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1.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杨东福  为什么要提倡校本教研 ? 为什么要提倡校本教研 ?  校本教研到底是研究什么 ? 校本教研到底是研究什么 ?  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 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  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地球仪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专题一 地球运动(2课时) 第1课时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 要点·疑点·考点 1.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东西方向和东西经度。
人生格言: 天道酬勤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自师1201 姓名:刘 威.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昼夜长短的规律与计算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辉 2011、3、2.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  知道: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Ⅰ会考复习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目 录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公转 单元回味一刻钟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时区和日界线.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8课 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攻略 专题二 地球运动.
高考新改革与过渡 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 向重新.
岳阳市教学竞赛课件 勾股定理 授课者 赵真金.
专题复习 时区和日界线 设计/制作 赵世兵.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三) ——自然地理和地图【Ⅱ】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新人教版) 枣庄矿业集团第一中学 陆德天.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时间计算 授课人 梁良梁.
第一部分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月食、站得高望得远、卫星图片、环球旅行等。 3.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浅谈时区和日界线知识的 系统复习.
日照图(以侧视图为例)复习方法 ——高一、高二年级用
课件名称 全面突破学生惯性思维的障碍 -----地球运动篇.
[网控全局]. [网控全局] [表解考情] 考点 回顾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每年必考,并且难度往往在中等偏上,考查内容以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为主。 考向 预测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有关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4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地轴 顺 自西向东 逆 23时56分4秒 15度 1447  1670.
专题一 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微课主题:简单判定 两极地区的方向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临朐县寺头初中王晓辉.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课题: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2.6 直角三角形(二).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节 经线 北半球 纬线 南半球.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地方时与区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第一章 地球知识 经纬网.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昼夜交替 夜半球 昼半球 晨昏线 想一想: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規劃原理及修訂重點 報告人:鄭慶民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美丽的旋转.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24时计时法 韩城镇中心小学 孙国永.
位似.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1.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 2.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www.xkb1.com

●新课导入建议 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的《七律·送温神》导入新课。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昼夜更替的成因及晨昏线的运动方向及特点。 2.运用图示、演示等方法掌握地方时、区时的区别,并掌握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 3.了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现象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昼夜更替(重点)。 2.地方时(重难点)。

昼夜更替 不发光 不透明 24 地表温度

地方时 1 4

中央经线 东8 东8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晨昏线 【问题导思】  1.昼夜更替有何意义?其周期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提示】 昼夜更替对调节地表温度有重要作用。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时间不长,使得地面白天增温时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读P19图1-3-7,何谓晨昏线?晨昏线将地球分成哪两部分? 【提示】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晨昏线将地球分成昼半球与夜半球两部分。 3.晨线和昏线是如何划分的?P18图1-3-7所示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提示】 随地球的自转,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图示晨昏线为晨线。

1.晨线、昏线的判定      图一            图二

第一种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如图一,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时间法:图一中A、B、C三点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与某一纬线(极圈)的切点,它们的时间是一定的,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如A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如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第三种方法——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右边一定为昼半球,如图二左图;昏线正好相反。所以口诀是“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2.晨昏线的利用 (1)晨昏线经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上(夏至日或冬至日); (2)晨昏线将其所经过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黑夜长。

www.xkb1.com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应用。第(1)题,晨线是转向太阳的,昏线是转离太阳的。第(2)题,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解析】 第(1)题,O点为北极点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晨线为弧BC、昏线为弧AC。第(2)题,若弧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晨昏线是逆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 (1)B (2)B

时间的相关计算与判断 【问题导思】  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向东15°,地方时如何变动?向东1°呢? 【提示】 经度每向东15°,地方时增加1小时,向东1°,地方时增加4分钟。

2.国际上采取按同一标准划分时区、分区计时的方案,每个时区跨经度15°,全球可划分为多少个时区? 【提示】 24个时区。 3.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和时区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 时区数的15倍即为中央经线的度数。

4.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将作何调整?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呢? 【提示】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将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将加一天。

1.地方时的确定与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具体计算可分为4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在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点的地方时。有两种情况:一是题干或材料中直接给出某点时间;二是从光照图中获取隐含的时间信息。

(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12∶00),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24∶00),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经线ND经度相差45°,则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2.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思路与地方时计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确定时区数(已知经度/15°=n+余数。余数<7.5°,n为时区数;余数>7.5°,n+1为时区数)或中央经线(时区数×15°)。

3.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一般情况下有两条,列表比较如下: 比较 项目 零时(或24时)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两侧日期差异 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 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 与地方时的关系 此为日期分界线,既是新一天的0时,也是旧一天的24时 既是日期分界线,又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比较项目 零时(或24时)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成因 自然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零时日界线不停自东向西移动 人为设定的(固定不变) 关系 两者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两者相对时(零时日界线在0°经线上),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图示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分清阴影和空白分界线的意义,若阴影为黑夜,则分界线为晨昏线,且晨昏线与一经线圈重合;若阴影为日期范围,则分界线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且两条经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经线,另一条为l80°经线。

【解析】 第(1)题,把图看成一幅普通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找到晨线(早晨6∶00),即可求出甲地的时间为9∶00。第(2)题,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沿自转方向,日期减一天的是180°经线,增加一天的是0时所在地的经线。由中心点为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可知OB为180°经线,OA为0时所在的经线且为0°经线,即可求出甲地为3∶00,北京时间为7日8时。 【答案】  (1)B (2)7日3时 7日8时

[图表展示] 教材第20页图1-3-8 地球自转使地球上产生地方时

[解图精要] 本图展示的是区时的划分,读图时应该把握: (1)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 (2)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为西时区,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3)不同时区区时不同。 (4)图中显示了世界著名城市所在的时区。

[图表应用] 1.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跨7.5°作为零时区(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2.东、西十二区有何特点? 【提示】 东、西十二区跨经度15°,合二为一。东、西十二区均以180°经线为其中央经线,区时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3.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分析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 【提示】 每向东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每向西一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

(2013·郑州期末)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 第1题,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D点将进入昼半球;D点和E点的纬度不同,自转的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第2题,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位于180°经线以西120°,为60°E。 【答案】 1.A 2.D www.xkb1.com

3.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解析】 日界线是180°经线,此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其东侧为西十二区,西侧为东十二区;东西十二时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两个时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晚一天。 【答案】  D

(2012·惠民期中)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NBA篮球赛的时候经常是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5.2012~2013赛季,CCTV-5于11月16日上午9点直播休斯敦火箭队主场迎战黄蜂队的比赛。则比赛开始于当地的(休斯敦使用美国中部时间——西六区区时)(  ) A.11月16日19点 B.11月16日23点 C.11月15日19点 D.11月15日18点 【解析】 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休斯敦用西六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4个小时,北京时间减去14个小时,即为休斯敦时间。 【答案】 4.B 5.C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 (2)A、B、C三地,地方时较早的是________,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3)当A地为18时时,C点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4)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________(方向)偏移。

【解析】 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这是北半球。第(2)题,按经度差小于180°的方向判断,A点在最东面,地方时最早,其次是B、C。线速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第(3)题,按东加西减原则,可以较容易推算出C点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第(4)题,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即向西偏转;南半球向左也是向西偏转。 【答案】 (1)北 (2)A  C (3)12 次日2 (4)西

课时作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