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報告 兒童的認知發展與輔導 組員: 詹雅華998I0004 黃琮皓998I000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產排程報告 - 瓦城 泰國料理 導師 : 曾文宏 組員 : 4a 王昱堂 4a 鐘浩佑 4A 魏旭昇 4A 林昱翔 4A 汪宗翰.
Advertisements

循理會恩成堂聖餐崇拜 連結修剪結果子 主席 : 吳志恒執事 講員 : 陳鳳雲姑娘 講題 : 我信永生 經文 : 啟示錄二十一 1-4 、 節 [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
传媒学生应该如何度 过四年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一个多月了,用一个词形容大 学生活 自卑感 不适应 空虚感 被动感 孤独感 失望感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服饰礼仪.  服饰是指人的服装穿着,饰品,它是仪表的重要 部分。  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礼仪对象之一,它包括服装和 饰物两个方面。  饰物包括首饰、帽子、发夹、围巾、腰带、领带、 提包、胸花、鞋子、眼镜、手套、手表等。
正确的选择 《希伯来书 3:7 - 4:13》.
當我已老 謹以此文獻給像我一樣流浪在外的子女們.
校 園 霸 凌.
治校理念─ 用心、創新、煥然一新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第六任校長 遴選候選人─趙敏勳.
2015年12月14日-2015年12月20日 缩略版.
商务礼仪.
CHAPTER 5 能力、智力與測驗.
指導老師:羅夏美 組別:第四組 組員: 車輛二甲 蔡中銘 車輛三甲 莊鵬彥 國企二甲 陳于甄 國企二甲 詹雯晴 資傳二乙 林怡芳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导学 学习本课程的三步 3、利用网络 2、掌握方法 1、了解课程.
第九章 認識勞退新制及因應之道 大葉大學 助理教授 邱祈豪.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
从自律学习观点谈班级经营的技巧与实务 林明煌 国立嘉义大学.
聖保祿 St. Paul.
审计案例研究 第一讲 辅导教师 周桂芝.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 郑晓边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主的喜樂是我力量 主的喜樂是我力量 祢的救恩是我盼望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章丘电大 李颜.
第一部分 幼儿生理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专题一.
商务公共关系学 清华大学.
消费者行为学 Consumer Behavior
TOYOTA 企管四甲 張庭芳 A 企管四甲 郭志榮 A
商务礼仪 新员工培训.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等學校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差異化教學
“网络问政”给九江新闻网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九江新闻网 高立东 --.
第四章 公司法.
12年國教 中正高中課程發展分享 簡菲莉
第三章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医院营销的核心是通过分析、研究找到商业机会;通过设计符合医院现状和核心能力的战略、计划来达到医院商业目的。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2课时 细胞.
學校:南臺科計大學 班級:會資一甲 姓名:謝汶珊、蔡侑潔、鍾緯涵、張芳綺
劍湖山王子飯店 (個案分析) 課別 : 國際行銷管理 班級 : 四國四A 指導教授: 李麗說 A951P172 陳恆寬
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与体会 项春雷 2015年11月13日.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
丹丹漢堡 班級:企管三丙 學號: 姓名:吳品岳.
社会工作概论 个案工作 课程培训 深圳电大 赖小乐.
第一章 个案工作概论 2017/4/10.
B-Q16.零售業在銷售組合上的選擇上大約有哪幾種方式?(1/3)
大 纲 一、备案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二、备案系统过程数据处理方案 三、备案系统内存量数据核验方案 四、新备案系统信息真实性核验方案※
兒童認知發展與學習.
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年报交流.
1 口才概述 2 演讲概述 1 听众分析 2 口才互动. 演讲与口才 姚小玲
社區家暴或性侵害事件調查知能案例研討 黃志中 高雄縣政府衛生局 局長.
面对经济全球化.
85°C大里成功店 一家以咖啡、蛋糕、烘焙為主的專賣店,打著五星級主 廚與國宴指定的頂級咖啡豆而成立的新型態創意店,藉 以高雅、明亮的店裝搭配簡潔的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在 明亮的開放式空間裡享受甜食所帶來的美感與誘惑,一 個感動您視覺、味覺、嗅覺的新飲食創意店。
项目申报及投资推进工作实务 更多模板、视频教程: 兰溪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3年9月 1.
前言.
從舊4P到新4P, 大數據究竟如何顛覆傳統行銷?
當代基督門徒(二) 聆聽—深化信仰的秘訣 呂安靜長老.
他們,與眾不同…….
她们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物流與供應鏈概論 報告人:洪浩庭 指導老師:張鵬祥.
課程改革中期發展系列 (2) 透過小學課程發展 高階思維能力工作坊 (重辦)
医患礼仪 中铁二局二处医院.
税务公务礼仪.
海珠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培训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行为礼仪培训 二○○八年十一月.
作者:劉文良 出版商:碁峰資訊 網際網路行銷— Web 2.0 作者:劉文良 出版商:碁峰資訊.
中大領袖訓練計劃
由消費者行為探討超商現煮咖啡之行銷策略研擬研究─以CITY CAFÉ 為例
目次检索 打印 下载 文字摘录 更换背景 多窗口阅读.
如果祂有個皮夾, 你的相片 一定會放在裡面。 ©CEF Press. 如果祂有個皮夾, 你的相片 一定會放在裡面。 ©CEF Press.
超星电子图书.
系統思維與系統動態學.
創造力的定義 創造力的重要性 (價值) 創造力與幼兒發展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思考與語言 心理學94(上) 陳富美.
第一步 对店铺装修进行初步了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報告 兒童的認知發展與輔導 組員: 詹雅華998I0004 黃琮皓998I0007

1.請簡述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並依此闡述各階段的保育重點。

分期一(出生至1個月大) 反射的使用 嬰兒練習與生俱來的反射動作,並對其達成某些控制。他們部會對來自各感覺器官的訊息加以協調,不會伸手抓取眼前的物體,沒有物體仍存觀念。 分期二(1至4個月) 最初的循環反應 嬰而重複偶然中發現的快樂行為(如吸吮)。嬰兒做出首度的學得適應,也就是對不同的物體作不同的吸吮,開始協調感覺訊息,沒有物體仍存觀念。 分期三(4至8個月) 次及循環反應 嬰兒開始對環境更感興趣,並重複能帶來有趣後果的行動,延長有趣的經驗。嬰兒此時顯示出部分的物體仍存觀念,他們會找出尋部份藏住的物體。

分期四(8至12個月) 次級基模的協調 當嬰兒協調先前學得的基模,並運用先前學得的行為已達成目標時,他們的行為更有意、更具目標性;物體仍存觀念繼續發展。 分期五(12至18個月) 第三級循環反應 嬰兒表現出好奇心,他們有意地改變行動以觀看結果為何。嬰兒會追循一系列的物體移位過程,但是由於他們無法想像位曾看到的移動,因此他們不會在未看到被藏匿的地點來找尋物體。 分期六(18至24個月) 心理總合 由於學步幼兒已發展出一種原始的符號系統已代表事件,這種符號系統能讓幼兒開始思索事件,並預期結果,而不一定得付諸行動。此時物體仍存概念已完全發展。

2.請說明運思前期(2歲-7歲)幼兒認知特點和推理限制。

成長特點   沒有具體的事物模仿,根據當時孩子的所見所聞,憑心中想像,(而不是記憶)而表現出來.但思考上的方向可能與大人之想法差很多。如針-會痛-白衣的阿姨,醫生叔叔是相關的.仍有雛型的推理。 能模仿。不在眼前之事物也可以模仿。 兒童對事情的概念(事物)以形象為思考依據,而表現出來.常常只看外表,形體(符號)來記憶事物。如圖案是圓形黃色時,會說是月亮,而大人知道那是玩具輪子;任何一個會轉的物體是風扇。 自我為中心 可分出他人和自己,而周遭之事與自己也有關係, 有同理心,偶而可看出分享.互動仍少見。對事物只會看外表,看結果.過程對他們來說較無法想像.比如開關對他們來說,只知道可使燈打亮或關上.牆壁上的開關全都是電燈的開關.(但壁上也有電風扇的開關)一件事物對他來說是好的,同類的事物也是好的.如跌倒是一種遊戲,那麼大人跌倒了,也是在玩遊戲,所以爺爺跌倒了,會笑得出來就別怪他。 無法逆向思考 巳成的習慣,一旦稍有改變,會要求恢復原樣.如上床前先刷牙--放音樂--蓋被子--媽媽一起睡.其中少做或次序改變,孩子可能大哭大鬧。不吃菜,一旦飯中有菜,便拒絕.孩子會集中注意力在菜上,不管飯中是否有他喜歡的食物。每一種物體都有生命,孩子有他的想像空間.如孩子撞到桌子,會生氣桌子撞到他,娃娃也會餓肚子,(萬物有靈論) 可與母親分離一段時間,對陌生人較不會有隔離或害怕,頂多保持距離,對替代物品的依賴常可帶給孩子安全感,尤其和大人分離時,常可減輕孩子的壓力,恐懼及孤單。 

訓練要點 多接觸語言,書,圖案,卡片,外物,人群,影像 訓練要點   多接觸語言,書,圖案,卡片,外物,人群,影像......隨著年齡及接觸物類多,兒童的想像,表達及想法能力增加,身教重於言教.目前可塑性強,所以大人任務重大,不要養成不良習慣,否則以後的日子就苦了,以正向的影片,環境影響他們。如卡片,可增加其記憶,尤其出現具體事物是他特別注意時,卻無法常在周遭看見,則可用卡片代替.如交通工具,字體。當孩子責備無生命物體讓他不舒服時,可接受他的行為一起行動.如孩子撞到桌子,反過來責備桌子時,大人可請孩子告訴桌子不要傷害他,但不要讓孩子有打或踢的行為,畢竟暴力不好。不吃菜時,可將菜打成汁或埋在飯中,不讓他的注意力一直在每一餐上面,出現了習慣性的抗爭。製造一個孩子熟悉的環境,讓他養成好的習慣.方便大人的照顧及外出。 經驗談 家中的環境佈置一個小孩自己的空間,有書櫃,玩具收集箱,專放孩子衣服的衣櫃............固定位置,不隨便更換,一旦孩子熟悉了位置,自己收回原位,其實不是一件難事。書不嫌多,隨手一拿,隨地一坐,自然而然習慣養成隨手一書. 講故事中,能讓孩子感受到萬物的脾氣,生命,表情.............. 多接觸大自然,踏青,散步,注意會動的物體(孩子大都很喜歡,如挖土機,風車.........)  

3.請說明布魯納認知表徵理論和三種認知模式

布魯納是美國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家,針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他提出「表徵系統論」的看法,他把認知發展分成三個學習階段--1 布魯納是美國知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家,針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他提出「表徵系統論」的看法,他把認知發展分成三個學習階段--1.動作表徵期 2.形象表徵期 3.符號表徵期(國中時期) 這個時期兒童已進步到能使用符號來代表他們所認知的外在世界,並開始運用語言、邏輯及數學,而不再侷限於知覺心像。兒童能以符號來代表知識和經驗,顯示兒童的認知能力已發展到最高層次,已將步入青少年期,身心發展將有更大的突破。布魯納以認知的觀點來看教育。他認為學習可以提早符號代表期的來臨,認為學習知識和成熟,對認知發展同等重要。也以認知論為基礎,提倡啟發式教學法,重視語言教學,認為語言是認知發展的基礎。 布魯納根據實驗研究,將兒童的認知按年齡分為三個階段: (1) 動作表徵期:嬰兒期的嬰兒靠身體動作認識周圍世界的認知歷程。 (2) 形象表徵期:幼兒可以憑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意象或形狀認識周圍的世界。 (3) 符號表徵期:小學兒童運用語言或符號推理獲得知識的認知歷程。

4.何謂『鷹架理論』?

「鷹架」 建築工人使用的暫時性架子-可用以形容來教導孩子的方式。搭鷹架乃是父母在孩子做某項工作時所給予的暫時支援,孩子的能力和所需的支援恰成反比。孩子做某項工作的能力愈不夠,父母應給予較多指導。當孩子能力增加時,所需的指導就較少。隨著孩子能力的增進,父母的幫助遞減,一旦該工作完成,父母便撤回不再需要的暫時性支援-鷹架。

5.何謂『訊息處理理論』?

訊息處理論,英文簡稱IP 最簡單的來說 主要論述:人類所有的學習和認知,都可以透過使用類似電腦輸入的方式來學習和輸出。 主要貢獻:把知識學習的架構,由廣泛的認知轉變為簡單明瞭的樹狀圖。 優點:可以有效的解釋,學習及認知的方法。 缺點:無法解釋內化等效果。

6.請說明創造力的定義及創造思考特徵 。

人類有創造力(creativity)才會有科學。 人類擁有文明的歷史至少已經有數千年,西方科學的發展也有400年以上, 但是我們對於創造力的研究,卻只是最近50餘年才開始的事。 究竟科學家對於創造力有哪些了解? 正在創造中的定義 創造力的概念也許起源很早,但當代心理學對創造力的重視與研究, 常歸功於季弗德(Joy Paul Guilford)的研究與倡導, 並以他在1950年美國心理學會的會長就職演說為濫觴。 不過到目前為止,一般人對於「創造力」的概念仍然相當模糊, 經常要問:「創造力究竟是什麼?」 若要認真而且「有創意地」處理這一個問題,至少應考慮四種方式: 乖乖回答問題、重新界定問題、證明這個問題無解,或證明這個問題有無限多解。 季弗德的智力結構論,將思考歷程區 分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 和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兩個概念, 前者指針對一個問題尋找一個可接受的最佳答案, 後者指根據既有的訊息生產大量、多樣化的訊息。 擴散性思考雖不等同於創造力,但被視為創造力的潛能或創造思考的主要歷程, 可用來預測創造性成果或表現。 季弗德認為創造力是人類某些特質的組合,這些特質包括: 對問題的敏感度、觀念流暢性、觀念新奇性、思考彈性、 綜合能力、分析能力、觀念結構的複雜度,以及評鑑能力等。 他也認為創造力在統計上是一個連續分佈,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創造力,這些個別差異可以被測量出來。

創造力前言 創造力,狹義的說,是指一些富有創造力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與能力(Guilford,1950)也是一種創造的行為(Creative Behavior)。 所以說:創造力(Creativity)就是創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reat ),具有「首創」(for the first time)的性質。也稱為「創造思考能力」。 由於觀點的不同,對於創造力的解釋也有所不同。創造力的定義至今仍然相當紛歧。

創造力的概念 (一)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凡是對創造力這個名詞不太熟悉的人,大部份都會把創造力和任何一個領域中高品質的創新產品聯想到一塊兒,特別是在藝術方面。 (二)創造力的第二個概念,僅僅提到獨創力,認為創造力是指「想出別人所想不出的觀念」的能力,並且把創造力視為一種產品或任何創造的結果。 (三)創造力的第三個概念便是忽視所謂的質,而把產品看得比創意更為重要。 (四)第四個概念強調思考運作的狀態比實際產品更重要。以這種觀點來看,創造便是某種特殊的心理過程。不管一個人的產品品質或獨創力如何,最低限度這個創造思考的過程與他們的自我表現同樣的重要。還有一個更複雜的觀念就是將創造的過程和靈機一動、茅塞頓開的經驗結合。 (五)第五種概念則認為創造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有關,面對問題能夠尋求解決之道,就如創造思考的頭腦有了品質證明一樣。 Rhodes(1961)曾蒐集數十篇有關創造力定義的文獻,認為創造力涉及四個P:即創造的人(person)、創造的歷程(process)、 創造的產品(product)、以及創造的環境(place)。也有些學者把創造的環境 改為壓力(press);最近,Simonton把壓力改為說服力(persuasion),亦即一件創意必須使人能接受,尤其專家的確認。於是創造力6P的概念形成,更使人印象深刻。Davis(1986)也指出:創造力的定義不外由人、歷程、產品三方面加以界定。Guenter (1985)探討美國有關創造力研究的文獻分成三大類:智力與能力、人格特質以及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