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ations Made by Blood and Ir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讀書心得報告 六孝 胡進揚製 書名:黑色吸血蝙蝠 作者:莫理士˙盧布朗 出版社:世一 繪者:無 其他:無.
Advertisements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薛樂蓉老師製作.
〈廉頗藺相如列傳〉 鬚眉畢動、聲色如生.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近代政治與社會思潮 二十世紀的西方歷史變遷.
中 國 大 節 慶 陳淑貞.
孟子選 孟軻.
和富使命導航計劃 通識教育研討會:廿一世紀港滬優勢比較 上海能否取代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工商心理學導論 第六章 訓練與發展.
釣魚台事件 屬於我們的保「釣」運動將持續進行!.
修辭解析 作者:謝佩陵 指導老師:沈老師.
桃園縣埔心國民小學專題報告 海豹 海豹 報告人 : 吳宜旻 指導老師 : 鄭省村.
西洋XMS 宋文惠+康軒文教 98版.
班級:四服ㄧB 座號:40 指導老師:范靜媛老師 姓名:郭曼姿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鄭氏王朝的興亡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電影藝術談微觀權力作用 組員: 陳思潓 蘇惠瑄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年).
側注法,以賓顯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四段 第五段 全文四特色
中國地理期末報告 作業主題:區域特色的分析
奈米科技概論報告 第十二組 備長碳 組員: 4A 葉啟宏 4A 楊弘義 4A 鄭丞軒.
导言: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率先使用了蓝、白、红三色旗。1946年,法国宪法正式规定三色旗为国旗。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在启蒙精神指引下,法国的仁人志士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共和孜孜以求,历经百年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民主共和国。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讨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是怎样一步步确立的。
近代民族主義(19世紀) 三大動力: 1860年代的歐洲代表國家:義、德 建國手段:強制性與靈活外交 (一)法國大革命 (二)工業革命
拿破崙時代,
單元二 說明手法(條分縷析) ——趣談淺說 從私塾到鄉村學校(節錄) 何惠儀、游子安.
現代文學與文化 梅家玲 教授 專題三 扮裝現代‧表演中國 此為專題三封面投影片。
詞 選 浪淘沙 一剪梅 破陣子.
没错,他们就是 中国最具活力和创富能力大的群体之一——
第十課 諫逐客書 李斯 李斯 瑯邪臺刻石.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維也納會議與中南美洲的獨立請參考部編本P27~32
二十世紀:人類文明與科技 PART2:第一次世界大戰收尾: 巴黎和會 2006/3.
姜夔 組員名單:林沛彣 徐志成 郭郁玟 張顯愷.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二、十九世紀歐洲的改革運動.
班級:6年8班 組別:第3組 組員:3號田惟中、7號辛璟泰、14號李冠霆 指導老師:王雪蓉老師
一代雄狮 Napoleon.
第十課 用奇謀孔明借箭 羅貫中.
戰敗 與 帝國覆亡 姓名:楊陳正廷 學號:
訓儉示康 司馬光.
World Diary 地球日誌 By Eddie 01/13/2013.
柬埔寨 U 王詩惠.
天主教善導小學 錦繡中華 --- 專題研習報告比賽 親探福建客家土樓真貌.
吳羽婷 森林系.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P60.
四書期末報告-論語 述而篇第四 國三甲 黃瀞儀 指導教授:胡瀚平 105年5月18日.
以色列 國三義 組員: 陳凱文 黃崇峻 陳俐中.
作者:葉福玲 班級:六年四班 指導老師:黎家雲
專題習研電腦科-西藏民族的服飾 西藏長袍、僧衣、西藏的頭飾 中二班朱惠掦製作.
第 9 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研習目的:希望透過這次研習,來認識「自由神像」的由來和發掘自由神像對美國人的重要性。從中對「自由神像」的認識加深。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詩經 蔡柳金.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綠色建築 決策三 洪珮珊.
訓儉示康 司馬光.
第一節 西方國家的優勢.
孔乙己 魯迅 郭書毓老師製作 圖片來源: 孔乙己           魯迅 郭書毓老師製作 大連金石灘蠟像館《孔乙己》
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一節 近代歐洲的興起 第二節 近代早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 第三節 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六仁 郭昱頡 專題研究報告 袋鼠..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波旁王朝的统治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一世 波旁王朝复辟 再次爆发革命 拿破仑三世 巴黎人民起义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P106.
美丽的扎染 制作 关群 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不一樣的房子.
仙人掌 製作人:陳姿文.李令怡.黃淨雪.
大安國民小學六年級ㄉ社會報告 製作學生: 班許惟傑 同學 指導老師: 吳涵芸 老師 班級:十一 班 座號: 11 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The Nations Made by Blood and Iron 德意志的統一 The Nations Made by Blood and Iron 組員: 黃家豪 (34)(Leader) 林文証 (12) 劉浩毅 (14) 丁友毅 (25) 蔡文禹 (29) 黃漢彬 (33) 黃甜甜 (35)

德意志民族的歷史 在統一前,德意志和意大利同樣只是一個地理名稱。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有三百多個邦國,它們各自為政。分裂的狀態近一千年。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提倡了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亦令拿破崙乘機崛起。 而透過拿破崙戰爭,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傳遍歐洲。

維也納會議後的德意志 維也納會議其中一個目的是防止德意志統一。所以組成德意志邦聯,主席由奧國擔任。

在民族主義的影響下,普魯士國力日增。以其為首之德意志民族欲成立統一之德意志帝國。 但是統一必須有一定的條件及基礎。

統一的條件及基礎 1834年普魯士領導組織「關稅同盟」,建立日後德意志統一的經濟基礎。

在普魯士學派歷史學家如霍沙,杜遜,薜培的鼓吹下,普魯士成為日耳曼人心目中唯一能領導民族統一的邦國,全德民族希望之所寄。

1848年,普魯士帶領其他邦國進行第一次統一德意志的嘗試,但以失敗告終。 1848年的革命 1848年,普魯士帶領其他邦國進行第一次統一德意志的嘗試,但以失敗告終。 統一之路似乎受到了挫折。

統一的新轉機 1862年,威廉一世即位為普王。 其為典型軍人,不欣賞自由制度,但頗有大志,且知人善任。

認為普魯士之重要性,端賴其軍力,因此擴充軍力是他施政之主要目標。 他與參謀長毛奇,陸軍大臣盧恩謀擴充軍隊及普遍徵兵制。

但由於當時國會中自由分子佔大多數,因此否決了擴軍計劃。 後來為了打破僵局,於1862年召駐法公使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出任首相。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年出身於布蘭登堡的一個土地貴族。 在政治上屬於保守派,憎恨議會政治和自由憲法。 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某程度上,德意志的統一也賴於其出色之外交手段。

他於1851年後任普魯士駐德意志同盟之代表,明白了奧國乃德意志統一之最大阻力。 1862年任駐法大使,認為拿破崙三世(Napoleon Ⅲ) 是一個大庸才。

他瞭解到東西強鄰阻止德意志統一,因此確信必須以武力統一德意志。 1862年就任首相後,俾斯麥不理會國會之反對,強行增稅擴軍,徹底執行徵兵命,完成軍事政革。

1863年在國會演說中,向反對者疾呼,「德意志仰賴於普魯士的,不是自由主義,而是其實力。…當前重大問題不能經由演說與多數票來決定…而是靠鐵與血。」 此後俾斯麥毅然推行「鐵血政策」,將普魯士的統一推向一個新皆段,並相繼發動了三次與德意志統一有關的皇朝戰爭。

丹麥戰爭(1864年) 背景: 丹麥南方之敘列斯威及霍斯坦為德意志邦聯成員,但由丹麥王統治。1863年丹麥宣佈兼併兩地,俾斯麥以此為由,與奧結盟攻打丹麥。

結果: 丹麥戰敗,被逼放棄兩地。 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訂下加斯敦條約,將敘列斯威由普管理,霍斯坦由奧管理。

普奧戰爭(七星期戰爭)(1866年) 戰前部署: 在外交上孤立奧國;容許法國向北擴張,換取其於戰爭中採取中立。與意結盟,以聯合對奧作戰。

導火線: 丹麥戰後安排,普以奧違反諾言為借口,派兵霍斯坦,迫奧先宣戰。 結果: 奧國戰敗,簽訂布拉格和約(Treaty of Praguc),解散得意志邦聯,另組北德聯盟(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 背景: 引爆點: 德意志南部還有四邦尚未統一,受法阻撓。 法國欲出資向北擴張,但被普阻撓。 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

戰略: 在國際上孤立法國;挑起民族情緒。 結果: 法國節節敗退,在色當一役中,拿破崙三世被俘,四個月後法國投降,雙方簽訂《法蘭克福條約》(Treaty of Frankfurt)。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Hall of Mirrors)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Hall of Mirrors)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

德意志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傳統,成為歐洲最富侵略性的國家。 德意志統一的影響 結束了德國長期分裂的局面。 德意志繼承了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傳統,成為歐洲最富侵略性的國家。

法國和奧地利受挫,德國成為新興強國,改變了歐洲的國際形勢。 1871年歐洲地圖

法國在普法戰爭後與德國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此條約十分苛刻,令法國與德國結怨,引起法國復仇主義,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最早原因。

民族主義戰勝自由主義,世界政治進入極端民族主義時代。 ~完~

參考資料: 《人類的故事》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著 《西洋近代史》王曽才 著 http://hk.geocities.com/thlalbert1025/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http://baike.baidu.com/ http://homework.wtuc.edu.tw/~wenlurg/forghis/0227-13.htm http://www2.nkfust.edu.tw/~teaching/mong/html/h_course_eweek/03.htm http://blog.sina.com.cn/u/496ee94c0100071v http://www.china.com.cn/world/txt/2004-02/04/content_5490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