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 是比喻,还是类比? 浙江省湖州中学 赵艳东.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 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 孔子与孟子 新建路中学 刘海燕.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被尊为 “ 圣人 ” 和 “ 亚圣 ” 。他们的思想观念, 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 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王学谦. 第二十一章 80 年代小说 第五节 莫 言 莫言( ) 生于山东高密农村一个大家庭。生活 艰苦,自称像一个小动物一样,悄悄 地长大的。 生于山东高密农村一个大家庭。生活 艰苦,自称像一个小动物一样,悄悄 地长大的。 只读完小学五年,就回家务农。 只读完小学五年,就回家务农。
第一节 法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的分类 第四节 法的历史
L5 Grammar Quiz 语法和句型 Common mistakes.
内容回顾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 读后感 2.齐威王与周厉王对待谏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齐威王勇于纳谏,周厉王以能止谤而自喜。
兵车行 杜甫 福州十一中语文组 林嵘臻.
小猪.
哮 病.
第六篇 齊桓公伐楚 一、〔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散文.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与实践案例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12* 假如没有灰尘.
背 默 查漏补缺.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油田一中高语组.
第五章 菜单管理 一、菜单的定义 菜单是饭店餐厅提供商品的 目录。是餐厅餐饮产品销售的品 种、说明和价格的一览表,在餐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第三章 菜单的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 菜单的重要性 第二节 菜单的种类及其特点 第三节 菜单的设计与制作.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寡人之于国也 四个实词 作者简介 四个实词 预习反馈 四个实词 文本研读 《孟子》 四个实词 写作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①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②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
中国传统政治的演进.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孙中山破陋习.
CEO的原则.
余角、补角.
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是多梦的,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童年的梦是美好而朦胧的!
                                                                                                                                                                
When I’m all alone You’re by my side

Huo 火.
礼 物.
一 去 二 三 里.
乌鸦喝水 宋思维 大学南路小学分校.
Shǔ huā shēnɡ 数 花 生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Stomachache 肚子疼 dùzi téng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圣诞节前夕.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惊弓之鸟 山西省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 王 丹.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L15合 作 teamwork 名字:________.
复习四 拼音宝宝的聚会.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ep4 unit5 A1 My clothes 马兰屯镇抗埠小学 刘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 (约前372~ 前289)

孟母教子

教学要求 ①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色彩。 ②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③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孟子与他的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字词① 好hào战:喜好征战。 数罟cùgǔ:密网。 弃甲曳yè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 洿wū池:池塘。 衣yì帛:穿上丝帛衣服。 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 孝悌tì: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庠xiáng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莩piǎo:饿死的人。

字词②(一词多义) 凶:年成不好/凶狠、残暴 接:交锋/接触 喻:打比方以说明/比喻 直:只是/笔直 时:季节、或时机/时间 违:耽误/违背 凶:年成不好/凶狠、残暴 接:交锋/接触 喻:打比方以说明/比喻 直:只是/笔直 时:季节、或时机/时间 违:耽误/违背 树:种植/树木 夺:丧失/夺取 谨:认真从事/谨慎 检:约束/检点 涂:路途/涂抹 发:开仓赈济/开发

思考与归纳 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   谈谈学习本文的实词积累。

讨论1 核心话题 民不加多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点拨

讨论2 王之问与子之辩 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何也 请以战喻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辩 养生丧死无憾 王无罪岁 无望民之多 答以养生 王道之始 讨论2 王之问与子之辩 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何也 请以战喻 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 孟子 辩 养生丧死无憾 答以养生 王道之始 王无罪岁 天下之民至

评点 梁惠王自认为治国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后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孟子投其所好,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才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于农时,不滥捕捞,不忽视时令以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和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比较 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 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 异: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以此作为“使远人来”的手段,孟子的“仁政”重“民养生”,以此使“天下之民至”。其进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困苦,承认民众力量。 比较

《孟子》风格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孟子》风格:其一长于思辨。诱导启发,争取主动,论辩跌宕生姿。其二善为设譬。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其三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附: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 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 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 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 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都到您这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