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山岭隧道》课程 第 三 讲 隧道与线路工程规划 许炜萍 西南交通大学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铁路、公路隧道是山区线路穿越山岭时用来克服高程障碍的一种建筑物,是整条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迂回绕线的方法相比,往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改善线路的平纵断面以及日后的运营条件,但它相对路基建筑物而言,造价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也比较慢。
隧道的位置与线路是互为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当一段线路的方案比选一旦确定以后,区段上中、短隧道的位置一般依从于线路的位置大体决定,最多是在上、下、左、右很小幅度内作些小的移动。但是,如果隧道很长、工程规模很大、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属于本区段的重点控制工程,那么这一区段的线路就得依从于隧道所选定的最优位置,然后线路以相应的展线到隧道的位置。
所以,隧道位置的选定与线路的选定是同时考虑的,不可分开。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今后运营条件等因素有关。
主要内容 第一节:隧道位置的选择 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第二节: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洞口防护及绿化原则
第一部分 隧道位置选择
要选择好隧道线路位置,一般说来,主要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作详尽的了解,充分掌握这两方面的资料,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主次,统筹研究,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隧道工程与其它工程的关系,就可选择出较为理想的隧道线路位置和恰当的隧道进出口位置。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是克服地形障碍的有利手段,隧道位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地形的制约。地形障碍有高程障碍和平面障碍两方面。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在前进方向上如遇到高山,由于线路的坡度有严格的限制,不能在一定距离内拔起越过山峰,于是高山就成了线路上的高程障碍。要客服这种障碍,可以有三种方案供选择。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1)绕行方案 当附近地形开阔,山坡地带宽敞时,可以避开前方的山峰,迂回绕行而过。上述条件具备,比较简易的办法。工程容易,工期较短,工程费用也较少。 但绕行路线要延长,长期运程增加;路线弯道增多,曲线半径可能减少,运行条件恶化,行车速度和牵引能力降低。尤其对于高速铁路,给技术改造带来困难。此外,绕行方案靠近山坡,地质条件复杂,易于产生塌方、滑坡等。所以,从长远来看,这一方案不可取,只有具备条件相宜时,才宜采用。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2)深路堑方案 当地形比较开阔,有山谷台地可以展线时,就可以尽量地把线路展长、坡度用足以争取把线路高程抬起到可能的高度。然而抬高高程尚有不足之处,需在山顶部位开凿深路堑通过。这种展线比绕行方案略少一点,但前者的缺点依然存在。而且在山顶开挖深路堑,破坏植被和环境,甚至对数百万年形成的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另外工程量也很大,施工困难,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塌方落石,后期养护工程量很大。现在随着隧道工程能力的增强,应当尽量避免深路堑方案。
芬兰的很多公路宁以高工程成本修建暗挖隧道,而不以低工程经费开挖地面、修建边坡。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3)越岭隧道方案 当地形紧迫,山坡陡峭,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开凿隧道,穿山通过,就成为唯一可行,而且是比较有利的方案。修建隧道可能工程量要大一些,工期也会长一些,但是,它能使线路平缓顺直,不需要较大的坡度,不需设置太多、太急的曲线。今后在长期的运营中,由于技术条件好,可以牵引更大的重量,可以提高行驶速度,缩短运程,还不受外界干扰,战争时期将是良好的掩护所。因此,从全局和长期考虑,越岭隧道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4)工程案例 既有兰新铁路乌鞘岭地段,建于建国初期,线路翻越海拔3600m相对高差1000多米的乌鞘岭,受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技术标准低。打柴沟至黄羊镇间,线路长103.20km,采用20‰双机坡,设有车站13处,到发线有效长度仅650m;为充分利用地形克服高差,尽量避免设置隧道或缩短隧道长度,越岭地段使用300m小半径,进行了多次足坡迂回展线,在乌鞘岭山顶上的安远盆地形成了大坡道、蛇形弯,“蔚为壮观”的来回展线场面,致使该段线路成为整个兰新线的“瓶颈”。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4)工程案例 在兰新Ⅱ线穿越乌鞘岭地段,选线既要达到消除既有线上述弊端的目的,又要做好对既有线的有效利用和衔接,加之乌鞘岭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所以控制线路方案选择的因素较多。勘察、设计人员在线路可能经行的广大区域内,进行了大范围、多手段的加深地质工作,并结合展线工程,选择不同越岭隧道位置、高程及长度,采用20‰、16‰、13‰三种限坡,进行了数十个方案的研究比选。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4)工程案例 经过比选,最终选定了技术可行、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和经济合理的13‰坡度、20.05km特长隧道越岭线路方案。该方案将既有兰州西至武威南段的打柴沟——龙沟之间7个车站8个区间改为1个区间,运营线路长度由59.7km缩短为29.3km,限坡由20‰降为13‰,从而大幅度提高兰州至武威段的运能和运量。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高程障碍 (4)工程案例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平面障碍 铁路、公路进入山区,这里山峦起伏,河谷蜿蜒,线路不得不依山傍河迂回前进。有时走行在凹岸,则需注意是否受到河水冲刷。如果走行在凸岸山嘴,则沿山坡绕行,凸度较大时,曲线半径势必很小,行车条件恶化。若是山嘴伸出太急,线路就无法随之环绕,这就出现了平面障碍。解决平面障碍有以下两种方案。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平面障碍 (1)沿河傍山绕行方案 沿着山体自然弯曲傍山绕行,如果地形条件尚能允许,则可采用。在不得已时,只能大量劈坡,或高层填土,上设挡土墙,下设护坡护岸,有时还须跨谷建桥,有时为防滚石坠落,还特设置防护明洞。由于线路走形在山坡表层内,多为风化松散地层,施工时极易坍方。这种方案只有在条件允许时,才能采用。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平面障碍 (2)隧道直穿方案 如果在平面障碍的前方,开凿隧道,穿山而过,虽然初期工程略大一些,但线路顺直平缓,可不设急弯,没有陡坡,线路行程缩短,运营条件改善,而且不受山坡坍方落石的威胁,从长远的利益来看,隧道方案往往是比较合理的。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关村坝隧道:原设计沿大渡河绕行,迂回长16.6km,其间隧道8座总4.2km,大中桥2座,还有路基挖填,通过长达8km的不良地质,占用不少农田,因而研究了隧道直穿方案。经比选,采用现行6107m长的关村坝隧道方案。裁弯取直与绕行方案相比,缩短线路10.1km,减少了25个弯道和车站一处,避开了不良地段,占用农田显著减少,节约大量运营费。
一、地形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无论是越岭线路或沿河傍山线路,在选择隧道位置时,都应力求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岩性较好的稳固地层中通过。尽量避免通过断层、崩坍、滑坡、流砂、溶洞、陷穴以及偏压显著、地下水丰富等地质不良地段,当绕避有困难时,应尽量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单斜构造是指成层的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质构造。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不均匀的地层压力、偏压、顺层滑动等现象。按岩层的倾角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1)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若通过很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陡倾角岩层 (a) (b) 地表及地下水汇集区 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陡倾角岩层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当有软弱夹层伴以有害节理切割时,易产生坍方和顺层滑动。 隧道中线可能沿两种不同岩性的岩层走向通过时,避免将隧道置于两种不同岩层软弱构造(破碎)带,图a;宜将隧道置于岩性较好的单一岩层中,图b。 (a) (b)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3)直立岩层 隧道通过直立岩层时,其中线宜垂直于岩层的走向穿过,如图。当层状岩层较薄,并有软弱夹层,伴有微量地下水活动时,亦可产生不对称压力,在隧道开挖中,易产生坍塌,甚至导致大的坍方,致使地面形成“天窗” 。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褶皱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褶皱构造有向斜和背斜,隧道通过褶皱时,尽量避免将隧道置于向斜或背斜的轴部。如图中(a)、(b),而应将隧道置于翼部,如图(c),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类似于单斜构造。轴部岩层均比翼部破碎;背斜较向斜略好,向斜容易富水。
二、地质条件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3、断裂构造、接触带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断裂构造及不同岩层的接触带,其裂隙发育,并有被挤压呈破碎的块碎石角砾及断层泥存在,地下水量也较大,常呈突水涌出。(1)切忌沿着(或靠近平行)断层带或破碎带修建隧道,如图;(2)隧道必须通过断层带时,应尽量使线路与断层走向正交,如图。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不良地质系指滑坡、错落、崩坍、岩堆、危岩、落石、岩溶、陷穴、泥石流、流砂、断层、褶皱、涌水及第四纪堆积层等不良地段。如线路难以绕避或绕避而有损于线路的总体性时,在技术条件许可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亦可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通过。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滑坡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① 采取隧道避开滑坡时,应使隧道洞身埋深在滑床(可能的滑动面)以下一定厚度的稳固地层中,如图,以确保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滑坡滑动时不致影响隧道安全。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滑坡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② 当隧道或明洞必须通过滑坡体时,应在查明滑坡的成因、性质、类型、构造的基础上,采取上部减载、下部支挡、抗滑桩(墙)、地表及地下排水、加强衬砌结构等工程措施。 ③ 当隧道穿山皮进洞,通过不稳定并有软弱夹层的岩体时,多有引起山体滑动的可能,为此,选择隧道位置时,应充分预计由于施工开挖和爆破、河岸冲刷和剥蚀、人文活动等影响所导致软弱夹层的不稳定和山体的滑动。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岩堆、崩坍、错落、堆积层以及危岩落石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岩堆:常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或趋于暂时稳定的过渡状态,一经外界扰动,即会丧失平衡,向下滑移或坍落。 崩坍:破坏是急剧、猛烈的,规模大者达万方以上,可导致砸毁隧道洞口或明洞衬砌,中断行车,甚至堵塞河道。 错落:在外形和成因方面与滑坡有些类似,但它的错动面或软弱带不像滑坡面那样光滑和有规律。 堆积层:一般呈松散状态,隧道开挖后容易引起坍塌,情况严重者常导致地表开裂、坍陷。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岩堆、崩坍、错落、堆积层以及危岩落石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在上述不良地质地区,应将洞身置身于稳定的地层,如图。当隧道必须通过时,应分析其稳定性,且采取有效措施。另外在运营期间,危岩、落石常常危害运营安全,引起断道。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3)泥石流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位置应使洞身置于基岩中或稳定的地层内,并保证有足够的顶板覆盖厚度。在受彼岸山嘴或洪积扇影响而压缩河床,导致冲刷侧蚀威胁线路安全时,线路位置宜往里靠。 因下切、侵蚀、改道、侧蚀等形成的基准面(最低下切线) 侧蚀或下切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1、不良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4)岩溶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当洞身不能避开时,宜使隧道与岩溶间壁有足够的岩壁厚度,或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如图,并要选择在岩溶水不发育的地带通过,特别注意岩溶水突然袭击的可能性。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特殊地质地区系指膨胀岩(土)、含盐地层、煤系地层、黄土、多年冻土、地震地区以及水库坍岸区等。 (1)膨胀岩(土)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膨胀岩种类有:页岩、泥岩、含有长石、云母、辉石等的风化岩、蛇纹岩。膨胀原因有: ① 吸水膨胀 岩体中含有蒙脱土等粘土矿物质,吸水后会呈现明显膨胀。 ② 风化膨胀 围岩接触外界空气引起风化,随着岩石的崩坏呈现的膨胀。 ③ 潜在应力释放引起的膨胀 围岩的内部潜在应力,由于隧道开挖而得到释放,当围岩强度不足时,隧道即承受膨胀性压力。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2)含盐地层隧道位置的选择 含盐地层系指含盐岩石中含有盐类矿物,如岩盐、芒硝、钙芒硝、硬石膏、石膏等矿物成分的可溶性地层。当其在恒定天然含水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强度。但当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及变化后,则严重影响岩层的稳定性。 含盐地层对隧道的危害大致有下列三种类型: ① 膨胀作用的危害,将导致衬砌结构承受附加压力。 ② 湿陷作用的危害,使底板呈现不规则的隆起或沉陷。 ③ 含有高浓度SO42-的水溶液和芒硝矿物对混凝土的侵蚀,严重者使混凝土呈豆腐渣状,对钢筋也有腐蚀作用。 为此,当隧道通过含盐地层时,宜选择在干燥无水或地下水位低、含盐量最小的地段通过,并对衬砌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3)煤系地层隧道位置的选择 当隧道通过煤系地层时,要注意有害气体、煤窑采空区以及地层膨胀等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隧道位置时,应设法避开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和煤窑采空密集地段,当不可避免时,应选择影响最小的方案通过,同时保证底部隔层有足够厚度或预留煤柱,以减少其对隧道工程的威胁,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4)黄土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黄土具有干燥时甚坚固,遇水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的特征。在黄土地区常见有冲沟、陷穴、滑坡及泥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对隧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有地下水活动和陷穴密集的地段,在隧道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产生较大的围岩压力,导致支撑变形,基础下沉及衬砌开裂等危害。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5)多年冻土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凡是温度低于或等于0℃,且含有固态水的土(石)称为冻土,这种状态能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者,称为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地区,多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和西北的青藏高原一带,由于气候严寒,防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均比较复杂,处理不当将造成隧道病害。 多年冻土地区修建的隧道,在洞口地段及衬砌背后会形成一个冻融交替的融化圈,因冻融循环的交替作用,洞门易遭到破坏,融化圈内的围岩强度则有所降低,在冻结时,对衬砌产生冻胀力,程度不同地影响着衬砌结构的安全。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6)地震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地震对隧道影响的大小,与地形、地质及隧道埋藏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震的破坏作用,由地表向地下隧道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弱,故一般对深埋隧道影响较小、对浅埋,偏压的隧道及明洞和洞门等结构的影响较大。另外,一般在松散的山坡堆积层或滑坡地段、断层破碎带、泥石流发育地区、不稳定的悬崖深谷、易坍陷的地下空洞等处,由于地震波的冲击作用,对抗震均属不利作用。一旦地震发生,将可能导致隧道洞口地面塌陷、衬砌出现开裂破损等病害,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7)水库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岸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岸壁将受库水的浸润和波浪的冲刷而导致坍塌,即所谓的水库坍岸,见下图。同时,由于库水向岸壁土层(或破碎岩层)渗透,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在库水消落时,地下水又随之下降。库水水位的变化除加剧坍岸的发展外,还可能引进岩(土)体力学性质(承载力、摩擦力)的降低,老滑坡体的复活或产生新滑坡等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2、特殊地质地区隧道位置选择 (7)水库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位置应置于牢固的基岩中;另外隧道设置高程一般均应设于水库设计正常高水位以上规定高度。
第二部分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
洞口是隧道进出的咽喉,又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通道。洞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将对隧道的施工工期、造价运营安全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隧道线路设计中,洞口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隧道的进出口是隧道建筑物唯一的暴露部分,也是整个隧道的薄弱环节。根据我国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早进晚出”的原则。即在决定隧道洞口位置时,为了确保施工、运营的安全,宁可早一点进洞,晚一点出洞,这样做,虽然隧道修长了一些,却安全可靠。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1、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图中的A线), 一般情况垭口沟谷在地质构造上是最薄弱的环节。此外,地表流水都汇集在沟底,再加上洞口路堑开挖,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更容易引起坍方。所以,洞口最好选在沟谷一侧(图中的B线)。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贴壁进洞 接长明洞进洞 2、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立、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生地表,以保持山体的天然平衡。 此时,洞口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贴壁进洞或设置一段明洞(当山坡上有落石、掉块而难以清除时)。 贴壁进洞 接长明洞进洞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3、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 使隧道正面进入山体,洞口结构物不致受到偏侧压力;此时,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斜切式、斜切帽檐式或喇叭口斜切式洞门。 正交洞门 喇叭口斜切式洞门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4、对于傍山隧道限于地形,无法与等高线正交,只能斜交进洞时,其交角不应太小(不小于45°) 斜交洞门 此时按隧道低侧基础不露空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及稳定性、高侧边坡挖方高度不超过15m确定洞口里程,洞门型式根据地面横坡及仰坡情况采用台阶式洞门或明洞门。 斜交洞门 台阶式洞门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5、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 过去,从单纯的经济观点出发,把隧道洞口位置选定在所谓与明挖的等价点上,即开挖每米路堑的造价和每延米隧道的造价相等的“经济洞口”位置上。此时,往往隧道定得偏短,路堑挖得过深,边、仰坡很高。 这样,不仅施工时容易发生坍方,行车后边坡也常滚石掉块、失稳,危及行车安全,最后不得不再修建接长隧道。这不但增加了投资,还对施工和运营造成后患,教训十分深刻。 所以,应根据开挖控制高度即坡度来决定洞口位置。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隧道经济埋深示意图
一、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 总之,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边坡、仰坡的稳定,结合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难易程度,本着“早进晚出”的指导思想,全面综合地分析确定。
二、洞口防护及绿化原则 1、洞口边仰坡应采取防护措施按“安全、可靠、绿化”的原则设计 当边仰坡高度小于12m时,对土质边仰坡采用液压喷播植草,对岩质边坡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植生防护;边坡刷方高度超过12m时,采用挡墙结构防护,以达到收坡效果,挡墙顶部边坡防护同上,边仰坡绿化的植物种类应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与所连接路基段绿化协调一致。
二、洞口防护及绿化原则 图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洞口格构式护坡,在护坡内喷播植草。
二、洞口防护及绿化原则 2、对于高速铁路隧洞的洞口防护,隧道洞口边仰坡刷方线外5m采用防护栅栏隔离措施,有落石时,采用SNS防护网防护,防护网高度4m。 SNS柔性防护网系统以高强度钢丝绳柔性网、菱形钢丝绳网、环形网、高强度钢丝格栅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紧固来防治坡面岩面崩塌、滚落、爆破飞石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