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 肩周炎 ” ,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 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 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肩痹、冻结肩等。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足 阳 明 胃 经足 阳 明 胃 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 ST 阳面 阳经向下降 下肢阳面 从头走足 下肢外侧前缘.
第三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 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 脾.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the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 Shaoyang,SJ) 经脉循行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经脉病候 腧穴 腧穴 手少阳三焦经.
1 2  1、定义 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防 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是根 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  一、概述.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目的要求 1 、掌握足少阳胆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 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 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 、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1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 頞:鼻根部。 释: 1. 頞:鼻根部。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2. 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经。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3. 颐:口角后,下颌部。 4. 客主人:上关穴。 4. 客主人:上关穴。 5. 额颅:前额。 5. 额颅:前额。 6.
手太阴经脉循行图示 中焦 络大肠 沿胃口 上膈 属肺 出腋下 上肢内侧前沿 列缺 鱼 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该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 : 肺 、大肠、胃、 膈、咽喉、气道 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吸、咳血、伤风、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45 穴) (一)主治概要: ① 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 ② 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 睑润动等 ③ 神志病:癫狂等 ④ 热病 ⑤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下肢痿 痹、转筋等.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第二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与手太阴肺经衔接 在鼻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口、下齿、鼻,属大肠,络肺。 络脉别于偏历。 经别入柱骨,循喉咙。 经筋结于肩前,绕肩胛,挟脊,上额角,散络头部。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五官科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温故知新 1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头痛、面 瘫、面痛、项痹、肩痹、腰痛 ” 等头面躯 干部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如它们的诊 治特点和处方规律) 2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咳嗽、哮 喘、感冒 ” 等脏腑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常 用 经 外 奇 穴.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冈上肌腱炎.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经络与穴位 穴位.
经外奇穴 头颈部腧穴 背部腧穴 上肢部腧穴 下肢部腧穴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宋海英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医教研室
足太阳膀胱经.
经外奇穴.
奇 穴.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常用穴位选修课(二).
肩关节周围炎 针推学院 针灸治疗教研室.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云门(LU2)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GB)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十方泰和经络治疗初级班讲义 5. 手少阴心经 第四讲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项目九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漏 肩 风.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肩痹(肩周炎).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释: 1.头角:额角。 2.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覆盖于颊车穴部。 3.毛际:指耻骨部阴毛部。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释:1.大指次指:食指。 2.两骨间:第一、二掌骨之间。 3.两筋:拇长、短伸肌腱过腕关节处。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1.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尺侧末端关冲 穴,经手背第4、5掌骨之间,行上经腕 背,沿桡骨与尺骨之间,经过肘尖,沿 上臂外侧上至肩部,与足少阳、督脉交 会于大.从大椎向前分两支:①从大椎 向前,椎,沿颈旁上行联系耳内、耳前 及耳后,上行至耳角、额角,转下到面 颊部,返折上至眼眶下部。 2.经缺盆入胸中,散络心包。往下过 横膈,从胸至腹,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②胸中经脉,散络心包后,向上重出缺 盆,经颈部从耳后进入耳中。 3.从耳后分出支脉:出耳前,经上关穴,上至眉稍处丝竹空止。 往下低目外眦瞳子髎穴,交接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亥时21~23点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 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 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 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 络心包,下隔,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 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出页) zhuo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注释:手表腕:手背腕关节,两骨之 间:前臂背侧尺骨与桡骨之间,膻中: 指胸中,(出页)zhuo:眼眶的下方。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 循行一侧23穴,左右二侧共46穴,其13穴分布於上肢背 面正中线;10穴矼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 经脉循行联络的脏腑器官有心包、横膈、咽喉、耳、 目。 三焦为六腑之一,功能是通行原气,运行水 谷。三 焦经 循行上、中、下三焦,概括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所 属脏器的气化作用。 上焦如雾,散布精微;中焦如沤,腐熟水谷;下焦如 渎,能分清浊。总司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布化、水谷的消 化吸收、及水液的代谢的气化功能。 三焦气化功能失调,下焦失约,水道通调不利,则水湿 潴留泛滥,可见小便不利、窘急、水肿、肌肤肿胀、腹胀 等证。病变涉及肺、脾、肾、膀胱。

手少阳三焦经 1.主要病候: 腹胀、遗尿、小便不利、水肿、侧头部、肩部病症、 某些热性病、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颊肿、咽喉肿 痛、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等。 穴位主治: 1.头面五官病:头、目、耳、面颊、咽喉病 2.热性病 3.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胸胁痛,肩臂外侧 痛,上歧挛急,麻木不遂。 常用腧穴13个: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天井 8.臑会 9.肩髎 10.翳风 11.耳门 12.角孙 13.絲竹空

手少阳三焦腧穴 手少阳三焦经有腧穴23个 常用腧穴13个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天井 *8.臑会 9.肩髎 10.翳风 11.耳门 12.角孙 13.絲竹空

1.关冲 SJ1 井、金穴 功能:开窍醒脑,清热利咽,聪耳 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 概述:关为出入机要之道,少阳乃出入之 枢纽。手厥阴与手少阳脉气交接传注于此, 三焦经脉气由此而冲出之井穴,故名关冲。 《千金方》:关冲、窍阴、少泽,主喉痹, 舌卷口《灵枢-寒热病》:喉痹舌卷,口中 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 《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是治疗少阳 风热郁火,头面五官病证,窍闭神昏之用穴。 功能:开窍醒脑,清热利咽,聪耳 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 主治:1.头面五官病证:头痛、目赤、耳鸣、 耳聋、喉痹。2.热病、中暑;3.急救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关冲穴临床运用 1.治喉痹:配足窍阴、合谷、少商、少泽-开窍泻 热,消肿利咽。 2.治中风不语:配水沟、风府、通里-开窍醒神 3.治热病舌強:配大椎、曲池、哑门、廉泉 4.治耳鸣、耳聋:配液门、听宫、耳门、外关 5.治中暑昏迷:配风池、天柱、液门、商阳、大 椎、曲池-清热祛暑。 6.治痰湿壅盛,中风昏迷:配水沟、中冲、少商、 少泽、丰隆、太冲-豁痰息风,开窍醒神。

2.液门 SJ2 荥穴、水穴,八邪之一 关冲 概述:液指水液;门,出入之门户。三焦 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脉气输注于此,为 三焦经之荥水穴,意指此穴为水气出入之门 户,故名液门。 《医宗金鉴》:主冶咽喉红肿,牙龈痛,手 臂红肿,耳暴聋,不得眠等证。常用于治疗 少阳郁火上攻头的面五官之病证。 功能:清热泻火,和解表里,消肿止痛 定位: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 处。取法:微握拳,掌心向下,指间纹缝端 赤白肉际。 主治:1.头面五官热性病证:头痛、目赤、 耳鸣、耳聋、喉痹。2.热病、疟疾; 3.手 臂痛。操作:直刺 03~0.5寸。 液门

液门穴临床运用 1.治头痛目赤:配风池、晴明、合谷、侠溪、太冲 -清利头目。 2.治齿龈肿痛:配下关、颊车、合谷、内庭-清热 泻火,消肿止痛。 3.治耳鸣耳聋:配耳门、听宫、翳风、侠溪-清热 泻火,利窍聪耳。 4.治喉痹:配关冲、鱼际、少商、合谷-清热泻火, 消肿利咽。 5.治手背红肿:配八邪点刺放血- 清热消肿。

3.中渚 SJ3 输穴、木穴 概述:中,中间;渚,水中之小洲。三焦水 道似江,穴为三焦经输穴,脉气至此输注汇集 江中如洲,故名中渚。《甲乙经》:嗌外肿, 肘臂痛,五指糜不可屈伸,头眩,颌额颅痛。 是治疗少阳三焦经脉循行通路病变、邪热循经 上扰头面疾病的常用穴。属清热泻火类穴 功能:清热利咽,明目聪耳,通经活络 定位:微握拳,在手背第4、5掌指关节后缘 之间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 主治:1.头面五官病证:头痛目赤、耳鸣、 耳聋、咽喉肿痛;2.外感热病、汗不出、寒 热;3.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操作:直刺 0.3~0.5寸。 中渚

中渚穴临床运用 中渚为手三阳三焦经之输、木穴,性能清三焦相火, 善通调三焦气血,通经活络。 1.治相火亢盛,耳鸣耳聋:配耳门、听宫、太冲、 侠溪、或行间-清肝泻胆,宣通耳窍。 2.治目赤肿痛:配晴明、太冲-清热明目。风热上 攻者:加风池、合谷-清热散风。 3.治少阳经头痛:配风池、丘墟-宣通少阳气机, 通络止痛。 4.治手臂红肿痛:中诸穴点刺放血。 5.中诸穴对落枕镇痛效果好,为治颈肩痹痛、落枕 等症之经验穴。

4.阳池 SJ4 原穴 概述:手背为阳,凹陷停水处曰池。穴在手 腕背横纹筋骨间的凹陷如“池”,故名阳池。 为三焦原气留注的原穴。《甲乙经》:肩痛不 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针灸大成》: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 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常用于 治疗少阳机枢不利,经气郁滞的病证。 功能:利咽聪耳,和解少阳,舒筋活络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 凹陷处。 主治:1.五官病证:目赤肿痛、耳聋、喉痹; 2.消渴、口干;3.腕痛、肩臂痛。 操作:直刺 0.3~0.5 寸。 阳池

阳池穴临床运用 阳池穴为三焦经之原穴,能调理三焦、疏风散热、 和解少阳。用于治疗邪在半表半里,枢机不利之寒热 往来证。 1.治寒热、少阳头痛:配大椎、风池、天柱、丘 墟、率谷、太阳-疏风散热,和解少阳。 2.治疟疾:配大椎、外关-和解少阳扶正截疟。 3.治耳鸣耳聋:配翳凤、耳门、侠溪疏风清热。 4.治疗消渴:配胰俞、脾俞、太溪、三阴交-疏调 三焦,养阴润燥。 5.治肩臂拘急、疼痛:配曲池、手三里、合谷。 6.治咽喉肿痛:配支沟、内庭-清热利咽。 7.治腕关节疼痛,抬举无力、腕下垂:配外关、阳 溪、曲池、合谷。

5.外关 SJ5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概述:外指体表,关,有关联、联络之意。穴为手少阳 之别络,与阳维脉气相联,联络诸阳经。阳维主一身之 表,穴与内关穴相对而属外,故名外关,为祛风解表类 腧穴。凡手少阳郁火,外感风热、风寒表证,少阳经证, 经脉循行部位病变均可用。 功能:理气通络、疏风清热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 正中间。 主治:1.热病,2.五官病证:头痛、目 赤肿痛、耳聋、耳鸣;3.痄腮、瘰疬;4. 胁肋痛;5.上肢痿痹不遂(肘臂肩痛)。 操作:直针 0.5~1寸。

外关穴临床运用 2.治急性腰扭伤:取患侧外关透三阳络,行强刺激手法 2~3次,嘱活动腰部,留针5~10分钟,有良效。 1.治落枕:取双侧外关,进针后用泻法,得气后提插捻转 2~3分钟,嘱患者活动颈部,有良好效果。 2.治急性腰扭伤:取患侧外关透三阳络,行强刺激手法 2~3次,嘱活动腰部,留针5~10分钟,有良效。 3.治一切外感热病:配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疏风清 热解表。 4.治偏头痛:配太阳、率谷-祛风通止痛。 5.治痄腮: 配丘虚、翳风、曲泽点刺出血-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 6.治耳、目、颈项及肩部病:配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配 对法。 7.治踝关节扭伤:取患肢对侧外关,得气后反复捻转提插 2~3次,嘱活动患侧肢体,由轻到重,疼痛即可减轻。 外关为八脉交会穴,脉气通阳维脉,而阳维脉起于外踝下。 针刺外关,经气通过阳维脉直达踝关节,能舒筋活络,止痛。

6.支沟 SJ6 经穴、火穴 概述:支同肢意,沟指沟渠。穴在上肢前臂桡骨、尺骨两 骨之间,处如沟渠,故而得名。属三焦脉之经穴、火穴,支 沟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 下,便秘得除。为理气类腧穴。《类经图翼》: 胁肋痛, 俱宜泻之《针灸甲乙经》:暴喑不能言,支沟主之。是治疗 三焦气机失调病证、便秘的要穴。 功能:清热聪耳,降逆通腑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 中间。 主治:1.便秘,2.耳聋、耳鸣、暴喑; 3.瘰疠;4.胸胁疼痛;5..热病。 操作:直针 0.5~1.0寸。

支沟穴临床运用 1.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经验用穴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三焦经脉在体内循行从胸 至腹,经过上、中、下三焦。上焦有肺,中焦有脾,下焦 有肠腑三焦又为水道,总司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三 焦受邪,气机不畅,水道通调不利,津液不下,腑气不通, 则成便秘。针刺支沟能激发三焦经气,宣通三焦气机,通 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则便秘得除。故常 作为治疗便秘之经验用穴。 2.治急性跌仆,闪挫胁痛:针患侧或双侧支沟,用泻法 强刺激,得气后令患者作深呼吸、咳嗽并活动患部。治急 性腰扭伤也有明显效果。 3.治手指震颤:配阳池、八邪-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4.治便秘:配足三里、大横或天枢-通调腑气。 5.治胁肋神经痛:配阳陵泉-疏经通络,止痛。

7.会宗 SJ7 郄穴 功能:祛瘀通络、聪耳镇痉。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之尺侧, 尺骨的桡侧缘。 概述:会,聚合;宗有根本之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气 血深聚之郄穴,故名会宗。会宗是郄穴,可用于治疗上肢 外侧经络循行部位的急性疼痛病证,耳鸣、耳聋等病证。 功能:祛瘀通络、聪耳镇痉。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之尺侧, 尺骨的桡侧缘。 主治:1.耳鸣、耳聋:配耳门、中渚、 翳风。2.上肢痹痛。 操作:直针0.5~1寸。

8.天井 SJ7 合、土穴 概述:上部为天,凹陷低下为井。因穴在上臂尺骨鹰嘴之 上,穴处凹陷低下如井,故名天井。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合 穴,属土。是治疗三焦经实热证的常用穴,瘰疠经验效穴。 功能:清热泻火,聪耳宁神,化痰散结。 定位:屈肘,尺骨鹰嘴(肘尖)上1寸凹陷 中。 主治:1.耳聋:配翳风、听宫、中渚清热聪耳,2.治癫痫:配门神、神道、心俞、鸠尾、丰隆、太冲-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3.治瘰疬,瘿气:配少海、肘髎、支沟、太冲-理气化痰,散结;4.痛证:偏头痛,胁肋痛,颈项肩臂痛等。 操作:直针0.5~1寸。

8.臑会 SJ13 手少阳、阳维之会 功用:通络止痛,理气散结 定位:在肩髎与天井穴(肘尖)的连线 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缘。 概述:臑指上臂肌肉隆起处,会指会聚。穴在上臂部,臂 臑之侧,臑俞之下,有三臑会合之意,为手少阳与阳维脉之 交会穴,故名臑会。是治疗瘰疬、瘿气及肩臂疼痛用穴。 功用:通络止痛,理气散结 定位:在肩髎与天井穴(肘尖)的连线 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缘。 主治:1. 瘰疬:配天井,2.瘿气: 配天突、水突;3.上肢痹痛:配肩髃、 臂臑、曲池、养老。 操作:直刺1~1.5寸。

9.肩髎 SJ1 4 概述:髎,指骨之空隙。穴当肩端空隙间,举臂外展凹陷处,故名肩髎。《甲乙经》: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常与肩髃,肩贞,相配合称肩三针。用于治疗漏肩风。 肩髎 功用:通经活络,舒利关节,祛风 止痛。 定位:在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 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肩峰 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肩痛,臂 重不能举) 针法:向肩关节直刺1~1.5寸。 天髎

肩髎穴临床运用 肩髎穴位于肩端骨空隙中,风邪易袭之处,功 善疏风散邪通络,舒筋利节。常与肩髃,肩贞, 相配合称肩三针,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病变,肩 痛不能举等证。 1.治肩周围炎,肩痛臂不能举:配肩髃、肩贞、 臑俞、肩井、阳陵泉。 2.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配天宗、臂臑、曲 池、后溪-舒筋通络。 3.配条口~透承山:治五十肩,冻结肩证。

手少阳经颈部、头面部穴位

10.翳风 SJ17 手、足少阳交会穴 概述:翳指羽扇,有遮蔽之义;风指风邪。穴在耳垂后 方凹陷处,耳垂形似毛扇,如遮蔽风邪之屏障。穴性善 疗风邪,故名翳风,属袪风通络穴。《针灸大成》:主 耳鸣耳聋,口眼歪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 是治疗痄腮、中耳炎、耳鸣、耳聋的常用穴。 功能:疏风通络,聪耳消肿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 凹陷中。 主治:1.耳病:耳聋,耳鸣, 2.面口病证:口眼歪斜、面风、牙关 紧闭、颊肿;3.瘰疬病。 操作:直针0.5~1寸。

翳风穴临床运用 1.治耳病如耳聋,耳鸣,中耳炎:常配听宫、听会 -通窍复聪。 2.治面、口病证:如面面瘫,牙关紧闭、口眼歪 斜,常配颊车、地仓、颧髎、四白-活血祛风,通络 作用。 3.治咽喉疼痛:常配合谷、大迎。 4.治颊肿:配下关、颊车、合谷-活络消肿作用。 5.治瘰疬、痄腮:用灯火灸-宣散颊部气血,散风 消肿。 6.报导:用悬灸法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 良好。(6版腧穴学)

11.角孙 SJ20 手、足少阳、手阳明交会穴 概述:角指耳上角;孙指孙络,小络。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上颈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穴当耳上角,在手少阳经支脉别行处,交会于足少阳与手阳明经。故名角孙。功善清热散风,常用于治疗三焦热毒炽盛,头面诸窍肿痛等病证。 功能:清热散风,明目聪耳 定位:在头部,当耳尖正入发际处。 主治:1.头痛、项強,2.目赤肿痛、 目翳;3.齿痛、颊肿。 针法:平剌0.3~0.5寸。

角孙穴临床运用 角孙穴为手、足少阳经与手阳明经之交会穴,功善 清热散风,常用于治疗三焦邪热炽盛所致,头面五官 肿痛的病证。 1.治耳部肿痛:配听宫、翳风-清热消肿。 2.治牙痛:配颊车、下关、合谷-清泄阳明邪热, 消肿止痛。 3.治偏头痛:配太阳、头维、太冲-疏经通络镇痛。 4.治痄腮、乳蛾:配翳风、颊车、合谷-清热解毒。

12.耳门 SJ21 概述:耳即耳窍,门指门户。穴在耳窍口前,耳屏上切迹处,为耳之门户,故名耳门。《针灸甲乙经》:耳聋鸣,头颔痛,耳门主之。《针灸大成》:主耳鸣如蝉声,聍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功善疏通耳部经络气机,宣通耳窍。为治疗各种耳病的常用穴。 功能:聪耳利窍,消肿止痛 定位: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 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1.耳病:耳聋,耳鸣,聍 耳。 2.齿痛,颈项痛,下颔关节痛。 针法:张口,直刺0.5~1.0寸。

耳门穴临床运用 耳门为手少阳三焦经入耳,出耳之门户,功善 疏通耳部经络之气机、宣通耳窍。用于治疗耳部 的各种病证。 1.主治中耳炎:配翳风、合谷-清热消肿。 2.治齿痛:配颊车、下关、合谷-活络止痛。 3.治下颌关节炎:配颧髎、颊车、翳风-通经 活络 4.治耳鸣、耳聋、聤耳:配听宫、听会、翳风 -泄热聪耳。

13.丝竹空 SJ 23 交会穴 概述:絲,眉毛形似竹丝,此言细尖之眉梢;空指凹陷的孔穴。穴在眉梢后的凹陷处,故名絲竹空。三焦经循行至头部的终止穴,为手、足少阳经之交会接经穴。 功能:平肝熄风,明目镇痛。 定位:在头部,眉梢凹陷处。 主治:1.癫痫,2.头目部疾病:头痛, 目眩,目赤目眩,眼睑润动;3.齿痛。 1.治癫病:配水沟、百会、合谷 2.治目赤肿痛:配太阳、风池、合谷 3.治偏头痛:配太阳、外关 操作:平刺0.5~1寸。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支沟穴治疗便秘的机理。 2.外关的八脉配对穴是哪个穴位,临床运用治 疗哪些病症。

阳池 SJ4 原穴、阳谷 SI5 经穴、阳溪 LI5 经穴

手少阳三焦经:液门 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

液门、中渚 中渚 1 寸 液门

阳池 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