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1937年卢沟桥事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看到这些数字,你 联想到什么数字?
Advertisements

红军长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我来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年).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年 年).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民乐一中历史教研组.
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第14课 农村包围城市 上海市石笋中学 汪洪芳.
党的基础知识 主讲人:魏赛丽 2014年10月23日.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年——1937年).
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难点: 1、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讲 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二、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四、中间政派的主张和活动.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中国共产党党史 ( ) 授课人:周少品.
中国共产党党史 ( ) 韦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温故而知新 什么是大众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抗日——中共的崛起和毛在党内领袖地位的确立( )
红色政权 的建立 第3课.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3课 辛亥革命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各是什么? 兴中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四讲 新民主主革命的内容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欢迎光临指导 华安一中 林惠萍.
中国近代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西藏 Tibet.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1937年卢沟桥事变)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以往的道路是什么? “新”在何处?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新道路的? 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四、土地革命及其挫折 五、遵义会议与长征胜利 六、总结经验,迎接全国性抗日战争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1、宁汉合流 七一五政变后,在南京,有蒋介石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在武汉,有汪精卫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另外上海和各地都有一些军阀把持的地方政权,但是主要以南京和武汉,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主.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在反共问题上已没有分歧,武汉渐有妥协趋势。而南京的蒋介石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处境渐显不利,不得不以退为进宣布下野。蒋介石的下台促使南京和武汉方面迅速靠拢,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蒋介石 汪精卫

“宁汉合流”的基础:他们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反共立场是一致的。 他们的合流说明了当时的反共反革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形势更严峻了 。

2、二次北伐 蒋介石 李宗仁 冯玉祥 阎锡山

二次北伐 上次的北伐战争是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则是新军阀向旧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 张作霖见大势已去,于6月3日退出北京。6月8日,阎锡山部进入北京,12日接收天津。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蒋、冯、阎、桂联合的“二次北伐”,也随之宣告完成。

3、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1928年6月4日晨5时23分 ,“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谋杀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因在皇姑屯火车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 河本大作 皇姑屯事件策划者

1928年5月,奉系军阀张作霖抵挡不住国民党新军阀的“北伐”,只得通电求和,被迫放弃北京回东北老家。而此时,原来张作霖的后台日本却对他日益不满,原因是日本帮助张作霖消灭了对手,可张作霖却不愿满足日本在东北得到的权益。这次张作霖回东北,日本提出了最后通牒,胁迫他同意日本的要求,张作霖却仗着自己手里还有几十万军队,不肯松口。于是,日本关东军决定在张作霖回东北的路上除掉这个眼中钉。

“仰承先大之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等联名通电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张学良

五色旗(1912~1928)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9~1949) 青天、白日、满地红三部份组成。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徵坦白公正、无私无我,指示我们要有清净洁白、毫无污点的纯正心地与思想。红地象徵革命先烈的热血,指示我们要有牺牲奉献、勇敢奋斗的精神。青、白、红三色又分别代表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分别象徵自由、平等、博爱。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勉励国人无时无刻都要精进奋斗,自强不息 。 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五族共和"

政治充电 中美合作 这表明,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国民党的统治在全国得以确立 。 政变屠杀, 美帝财阀支持上台 派系斗争 宁汉合流 以退为进 宁汉合流 二次北伐讨奉 蒋复出 张作霖败逃被炸 政治充电 东北易帜 南京统一 这表明,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国民党的统治在全国得以确立 。 中美合作

思考: 有人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现在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好不容易实现了统一,共产党应该帮助国民党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因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误国误民的,是非正义的。

4.国民党政府的性质 南京政府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小科布尔在他的博士论文《上海资本家与南京国民政府》中这样写到: 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十分害怕工人运动,他们给蒋介石1000万元,帮助国民党镇压革命。南京政府建立后,资本家们自认为是这个政权的股东,要求参政。没料到国民党向他们大肆搜括,在遭到资本家们的拒绝后,蒋介石亲自下令逮捕上海资本家的一些头面人物,如上海总商会会长傅宗跃,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等,并查封他们的财产。 14

——(温·查普曼《中国的革命(1926-1927)》,伦敦,1928年,第232页) 当时驻中国的澳大利亚记者温·查普曼报道:“有钱的中国人可能会突然在家被捕,或者在街上神秘地失踪……百万富翁却以共产党的罪名被捕”,“蒋介石凭借这种恐怖手段搜括的钱财,估计达到5000万美元。在现代以前的政权从未在上海有过如此恐怖的统治”。 ——(温·查普曼《中国的革命(1926-1927)》,伦敦,1928年,第232页) 15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第二次北伐进行期间,日本恐怕中国一旦统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是以竭力阻挠北伐之进行。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一九二八年,国民革命军於五月一日克复济南,日军遂於五月三日派兵侵入济南,并肆意焚掠屠杀。 此案中中国官民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日本帝国主义不顾国际外交礼仪,残酷杀害了蔡公时等16名外交人员。蔡公时被日本兵实行割耳、切鼻,使他顿时鲜血喷流,血肉模糊。日本军官原以为会蔡公时会吓得屁滚尿流,求饶性命,没想到蔡公时虎目圆睁,大声怒骂:“日本强盗禽兽不如,此种国耻,何时能雪!” 他和他的同事们当天被日本人枪杀。 蒋介石训令部下:“对于日本人,绝对不开枪,为救一日人,虽杀十人亦可” 蔡公时

后来,蒋介石命部队绕道北上,继续北伐。以后虽然国民政府和日本之间进行了多次交涉,但签订了妥协条约,最后的处理也不了了之。九一八发生后,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如济南惨案一样。蒋介石对济南惨案的态度,说明了蒋介石在外交上投靠帝国主义,对外难以实行国家的独立。

国民党政权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总之,国民政府统治与北洋军阀统治没有本质区别,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没有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依然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因此,中国要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因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是必要的、正义的和进步的。

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一)革命处于低潮 1、革命阵线缩小 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上层动摇离开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软弱性与妥协性(退出革命营垒,附和了大资产阶级)

2、革命力量被摧残 1927年4月→“秘字第一号命令”,厉行“清党” 1928年2月→《制止共产党阴谋案》 1928年3月→《暂行反革命治罪法》和《中华民国刑法》 1931年1月→《危害国民紧急治罪法》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者达31万多人。 低潮:53个—6万—1万(党员数量的变化)

屠杀现场 挂在电线杆上的共产党人首级

3、革命运动较冷清 工会成员 300万 3万 城市工人斗争: 进攻转入防御, 多是经济斗争,胜利极少; 农民斗争: 此起彼落,处于散漫而不集中的状态, 工会成员 300万 3万

(二)中国革命低潮形势下的共产党人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与其爱妻郑家钧

现在,我们要结婚了。就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现在,我们要结婚了。就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陈铁军 周文雍和陈铁军

赣东北根据地创始人方志敏于1935年1月被捕。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叹不已。

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人先后被杀害,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蔡和森等。 肖楚女 陈延年 罗亦农 赵世炎

行刑前,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饶他一命,但无情的子弹还是照样结束了他的生命。 在1928年7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但实际上他缺乏担任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的经验和才干。1931年年6月22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6月24日向忠发被国民政府枪决于龙华,终年51岁。 行刑前,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饶他一命,但无情的子弹还是照样结束了他的生命。 在白色恐怖下,也有一部分人退党,甚至叛党。 向忠发

一些追求进步、向往真理的人士,在革命的危急时刻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徐特立 郭沫若 贺龙 彭德怀

思考: 朱德、贺龙、彭德怀等都曾经是国民党的高官,陈赓还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如果他们留在国民党队伍里,会有高官厚禄,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到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

贺龙担任着第二十军军长。贺龙虽还没有参加共产党,但他在“四一二”后就对周恩来明确表示过,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 我完全听党的话,党叫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班人拼到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

(三)武装革命斗争的开端: 1、八七会议 (1)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整顿改编了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 上指出,“须知政权是 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

八七会议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和结束了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向。 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2、三大起义 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树立了坚持革命斗争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人(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

2、三大起义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的军旗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三大起义 ③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 表现了中共党人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和英勇牺牲的英雄气慨 。

思考:三大起义的目标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三大起义都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是最后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因此,三大起义的结果表明,城市中心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找到新的革命道路。

为什么相当长的时间内,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城市中心论呢? 以往革命的道路:首先夺取大城市,然后依靠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夺取全国政权。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一)毛泽东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实践和理论 1.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1927年9月19日 秋收起义部队 会师文家市 为什么毛泽东要选择在井冈山落脚?

2、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3、理论总结 1928年10月—1930年5月,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 中国共产党内,是毛泽东最先对这一新道路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总结说明,提出理论性概括、分析的。 1928年10月—1930年5月,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林彪质疑“红旗能打多久”:大革命失败后一系列的挫折,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暴动,使得党内和红军内始终笼罩着一种悲观情绪。自从跟随朱德上井冈山不久,林彪的悲观情绪就开始流露出来,且越来越严重。林彪经常说些“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一个井冈山,十个井冈山也是空的”之类的牢骚话。与林彪同时战斗在井冈山的肖克后来回忆说:“在井冈山,林彪曾提出‘井冈山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

毛泽东在回信中,恰到好处地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革命的力量虽然小,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他断言: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情况,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不远了。

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 而叫它做“本本主义”

这就是革命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涵及相互关系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根据地建设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战略阵地 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这就是革命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政权建立的必要性 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 外无民族独立; ②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带。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①中国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找到革命的新道路,曾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经验不足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共产国际的文件与苏联经验的态度不同,由于对待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历史经验的态度不同,党内曾经出现过意见与主张的不一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只有反复地经过革命实践的检验,经过对于各种主张与革命实践经验认真地比较与总结,才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认识。

思考: 革命新道路新在何处?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理论上: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 实践上: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第一,马克思主义只有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

“红军”一词的由来 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幅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井岗山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四、土地革命及其挫折 (一)土地革命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井冈山土地法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 1.三次“左”倾错误与危害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 1.三次“左”倾错误与危害 第一次,瞿秋白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王明 (最严重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要错误(133—134页): ①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 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②在革命道路问题上 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③在土地革命问题上 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④在军事斗争问题上 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⑤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 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危害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其教训是极其惨痛而又深刻的。

红军:几千人—30万—3万人 党员:1万— 30万— 4万人 根据地:几十块—陕北一块 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了,又遭到严重挫折

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134页)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三,主要的原因在于,党还处在幼年,不善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五、红军长征 与遵义会议

艰 难 跋涉25000里, 翻越18座高山 5座终年积雪 渡过24条河流, 穿越方圆15200平方公里的草地。 艰 难 跋涉25000里, 翻越18座高山 5座终年积雪 渡过24条河流, 穿越方圆15200平方公里的草地。 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红军面临的困难 险恶的自然条件 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党内不同路线的斗争

《地球的红飘带》魏巍 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 作者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

湘江战役—— 血染的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惨重的损失唤醒了红军,唤醒了党。” 许多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开始反思“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严重危害。经过一系列的争论,最终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终止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地点:贵州遵义 性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主要议题: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结果: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的地位及影响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标志着党从幼年达到成熟。使中国革命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折。随着毛泽东重新掌握红军的指挥权,长征的新局面开始了。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 三军过后尽开颜。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 摘自《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胡锦涛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胡锦涛

伟大的长征精神(137页)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137页)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鲁迅先生获知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给党中央发出贺信称: “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斯诺 《西行漫记》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六、总结经验,迎接全国性抗日战争 实践论 矛盾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 矛盾论

政治路线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 1935、12毛泽东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 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

军事路线 1936年12月 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思想路线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揭露和批评了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拨乱反正 以毛泽东为主所进行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一次是从大革命失败的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国共十年对峙 蒋氏全国统治的实现 内政 政治 经济 文化 外交 关税自主1933 中共土地革命战争 敢不敢革命 三大起义 怎样革命 实践:上山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 主要内容 基本形式 战略依托 遇挫 战略转移 三次左倾错误 五次反围 失败 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