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节育期保健 药物避孕 适应症 禁忌症 药物的种类 常见副反应及防治原则 短效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 长效口服避孕药 长效甾体避孕针 避孕药缓释系统 外用避孕药.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三章 常用针灸疗法简介 THE TECHNIQU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腕踝针 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用针灸针 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灸特色疗法. 腕踝针的适应证 各种痛症:如各种急性扭伤,手术后疼痛、 换药疼痛 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失眠、焦虑、抑郁 其他各科的一些病症:内科、外科、妇科、 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救护之翼组织 1 校园安全救护. 救护之翼组织 2 军训及校园中常见急救 晒伤 中暑 低血糖 扭伤 肌肉抽搐 出血 骨折 烧烫伤 溺水 火灾.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胸部损伤 Thoracic Trauma 浙江大学医学一系 心胸外科 王永清.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穴位注射.
针灸的基础知识.
第十八章 胸部损伤病人 的护理.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针灸与推拿技术.
靳三针疗法.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创伤性血气胸的紧急处理与转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 胡建国 陈名久.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刺 法 灸 法 学 针灸基础教研室 秦晓光.
第二十六章 胸部损伤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毫针 进针法 毫针.
镇咳药.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自 然 流 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产科教研室.
归经 腧穴定位 风池(GB 20) 层次解剖 针刺方法 临床应用 小结 成员:李妍玲 孙培培 杨晗丹 张龙.
病例讨论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侯秀英.
气血同病辩证.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毫针刺法.
第十一章 胸部损伤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损伤 第二节 肋骨骨折 第三节 外伤性血、气胸.
第九章 气 胸 (pneumothorax).
胸部损伤 外科教研室.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二节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43、44、45章 骨科一般护理、骨折、关节脱位病人护理
古代刺法概述.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十巧手 常练十巧手,轻松又健康.
輕鬆又健康的十巧手.
毫针刺法(一).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临 床 外 科 急 症 课 吉林卫生学校 高海峰 2004、4、4.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Imaging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肋 骨 骨 折 rib fractur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胸 部 损 伤 (Chest Injuries ) 浙医一院 倪一鸣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毫针刺法(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 与处理。 2、熟悉针刺宜忌。

教学内容 针刺宜忌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复习思考题

针刺宜忌 一、部位宜忌 二、体质宜忌 三、病情宜忌 四、时间宜忌

一、 部位宜忌 1.在重要脏器组织的部位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防止刺伤脏器。 一、 部位宜忌 1.在重要脏器组织的部位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防止刺伤脏器。 2.均须避开血管和筋骨,对于重要血管附近的穴位,要注意针刺方向与深度,避免大幅度捻转、提插。 3.乳中、神阙禁针。小儿出生18个月内囟门未合时,其所在部位不可针刺。 4.妇女怀孕三个月以内,下腹部腧穴禁针;怀孕三个月以上,腹部及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具有通经活血作用的腧穴,孕妇更应禁针。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以及深部脓疡的局部,均不宜针刺。

二、体质宜忌 对强壮者,可适当深刺,留针时间较长,刺激量较大。 对瘦弱者,宜浅刺,留针时间较短,刺激量较小;对小儿,则浅刺,不留针。对孕妇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 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三、病情宜忌 暂时现象 对劳累、饥饿、大渴、大饱、醉酒、情绪激动紧张、气血不定等情况,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针刺。

四、特殊注意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以免误伤膀胱,出现意外事故。 针刺眼区穴位和项部的风府等穴以及脊椎部位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以免误伤膀胱,出现意外事故。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一、晕针 二 滞针 三、弯针 四、断针 五、针刺异常感 六、刺伤脏器组织

一、晕针 原因 ①精神过度紧张;②体虚、过劳、饥饿、 大汗、大泻、大失血后; ③体位不适; ④手法过重。以上原因致脑暂时性缺血。 原因 ①精神过度紧张;②体虚、过劳、饥饿、 大汗、大泻、大失血后; ③体位不适; ④手法过重。以上原因致脑暂时性缺血。 现象 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 冷汗、精神疲乏、胸闷泛恶、脉沉细。 重:肢厥神昏、血压下降、脉微欲绝。

处理 轻: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 出针 平卧 重: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并可温灸 保暖 升阳益气穴 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预防 (1)针对病因预防。 (2)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神态,询问 病人的感觉,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并处理。

二、滞针 原因 ①精神紧张或疼痛致肌肉痉挛;②行针时捻 转角度过大或持续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 针身。 现象 提插、捻转、出针均感滞涩、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患者感到疼痛。 ①缓解肌肉紧张。 ②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捻针。 处理 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三、弯针 原因 ①进针手法不熟,用力过猛;②针下碰到坚硬 物质;③变动体位;④针柄受到外力碰压; ⑤ 滞针处理不当。 现象 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方向和角度。伴行针及出针困难,患者疼痛。 处理 针身轻度弯曲:将针缓慢退出; 弯曲角度较大: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体位移动所致: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 后,将针缓缓起出。 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四、断针 原因 ①针具质量差,有损坏剥蚀,针前未检查; ②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力收缩;③针身全刺入腧穴内;④移动体位或外物碰撞针柄; ⑤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 针身折断,残断露于皮肤之外或没于皮肤之下。 医者镇静 残端外露--镊子取出; 患者保持原体位 残端与皮肤相平--轻压针孔两 旁,取出; 断端完全内陷--x线下定位, 用手术取出; 处理 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

五、血肿 现象 针刺部位出血,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 原因 针尖带钩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处理 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若微量出血一般不必处 原因 针尖带钩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现象 针刺部位出血,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 处理 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若微量出血一般不必处 理。如局部青紫肿痛较重,先冷敷止血,再热敷 或在局部轻轻揉按。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眼区腧穴针刺 更应注意。要询问有无出血病史。

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叩诊呈鼓音; 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侧移位。 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 六、刺伤脏器组织 (一)创伤性气胸 原因 针刺胸背部等处的腧穴过深,或方向不当,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现象 针后突感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甚则呼 吸困难,紫绀,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 。 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叩诊呈鼓音; 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侧移位。 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

处理 立即起针,采取半卧位休息。轻者密切观察, 给予镇咳、镇痛、抗感染等对症处理。重者 及时抢救,如胸腔排气、输氧、抗休克等。 预防 针刺胸背部等处的腧穴,应严格掌握针刺 角度、方向和深度,医者思想要集中,提插 幅度不宜过大。病人体位要舒适,不宜长时 间留针。肺气肿病人尤应谨慎。

(二)刺伤脑脊髓 原因 风府、哑门、风池等穴针刺过深或角度、方向不 当,可误伤延脑;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的腧穴、 夹脊穴针刺过深、方向不当,可刺伤脊髓。 现象 伤及延脑: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 甚至危及生命; 刺伤脊髓: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 时性肢体瘫痪。 处理 及时出针,轻者休息,对症处理;重者及时抢救。 预防 针刺上述腧穴时,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 深度,避免提插,禁用粗针捣刺。

(三) 刺伤内脏 原因 在相应内脏部位腧穴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 现象 刺伤肝、脾:出血、疼痛,甚者出现急腹症 症状。 (三) 刺伤内脏 原因 在相应内脏部位腧穴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 现象 刺伤肝、脾:出血、疼痛,甚者出现急腹症 症状。 刺伤肾脏:疼痛及叩击痛、血尿。 肝、脾、肾三脏出血过多时,可 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刺伤心脏:轻者强烈刺痛,重者剧烈撕裂 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 休克等危重情况。 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疼痛、急腹症症状。

处理 轻者卧床休息,一般能自愈。重者应注意观察血压,加用止血药;出现急腹症及休克时,采取相应急救方法处理。 预防 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掌握好针刺的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特别是对心脏扩大,或肝、脾肿大的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复习思考题 1、孕妇在针刺时要注意什么? 2、晕针是怎样引起的?如何处理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