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技藝: 從心智、身體到玩物 傳播研究的新方向 傳播技藝: 從心智、身體到玩物 傳播研究的新方向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
報告大綱 2 傳統對心智和能力的看法 我們的典範轉向 轉向器物 將心智和器物放回情境中(situatedness) 對研究和教育的啓示
傳統對知識的看法 3 明識 默識 ● 抱歉,我們不是很清楚這張圖再講述過程中,所要強調的意涵……
從蘇格拉底的迷思談起 人為心之器 表徵系統(e.g.地圖)=知識 專家能力=表徵系統的品質 (結構、深層結構..)
資訊處理典範的主導隱喻 5 …the idea of a cognitive agent that is parachuted into a pregiven world. This agent will survive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it is endowed with a map and learns to act on the basis of this map.
Knowing how vs. Knowing that 如果一個男孩只會忠實背誦規則,不 能說他知道怎麼下棋。他應該要能實 際照規定出招。可是他如果落子合情 合理,沒有犯規,在對手不按規矩下 棋時知道提出抗議,即使他不會背規 則,我們要說他知道這麼下棋。 (Ryle, 1952, p. 41) 6
現在,我坐在書桌前,面對著一台IBM電腦,用Word程式寫作。聽著電腦不時發出低沉的聲音,我知道還有許多其他的程式在「後台」做著工。 桌上還擺著一些「歷史悠久」的傳播工具:幾支各種功能的筆,一疊紙,一把剪刀。 眼前這方寸之地,像是承載著化石的地層,不同世代的遺跡同聚一堂。幾千年傳播工具進化的成果正在桌上展現。筆、紙以及一些比較軟性的工具(如論文的文類),問世已久。而手提電腦、程式,則不過是二、三十年左右的新秀。 我和我書桌上種種傳播器物在此時此刻的相遇,豈不正是文明歷程的縮影?回顧文明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兩條交錯發展的主線,一是生物繁衍的歷史,一則為工具的進化史。 (鍾蔚文,2005:2)
社會:文化情境 人脈(體制工具) 一般知識(背景、領域) 文化工具 (cognitive artifact) 〥個人人脈 〥同事 一般知識(背景、領域) 文化工具 (cognitive artifact) --故事 *策劃(劇本:有哪些player、選用 資訊的標準, p.13) *建構 *檢索 〥取捨(relevance) * 再現 *發現問題 〥組織架構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 network) *編輯會議 *提案單 *小說(p.15) *電影 * 以前作品(p.7) 〥社會架構 *政府組織 (p.19) *駐外單位 物質工具 *圖書館 *媒體(Fortune, 聯合報, p.12, 中央社p.19) *網路 *電話
11
12
13
14
從心理解釋到分散智能 ●右邊「分散智能」,請老師看看是否合宜?這張是「千手觀音版」,男子是記者,他一腳穿鞋,另一腳踩在時鐘上,表示新聞工作與時間息息相關;他手上拿了相機、麥克風、電腦、採訪大綱、公事包、筆、報紙、手機,象徵在採訪工作的完成,其實是運用分散智能的結果。 ●另一個「光暈版」是下一張 p5,概念同上述,但以光暈表示,代表「這些都是分散智能,記者伺機而用」,此外多了遠端的攝影記者、攝影棚,代表團隊合作的意思。 解釋這塊空白的時侯,通常有兩種途徑。傳統的途徑奠基在表徵主義的思考上,認為我們需要追尋腦子裡的東西、追尋默識;經過多年以後,我們慢慢發展出另一種想法,認為知識牽涉到人與情境互動,有點像分散智能。 (1。箭頭應向上,而非向下, 2。協力圈的圖象要更具體顯示人、物和體制。。。。 標題:兩種解釋途徑:表徵主義vs分散智能。分散智能可以參考Pfeifer p. 26的圖) (後面可以加一張,說明傳統表徵主義的想法,可以用第二章舊版裡的那張表現默識的圖)
尋找研究的死角 :被遺忘的物(媒介) 16 在傳播研究,認知工作中「物」(媒介、工具) 的角色是被忽視的 唯心主義是主流
要從思想的源頭找起 17 是「誰」寫了論文? 「能力」在那裡? 「人」、「心」的角色?
二、我們的典範轉向 18 向情境轉 向器物轉 向身體轉 重新界定心智、技能和物
向情境轉: 從我主義(I-ism)到我們主義(We-ism) 19 從事認知工作,「我」未必如傳統所想像,事必 躬親,是唯一的主角。 文明之進步,源自於我們藏智於環境和工具,因 此我們可以不費心力解決問題。 007原則:一個老練的特務,不必太多裝備,他 可視現場情勢,臨機應變。心像是007,專長在 懂得利用外在資源。(Clark, 1989)
三、向器物轉 20 一、物(媒介)能為我們作什麼? 二、玩:「人」「物」如何合作?如何分工? 三、玩物如何演化?
工作中的物 21 媒介(傳統和未來) 媒材(文字、聲音、圖象..) 符號系統 組織
人和物的種種關係 22
物在認知工作扮演那些角色? 23 1.工具本身儲存智能
物儲存智能 24
物在認知工作扮演那些角色? 25 1.工具本身儲存智能 2.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物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epistemic action) 26 個人層次 揭露資訊 補感官之不足 將想法外在化 補強記憶 重組訊息
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 個人層次 27
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 社會層次 28
文類的知識作用 29 最重要 次重要 再次要 最次要 導言 ↓ 本文 結尾
物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epistemic action) 30 社會文化層次(epistemic engineering) 改變物質環境 建立社會組織 改變認知環境(epistemic environment)
認知環境的基礎建設: 笨腦袋,聰明環境 32 我們在一個關鍵點上高人一等:我們擅長組織 所處之物質和社會情境,進一步從本無秩序的資 源中衍生複雜的行為。我們使用智能組織情境, 結果我們用比較少的智能就可以成功地解決問題。 最有趣的是,我們的腦袋創造了一個聰明的環境, 因此我們可以呆呆地平安過日子 (Clark,1997,P.180)
物在認知工作扮演那些角色? 33 1.工具本身儲存智能 2.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3.工具提供了生物心智無法提供的智能
物提供生物心智無法提供的智能 34
物在認知工作扮演那些角色? 1.工具本身儲存智能 2.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3.工具提供了生物心智無法提供的智能 36 1.工具本身儲存智能 2.工具促成發現知識的行動 3.工具提供了生物心智無法提供的智能 4.工具加強和改變個人心智
工具加強和改變個人心智 37 大量閱讀詞彙,掌握複雜文法結構的能力,包括: 安排主句、子句的能力;將句子組織高層結構如 段落文章的能力。同時必須能分辨和應用不同的 概念,例如區分證據和推論、觀察和推論、陳述 和詮釋。 (Ong, 1982, p. 349)
向身體轉 38 生物的身體:人體工學的取徑 文化和社會的身體:身體技術、慣習
身體和環境 39 一個人看四周環境,不是只用眼睛而已,而 是用在移動的身體上的肩膀上的頭部的眼睛。 我們用眼觀察事物的細節,同時,我們也靠 著移動的頭部四處看,我們也靠著移動的身 體走上去看。 Gibson, 1978,p. 222
四、將心智和器物放回情境中 (situat 40 四、將心智和器物放回情境中 (situat
行動是一場爵士樂(或卡拉OK?)
「誰」在開車? 心?身體?車?路? ● 我和姿嫺討論過,認為最適合的可能是「同一拍攝角度、兩車交會」的圖,但目前找不到。 ● 另一個建議是播一段「頭文字D」的賽車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3THW96bt3fs&feature=related,一開始的40秒即可,可看到周杰倫如何與路況、前車、夜晚互動)。 ● 現在這張圖若適用(右下角有張地形圖,代表路況),可以指出的「多方協力」舉例如下: 方向盤、油門、排檔的操作 與前車的距離 夜間燈光、反射 對路況的掌握 到達目的地的時限
43 請注意,我們不能說有一種感覺叫「開保時 捷的感覺」。我的意思是,開保時捷這件事 並非由一套固定的身體感覺所組成。一個人 開保時捷的經驗,關鍵在他/她開保時捷時 做了些什麼,如:踩油門時怎麼加速、怎麼 轉彎、怎麼換檔等。開保時捷的經驗為何, 要看當時特定的情境,還有怎麼因應,及對 於車子的反應有哪些預期。
44 假設我是個聽障者 ,我用一根拐杖走路。 走時 發出tap、tap的聲音。那我的認知從那裡開始的? 是在手杖的把手嗎? 還是在我身體裡? 還是在手 杖的中間?或是在手杖的尾端? (Bateson, 1972, p. 459)
重新界定心智和器物 認知、經驗常是一場心、身、物、情境協力合奏 的爵士樂 不過這個過程太過自然到了無法察覺的地步 46 認知、經驗常是一場心、身、物、情境協力合奏 的爵士樂 不過這個過程太過自然到了無法察覺的地步 基本歸因謬誤: 誤以為合奏是獨奏
開車當下的知識是在心、身體、物、環境協力 (coupling)中浮現的 47 物、環境提供了開車的知識 開車當下的知識是在心、身體、物、環境協力 (coupling)中浮現的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dynamic), 因情境而異(situatated) 知識不等於內心的表徵結構,也不等於規則、理 論…
例:我和電腦的「親密感」(連動) 用電腦寫作我無法表現個人的風格。我喜歡翻來 翻去看。 我要印出來看才看得清楚。 48 用電腦寫作我無法表現個人的風格。我喜歡翻來 翻去看。 我要印出來看才看得清楚。 用電腦,我沒有平常跟文字的那種親密的感覺 用電腦寫作時,我常不知自已在那裡。 (Haas, 1986, p. 120)
「連動」是什麼? 49 如果兩個實體彼此互動,它們之間就存在著連動 的關係。在連動的關係裡,一方改變即會導致另 一方的改變。這樣的過程來回反覆,也因為如此, 在解釋一方的活動軌跡時,不可能不去考慮另一 方的活動軌跡。就像人在紙上寫字,人和紙兩方 便形成了一個相互連動的系統。人造成紙的改變, 紙的改變又多多少少產生了人的改變,如使他找 到了表達的方式、探索新的想法;若非這個相互 連動的過程,這些改變不會發生。兩者之間的互 動是一種動態過程。(例:為什麼學生只用Google? 為什麼視訊系統失敗? 為什麼用word難以思考? ) (Kirsh, 2008, pp. 58-59)
電話「功能」(機緣)的演化史 1876 貝爾發明電話 8,500家電報局,21萬哩電報線路 1876 貝爾發明電話 8,500家電報局,21萬哩電報線路 1881 巴黎國際博覽會: 劇塲電話(Theatrophone) 1890 法國引進劇塲電話轉播服務 1893 布達佩斯推出「電話前峰」新聞服務 1896 英國推出劇塲轉播服務 1920 電話成為今日的電話
物有什麼功能(機緣)? 51 環境的機緣指的是它所提供給動物的,不管是好 或壞……如果地表是近乎水平的(而非傾斜的), 近乎平面(而非球面或凹凸不均),面積夠大 (相對於動物的體積),同時質地堅實(相對於 動物的體重),那地表提供了支持的機緣……於 是它是可以在上行走和奔跑的……它不會像水面 或沼澤,會沉下去。 (Gibson, 1979, p. 137)
我是誰? 52 我們是賽伯人,不是因為我們裝了電 子裝置。而是因為人和科技相生相長的 關係: 我們成了一個心智和自我橫跨 生物之腦和非生物電晶體之間思考和推 論的系統。 Andy Clark, 2003, p. 3.
新的技能 53 大量閱讀詞彙,掌握複雜文法結構的能力,包 括安排主句子句的能力,將句子組織高層結構如 段落文章的能力。 同時必須能分辨和應用不同 的概念,例如區分証據和推論、 觀察和推論、 陳述和詮釋(Olson, 1986: 349)。
新的協力關係 54 分工: 圖象、文字、聲音 示意: 眼睛和圖象 (Mayer, 1991)
放回歴史、文化 55 大歷史層次 個人生命史層次 微觀層次
新媒體帶來的演化 智能重新配置(re-distribution of cognition) 因應可能的斷裂、失聯(decoupled) 57 智能重新配置(re-distribution of cognition) 因應可能的斷裂、失聯(decoupled) 建立新的協力關係 建立新的技能、規則、社群、身體基模……..
59 五、對研究和教育的啓示
研究可能的方向 媒介的物質性 新素養(新的身體技術、新的知識系統) 媒介的演化潛能(ipad之後)、優勝劣敗的邏輯 60 媒介的物質性 新素養(新的身體技術、新的知識系統) 媒介的演化潛能(ipad之後)、優勝劣敗的邏輯 社會行動(social practice)的可能(collaborative work, learning) 設計新器物:iPad、apps ……………
重新設計教育 61 從person-solo到person-plus 設計思維應該成為核心
會Google不代表懂搜尋─對數位原住民的觀察與思考 62 會Google不代表懂搜尋─對數位原住民的觀察與思考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劉翰謙發表日期:2011-11-21 出生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常被冠以「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之稱,對他們而言,Google搜尋引擎等數位工具的 存在,就像空氣一樣理所當然,他們使用起來毫無困難, 也對這些科技給予絕對的信任,不過也許正因如此,一些 使用這類工具的對應能力─資訊來源與正確性的判斷,卻 被發現是部分這群「新人類」的盲點。
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