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 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教研室
1 第一章 绪论 高分子科学是当代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 高分子科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 第一章 绪论 1 高分子科学是当代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 高分子科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 建立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和力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 章 内 容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聚合反应 分子量及其分布 大分子微结构 线形、支链型和交联形大分子 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本 章 内 容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高分子? 高分子:一个大分子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 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并具有 一定机械性能。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高分子? 高分子:一个大分子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 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并具有 一定机械性能。 分子量高达104~106。 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大分子、高聚物、 聚合物 Macromolecules Polymer
单体:能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 分子化合物,即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例如:聚苯乙烯 聚合 单体 聚合物
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 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 单体单元 重复单元 链节
1.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一个大分子往往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第一种情况 例如:聚苯乙烯 链节数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聚合度 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有两种表示法: 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数目表示,记作 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数目表示,记作
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 M 是高分子的分子量 M0 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 另一种情况: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单体单元
2.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合成尼龙-66具有另一特征: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重复结构单元 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一个重复结构单元
3. 由无规排列的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单体在形成高分子的过程中要失掉一些原子 结构单元 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 重复单元=链节 注意:Mo两种结构单元的平均分子量 3. 由无规排列的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称为均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则称为共聚物 例如:丁苯橡胶 x, y为任意值,故在分子链上结构单元的排列是任意的: M1M2M1M1M2M1M2M2M2 结构单元 = 重复单元
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从单体来源分类: 天然高分子(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 合成高分子(聚酯、聚酰胺等)
根据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分类 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 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维尼纶等) 塑料 热塑性塑料(线型或支化聚合物,如聚 乙烯、聚氯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体型聚合物,如酚醛树 脂、不饱和聚酯等) 涂料 粘合剂 功能高分子 三大合 成材料
塑料 橡胶 只能是非晶态高聚物,处于高弹态 纤维 晶态高聚物 处于部分结晶态 ,Tm是使用的上限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 处于玻璃态,Tg是使用的上限温度 塑料 橡胶 只能是非晶态高聚物,处于高弹态 Tg是使用的下限温度, Tg应低于室温70℃以上 Tf 是使用的上限温度 大部分纤维是晶态高聚物 Tm应高于室温150℃以上 也有非晶态高聚物 分子排列要有一定规则和取向 纤维
根据高分子的主链结构分类 碳链聚合物 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 绝大部分烯类、二烯类聚合物属于这一类 如:PE,PP,PS,PVC 杂链聚合物 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N、S等杂原子 如: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醚 元素有机聚合物 大分子主链中没有碳原子,主要由Si、B、Al、 O、N、S、P 等原子组成,侧基则由有机基团组成 如:硅橡胶
习惯命名 以单体名称为基础,在前面加“聚”字 2 命名 (a)由一种单体经加聚获得的聚合物,常在其单体名称前冠以“聚”字,就成为聚合物的名称。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b)由两种不同单体缩聚生成的聚合物,除了在名称之首冠以“聚”字外,还在名称中反映出经缩聚反应生成的主链中的特征基团。如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得到的酯,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c)由两种不同单体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且其聚合物结构又不很明显(多数是热固性塑料),后缀“树脂”两字来命名。取单体简名,在后面加“树脂” 、“橡胶”二字 如 苯酚 甲醛 酚醛树脂 尿素 甲醛 脲醛树脂 甘油 邻苯二甲酸酐 醇酸树脂 丁二烯 苯乙烯 丁苯橡胶 (d)由两种烯类单体共聚合所得共聚物的命名是在两种单体名称间联以短划,并冠以“聚”字。如聚苯乙烯-丙烯腈(也可称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 (e)对于合成橡胶,往往从共聚单体中各取一字,后缀“橡胶”两字来命名。如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等。
合成纤维最普遍,我国以“纶”作为合成纤维的后缀 以高分子链的结构特征命名 聚酰胺 聚酯 聚氨酯 聚醚 商品名 合成纤维最普遍,我国以“纶”作为合成纤维的后缀 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 丙纶 聚丙烯 锦纶 聚酰胺(尼龙),后面加数字区别 第一个数字表示二元胺的碳原子数 第二个数字表示二元酸的碳原子数 只附一个数字表示内酰胺或氨基酸的碳原子数 数字含义
上述习惯命名法存在的不足: 不完善、不严格、混乱 聚环氧乙烷(习惯命名) 聚氧化乙烯(按IUPAC结构命名法命名)
系统命名--IUPAC 命名程序: 1确定重复单元结构 2排出次级单元的次序,两个原则: 先写侧基最少的元素 继写有取代基的亚甲基 3给重复单元命名,在前面加“ 聚”字 例子: 聚 (1-苯基乙烯 )
聚[1-(甲氧基羰基)-1-甲基乙烯] 聚(亚胺基六次甲基亚胺基己二酰) 聚(氧羰基氧-1,4-苯撑-异丙叉-1,4-苯撑)
用聚合物的英文缩写符号表示 如:聚乙烯(P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1.3 聚合反应 1 按单体和聚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分类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1.3 聚合反应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1 按单体和聚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分类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 单体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反应产物称为加聚物(Addition Polymer) 。 其特征是:
1加聚反应往往是烯类单体键加成的聚合反应,无官能团结构特征,多是碳链聚合物 2加聚物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 3加聚物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如:
缩聚反应 是缩合反应多次重复结果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兼有缩合出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双重含义,反应产物称为缩聚物。如:
其特征是: 1缩聚反应通常是官能团间的聚合反应 2反应中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如水、醇、胺等 3缩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如 -OCO- 、 -NHCO-,故大部分缩聚物都是杂链聚合物 4在组成上,缩聚物和其单体不同 5缩聚物的结构单元比其单体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反应中一旦形成单体活性中心,就能很快传递下去,瞬间形成高分子。平均每个大分子的生成时间很短(零点几秒到几秒) 2.按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类 连锁聚合反应 (绝大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 也称 链式 反应,反应需要活性中心。 反应中一旦形成单体活性中心,就能很快传递下去,瞬间形成高分子。平均每个大分子的生成时间很短(零点几秒到几秒)
按聚合的活性 中心可分为: 聚合特征: 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差别很大。 自由基聚合:活性中心为自由基 阳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阳离子 阴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阴离子 配位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配位离子 按聚合的活性 中心可分为: 聚合特征: 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差别很大。 链引发是活性中心的形成,单体只能与活性中心反应而使链增长,活性中心的破坏就是链终止。 反应体系中只存在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没有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 分子量随时间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而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加。
活性阴离子聚合: 特征: 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活性聚合) 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成线性增加
逐步聚合反应 单体分子或其二聚体、三聚体、多聚体间通过多次缩合反应逐步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反应。 在低分子转变成聚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即每一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反应早期, 单体很快转变成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中间产物,以后反应在这些低聚体之间进行。 聚合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所组成。 大部分的缩聚反应(反应中有低分子副产物生成)都属于逐步聚合。 单体通常是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 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单体转化率在开始时即可很高。 转化率很高时,分子量才达到较高数值。
两种聚合机理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平均每一个分子链增长所需要的时间上 注意 缩聚和逐步聚合、加聚和连锁聚合常常出现混淆情况,将它们等同起来是不对的,应加以区别,这是两种不同范畴的分类方案。
1.4 分子量及其分布 1.平均分子量 聚合物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因此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度是一平均值。 数均分子量 重均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 Z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 按聚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高分子样品中所有分子的总重量除以其分子(摩尔)总数 式中,Wi,Ni,Mi分别为i-聚体的重量、分子数、分子量 i = 1-∞ 通过依数性方法(冰点降低法、沸点升高法、渗透压法、蒸汽压法) 和端基滴定法测定。对分子量小的聚合物敏感。
对分子量大的聚合物敏感,更准确反映高分子的性质。 重均分子量 是按照聚合物的重量进行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i-聚体的分子量乘以其重量分数的加和 测定方法:光散射法 对分子量大的聚合物敏感,更准确反映高分子的性质。
对于一定的聚合物-溶剂体系,其特性粘度[η]和分子量的关系如下: 粘均分子量 对于一定的聚合物-溶剂体系,其特性粘度[η]和分子量的关系如下: K, α是与聚合物、溶剂有关的常数 粘度法测定。a 是高分子稀溶液特性粘度-分子量关系式中的指数,一般, α值在0.5~0.9之间,故
Z均分子量 按照Z值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测定方法:超离心法 三种分子量可用通式表示:
举例:设一聚合物样品,其中分子量为104的分子有10 mol, 分子量为105的分子有5 mol, 求分子量。 α值0.6。
讨论 Mz > Mw > Mv > Mn,Mv略低于Mw Mn靠近聚合物中低分子量的部分,即低分子量部分对Mn影响较大 Mw靠近聚合物中高分子量的部分,即高分子量部分对Mw影响较大 一般用Mw来表征聚合物比Mn更恰当,因为聚合物的性能如强度、熔体粘度更多地依赖于样品中较大的分子
2. 分子量分布 什么是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高分子的分子量不均一(即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特性,就称为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注意: 1一般测得的高分子的分子量都是平均分子量 2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相同,但分散性不一定相同
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方法 单独一种平均分子量不足以表征聚合物的性能,还需要了解分子量多分散性的程度 1 以分布指数表示(凝胶渗透色谱GPC 测定) 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w / Mn Mw / Mn 分子量分布情况 1 均一分布 接近 1 (1.5 ~ 2) 分布较窄 远离 1 (20 ~ 50) 分布较宽
以被分离的各级分的 重量分率对平均分子 量作图,得到分子量 重量分率分布曲线。 2 以分子量分布曲线表示 将高分子样品分成不同分 子量的级分,这一实验操作称 为分级 分级的实验方法 逐步沉淀分级 逐步溶解分级 GPC(凝胶渗透色谱〕 以被分离的各级分的 重量分率对平均分子 量作图,得到分子量 重量分率分布曲线。 可通过曲线形状,直 观判断分子量分布的 宽窄 重量分率 平均分子量 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
1.5 大分子微结构---复杂 序列结构 在高分子链中,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相同时,连接方式和空间排列也会不同 头-尾结构 头-头、尾-尾结构 聚氯乙烯分子中的头-头结构多达16%
当高分子链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时,则会形成立体异构体 的 立 构 规 整 性 全同立构 Isotactic 间同立构 Syndiotactic 无规立构 Atactic
大分子链中存在双键时,会存在顺、反异构体 几何异构 大分子链中存在双键时,会存在顺、反异构体 顺式(天然橡胶) 反式(古塔波胶) 分子链中的结构差异,对聚合物的性能影响很大 顺式聚丁二烯是性能很好的橡胶 反式聚丁二烯则是塑料
线形高分子(一根链含两个端基,根据结构不同,可结晶,易溶解,熔融加工等) 1.6 线形、支链形和交联形大分子 高分子的链结构 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大致有三种: 线形高分子(一根链含两个端基,根据结构不同,可结晶,易溶解,熔融加工等) 其长链可能比较伸展,也可能卷曲成团,取决于链的柔顺性和外部条件,一般为无规线团。适当溶剂可溶解,加热可以熔融,即可溶可熔。
支链高分子 线形高分子上带有侧枝,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主链上,侧枝的长短和数量可不同,有的是聚合中自然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的通过反应接枝上去的可溶解在适当溶剂中, 加热可以熔融,即可溶可熔。
体形高分子 三维结构,每一根链与其它链共价键连接,用交联密度来表征,不能溶解,只能在适当溶剂中溶胀,难结晶,一旦成型,不能进一步加工。交联程度深的, 既不溶解, 又不熔融,即不溶不熔。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聚物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即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排列和堆砌结构。 非晶态结构 1.7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聚物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即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排列和堆砌结构。 非晶态结构 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链处于无规线团状态, 但存 在着一定程度的有序 非晶态高分子没有熔点,在比容-温度曲线上有一转折点,此点对应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用Tg表示
形 变 高 弹 态 粘 流 态 温 度 玻璃态 高弹态 粘流态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粘流温度,Tf Tg 是非晶态高聚物 的主要热转变温度 比 容 形 变 高 弹 态 粘 流 态 玻 璃 态 Tg Tf 温 度 温 度 非晶态高聚物的温度比容曲线 非晶态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 玻璃态 高弹态 粘流态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粘流温度,Tf Tg 是非晶态高聚物 的主要热转变温度
高度结晶的高聚物结晶度不能达到100%,即结晶高聚物可处于晶态和非晶态两相共存的状态 晶态结构 高度结晶的高聚物结晶度不能达到100%,即结晶高聚物可处于晶态和非晶态两相共存的状态 结晶熔融温度,Tm,是结晶高聚物的主要热转变温度 玻璃态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Tg: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橡胶的使用下限温度 Tm :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液晶态结构 液晶态:某类晶体受热熔融(热致性)或被溶剂溶解(溶致性)后,失去了固体的刚性,转变成液体,但仍保留有晶态分子的有序排列,成各向异性,形成兼有晶体和液体性质的过渡状态,这种中间状态称为液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称作液晶。 液晶态结构有三种类型: 1 向列型 2 近晶型 3 胆甾型
1.8 聚合物材料和机械强度 1 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 树脂和塑料 橡胶 纤维 用途上分: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2 机械性能: 弹性模量 :代表物质的刚性,对变形的阻力, 以起始应力除以相对伸长率表示, 即应力-应力曲线的起始斜率。 抗张强度 :使试样破坏的应力,单位N/cm2 断裂伸长率 :最终试样断裂时的伸长率(%) 高弹伸长率:表示高弹性,以可逆伸长的程度来 表示。
常用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万) 塑料 分子量 纤维 分子量 橡胶 分子量 聚乙烯 6~30 涤纶 1.8~2.3 天然橡胶 20~40 塑料 分子量 纤维 分子量 橡胶 分子量 聚乙烯 6~30 涤纶 1.8~2.3 天然橡胶 20~40 聚氯乙烯 5~15 尼龙-66 1.2~1.8 丁苯橡胶 15~20 聚苯乙烯 10~30 维尼纶 6~7.5 顺丁橡胶 25~30
1.9 高分子化学简史
天然橡胶的硫化: (C. N. Goodyear) 乳胶,拉丁美洲,涂布制防雨材料。 加硫磺,加热,交联增加弹性-橡胶
纤维素的利用与改性 棉花,纤维素,β-葡萄糖的聚合物,强氢键作用,无溶剂,难以加工。 1870:John. W. Hyatt 硝化纤维塑料:纤维素与硝酸反应产物( 含氮量11.5%~12%)与樟脑混合制备赛璐珞。第一个人造塑料。 1887: Harlaire de Chardonnet 将硝化纤维素纺丝,得到第一个人造纤维。
酚醛树脂的合成 苯酚,甲醛: 酸催化- 酸性酚醛树脂 (1909)( L. Backeland) ,与木粉等混合用作电木等绝缘材料。 第一个合成高分子
大分子概念的确立(高分子学科的建立) 1920年,现代高分子概念共价键产结的大分子的提出( H.Staudinger) 高分子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按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1953年H. Staudinger获诺贝尔化学奖
高压聚乙烯与ICI公司 1933年,英国ICI公司想通过在高温高压下苯与乙烯的反应制备苯乙醛,但发现在反映釜的边上有韧性、白色物质- 高压聚乙烯(LDPE)。 1939 年正式工业化,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高分子。 ICI的另一产品: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945 年工业化,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
20世纪60年代: 工程塑料的出现和发展PI(1962),PPO (1964)Polysulfone(1965),PBT(1970) 60 年代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带动了 耐高温高分子的开发(Marvel) PBI(1961),Nomex纤维 (1967— 1972)聚芳酰胺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 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