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一、无机元素 血液中电解质有 K+ Na+ Cl- Ca++ Mg++ HCO3- 生理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内 外渗透压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组织 的应激功能。
Advertisements

异食癖的诊断与处理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异食癖乃指由于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 紊乱而导致异食的一种综合征。以患畜采 食或啃咬通常不应采食的物体为特征。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糖尿病自我管理. 思考题 1. 糖尿病病人饭吃得越少越好吗? 2. 糖尿病病人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 3. 瓜子花生等可以多吃吗? 4. 在家测血糖应测什么时候的血糖? 5. 没有不舒服就表示血糖控制得很好吗?
腎臟保健 桃園榮民總醫院 社區團體衛教 報告者 : 林大雅 醫師. 腎臟的功能  清除、排泄廢物  調整水分、體液、調整血壓  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度平衡  製造與分泌賀爾蒙.
急性酒精中毒患 者的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再来一杯 二锅头 ! 急性酒精中毒 案例 16-4  张泽举, 48 岁,患有高血压病 3 年,嗜烟酒 20 余年。因参加宴席饮高度白酒约 300ml ,呕吐 胃内容物 4 ~ 5 次,昏迷 0 . 5h 急诊人院。人院查 体: T37.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 中国 糖尿病发病率 1995 年我国 19 省 25 岁以上 25 万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张晓林. 我们的健康出了什么问题? 高科技、高收入带来了什么? “ 五高现象 ” 长寿命、老龄化催生着什么? 健康维护 快节奏、快经济发达影响着什么? 心理健康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高尿酸 生活指导、健康咨询、康复训练、有效防护 适应生活工作的节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恰当.
十二病区护理查房 温州医学院 戴敏智. 相关知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 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
急性肾功衰竭. 病例一 男, 36 岁,以 复合性损伤 36 小时、少尿 24 小 时收住院 查体: p 112 BP 86/50 mmHg 急性病容, 神志恍惚, 颜面浮肿, 两肺少量干湿鸣, 心律 112 次 / 分, 腹膨隆, 腹膜刺激征 (+), 见切口, 肠鸣音弱. 骨盆挤 压试验 (+).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十一章 排 泄. 第二节 排尿护理 排尿的生理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700ml→ 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 收缩,可控制排尿。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高血压急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顼志敏. 病例讨论 (1) 1 、摘要 某患者,男性, 58 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 痛 3 年,加重 5 日急诊就诊。在劳力与休息时 均有心前区疼痛发作,每次 3 ~ 10 分钟,休息 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高血压病史 20 年, 最高.
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教研室. 第一节 脑神经 一. 嗅神经 功能 感受嗅觉 检查方法 方法 内容 临床意义 :嗅觉受损见于外伤、 前颅窝占位性病变、鼻腔病变。
急性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冠狀 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 或冠狀動脈持續痙攣,導 致冠狀動脈或分枝閉塞, 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 而發生壞死。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溶液 国家医保药物(乙类). 药物类别与用途 1 、类别:电解质补充药。 2 、用途: ( 1 )适用于低血钾症,改善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用于心肌炎后遗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脏病。 ( 2 )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分泌不 足和肝性脑病等辅助治疗。
依达拉奉保守治疗脑出血1例 医院: 莒县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戚慧敏 科室:脑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第七节 肺炎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肺部感染与肺炎的关系? 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 吸道感染+肺部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 上呼吸道(鼻、咽、喉)感 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tempered metabolism of the water and electrolyte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汪道文 学时数:2学时.
第一篇 总 论 第二篇 普外科 第三篇 专科篇 外科护理学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钾代谢紊乱 主要内容 钾的代谢特点、生理功能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肝硬化腹水及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 AASAD临床指南(2003).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 卢慧清.
第九课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血壓血糖異常.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基础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张日新.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系内科教研组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1例临床体会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
血糖仪检测结果 偏差的来源.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项目四 消化系统疾病 任务10 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 基本诊疗护理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 李 丹.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 脑 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 小儿由于大脑皮质发育较差,皮质下中枢兴奋性较高,动作不自主,肌张力较高。
Ⅱ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护理 实习护士: 陈淑怡 实习医院: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指导老师: 李静 论文指导老师: 石姝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高运生.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健 康 大 课 堂.
第十一章、运动素质 第一节、力量素质 第二节、速度素质 第三节、耐力素质 第四节、灵敏和柔韧素质.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另一类则是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仅讲述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運用安寧療護照顧一位肝癌末期無望感患者之護理經驗 吳敏菁、陳怡燐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護理部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运动对血压、脉搏、呼吸 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人体机能实验中心.
内分泌临床疑难病例(胰岛素抵抗) 绍兴县中心医院
组长:张宋欧 组员:张建鸿 徐金炜 邹佳军 周星航 王柯威 Ppt制作:徐金炜 邹佳军 张宋欧 资料查询:周星航 王柯威 资料整合:张建鸿.
低钾血症.
高 血 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曹艳丽.
第三节 钾代谢异常 外科教研室罗森亮.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糖尿病 腹痛 提供人:谭玲医生|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时间:
冠心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 刘华主任医师.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霍乱防治手册(2013年第六版)》 张 健 阜新市海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4月
第三章 外科病人 的体液失调 Fluids and Electrolytes Disorder
面神经炎(面瘫)护理查房 文与soulsnow制作.
急性心肌梗塞.
心 肌 梗 死.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冯莉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低钾血症

病历资料 患者女,82岁,四肢无力半月余,加重1天。既往高血压病史;近4个月咳嗽频繁,咳少量白痰,自服“甘草片”,效果尚可,1月前到省中医就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1月前检查时发现食管裂孔疝。 查体:意识清,精神差,言语清晰, BP 183/84mmHg,心率90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颅神经(—),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Ⅰ级,远端肌力Ⅲ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Ⅳ级,左膝反射(++),右膝反射(+++),余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感觉查体大致正常,颈软,双侧Kernig征(-)。

初步诊断 1.四肢无力原因待查 低钾血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3.心律失常 频发室性早搏 4.慢性支气管炎 5.食管裂孔疝

辅助检查 钾:1.20mmol/L、 氯:74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48.8mmol/L; 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肌红蛋白MYO:>4048.0ng/ml 谷丙转氨酶:147U/L、谷草转氨酶:596U/L 24小时尿钾:40mmol/24h (血钾:1.80mmol/L ) 肌酸激酶:8346U/L、肌酸激酶同工酶:75U/L (住院第8日)

经补钾、补液、保肝、营养心肌、对症等药物治疗,住院第8日血钾恢复正常水平,第10日复查肌酸激酶:340U/L 、钾3 经补钾、补液、保肝、营养心肌、对症等药物治疗,住院第8日血钾恢复正常水平,第10日复查肌酸激酶:340U/L 、钾3.9mmol/L,好转出院。

诊断 1.低钾血症 2.横纹肌溶解 3.肝功异常 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5.心律失常 频发室性早搏 6.慢性支气管炎 7.食管裂孔疝

钾的代谢 钾的代谢 特点 所有动、植物细胞富含钾 90% 由小肠吸收 多吃多排,> 100mmol/d 钾的代谢 特点 多吃多排,> 100mmol/d 少吃少排,30-50mmol/d 不吃也排,< 5-10mmol/d 钾的排泄 钾的来源 肾脏 90% 肠道 10% 汗液 长期不摄入钠,尿钠可减少最低< 0.5g/d;长期不摄入钾,尿钾仍排出每日3-4g钾。这一特点使机体天然倾向于缺钾。 当摄入量少,体内缺钾时,尿钾可减至5mmol以下;而当钾摄入过多时,尿钾排量可达l00mmol/d以上。 血浆中钾绝大部分是游离的,可从肾小球滤出。若尿量正常,大量补钾可从尿中排出一半,不至于达到危险水平。尿量>500 ml/d可以补钾,尿量>720~960 ml/d可大量补钾

低钾的病因 摄入不足:一般不易发生 丢失过多: 非肾性丟失:大量出汗,反复腹泻,频繁呕吐,胃肠减压,以及长期使用缓泻剂等。

经肾丢失 1.利尿剂的使用:速尿、噻嗪类等 2.各种伴盐皮质激素过多的疾病 原发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库欣病 甘草: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 3.遗传性疾病: 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或II型 Lidder’s syndrome Fanconi syndrome 4.某些药物促进尿钾排泄:大剂量青霉素、两性霉素、庆大霉素等

重分布 1.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 2.胰岛素: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低钾血症。 3.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4.甲状腺功能亢进 5.钡中毒:钡中毒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继续活动,故细胞外液中的钾不断进入细胞,但钾从细胞内流出的孔道却被特异地阻断。 6.低体温

低钾血症的诊断思路 1.确定低血钾:典型症状+心电图+血钾<3.5mmol/L 2.确定是肾性或肾外性:24小时尿钾定量 肾性失钾: 血钾< 3.7mmol/L,尿钾>30mmol/24h 血钾< 3.5mmol/L,尿钾>25mmol/24h 血钾< 3.0mmol/L,尿钾>20mmol/24h 3.检查RAAS、血激素水平、酸碱平衡状态等

低血钾 有无导致肾性失钾的因素 有无胃肠道丢失 有无使用可造成钾内移的药物 询问病史 尿钾 <25mmol/L >25mmol/L 腹泻 使用缓泻剂 大量出汗 过去曾使用利尿剂 测血压 正常或降低 升高 尿氯 血醛固酮

血醛固酮 尿氯 >20mmol/L 高 正常或低 <20mmol/L 利尿剂的应用 肾性镁丢失 Bartter& Gitelman 综合征 血肾素 血肾素 呕吐、鼻胃管抽吸 肾小管性酸中毒 低 高 低 高 原醛 肾素瘤肾动脉狭窄 Lidder 综合征 Cushing服用甘草

严重低钾血症的界定和特点 低钾血症:血清钾 < 3.5mmol/L。 轻度低钾血症:血清钾3.5~3.0 mmol/L,症状甚少。 患者症状出现严重程度及预后取决于缺钾的数量、速度和机体所处的状态。 要解决我们提出问题,还是先来复习一下严重低钾血症相关的一些知识。 低钾血症时,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一定减少,如细胞外钾向细胞内的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低钾血症的患者伴有体钾总量的减少—缺钾(potassium deficit)。缺钾与低钾血症(hypokaleamia)不是一个概念。 低钾血症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缺钾的数量和速度,缺钾同时伴有缺钠时,症状较轻。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血清K+<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系统 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当血清K+<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双侧对称,以近端较重,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可引起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临床表现 (2)消化系统 缺钾可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

临床表现 (3)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收缩状态。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心电图可出现U波。

严重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最致命的后果是心律失常与呼吸肌麻痹 PR间期延长 ST段降低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U波明显 K+﹤3.0:U波出现、TU融合;K+﹤2.5:ST段下移、T波倒置;U波出现,体内缺钾400mmol以上。 K+﹤3.0:出现肌无力、肌痛、肌麻痹; K+﹤2.5:出现软瘫。 当然,严重低钾血症时,其它脏器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如K+﹤2.5,可出现肌溶解及肌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衰;K+﹤2.0可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及昏迷。

K+﹤3.0:U波出现、TU融合;K+﹤2.5:ST段下移、T波倒置;U波出现,体内缺钾400mmol以上。 K+﹤3.0:出现肌无力、肌痛、肌麻痹; K+﹤2.5:出现软瘫。 当然,严重低钾血症时,其它脏器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如K+﹤2.5,可出现肌溶解及肌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衰;K+﹤2.0可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及昏迷。

临床表现 (4)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肾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这可能与远曲肾小管细胞受损,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钾后膀胱平滑肌张力减退,可出现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肾盂肾炎。

低钾血症的治疗 1.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有利于血钾恢复正常 2.少尿或无尿时,首先改善肾功能,每日尿量>500ml时补钾才较安全 3.一般口服途径较安全,但血钾<2.5mmol/L、有心律失常或严重肌肉病变者,推荐静脉补钾,但需要控制补钾的浓度和速度 4.枸橼酸钾适用于低氯血症低血钾的治疗,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经典的静脉补钾四不宜原则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尿量≥40ml/h) 不宜过浓:≤40 mmol/L ( 0.3%) 不宜过快:≤ 20 mmol/h (80滴/分) 不宜过多:每日≤100-200 mmol ( 7-15g) 禁止静脉推注 静脉补钾时的注意事项:(1)见尿补钾(40ml/h或500ml/日);(2)浓度适宜(0.3%);(3)滴入勿快(20-40ml/h,60滴/分);(4)控制总量(60-80mml/日,6克/日);(5)禁止静脉推注。 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临床补钾的经典原则,对于程度较轻的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严重低钾血症、需要尽快将血钾水平提高至安全范围的患者而言,此原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探讨。

抢救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可用微泵高浓度氯化钾溶液中心静脉注射,使血清钾上升至3.0mmol/L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有心律失常或严重低钾(血钾<2.5mmol/L)是静脉补钾的适应症。 在紧急情况下补钾是经验性的,有补钾指征时,静脉补钾的最大剂量可以达到10-20mmol/h,输入过程中要有心电图连续监测。如果中心静脉开放,补钾溶液的浓度可以更大,但要避免导管的顶端伸入右心房 低钾血症造成的心脏停搏情况十分危急(尤其是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常需要快速补钾。起始剂量10mmol静脉注射,5分钟推完;如有必要可重复一次。 第十部分:威胁生命的电解质异常

补钾注意点 K+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 ,成人静脉点滴的速度一般为60滴/分

补钾注意点 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意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 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RM定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急性损伤坏死、溶解,导致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 典型表现:肌痛、乏力、深色尿、血CK升高,急性肾损伤。大量液体由血液进入肌肉,导致肌肉肿胀及低血容量。肌肉肿胀严重时需切开减压。 28

[包括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CPK)等酶类、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 深茶色尿及全身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出现脓毒血症、MODS 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细胞膜完整性的改变: 细胞内物质释出, [包括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CPK)等酶类、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 常伴有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 肌肉肿胀和肢体无力 深茶色尿及全身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出现脓毒血症、MODS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因: 创伤性 非创伤性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因 创伤性:曾命名为间隙综合征及挤压综合征。 间隙综合征:肢体因创伤或受挤压后骨筋膜间隙压力增高造成的神经肌肉缺血的局部表现。 挤压综合征:直接创伤或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肌损伤的全身系统表现。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因 非创伤因素: 至少是创伤性因素的5倍以上 低钾血症 电解质和渗透压的改变及代谢性疾病: 过度的高温和低温 : 肌肉缺血: 过度劳累: 遗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他汀类、氯氮平等 药物和酒精: 包括肌肉萎缩、多肌炎、皮肌炎、 感染: ……

低钾引起肌肉无力的原因: 能量的产生和利用障碍 骨骼肌 细胞兴奋性降低 供血不足 细胞膜电位改变:负值增大 膜电位与阈电位差增大 丙酮酸激酶和ATP酶活性降低 从而使肌肉收缩力减弱 骨骼肌 供血不足 血管扩张受限,可导致肌肉缺血 加上肌细胞内代谢障碍,就会发生缺血性坏死和横纹肌溶解

低钾血症时CK升高的原因: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 低血钾造成骨骼肌细胞膜动作电位阈值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使细胞内CK直接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CK升高。 横纹肌溶解 : 骨骼肌细胞缺血及代谢异常导致, CK升高大于5倍以上。

低血钾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机制主要是:低血钾时细胞内钾大量外流,主要影响钠钾泵的功能,钠钾泵的功能障碍,细胞外钙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钙超载对机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影响,并激活细胞内的蛋白酶,引起肌肉破坏和肌纤维坏死,导致肌细胞内的物质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实验室特点 血、尿肌红蛋白检测为阳性。 当血中肌红蛋白浓度超过1.5mg/dl时尿中可检测出。 肌红蛋白尿不作为诊断RM必需的指标,因为它的半衰期短(2~3h)。 碳酸酐酶Ⅲ:只存在于骨骼肌,特异性强。 但尚未推广。 肌红蛋白在肾脏的酸性环境中会分解为珠蛋白及亚铁血红素,后者会诱发氧自由基的形成,导致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肌红和蛋白免疫化学法:正常值:血:3-80ng/ml,尿:3-20ng/ml。尿中肌红蛋白大于等于250ug/ml(相当于100g骨骼肌溶解)时,尿色改变,尿中肌红蛋白大于等于1mg/ml时,尿为红褐色。 碳酸酐酶因为技术繁琐,且费用高,尚未推广。 36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实验室特点 还可以有 肌酐、尿素、尿酸升高 低或高K+、低或高血Ca2+、高P3+ 代谢性碱中毒或代谢性(乳酸)酸中毒 早期低血钙晚期高血钙 正常时血BUN/Cr约为10:1,横纹肌溶解时可为6:1或更低。 所有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最终共同通道是钙离子内流造成钙超载,引起骨骼肌细胞膜功能障碍,进而肌溶解。 37

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生率: 33%横纹肌溶解患者最终发生肾功能哀竭, 7%~15%的急性肾衰原因是横纹肌溶解。 发生急性肾衰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70岁, 存在脱水, 既往尿酸水平增高,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急性肾衰机制(1)肾小管被肌红蛋白堵塞,(2)肾小管氧化物损伤,(3)肾脏缺血(血管收缩、低血容量) 38

一般治疗原则: 阻止进一步肌肉损害 纠正低血容量和肾脏缺血 促进肌红蛋白从肾脏排出 血液净化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