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 见 的 酸 和 碱(三) 实验中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第一课时 ).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 性质各 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 人们 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 ( 1 )仔细观察和研究 ( 2 )选择标准 ( 3 )分类.
Advertisements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2008 年中考化学考前辅导.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干馏 B 、生石灰制熟石灰 C 、石油蒸馏 D 、石蕊变红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冰水混合 C 、聚氯乙烯 D 、维生素 C.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第三课时:常见的碱.
3.3溶液的酸碱性 头桥中学 方桃红.
生活中的酸和碱 黄家埠镇中曹金雅.
第七单元 溶液酸碱性.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二)酸碱指示剂.
1.3探索碱的性质 第三课时 刘翠云.
199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第一课时 临夏市第二中学 马少青.
第十单元 课题2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酸和碱的复习 执教者——张晓红.
游戏时间——让我们踏上“寻错”之旅 游戏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错误并订正 1、2NaNO3+CaCl2→Ca(NO3)2+2NaCl↓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为什么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如何判断一种溶液的酸碱性?
中考复习 酸碱盐.
1、酸的组成:“H+酸根”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NO3-
第七章  复习课.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 泗洪县东方中学 翟尚明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测试酸碱的指示剂.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常见的酸 常见的碱.
常见的酸 常见的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纪东东.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2-3 常見的酸與鹼.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酸式盐、 多溶质混合溶液为载体 常规题型:微粒种类、 数量关系及解释.
化学小魔术.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元素化合物复习.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1、酸 无氧酸 HCl 含氧酸 H2CO3 一元酸HCl 二元酸H2SO4 多元酸H3PO4 强酸HCl、H2SO4、HNO3 (三大强酸)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2-5 酸與鹼的反應.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慧眼识酸 请阅读下列物质,完成后面问题 ①Mg ②H2SO4 ③Fe2O3 ④NaOH ⑤CaCO3
酸的警示标志 第二节 常见的酸 二、硫酸.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扑克.
看视频:广东清远20吨浓硫酸泄漏 提问:从视频中得到那些信息? 1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桑植一中高一年级化学组.
专题四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6讲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厦大附中 欧昌友.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常 见 的 酸 和 碱(三) 实验中学

你已经知道哪些碱?了解它们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讨论: 1、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手接触石灰浆时间久了手会怎么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你知道什么是烧碱吗?为什么这种物质叫做烧碱?而且有人把这种物质叫做火碱。 3、你见过氨水吗?它有些什么性质?

哪么碱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碱。 化学式为NaOH ☆石灰水呈碱性,这是因为石灰水中含有碱——氢氧化钙,氧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 化学式为Ca(OH)2 ☆氨水也呈碱性,这是因为氨水(NH3的水溶液)也是碱。 化学式为NH3·H2O 哪么碱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探究一:观察固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颜色、状态,正确地闻氨水的气味。在表面皿中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发生什么变化。 用完成下列实验,把实验现象和结果填入表7-5: 探究一:观察固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颜色、状态,正确地闻氨水的气味。在表面皿中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发生什么变化。

表7-5 碱的性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烧碱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烧碱:白色块状固体、无味 表7-5 碱的性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烧碱露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烧碱:白色块状固体、无味 消石灰:白色粉末状固体、无味 氨水:无色液体、有氨臭气味 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潮解

☆固体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因此固体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友情 提醒 1、固体氢氧化钠是碱性干燥剂,可干燥中性气体如:H2 、N2 、 O2、 CH4等;或碱性气体如NH3等。但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CO2、SO2、SO3 等。 2、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潮解,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做干燥剂。

探究二:在试管中加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加入水,振荡,观察它的溶解过程,并摸一摸试管,感觉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完成下列实验,把实验现象和结果填入表7-5: 探究二:在试管中加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加入水,振荡,观察它的溶解过程,并摸一摸试管,感觉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 探究三: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表7-5 碱的性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硫酸铜中滴加石灰水 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水溶液有滑腻感。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uSO4 + Ca(OH)2 = Cu(OH)2 ↓+ CaSO4

氢氧化钠能溶解蛋白质和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在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时,要防止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 ☆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 实验探究: 1、将适量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放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 2、将鸡蛋清放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振荡混匀。 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食用油,充分振荡。 氢氧化钠能溶解蛋白质和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在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时,要防止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一、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A.紫色石蕊试剂或红色石蕊试纸遇 到碱溶液变蓝; B.无色酚酞遇到碱溶液变红 友情 提醒 友情 提醒 紫色石蕊试剂变色情况为:“酸红碱蓝”; 是指示剂变色,而非待测溶液本身变色。

二、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验探究: 现象:A软塑料瓶变瘪,B瓶吞鸡蛋,C气球胀大。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

☆为什么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固体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上 述反应可用来除去二氧化碳 而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来证明二氧化碳

小结: 碱溶液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此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 Ca(OH)2 + SO2 == CaSO3↓ + H2O 亚硫酸钙 此反应在环保上可用来除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  NaOH + SiO2 == 2 Na2SiO3 + H2O 硅酸钠 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橡皮塞。

NaOH+CuSO4 —— 三、能与某些盐反应 Ca(OH)2+CuSO4 —— 1、硫酸铜分别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NaOH+CuSO4 —— Ca(OH)2+CuSO4 ——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Cu(OH)2 OH- Cu2+ CuSO4 NaOH Na+ SO42- Na2SO4

2 Cu(OH)2 +Na2SO4 NaOH+CuSO4 —— Ca(OH)2+CuSO4 —— Cu(OH)2 +CaSO4 复分解反应可以用: AB + CD == AD + CB 表示 特点: (1)反应物、生成物均只有两种化合物; (2)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3)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

小结: 碱溶液 + 盐溶液 → 新盐 + 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 水、气体三者之一。      水、气体三者之一。 ☆Ca(OH)2+Na2CO3== 2NaOH+CaCO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 NaOH + FeCl3 == 3 Fe(OH)3↓+ 3NaCl 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四、与酸的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酸 + 碱 → 盐 +H2O 1、Fe(OH)3+ HCl == 3 FeCl3+3H2O 2、NaOH + HCl== NaCl+H2O 3、Cu(OH)2+H2SO4== CuSO4+2H2O 4、 NaOH +H2SO4== 2         Na2SO4+2H2O

碱的四大通性: 碱 非金属氧化物 酸 指示剂 盐 碱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碱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因此碱溶液会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科学家认识酸和碱的过程 最初,人们简单地认为凡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提出识别酸的方法:酸是有酸味的,能使石蕊试液由蓝色变为红色,并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18世纪,人们发现酸能跟碱作用生成中性物质。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分析了硝酸、硫酸、磷酸等酸的成分后,提出酸是“含氧的化合物”。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根据盐酸是不含氧的酸,并结合其他含氧酸都含有氢,提出“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认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就是酸,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就是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盐。近代酸碱理论由此而诞生。 阿伦尼乌斯

叶脉书签的制法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混合,放入叶片,煮沸6-10分钟。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除去碱液。然后把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毛刷轻轻刷去叶肉。如要上色,可将叶片漂洗后晾至半干,着上你喜欢的颜色,再晾干压平。(注意:使用的药品有腐蚀性,不要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

你能得出答案吗? 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          (   )  A.氢离子  B.氢氧根离子  C.金属离子   D.酸根离子 B 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       (  ) A. 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水   D.pH试纸 B和D

3.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 D 7 pH 7 pH 7 pH 7 A. B.   C. D. 4、下列哪些物质溶解于水有明显的放热现象:             (   ) A 浓硫酸 B 食盐 C 氢氧化钠 D 硝酸铵 AD

6.保存NaOH溶液时,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5.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B 6.保存NaOH溶液时,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避光 B.玻璃瓶配玻璃塞 C.塑料瓶装 D.密封 B

7.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 D 8、用碳酸钠与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 得烧碱。试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 化钙的溶液,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

10.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 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作用?

课外作业: 1、用石灰乳(熟石灰的悬浊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得到能防治葡萄等作物病害的波尔多液。请写出在配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这是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已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着水分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三种微粒中,哪一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