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與健康 李素箱 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運動指導員講座 陽安格 Angus. 體重控制 運動處方 體適能檢測 運動迷失 實例分享 講座內容.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青春動起來 ~ 談健康體適能 蘆洲國中: 胡志鋒、 顏義松. 一、前言  原始人類 生存需要 漁獵為生 生活電器化 工業革命 畜牧階段 科技時代 健康與體適能的重要問題。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驚喜合唱團.
文祥國小到校輔導 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兼任輔導員 王升汎.
環境教育研習 親愛的我和公園談戀愛了 廖建超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運動很健康.
報 告 人: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彭瀚德 報告日期:
健康促進-健康體能 主講人:林朱健.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突破機構-青少年纖體與身心健康研究 新聞發布會
健康體適能測量評估.
為自己的健康打分數 健康體能的評量 物理治療師 楊柏毅 物理治療技術主任 歐育志.
健康體位小常識.
雲林縣102年度建華國小辦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活動-體育教學知能研習主題經驗分享-體適能
什麼是體適能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microlife 體適能就是與健康有關的體能。
南門國小教師體適能 護照試辦活動說明會.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臺北市第11屆教育審議委員會 提升學校學生體適能方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體育及衛生保健科.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明新科技大學-體適能教材 體適能概論 明新科技大學體育室.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常見的傳染病.
體適能介紹 健體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郭宗坤.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流行mv舞蹈.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健康食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香港快樂指數 2007 何濼生教授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105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現況(1) 本研究身體活動量之統計結果 不同學童背景 平均數 標準差 城市男生 鄉村男生
Health & Physical Activity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經濟學 學經濟.
拒做大腹翁.小腹婆 中華科技大學.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一 可靠度問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體適能與健康 李素箱 教授

前言 調查研究(教育部,2005)指出,「運動不足」者 較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關節痛、 骨質疏鬆症、下背疼痛等。處在科技化、資訊化與都 市化的社會環境,將大幅減少人體大關節、多肌肉群或強烈用力的機會,在這種靜態式或坐式生活環境中也將導致上述「運動不足」所引致之疾病發生年齡逐漸年輕化,不但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品質,增加社會醫療經費付擔,也阻礙了國家整體競爭力。

前言(續) 體適能與健康是所有活動的基礎,包括自我成長 與追求卓越。能夠把運動當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來優先安排,因為深知這是個人健康促進與體能提升 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而且也是個人潛能開發與提高工作 與學習效率最基本的條件,有這樣的了解與理念,就會鼓勵自 己和紀律自己,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當然要選擇適合、方便 且有趣的運動,優先(Priority)、自律(Self-discipline)、有趣(Joy) 就是規律運動者三大重要的內在條件。

何謂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簡稱W.H.O, 1948) 對健康所下定義,所謂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生病或體適能虛弱而已, 而是不管在身體上、心理上及社會等方面為完好的健康狀況。 教育部對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為: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 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 缺乏運動 體能與健康亮起紅燈。 台灣有規律運動習慣: 人口不多約20%。 台灣地區於1998年,創國民看病金氏記錄, 有一民眾看病1043次,每年每人平 均看病12次, 為美國4次的3倍(方進隆,2003)。

體適能的起源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897年, 但作為一門學科真正引起科學界注意始於Morris 等1950年研究發現:英國公共汽車駕駛員和售票員在 心臟病發生率極危險性的明顯差異。 1950年,美國政府針對200多萬21~35歲青年進行徵兵體檢 中,發現所召募之新兵,有90萬人因心臟問題無法服兵役。

體適能的起源(續) 1954年,克勞斯‧韋伯(Kraus-Weber)之體適能測 驗結果發現,當時美國青少年之體能狀況遠比歐洲 各國落後,令政府和全國民眾極為震驚。1954年 美國總統艾森豪率先成立「青年體適能總統委員會」, 1956年,又率先舉辦「體能與運動之總統會議」,並在 會上針對美國青少年體能水準之低落提出警告。

體適能的起源(續) 1957年美國健康、體育、休閒活動協會 (AAHPER)進一步提出「青少年體適能測驗計畫」 (The Youth Test Project),並於1957~1958年間,進行 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壘球擲遠、折跑步 、50碼、600碼等七項全國性的第一次體適能普查; 並於1958年九月公佈該項測驗結果與青少年的體適能常 模。其後,體適能的理念逐漸得到美國社會和運動生理 學界的重視,世界各國爭相仿效,我國也不例外。

體適能的內涵 1980年以後,大部分學者認為體適能與健康疾病預防有關。 因此,將體適能分為競技體能(performance or 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與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兩種 ,競技體能是指與競技有關的體適能(skill related fitness),還包 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質量指數、敏捷性、 協調能力、速度及瞬發力等,而健康體適能是指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 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質量指數等項。但對於 正值青少年、青年的學生僅探討健康體適能略顯不足,故加入瞬發力 的活動來加以說明。

體適能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對體適能所下的定義為:在應付日 常工作之餘,身體不會感到過度疲倦,還有餘力 去享受休閒及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日本以體力表述體適能,認為「體力」是人體和 精神的能力,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基礎。體力不 僅表現在運動能力和工作能力上,也表現在對抗 疾病的抵抗力和環境的適應能力。

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就是人們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參考來源: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y/495207.htm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十條標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 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 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晴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鬆有力。 參考來源: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y/495207.htm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 隨著科技資訊e化的來臨,大量的機械 取代人力,也增加現代人坐式生活的機會, 亦取代人們身體活動的機會;根據近幾年 的資料顯示,人類健康的威脅由急性傳染病, 轉變為長期的慢性疾病。 與心血管及代謝相關的疾病,經研究證實與缺乏身體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又稱之為「運動不足症」(Hypokinetic Disease)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現代社會既然以機器取代人力,因此 一般工作與日常生活只需要普通的體能 即可勝任,那麼,為什麼要提倡健康體能呢? 事實上,一個人的體能狀況與生活品質 和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體能的衰退對個人有雙重影響: 1.年紀愈大,如果體能很差,常不足以應付日常活動之所需,因而無法獨立生活,生活品質低落。 2.體能衰退與缺乏運動息息相關,而缺乏運動又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危險因子。 參考來源: 國民健康局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bject=200712250028&Class=2&No=200712250164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一般人的心肺耐力(以最大攝氧量代表),自25歲 以後,每年約減少1%,因此到了75歲時, 心肺耐力可能只有年輕時的一半。此外, 體脂肪由青年到中年迅速增加,肌肉量 由中年至老年則迅速減少。 缺乏運動者與經常運動者比較,罹患冠狀動脈 心臟病的機會增加1.5至2.4倍,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增加2至4倍,得到大腸癌的機會則增加2至5倍,據估計如果全民均從事適當運動,人口中因上述疾病而死亡的人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缺乏運動與高血壓、高脂血、骨質疏鬆都有密切關係。 參考來源: http://www.hbtc.gov.tw/history/index-1.asp?Parser=99,7,36,,,,18,,,,76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健康體能活動有兩個好處: 對個人而言,可提昇個人對自我體能狀況及適當運動重要性的認知,進而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以促進個人的健康體能,提高生活品質,並減少因缺乏運動而產生之退化性或慢性疾病的發生,延長健康的壽命。 對社會而言,可有效提昇全民身體活動量,以促進國民健康體能狀況,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節省醫療支出,減少中高年齡人口對社會及家庭的負擔。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台灣地區最近幾年,死亡原因十大排名發現, 威脅國人健康的主要病因已由過去的傳染疾病, 轉為與生活型態關係密切的慢性疾病與身體機 能退化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肥胖、下背痛、骨質疏鬆、甚至某些 癌症也都與缺乏運動有關 。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日本健康福利部門於1996年時指出,影響健康最重要 的因素為「生活型態」,同時指出成人的疾病(Adult onset disease)開始於40歲,且都是生活型態所導致之 疾病(lifestyle related disease)。 近年來,由於經濟水準的提升、科技的不斷研發及醫療公衛的介 入,人類體能活動的頻率與強度,因科技的増援而逐漸減少,且 國人生活型態大都偏向靜態生活為主(一平方米的休閒),導致如 肥胖、心血管疾病、體適能不佳及慢性疾病等大幅衍生,除影響 個人生活品質,也增加社會醫療保健的負擔。

體適能與健康之關係(續) 社會結構大幅變化、族群撕裂、衝突與適應等問題的多重壓力環境下,精神病患大幅增加,年輕人因躁鬱所苦而選擇自殺者屢有見,參與規律運動及保持較佳的體適能情況,對於維持個體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有其必要性。

健康體適能 身體組成 肌 力 肌耐力 心肺耐力 柔軟度

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 (一)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是評估體內脂肪與非脂肪所佔比率, 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身體脂肪的比率愈高,肌肉 的負擔就愈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就會提高。美 國1999年的國家總支出中,醫療費用占6%,大約有68億 美元是直接消耗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治療上,我國受西式 飲食影響甚鉅,且身體活動頻率日益降低,肥胖所造成 醫療資源負擔,亦是相關單位重視的議題。

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續) (二)柔軟度: 指關節可以活動的最大範圍。柔軟性佳,關節 活動範圍大,協調性及靈活度就好,肌肉比較 不易受傷,運動傷害也可以減少。

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續) (三)瞬發力: 指反應時間,瞬發力可說是其他體能(速度、 反應時間、敏捷性、肌力、協調性)的綜合表 現。反應時間好,應付危機處理的能力自然較 佳。

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續) (四)肌力(肌耐力): 肌力是指肌肉一次收縮所發出的最大力量(肌力好, 就能跑得快、跳得高、跳得遠,提得動、擲得遠), 肌耐力是指某一肌群在從事反覆收縮動作的持久力 (跑步、跳繩、爬樓梯、後30秒鐘的仰臥起坐)。肌力 (肌耐力)不佳,容易引發下背疼痛,依據健保局資料 顯示,每年約有30億新台幣的下背疼痛醫療支出,對 國家造成沉重健保負擔。

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續) (五)心肺耐力: 包括心臟、肺臟、血管及血液等器官組織系統的機能, 當運動強度愈強、時間愈久時,氧氣需求就愈大,於是 呼吸心博會加速以供應更多的氧氣,如果心肺耐力不佳, 無法供應心肺系統的負荷,我們就會上氣不接下氣,無法繼續 活動。心肺耐力強,最大攝氧量增加,骨骼肌內微血管密度增 加,冠狀動脈硬化危險因子降低、心律不整、充血性心臟衰竭、 高血壓、腦血管病變、週邊血管粥狀硬化等獲得改善。

競技體能 敏捷性 協調性 平衡性 反應時間 瞬發力 速度

競技體能 敏捷性:指身體快速改變位置和方向的能力和效率 協調性:指身體統合神經肌肉系統以產生正確、和諧優雅的活動能力 反應時間:指身體對刺激的反應能力 速度:指身体在最短的時間內移動快慢的能力 瞬發力:指身體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力(force)的能力 平衡性:指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能之比較 健康體適能 競技體能 目 標 健 康 勝 利 對 象 全 民 運動員 屬 性 一 般 特 殊 要 求 適 度   健康體適能 競技體能 目 標 健 康 勝 利 對 象 全 民 運動員 屬 性 一 般 特 殊 要 求 適 度 高 度 時 間 終 生 短 暫 結 果 與努力成正比 不一定會成功

教育部體適能333計劃 第一個三:每週至少運動3天 (次),每次約 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每分鐘130 次。 第二個三:養成運動保健或體適能的良好態度、 認知及行為。 第三個三:學生、家長和教師一起參與和支持。希 望藉此計劃能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習慣, 增加學習效率,促進發育成長,提升身 心健康。

體適能333計劃(續) 體適能對學生的重要性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 (一) 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生活或讀書: 學生平常讀書、上課的精神專注程度和效率,皆與體過 能有闕,尤其是有氧 (心肺)適能,一般而言,有氧適能 較好的人,腦部獲氧的能力較佳,看書的持久性和注意力較佳。 (二) 促進健康和發育: 體適能較好的人,健康狀況較佳,比較不會生病。擁有良好體過 能,身體運動能力亦會較好。身體活動能力較強或較多,對學生 身心的成長或發展都有正面的幫助。

體適能333計劃(續) (三) 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身體、心理、情緒、智力、精神、社交等狀況皆相互 影響,有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體適能,對其他各方面的 發展皆有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目前教育的趨勢強調全 面均衡發展,對於正在發育的學童,更不能忽略體適能的重要性。 (四) 提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 教育要讓學童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和體驗互助合作、公平 競爭和團隊精神等寶貴的經驗,從運動和活動中享受歡樂、活潑 、有生機的生活方式,進而提升體適能。

體適能333計劃(續) (五) 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 學生時期對於飲食、生活作習、注意環境衛生 和壓力處理行為習慣,能有良好的認知、經驗和 態度,對於將來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深遠的 影響。

體適能檢測 身體質量指數(身體組成): 一般而言是指身高、體重的測量,其公式為: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

體適能檢測(續) 坐姿體前彎: 測驗柔軟度,評估關節的可動範圍以及肌腱與韌帶的 伸展性。測驗時雙腳應張開三十公分,受測者膝蓋伸 直,雙手相疊(兩中指互疊),盡可能向前伸,暫停 兩秒(患有腰部疾病、下背疼痛、後腿肌肉拉傷者皆 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體適能檢測(續)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評估身體腹肌之肌力與肌耐力。測驗時受試者於墊 上仰臥平躺,雙手胸前交叉,手掌輕放肩上,手肘必 須離開胸部,雙膝彎曲約成90度,足底平貼地面,施測 者以雙手按住受測者腳背,施測時雙肘需觸及雙膝。以次 為單位計時60秒;在30秒與60秒時分別記錄其完整次數 (不宜激烈運動者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體適能檢測(續) 立定跳遠: 測驗瞬發力,雙腳起跳並且雙腳落地,可連續試 跳兩次,較遠的一次以公分記錄為成績(不宜激烈運度者不可做此項測驗)。

體適能檢測(續) 三分鐘踏台測試(適用35歲以上民眾): 測量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不宜激烈運動者、患有心 血管疾病者不可接受此項測驗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35歲以下民眾,男生1500公尺、女生800公尺跑走。

體適能訓練 身體組成 是由淨體重和體脂肪兩個部份所組成的。淨體重是指身 體內骨骼、肌肉、血液、內臟、神經系統和皮膚等的重量 。體脂肪是指身體內的脂肪重量。除了體內必須的脂肪以外 ,遺傳、不當的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是造成現代人脂肪過多的 主要原因。一般男性體脂肪約12~18%,女性約18~24%。為維持 良好的體適能以提高現代人的生活品質,建議成年人應維持一 週3-5次,每次至少持續20-30分鐘的有氧性運動;以及至少一 週2-3次的重量訓練來加強 體適能的能力。

體適能訓練(續) 肌力、肌耐力 指一個肌肉群一次所能運用的最大力量,例如一次可提多重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肌力來面對任何突發的狀況,例如 ,搬運貨物,丟擲東西等。肌耐力:從起床開始每天都須要肌力來完 成日常生活的所有動作,步行、站立及維持身體姿態非常重要。運動員 力量素質水平的高低,對其速度、耐力等素質水平有其重要影響,也是掌握 和發揮運動員技術的重要基礎。 肌力及肌耐力訓練(Strength) 功能:塑身體線條、加速新陳代謝、強化骨骼 、改善體態。 種類:BODY PUMP槓鈴有氧、肌力訓練課程、重量訓練機、啞鈴槓鈴、阻力訓 練、循環訓練、身體雕塑課程等等。

體適能訓練(續) 柔軟度 指關節在可動範圍內作移動的能力.柔軟度對傷害的預防 和維持身體的可動性是很重要的.可經由伸展和瑜珈來加強 此一功能柔軟度改善。柔軟度佳關節活動範圍大,減少肌肉僵硬、 肌肉酸痛的情況,讓身心放鬆,降低受傷的可能性。 表演舞蹈動作或日常生活,動作優雅平衡。 柔軟度(Flexibility)訓練 功能:避免受傷、增加敏捷性、紓解壓力,促進放鬆 、動作範圍度。 種類:伸展運動、瑜伽、太極等。

體適能訓練(續) 有氧(心肺)適能 是指運動中,心臟、肺臟和血液用來輸送養份和氧氣到所使用 肌群和組織,及排除在新陳代謝時所產生廢棄物的能力。 心肺耐力:為心肺功能之指標,心肺功能良好的人就會充滿活力, 精神充沛。規律性且強度適中的有氧性運動(如慢跑、游泳、 和騎自行車)是強化心肺適能的最佳方式。 心肺(Cardiovascular)訓練 功能:燃燒卡路里,減輕體重 、鍛練心肺、紓解壓力。 增進日常活動的耐力種類:跑步機、腳踏車、階梯機、跳繩、高低衝擊 有氧、飛輪有氧、Step階梯有氧、戰鬥有氧。

結 語 2005年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普查,發現學生體適能不進反退, 原因是否如體育司司長所言:與打電腦、打電玩太多,運動太少有關? 結 語 2005年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普查,發現學生體適能不進反退, 原因是否如體育司司長所言:與打電腦、打電玩太多,運動太少有關? 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體適能333計畫,實施成效?原因? 思考方向:如:課餘補習(時間受排擠)、少子化(過度保護)、 政策執行無法落實(考核不確實)、大環境改變(都市化、環境封閉、 交通便利)、運動場館不普遍及使用不便、飲食不當和不正常(外食人 口多、飲料充斥)。 終身運動習慣的養成,可享受運動樂趣、增進體適能等級,進而提升 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