這些小格子稱為「細胞」,實際上虎克所看到的細胞,僅僅是細胞死亡後所留下的細胞壁,細胞內部的物質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2.細胞學說重要的理論為:細胞是生物體構造與機能的基本單位。 2-2 組成細胞的物質.
第 3 章 生物體與營養 3-4 動物如何 獲得養分.
趣味小百科 為甚麼不吃食物身體會變瘦? 我們的小腸到底有多長? 食物是怎樣被分解的? 牛有四個胃是真的嗎? 我們的牙力有多少?
運輸作用 林皇佑 製作.
4-1水溶液與擴散 4-2植物的運輸構造 4-3植物的運輸作用 4-4動物的運輸構造 4-5動物體內血液流動及淋巴系統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1 - 2 細胞的化學組成.
人體的消化系統.
第二十一單元.
請各位遊客先準備→ 三包行李:醣類、蛋白質、脂質。 個人用具:暈車藥、雨具。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動物體內的運輸作用 作者:李曼韻老師.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第二十一章 循環和呼吸.
中三生物科 第二章:細胞及身體組織的層次.
中一綜合科學科 單完三:細胞.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代謝作用 酵素的性質 酵素活性的檢測 養分分類與功能 酵素對生物的意義(從酵素看生物的異同或多樣性)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第 2 章 生物體的組成 2-1 細胞的發現與 細胞學說.
第一節根、莖和葉的構造 第二節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第三節之一:光合作用 第三節之二:呼吸作用 第四節光合作用產物的運輸 第五節討論
光合作用 人吃五穀雜糧,雞鴨魚肉長大 植物吃什麼長大?.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O-linked High mannose Glycoprotein N-linked Complex Hybrid Versican
2-3 細胞的特化與分工.
植物葉的構造 光合作用簡式與圖示 兩階段的比較 從呼吸作用看光合作用的生物價值 不同生物的光合作用比較─原核或真核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滴滴皆香醇 釀酒的過程 順天國中 吳建興製作.
細胞.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Biomechanics of Living Tissues and Cells
組員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姓名及班別: 潘慧萍 Poon Wai Ping﹝3858-B22﹞
一道牆是由什麼組成的? 磚.
聲音的產生.
生物科專題報告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精子細胞 線粒體細胞.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生化課程整理作業 CH21 Part 1 第22組 0993B003陳懌亭 0993B027郭淑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生班級:2年10班 學生座號: 22 號 學生姓名:傅勻婷 生外之物 學生班級:2年10班 學生座號: 22 號 學生姓名:傅勻婷

實驗

器材&注意 ˙酒精維持1/3~2/3的量,不可用另一點燃的 酒精燈引燃 ˙試管加熱時傾斜, 試管夾夾在試管口上端 1/3處,試管口勿對準他人 ˙量筒不可進行化學作用&加熱,讀取刻度 時要平視液面中央處 ˙滴管不可倒持 ˙砝碼需用砝碼夾夾取

實驗過程˙名詞介紹 ˙實驗組—主要的觀察對象 對照組—和實驗組比較之用 ˙變因—任何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 ˙控制變因—2組相同的因素 操作變因—唯一不同的因素 應變變因—實驗後要測量或比較的項目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複式顯微鏡 ˙像與原物上下左右相反 ˙觀察微小生物.生物的內部構造 ˙粗調節輪---”看到”物體 細調節輪---”看清”物體 ˙先動粗再調細:先看到物體,再看清物體 ˙目鏡放大倍率x物鏡放大倍率 =標本的放大倍率 ˙反光鏡: 凹面---陰暗時用 ; 平面---光亮時用 ˙光圈: 大孔---陰暗時用 ; 小孔---光亮時用 ˙像與原物上下左右相反

複式顯微鏡 注意事項 ˙目鏡&物鏡,鏡頭不乾淨時 , 用拭鏡紙擦拭 ˙物鏡: 短(長)—倍數小(大) ˙目鏡: 短(長)—倍數大(小) ˙先調整光圈大小 , 再調整反光鏡的角度 ˙若旋轉粗調節輪沒看到物體,必須重新操作 ˙若欲將低倍物鏡轉為高倍物鏡,需先將欲 放大的部位調整到視野正中央 ˙欲將右上方的像移至視野中央,需將玻片向 右上方移動,因為像與原物上下左右相反

1 7 2 8 9 3 10 4 11 5 12 6 13

解剖顯微鏡 ˙像和原物方向相同 ˙觀察肉眼可見.外型 (可鑑定礦石) ˙目鏡通常為10倍(10X) ˙物鏡倍數=目鏡放大倍率x物鏡放大倍率 =標本的放大倍率 ˙眼距調整器—使雙眼視野合一 眼焦調整器—使雙眼清晰見物 ˙粗調固定器—看到物體;調節輪—看清物體 ˙像和原物方向相同

資料來源 ˙複式顯微鏡圖片來源: http://www2.hwsh.tc.edu.tw/ ˙解剖顯微鏡圖片來源: 感謝圖片供應者,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見諒!

生命現象:代謝.生長.感應.繁殖 有生命現象—生物 無生命現象—無生物 生命基礎 生命現象:代謝.生長.感應.繁殖 有生命現象—生物 無生命現象—無生物

地球起源 ˙表面呈熔融狀態 (大氣成分:氫氣.氦氣.甲烷.硫化氫.氨氣) 因地球引力不足,以致於其氣體飄上外太空. ˙日漸冷卻,火山活動頻繁,形成固體外殼, 火山活動頻繁噴出大量氣體 (大氣成分:水氣.二氧化碳.氮氣) ˙大氣中的水氣降雨形成海洋,經閃電作用的有機物 降落溶於海中,作用形成原始生物 ˙大氣缺乏氧氣的過程中,生物不需靠氧氣存活, 直到會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現.CO2↓ O2↑ (今日大氣成分:氮氣&氧氣)

生命世界 ˙生物圈—海平面上下各一萬公尺處(共20公里) ˙地球半徑6400公里,生物只存在地球的1/320 (20/6400=1/320)整顆蘋果的果皮那麼薄!! ˙氮氣(78%)最多,但只有少數生物能直接利用 氧氣(21%)動植物力用氧氣行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細菌---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生物. ˙地表有70%被水覆蓋

生存方式 ˙保護色---生物和周遭環境顏色相近 ˙擬態---顏色&形態接與環境相似 ˙回聲定位---用嘴or鼻子發出,用耳朵接收回聲,利用超音(聲)波辨別方位,以及與障礙物 獵物間的距離.EX:蝙蝠.鯨.海豚...等 ˙捕蟲植物藉捕捉與分解昆蟲,補充含氮物質 ˙仙人掌-針狀葉.肥厚的莖.淺又廣的根 ˙水筆仔-胎生苗(繁殖).葉(排出過多鹽分). 支持根(防止被水流沖走)

養分的能量 ˙細胞由醣類.蛋白質.脂質.水.維生素.礦物質 所組成, (紅)可供熱量, (綠)則不能提供熱量 ˙利用食物燃燒計算食物熱量-1大卡=1000卡 醣類&蛋白質--4大卡/克 ; 脂質--9大卡/克 ˙(綠)維持正常的生理運作, 水:細胞內大部分的物質先溶解於中才能進行反應, 維生素(維他命):調節生理機能, 缺乏維生素A-視力減退,缺乏維生素C-皮下.牙齦出血 礦物質:構成細胞組織.調節生理機能, 鈣&磷—骨頭&牙齒的重要成分

養分的能量 ˙富含醣類—澱粉類(碳水化合物) ˙醣類.蛋白質.脂質--- ˙蛋白質氧化產生能量 粒線體→能量→力氣→動→活 水.維生素.礦物質--- 活得正常 ˙1大卡=1000卡 , 1卡=1克的水上升1℃所需的熱量 ˙計算: 有一食物, 鈉=7mg, 碳水化合物=6g,脂質=3g,蛋白質=1g,則 熱量= 6×4+3×9+1×4 = 55(大卡)

檢定養分 ˙檢定澱粉(雙糖): 澱粉+碘液(黃褐色) →藍黑色 ˙檢定葡萄糖(單糖): 本氏液→ (隔水加熱) →藍→無含糖 →綠→含糖量少 →黃→含糖量偏高 →澄紅→含糖量高 ˙若將碘液滴入不具澱粉的物質中, 則呈黃褐色(碘液原色) 由 低 ~ 高

酵素 ˙1.重複使用 2.專一性 3.蛋白質構成 ˙酵母菌體內促進發酵的物質,又稱酶 ˙與酵素進行作用的物質稱為受質 ˙分解或合成作用結束後, 可重複使用於新的受質上→重複使用 ˙只和特定的受質結合,作用→專一性 ˙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酵素活性受溫度.酸鹼性影響, a.人體內的酵素,在35~40℃時活性最佳. 溫度太低→作用減緩甚至停止, 溫度太高→破壞酵素和受質的結合作用,使其永久失去活性 b. 胃中的酵素須在酸性中作用;小腸中的酵素則在鹼性中作用

虎克~細胞學說 ˙虎克利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薄片, 發現其具有許多蜂窩狀小格子的構造, 他將這個構造稱之為細胞 他所看到的是死掉的植物細胞壁 ˙虎克為史上第一位描述細胞的科學家 ˙細胞學說: 細胞是生物體構造與機能的基本構造 ˙另外有科學家提出: 細胞皆由原來的細胞分裂所產生

細胞構造 主要由以下三個構造構成: ˙細胞核: 球狀,具有核模,核內有遺傳物質, 控制細胞的生理活動,為細胞的生命中樞 ˙細胞質: 胞器----參見下一張投影片← 主要由以下三個構造構成: ˙細胞核: 球狀,具有核模,核內有遺傳物質, 控制細胞的生理活動,為細胞的生命中樞 ˙細胞質: 位於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為膠狀水溶液, 是細胞進行代謝反應的場所,具有各種胞器, 可行使特殊功能 ˙細胞膜: 主要由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的醣類組成, 能區隔細胞與外界環境,可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胞器 & 動.植物細胞構造 ☆動.植物細胞構造! 動物細胞 植物細胞 細胞核 ○ 細胞質 細胞膜 細胞壁 X 粒線體 葉綠體 液胞 ˙胞器: 粒線體—產生能量 液胞—成熟的植物細胞有個大液胞, 可儲存養分&維持細胞形狀 葉綠體—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動.植物的細胞構造: 動物有,植物無→液胞(小) 植物有,動物無→液胞(大).葉綠體.細胞壁 ˙細胞壁: 由纖維素構成,可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形狀

海關~物質出入 ˙擴散作用---物質分子高濃度→低濃度移動 ˙特殊通道---部分水,礦物質, ˙先分解再經特殊通道進出細胞--- ↑(小分子) 最後分子均勻分布,達到平衡 ˙特殊通道---部分水,礦物質, 透過細胞膜上的通道進出細胞 ˙先分解再經特殊通道進出細胞--- 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再經特殊通道進出細胞 分解前 分解後 澱粉 葡萄糖 蛋白質 胺基酸 脂質 脂肪酸

滲透作用 ˙定義:水分子藉擴散作用通過細胞膜 ˙生物細胞內的液體有一定濃度 ˙動.植物細胞變化之差異: 動物細胞膨脹 →可能導致細胞破裂 植物細胞膨脹 →細胞膜與細胞壁分離 但不會破裂,因為有細胞壁 ↓細胞濃度與變化 細胞 滲出的 水量 滲入 細胞的 濃度 變化 多 少 高 萎縮 適中 不變 低 膨脹

觀察細胞&比較 水蘊草 葉片細胞 洋蔥 表皮細胞 口腔 皮膜細胞 細胞核 ○ 細胞質 細胞膜 葉綠體 細胞壁 形狀 多邊形 不規則

個體組成層次 ˙單.多細胞生物差別在於會不會分工合作: 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構成即可表現生命現象 多細胞生物---多個細胞組成,分工合作表現生命現象 ˙從多細胞生物身上取出一個細胞,並不為一個單細胞生物,因為它無法獨自表現出生命現象 ˙細胞種類&功能: 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含葉綠體 植物表皮細胞→保護作用,扁平且排列緊密 動物神經細胞→傳達訊息,具許多突起的神經纖維 動物肌肉細胞→收縮.彈性,型態細長

個體組成層次 ˙動物的組成層次(簡單~複雜) 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 △植物的組成層次缺少器官系統 ˙舉例~~人 1.肌肉細胞組成肌肉組織 2.肌肉組織組成小腸 3.小腸構成消化系統 4.消化系統成全人的個體

植物

構造-獲得養分 ˙葉片是植物製造養分的主要器官 ↓葉片構造&功能 ˙角質層—位於葉片上表皮,防止水分散失 ˙表皮組織(上.下表皮)— 排列緊密而透明的表皮細胞組成,可保護植物體 ˙葉肉—細胞內有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 ˙葉脈—a.輸送水分和養分 b.支撐葉片 ˙氣孔—表皮細胞間(通常在下表皮), 有半月型的保衛細胞,成對的保衛細胞形成氣孔, 為氣體進出植物體的主要通道.

方式-獲得養分 ˙葉綠體內含葉綠素&酵素 ˙光合作用: 利用水&二氧化碳轉換產生氧氣.葡萄糖&水 ↓主要目的 ˙光合作用: 利用水&二氧化碳轉換產生氧氣.葡萄糖&水 CO2 + H2O  (葉綠體+日光)  C6H12O6 +O2 + H2O 二氧化碳 水 葡萄糖 氧氣 水 1.蒸發 (氣孔入) (根入) 1.利用2.儲存 (氣孔出) 2.回收利用 ˙光反應: 需照光才能進行, 葉綠素吸收光能,將水分解成氧氣和能量 H2O (葉綠素+光) O2 +[H]+能量 ˙暗反應: 與光無直接關係, 葉綠體中的酵素利用第一階段獲得的養分, 將二氧化碳轉換成葡萄糖&水 [H]+CO2 (酵素+能量) C6H12O6 + H2O 葡萄糖可利用或轉換為 養分儲存在植物體內

光與光合作用~實驗 ☆須照光才能行光合作用 製造葡萄糖並分解成澱粉☆ 將一片葉子至於黑暗處3天→消耗澱粉 用鋁箔紙包住葉片一半,另一半暴露在外照光3天 解開鋁箔紙,沸水煮葉片→軟化細胞壁 酒精隔水加熱葉片→溶解葉綠素 熱水漂洗→洗去酒精 滴碘液於葉片→測有無澱粉 →照光部分:藍黑色 ; 鋁箔紙包住的部份:黃褐色 ☆須照光才能行光合作用 製造葡萄糖並分解成澱粉☆ ←↑以利碘液滴入葉片讓葉片顏色產生變化

構造-運輸養分 ˙構造簡單的植物—擴散作用運輸物質 構造複雜的植物—特殊構造:維管束(葉脈) ˙維管束: 貫穿植物的根.莖 ˙維管束: 貫穿植物的根.莖 排列方式: 散生狀 ex:水稻.玉米 ; 環狀 ex:向日葵 木質部~輸送水分&礦物質-莖內側 ←構造 韌皮部~輸送光合作用之產物等養分-莖外側 形成層~可生存多年的植物才有-木質部&韌皮部中間 具分裂能力,可不斷進行細胞分裂 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 ˙形成層以外韌皮部:樹皮 , 形成層以內木質部:木材

年輪 ˙春夏時節: 氣候溫暖.雨量多,木質部生長快 體積大.顏色淺 ˙秋冬時節: 氣溫低.雨量少,木質部長得慢 體積小.顏色深 ˙問題: 在終年多雨的雨林裡能看見明顯的年輪嗎? 答案:不行,因為氣候變化不大. 圖片來源:http://img.ivsky.com 感謝提供圖片者

方式-運輸養分 ˙維管束進行長距離的運輸 ˙韌皮部: 運輸養分可由上~下或由下~上 向下運送至莖&根利用.儲存 向上運送至頂芽生長 ˙木質部: 運輸水份,單向的由下~上 植物體所需之水份&礦物質主要 由根部吸收,根的表皮細胞會向外 突起形成根毛,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蒸散作用 水&礦物質由根毛.表皮細胞進入根 由木質部向上運送至葉 少部分水(2%)---細胞生存所需 大部分水(98%)---由氣孔散失至空氣中 ˙水→水蒸氣,由氣孔散失蒸散作用 1.調節植物體溫度 2.植物體內水分由根部向上運輸的動力 註2:氣孔蒸散產生拉力,拉動莖部&以下的水 被拉動的水向上蒸散.

氣孔 ˙H2O出 ; O2出 ; CO2入(光合作用) ˙主要分布於葉的表皮組織上, 由成對的保衛細胞調節開孔的大小, 氣孔在白天開放,夜晚關閉 植物體缺水時,即使白天,氣孔仍關閉, 以減少水分的散失. ˙花木移植時,會先減去部分之葉, 以避免移植過程中水分過分散失,以致枯死

動物

獲得養分-方式(人以外) ˙動物無法自行製造養分,須從別的生物體 中獲得.  攝食.消化.吸收 ˙消化構造: 中獲得.  攝食.消化.吸收 ˙消化構造: 1.囊狀消化腔---(1孔—吃拉同孔) ex:水螅.水母.海葵 2.管狀消化道---(2孔—吃拉不同孔) ex:蚯蚓.蝗蟲.鳥類.哺乳動物

獲得養分-構造&方式(人) ˙食物中的養分大分子→小分子消化作用 ˙消化管: 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人體的消化作用由消化系統(消化管.消化腺)完成 ˙消化管: 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管壁具有肌肉,可收縮使消化管局部運動 使食物在消化管中移動,稱為蠕動 ˙消化腺: 唾腺.胃腺.肝臟.膽囊.胰臟.腸腺 消化腺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通常具有酵素, 可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以利細胞吸收 且消化液不由血液輸送 ˙不分泌消化液的消化管: 食道.大腸.肛門

獲得養分-構造&方式(人) ˙消化管------ 大腸吸收剩餘的水分,食物渣會和剝落的大腸壁細胞. 口腔: 牙齒咬碎食物,舌頭攪拌食物 咽: 控制食物進入食道 食道: 使食物通過,不分泌消化液 胃: 囊袋狀,容納食物 小腸: 吸收水分&養分的主要器官 大腸: 吸收剩餘的水分,並形成糞便 肛門: 消化道末端,糞便由此排出 大腸吸收剩餘的水分,食物渣會和剝落的大腸壁細胞. 腸內細菌混合形成糞便,最後由肛門排出,稱為排遺 小腸內壁的指狀突起----絨毛:可增加吸收物質的表面積. 絨毛內壁有微血管,乳糜管(微小的淋巴管)可吸收大部分水.養分

獲得養分-構造(人) 消化腺 分泌 分解 備註 唾腺 唾液 澱粉 胃腺 胃液 蛋白質 肝臟 膽汁 乳化脂質 不含酵素 膽囊 儲存& 釋放膽汁 在小腸作用 胰臟 胰液 醣類.蛋白質.脂質 腸腺 腸液 ˙唾液中的酵素初步分解澱粉 胃壁中的胃液含鹽酸(殺菌)&酵素(初步分解蛋白質) 膽汁由肝臟製造,不含酵素,可乳化脂質 ˙膽汁.胰液.腸液: 在小腸前段作用,腸液主要分解醣類&蛋白質 澱粉→葡萄糖,蛋白質→胺基酸,脂質→脂肪酸.甘油 (膽汁&胰液經導管注入小腸) ※粉紅色字初步分解之物質

物質的運輸&交換 ˙構造簡單的生物---擴散作用 ex:水螅.海綿 ˙構造複雜的生物---循環系統 1.開放式循環系統---構造簡單,無微血管, 血液由心臟流入末端開放的血管後, 直接流入體腔中,組織直接浸在血液中 ex:昆蟲.蝦.蜘蛛 2.閉鎖式循環系統---動靜脈間有微血管網, 血液只在心臟與血管間流動, 不會與組織細胞接觸, 物質只在微血管網交換 ex:魚類.人類.蚯蚓

人體的運輸構造 ˙人體物質運輸由循環系統負責

人體的運輸構造—血液循環之心臟 1. 內有四個腔室:上左.右心房 ; 下左.右心室 2. 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1.心房.心室間 2.心室.動脈間 3.大靜脈內 3. 由肌肉構成,不斷規律的收縮與舒張, (左心室收縮力強) 4. 收縮時血液入動脈 舒張時血液由靜脈流回心臟 5. 心肌收縮舒張所需的養分, 由圍繞在心肌周圍的冠狀動脈提供

人體的運輸構造—血液循環之血管 血管分為: ˙動脈---與心室相接,將血液帶離心臟,管壁厚 彈性佳,血壓是三種血管中最大的 1.測血壓.脈搏 ˙微血管---管壁薄,為組織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以擴散作用交換氣體 ˙靜脈---與心房相接,匯集血液返回心臟, 管壁較動脈薄.彈性較差,大靜脈內 的瓣膜讓血液順一定方向流動 註: 血壓—血液流動對血管形成的壓力,即脈搏 1.測血壓.脈搏 動脈 2.打針.抽血 靜脈

人體的運輸構造—血液循環之血液 組成: (1)血漿---水.養分.廢物.抗體.激素 (2)血球(細胞)---骨髓所製造 ˙紅血球---雙凹圓盤狀,無細胞核,含血紅素可 與氧結合,運輸氧氣. 缺乏可能引起貧血 ˙白血球---具細胞核,與身體防禦有關, 可穿過微血管壁將病原體吞噬, 有些白血球藉產生抗體對抗病原體 缺乏可能引起血癌 ˙血小板---碎片狀,無細胞核,幫助血液凝結 缺乏可能引起血友病 ↓重要!! 數量 紅血球>血小板>白血球 大小 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

人體的運輸構造—淋巴循環 1.血漿因血管收縮,被迫離開血管進入組織中 組織液 2.組織液若進入淋巴管淋巴 3.淋巴在淋巴管中流動,流經顆粒狀淋巴結時, 淋巴中的病原體可被淋巴結中各種不同的 白血球清除 4.淋巴由淋巴管送回靜脈中,再次成為血液 循環的一份子 ★淋巴循環的功能:1.將組織液送回血液循環 2.過濾淋巴中的病原體 淋巴結可收縮,推動淋巴循環

運輸方式(人) ˙人類血液循環有體循環.肺循環兩種途徑 血液循環的活動範圍 ☆交換的氣體★ 體循環 心臟與全身(肺除外)之間 左心室→主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大靜脈→右心房→ ↑←左心房←肺靜脈←肺部微血管←肺動脈←右心室←↓ 圖示: (紫色體循環 ; 綠色肺循環) (1 是充氧血 ; 2 是減氧血) ★微血管部份 CO2入,O2出 肺部微血管部分呼出CO2,吸入O2 1 2 血液循環的活動範圍 ☆交換的氣體★ 體循環 心臟與全身(肺除外)之間 CO2入,O2出 肺循環 心臟與肺臟之間 呼出CO2,吸入O2 詳細的血液循環示意圖,參見---http://tw.myblog.yahoo.com之影片

運輸方式(人) ˙ ★微血管部份 CO2入,O2出 肺部微血管部分呼出CO2,吸入O2 因為物質的流動為高濃度→低濃度,所以: 在微血管時---血管內O2濃度高,血管外O2濃度低,  CO2入,O2出 在肺部微血管時--- 血管內O2濃度低,血管外O2濃度高,  CO2出,O2入 ˙充氧血呈鮮紅色 , 減氧血成暗紅色

右昌國中 2-10-22 傅勻婷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