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Advertisements

头颈部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头颈部 眼 耳 鼻窦 鼻窦 咽 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田时雨 陈晓虹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宣富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 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 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 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好发 年龄为 40—60 岁。好发人群为长期伏案工作的 白领、电脑操作者和机关工作人员。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第五版教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冠心病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程 一般治疗:吸氧,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周 室内活动。 再灌注止痛治疗: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是 目前最常用的二种静脉溶栓药物,症状出现时间 小于 6 小时最为有效。 溶栓后 2 小时血管通畅率达 67% ,梗死 6— 12 小时后溶栓药物疗效降低,但仍有效果。
Cerebral infarction CI 高飞. 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 突发头晕,右侧 肢体无力 1 小时,意识不清 1 日。 入院前 1 日,晨 9 时许散步时突感 头晕,四肢无力,以右侧肢体明显 站不稳,无法行走。无恶心呕吐, 无四肢抽搐,无明显言语不清,后 逐渐出现不语,问话不答,意识不.
对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 临床认识 西安交大一院神内 武成斌. 概 述  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al — 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 是始于 1946 年 Kubik 与 Adams 对基底动脉闭塞临床 与病理研究报告中的称谓。  其时系泛指椎.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专家组 2007年.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冠心病ICD治疗1例.
头晕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仁济医院神经科 李焰生.
痛 经.
脑梗死的诊断分型 大连市中医医院 神经内科.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正确认识眩晕 重视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 西苑医院神经科 刘红梅.
Cerebravascular Disease ,CVD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头痛病例分享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于挺敏.
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神经内科医生 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介入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冯周琴 支架植入基本过程示意图.
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 新华教研室 向明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柴滨
头晕的诊断流程 绍兴市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 樊建东
血管检查对缺血性卒中 患者的临床意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国医门诊部 白癜风诊治规范及工作流程.
乳 腺 癌.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断.
肺结核.
急性脑血管病.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苏 全 喜.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脑中风 (Cerebral Stroke) 开大顺主任 主讲.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头晕/眩晕的 鉴别诊断与治疗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戚晓昆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Vertigo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 (专家共识)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脑血管造影及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姜卫剑.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梗塞的诊治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 胡永强
汪某某,女性,60岁 主诉:突然头痛、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病人的护理
脊柱结核.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乙未羊年-新起点-新希望.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薛华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Imaging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骨巨细胞瘤 (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bone)
头晕眩晕与叩诊锤论坛 高 山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血流域解剖学.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后循环缺血与头晕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戚晓昆 海总戚晓昆

内 容 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 后循环组成及血供特点 后循环缺血的几点认识 后循环缺血的症候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内 容 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 后循环组成及血供特点 后循环缺血的几点认识 后循环缺血的症候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后循环缺血的鉴别诊断病例 海总戚晓昆

1、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PCI) 二十世纪50年代 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引申到后循环,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 二十世纪70年代 颈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不用了 国际上 1990年ICD-10-NSD TIA和相关综合征(G45)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G45.0) 1997年修订ICD-9 435 TIA分类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 海总戚晓昆

1、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演变(PCI) 国内 1986年 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脑血管病分类 无VBI诊断 1986年 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脑血管病分类 无VBI诊断 1995年 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的脑血管病分类 增加VBI诊断 国外 2000年 Caplan LR →后循环缺血(PCI) 国外:目前已用PCI取代VBI 海总戚晓昆

2、后循环组成及血供特点 后循环缺血--PCI概念: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而来,并正取代原来的VBI概念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 后循环缺血:占缺血性卒中的20%。 血供特点:变异较多,侧枝循环较少; 供应的神经结构极其重要。 海总戚晓昆

内耳的血液供应 基底动脉 耳蜗动脉 内听动脉(迷路动脉) 内听道 小脑前下动脉 前庭动脉 海总戚晓昆

3、后循环缺血的几项重要认识 PCI的几项重要认识 1.PCI定义: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2.颈椎骨质增生不是PCI的主要病因。 海总戚晓昆

3、后循环缺血的几点重要认识 PCI的几项重要认识 3. PCI的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 4.主要机制:栓塞(40%). 海总戚晓昆

PCI的病因:少见病因 1. 动脉夹层:颅外椎动脉起始和入颅段。 2.偏头痛(等位症) 3.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FMD) 4.动脉瘤 5.锁骨下动脉盗血 6.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7.滥用药物 8.其他:巨细胞动脉炎,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转颈或外伤,颅内感染。

4.PCI的症状(6Ds) 眩晕 52-75% 复视 20-30% 构音障碍 20% 吞咽障碍 5% 眩晕 52-75% 复视 20-30% 构音障碍 20% 吞咽障碍 5% 共济失调 11-26%跌倒发作 20-33% Dizziness (眩晕) Diplopia (复视) Dysarthria (构音障碍) Dyphagia (吞咽困难) Dystaxia (共济失调) Drop attack (跌倒发作) 海总戚晓昆

4.PCI的症候 枕部头痛 60% 下肢(四肢)无力 25% 口周麻木 10% 眼震 20% 头晕不稳感 25% 肢体麻木 10% 枕部头痛 60% 下肢(四肢)无力 25% 口周麻木 10% 眼震 20% 头晕不稳感 25% 肢体麻木 10% 听力下降 14% 耳鸣 10% 神志模糊 17% 眼运动障碍 4% 海总戚晓昆

5.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 1.对头晕或眩晕为主诉,要Dix-Hallpick检查; 2.对疑为PCI患者应行头MRI,特别DWI检查, 4.CTA\MRA或DSA对颈部及颅内血管病变更有价值,是判断PCI的重要检查. 5.关键是否存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血管条件. 海总戚晓昆

常见的PCI类型 后循环TIA:即经典的VBI; 小脑梗死 延髓外侧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Weber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大脑后动脉梗死 后循环腔隙梗死

6、PCI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起病4.5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 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无抗凝禁忌者,可予以阿司匹林300mg/d,连续2-3周. 海总戚晓昆

特殊情况后循环缺血扩血管药宜慎用 血压不高或偏低时; 血容量不足时; 缺血早期; 后循环血管条件较差时; 有后循环血管发育障碍; 可能存在颈内系统盗血时;

PCI的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75~150mg/d、 氯吡格雷:75mg/d 2.降脂药:他汀类; 3.血管内治疗: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 4.椎动脉内膜剥脱术。 5.头晕症候:甲磺酸倍他司汀,12mg[2片], 3/日,效果较好. 海总戚晓昆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1 患者女性 52岁,主因“发作性眩晕、恶心伴呕吐3年,近半月发作频繁”而就诊。 3年前无原因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有时伴呕吐,有时伴眼前视物模糊,有时伴短暂意识模糊。发作时畏光、畏声,喜静。发作不伴有头痛,眩晕时头位变化可加重,每次发作2-3小时,休息后可缓解。 头颅核磁:可见脑腔隙,但报告写的是腔隙性脑梗塞。 海总戚晓昆

经过询问 有偏头痛史, 20岁左右开始发作,每年1-2次,发作时头痛、恶心、有时伴呕吐,严重时可有头晕或眩晕,也有视物模糊的发生,五年前头痛不再发作了。 该患者目前眩晕发作的特点,与她以前的偏头痛相比,只是缺乏头痛的表现。 诊断偏头痛性眩晕. 海总戚晓昆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2 患者男性,52岁。 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6小时”入院。 患者早上晨起时,在床上向左翻身出现头晕及视物旋转、恶心,随又躺下,再起时,又出现症状。故不敢起床。中午时慢慢起床,后来诊,目前头部不动时眩晕不显,转头时容易出现眩晕。 曾经于一年前有过类似情况,被诊断为颈性眩晕和椎动脉供血不足,服药后渐渐好转。 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查头颅CT、心电图未见异常。 BPPV 海总戚晓昆

PCI鉴别病例3.男性32岁,眩晕复视1周.查体:有眼震,核间性眼肌麻痹. 多发性硬化特点 1.20-40岁,女性 2.6-8%眩晕首发 3.自发性,位置性,核间性眼震 海总戚晓昆

PCI鉴别病例4.女性,24岁.主因眩晕,呕吐2天来诊.查体:直立时向左倾倒,指鼻时左侧偏指. Romberg征睁闭眼均向左倒.余正常. 海总戚晓昆

PCI鉴别病例5.女性,28岁.主因间断头晕,行走欠稳2月来诊.查体未见显著异常,CT 报告正常. 海总戚晓昆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6 患者 72岁 男性 主诉:心慌、胸闷1天,头晕半天 患者 72岁 男性 主诉:心慌、胸闷1天,头晕半天 患者于入院前日晚9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伴双侧肩背闷痛不适,伴有胸闷,夜间可平卧休息,症状渐减轻,就诊于我院急诊,今天上午行心电图检查时,突然出现头晕,呈发作性眩晕,与体位变化明显相关,持续1-2分钟可自行缓解,无明显伴随症状。 海总戚晓昆

查体:可见轻微水平眼震,双手指鼻试验欠稳准,余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为除外脑梗塞,立即行头颅CT检查 海总戚晓昆

CT检查结果正常。 如何诊断? 诊断PCI,可能也不能除外BPPV.立即给予手法复位,但症状无明显好转。次日,患者感周身大汗,头晕、恶心症状加重,行走不稳;且出现嗜睡表现。请问该如何考虑?进行什么检查? 应该进行MRI检查,除外脑干梗塞 海总戚晓昆

这例患者及时进行了检查避免了误诊 以往,少数类似症状的患者早期不能明确诊断,患者往往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出现昏迷,因此,导致生命垂危。所以,在当今的医疗条件下应尽可能的早期选择MRI检查,为诊断提供详细的影像依据。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8 女性,45岁. 发作性头晕/眩晕,伴脸红,言语困难2月 每次发作数分钟,无意识障碍,但轻度模糊 言语困难主要是表达上,找词困难 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初步诊断为TIA或PCI。 MRI及MRA均正常,如何诊断? 应该进行什么检查? 复杂部分性发作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9 女性,78岁.发作性头晕,晕倒近1年.发作时有时言语迟滞.既往诊断帕金森病2年,头颅CT及MRI除脑室略扩大及数个小腔隙外,未见明显脑梗塞,脑子轻度萎缩,以颞叶及外侧裂外显著.初步诊断:PCI. 病史及查体:患者有痴呆(波动的特点),有视幻觉(给已故的不在身边的亲人倒水),面部表情少,不愿动,肌张力高. DLB:路易体痴呆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10 患者男性68岁,因为发作性头晕伴活动中倾倒3月入院。 患者常在活动中出现头晕,持续短暂。 行走时会无原因的跌倒。 初步诊断PCI。 入院查体:眼球仅可水平运动,且有不自主水平移动。上下视均不能。下肢腱反射亢进,左侧Babinski征阳性。后向倾倒试验阳性 PSP: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7.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病例11 患者女性,60岁,反复头晕一年半. 头晕开始,一周数次,以后逐渐加重,每日都晕,患者述头晕与位置也有关,有时觉眩晕,有时觉头晕,有时也伴有心慌发作.自述无明显抑郁及焦虑. 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略高,颈部血管内膜略粗糙 外院诊断:颈椎病伴颈性头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精神状态评价:无抑郁,中度焦虑 最后诊断:歇斯底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