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汽车维护工艺 本章重点 3-1 汽车维护概述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返回
本章重点 1、了解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和维修思想; 2、了解汽车的维修类型和维修方式以及汽车维修制度; 3、熟悉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和过程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汽车修理: 为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 进行的作业。 3.1.1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汽车维护: 为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 汽车修理: 为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 进行的作业。 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时间的关系,研究和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控制汽车技术状况、完善汽车结构的重要手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变化规律*渐发性变化规律 *突发性变化规律 汽车技术状况 汽车性能参数 汽车外观 发动机参数 操纵性能参数 通过性能参数 经济性能参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3.1.2 汽车维修思想 目的:制定出合理的维修制度和选择适宜的维修方式。 汽车维修思想是指组织实施车辆维修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是人们对维修目的、对象、维修活动的总认识。 1.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 “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是根据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在其发生故障之前,提前进行维护或换件修理;也是建立在零部件失效理论和失效规律的基础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汽车可靠度: —在工作时间t内,零部件突然损坏的无故障工作概率; —在工作时间t内,零部件逐渐损坏的无故障工作概率; 理论分析表明:对突发性损坏进行预防维护是无效的,但对渐发性损坏,适时维护可以延缓损坏的发生,减少损坏的概率。 图 3-1 所示为维护周期对汽车故障率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如图 3-2 汽车可靠度变化曲线 所示,汽车经较长时间的使用后,技术性能会明显下降,只有通过修理(OH),才能使技术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汽车使用到了Tlim时,汽车技术状况达到了极限状况。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是以最低的消耗,充分利用汽车的固有可靠性来组织维修。它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影响可靠性的因素的具体分析和试验,科学地制定出维修作业内容、维修时机,以控制汽车的使用可靠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2)维修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影响可靠性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可靠性的下降,以保持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在允许的水平内。 (1)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取决于汽车本身的固有可靠性及汽车的使用维修技术水平,并与汽车的使用条件有关。 (2)维修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影响可靠性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可靠性的下降,以保持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在允许的水平内。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强调了诊断检测,加强了维修中的“按需维修”的成分,它根据不同零部件、不同的可靠特性及不同的故障后果,选用不同的维修方式。 (4)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故障采集和分析系统,不断地采集和分析使用数据,为建立科学的、经济的、符合汽车使用实际的维修制度提供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3. 两种思想的比较 ① “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计划预防性制度 按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把维修工作安排在发生事故之前。 特点:定期,强制,有计划 便于安排工作 a)优点 可以预防规律性故障(如磨损) 浪费零件寿命,不能物尽其用 b)缺点 不能预防所有故障(如突发性故 障) ②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非计划预防性制度 特点:不定期,按需,无计划 a)优点:有效利用了零件寿命 可以预防全部故障 b)缺点:工作不好安排 需比较先进的检测手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3.1.3 汽车的维护类型和维护方式 根据不同的维修思想,便会产生不同的维护类型和维护方式。在“ 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指导下,为了保证车辆的技术状况,维持其工作能力,常采用的维护类型如图3-3所示。 维护的性质 预防维护 非预防维护 例行维护 计划维护 定期维护 按需维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汽车的维护方式是维护类型、维护时机和维护内容的综合体现,通常可分为定期维护、按需维护和事后维修三种形式。 1.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预防维护的一种。它根据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及故障统计分析,规定相应的维护周期,每隔一定的时间(或里程)对汽车进行一次按规定作业内容执行的维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2.按需维护 按需维护也是预防维护的一种,它是以故障机理分析为基础,通过诊断或检测设备,定期或连续地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诊断或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组织维护工作。要做到按需维护必须先有如下的数据准备。 ①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②掌握技术状况参数的极限值; ③掌握故障的现象、特性及对汽车工作能力的影响。 根据这三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汽车的无故障续驶里程LT。当LT>L( 检测周期)时,本次可以不维护;否则,本次应进行维护。例如,当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用曲轴箱窜气量作为诊断参数,诊断气缸与活塞环组件的技术状况时, 就必须掌握曲轴箱窜气量与气缸一活塞环组件磨损程度之间的关系(图 3 - 4),然后按气缸和活塞环槽的容许磨损量确定曲轴箱窜气量的标准值(例如为 160 L/min )。根据窜气量测定值和诊断参数的数学模型( 这种模型通常可以写为:yLi=yL0+b(Li)a ,式中,yLi表示行程为Li时的诊断参数的预测值;yL0 为诊断参数的标准值;b 为单位行程诊断参数的变化值;a 为指数 ),就可以判断气缸一活塞环组件的技术状况并预测续驶里程LT,即 (3-1) (3-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式中,LP——汽车无故障间隔里程; LT——汽车无故障续驶里程; yLp——诊断参数的容许值; a——指数,更换活塞环前a=1.30;更换活塞环后a=1.50。 由于按需维护是在发现故障征兆时才进行的,它既能提高汽车的有效度,又能发挥汽车零部件的寿命潜力。因此,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维护方式。 图 3-5 为按需维护的原理图。当规定的诊断参数x下降至 xA~xB 的“ 潜在故障”区间时,即表示需进行维护或修理。xK 是按需维护的参数控制值,tK是按需维护的控制里程。对连续控制而言,其取样周期小于tK 由于按需维护的判断依据是产品的功能参数(即诊断参数),当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需维护的监控方式为定期诊断时,其首次诊断周期可取为定期维护的周期tr 。对于经首次诊断,其功能参数尚未降到 xK 的车辆,应继续使用,并根据诊断结果预测续驶里程,确定下次诊断周期。 按需维护的经济合理性为 (3-3) 式中,Cr——小修费用; Cm——维护一次的平均费用; CC——一次诊断的平均费用; CW——单纯维护作业的费用; Pr——汽车无故障工作的概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a——单纯维护作业在一次维护中所占的费用比例; xm——规定的维护周期; xm——平均故障间隔里程。 3.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方式的特点为: ①可充分发挥每个零件的寿命潜力,避免因盲目拆卸而引起的人为差错。 ②由于故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使维修工作无法作出计划性安排 ,进行组织和管理比较困难。 ③由于预先不能掌握故障发生的时机,无法对其进行控制,因而故障率较高,而且当故障发生在营运期间时,会造成停车,甚至会导致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全事故。 根据事后维修方式的特点,它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故障是突发性的,无法预测,而且事故的后果不涉及运行安全;故障是渐发性的 ,但故障的出现不涉及运行安全,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小于预防维护的费用。 4.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大纲。它是一种为实现汽车固有可靠性而设计的维修方式,简称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主要是以费用效果和采用安全性分析方法,根据汽车可能出现的故障后果和可靠性的要求,运用 RCM 决断图来分析各总成的维修要求和选择维修方式,以最低的费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实现汽车的固有可靠性。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其主要特点是在确定维修工作时,对汽车可能产生的故障和后果进行分析,按照零部件的功能、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及其后果来确定应进行的维修工作和选择维修方式。具体维修大纲的确定,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结构 子系统 动力装置 1)划分汽车的主要部分 汽车系统按功能分 2)确定重要的机件项目 (采用预防维修方式) 安全性后果 使用性后果 非使用性后果 隐蔽性后果 3)故障分类 故障后果按性质分 (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4)确定维修作业 确定四类故障后果的决断图如图3-6所示。 确定维修作业的目的在于,以适应性和费用效果分析为依据,使每一种作业都能各自针对并适应所出现的故障形式。 ①按规定间隔里程对零部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和消除潜在故障。 ②按规定间隔里程在零部件出现故障之前对零部件进行检修,以减少功能故障的频率。 ③当零部件使用到某个规定的寿命期时,对零部件检修更新。 ④按规定间隔里程,对带有隐蔽性故障的零部件检修检查,以发现和消除隐蔽性故障。 预防性维修 工作分为四类 按故障后果确定维修方式的决断图称为RCM决断图,如图3-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3.1.4 汽车维修制度简介 汽车维修制度是指实施汽车维修工作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规定。 1.中国的维修制度 1.中国的维修制度 解放后以前苏联汽车维修制度为主,1954年交通部颁布《汽车运输企业技术标准与技术经济定额》,为强制预防维修制度。 1990年交通部制订了《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规定》,简称交通部13号令,改为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1995年交通部出台了行业标准,JT/T201——19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以检测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汽车维护制度。 2001年升格为国家标准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内容同13号令,增加了2级维护的检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预防为主 定期检测 1.中国的维修制度 强制维护 视情修理 原则 清洁、检查、补给、润滑 维护作业内容 1.中国的维修制度 原则 清洁、检查、补给、润滑 紧固、检验、调整 维护作业内容 日常维护 (清洁、补给) 一级维护 (润滑、紧固) 二级维护 (检验、调整) 汽车维护的三级 修理分四类 车辆大修: 彻底地恢复性修理 总成大修: 平衡性修理 车辆小修: 运行性修理 零件修理: 加工性修理,称为“二次制造”,“再生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维护概述 2.国外的汽车维护制度 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后期车辆较少,没有形成 维修制度 第二阶段: 20年代后期~40年代 汽车增多 运输发展 事故日增 引起重视 第三阶段: 40年代~60年代 各国制度已形成 第四阶段: 60年代后,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应用于维修行业,如:不解体检测,电子设备诊断技术,人工智能等有望实现“按需视情维修”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1)必须建立在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 2)采用技术经济方法,使费用低; 3)充分考虑汽车的使用条件,使用强度; 汽车维护制度是为了保证汽车技术状况完好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 ,涉及车辆的运行制度、运行条件、维修技术装备、维修作业的劳动组织、维修费用以及其他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3.2.1 汽车维护制度的制定原则和步骤 1.制定维护制度必须考虑的原则 1)必须建立在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 2)采用技术经济方法,使费用低; 3)充分考虑汽车的使用条件,使用强度; 4)依据厂家,科研部门,使用部门的建议。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2.制定维护制度的步骤 (1)系统收集维护对象(车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的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和故障数据,针对汽车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特性,选择适宜的维修方式(事后维修、定期维修、视情维修等)。 (2)确定各维护作业的周期。 (3)根据维护作业的周期,对维护作业进行分级,确定各级维护作业的内容。 (4)对各级维护周期进行调整,使其形成一定的周期结构,即在大修周期内,使维护次数、级别按一定的方式排列,以便于组织实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3.2.2 汽车各级维护作业项目的确定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组织定期维护,就必须根据总成和部件的维护周期,按维护作业的性质和深度进行分级,分别归并到某一级维护作业中去。 进行维护作业分级常用的方法有:技术经济法、重复系数法、概率分析法、核心作业归纳法和自然分组法等,下面简单介绍技术经济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技术经济法是按单位行程的维修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作业组合的,即 (3-4) 式中,Cmi——总成或部件的单位维护费用; CRj——总成或部件的单位修理费用; s——需维护的总成或部件数; L0Z——维护按作业分级时,某级维护作业的周期里程。 对有安全、技术限制的作业项目,在组合时还应考虑安全及技术条件所限定的极限行程L0j,即应满足L0Z=L0j。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3.2.3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 1.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原则 一个周期的 单位费用 ——维护费用; ——平均修理费用; L ——维护周期。 MUT— 一个周期内平均行程 为使单位行程的总费用最小,对上式求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2.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方法—回归概率法 回归概率法是按汽车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允许极限值来确定维护周期的方法。 若已知汽车或总成技术状况参数:随运行时间或行驶里程变化的回归方程: ,并已知参数的容许极限值 ya ,即可用图解法或分析法来确定维护周期。由于汽车的运行条件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表征技术状况的参数 y 也将在较大的范围内波动并呈一定的分布。因此在确定维护周期时,必须确定在预定的置信水平下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变化率的极限允许值,即 式中,ag——相应于置信水平为1-a。的技术状况参数的最大变化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ã——技术状况参数变化率的平均值,可从分布曲线中获得; µ——技术状况参数的最大变化率系数,可根据分布曲线的类型 、变异系数的大小和置信水平的高低计算而得。 图3-8为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图。 置信水平是指技术状况参数的实际变化率 ai 低于或等于极限变化率 ag的概率,即 (3-6) 式中,1-a——置信水平,对于与安全有关的零件和总成,1-a=0.90 ~0.95;对于其他总成,1-a=0.85~0.90。 对于正态分布 式中,v——变异系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ua——相当于置信度为a的百分位数。 对于威布尔分布 (3-7) 式中,a0——技术状况参数变化率的初始值。 则µ可以表示为 (3-8) 图 3-9 为预定置信水平1-a和变异系数v对µ的影响。在大多数的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况下,变异系数增大,置信水平提高,均使 µ 值增大。如果给定变异系数和置信水平,便可以确定µ和ag,则根据ag便可以确定维护周期L0。 现以解放CA1091型汽车为例,说明应用上述方法确定汽车制动机构维护周期的步骤。 首先用回归分析建立汽车制动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间隙y随行程L变化的关系(图3-10(b))。分析表明,其关系接近于线性,相关系数为0 .7~0.9。间隙y增大时,汽车制动性能下降,制动距离s增大。 因此,极限间隙可通过在规定车速下制动距离与制动间隙的关系,按制动规范规定的制动距离要求来确定。对解放CA1091型汽车而言,当车速为30 km/h时,制动机构的维护周期L0为 (3-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式中,y0——制动蹄与制动鼓标准间隙,mm; ã——制动间隙平均增长率; ya——制动间隙的极限允许值,mm 根据图3-9,当变异系数v=0.3~0.4, 1-a=0.90~0.95时,µ=1 .39~1.50。根据回归方程: Yr=0.33+0.096L、Yf=0.61+0.042L,则ãr=0.096 mm/103 km;ãf=0.042 mm/103 km。 将诸值代入式(3-9),即可确定解放CA1091型汽车前、后制动器在1 , 2类道路上行驶时,其维护周期分别为9.36×103~10×103 km和6.1× 103~6.5×103 km。因此,解放 CA1091 型汽车制动机构的最佳调整周期 ,按技术要求应定在6.1×103~6.5×103 km。 上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汽车维护工艺是指利用生产工具按一定要求维护汽车的方法,是汽车维护工作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3.3.1 汽车维护作业分类 汽车维护按作业性质分为打扫、清洗、外表养护作业,检查与紧固作业,检查调整作业,电气作业,润滑作业,轮胎作业和加注作业等。 (1)打扫、清洗和外表养护作业。包括清除汽车和挂车外表的污泥 ,打扫清洗和擦拭载货汽车车厢、驾驶室、客车车身的内外表面和各类附件。 (2)检查与紧固作业。包括检查汽车各总成和机件的外表;检查各机件外表连接螺栓的紧度,必要时进行紧固;更换个别丢失或损坏的螺钉、螺栓、锁止销和润滑油嘴等零件。 下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3)检查调整作业。包括检查汽车各机构、仪表和总成的技术状况 ,必要时按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4)电气作业。包括清洁、检查和调整电气设备和仪表,润滑其运动机构,配换个别已损坏和不适用的零件及导线;检查和维护蓄电池。 (5)润滑作业。包括清洗发动机润滑系和机油滤清器,更换或添加润滑油,更换滤芯,对传动系、操纵系和行走机构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更换或添加制动液及减振液。 (6)轮胎作业。包括检查轮胎气压、充气;检查外胎状况及清除胎面嵌入物;进行轮胎换位及更换内外胎。 (7)加注作业。包括检查油箱状况,测量油箱的存油量,按需要添加燃油;检查散热器状况,并加注冷却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一般情况下,维护作业的分类并非一成不变,实际工作中可按照维护企业的规模、维护设备、人员和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汽车维护的各种作业按一定方式组合,顺序、协调进行的过程,称为汽车维护工艺过程。 3.3.2 汽车维护作业的组织 为了有效地完成汽车维修工作,维护作业地点应按工艺配备,合理布局,使各方面工作协调,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减少消耗,取得最佳效益。 在组织汽车维护工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工艺过程的组织应符合车辆运行的工作制度; ②能合理利用维护工艺设备和生产面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③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维护工作内容,保证维护质量; ④工艺过程的组织应保证维护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 维护工艺的组织通常是指汽车运输企业内维护地点(工间、工段和工位)的工艺组织,不包括燃油加注、外部清洗和安全检查等内容。 汽车维护工艺作业的组织形式按专业分工程度不同,通常有全能工段式和专业工段式两种形式。 1.全能工段式 除外表维护作业外的其他规定作业,在一个工段上组织实施,将执行各维护作业的人员编成一个作业组,在额定时间内,分部位有顺序地完成各自的作业项目的维护工艺组织形式就叫全能工段式。 全能工段式可以是以技术较高的全能工人对汽车的固定部位完成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维护作业,也可以是以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不同部位执行指定的专业维护作业。前者称为固定工位作业,后者则称为平行交叉作业。 2.专业工段式 把规定的各项维护作业,按其工艺特点分配在一个或几个工段上,各专业工人在指定工段上完成各自的维护工作的工艺组织形式就叫专业工段式。工段上配有专门的设备,当专业工段按维护作业的顺序排列时 ,这些专业工段即组成汽车维护作业流水线。汽车可以依靠本身的动力或利用其他驱动方式在流水线上移动。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形式按维护工作地点的布置方式,还可分为尽头式和直通式两种。 1.尽头式工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按尽头式布置的工段如图3-11所示,汽车在维护时可各自单独地出入工段。汽车在维护期间,停在各自的地点固定不动,维护工人按照综合作业分工等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围绕汽车交叉执行各项维护作业项目。各工段的作业时间可单独组织,彼此无影响。因此,尽头式工段适合于规模较小、车型复杂的运输企业在高级维护作业、小修时采用。 2.直通式工段 直通式工段(图3-12)较适宜于按流水作业组织的维护,各维护作业按作业顺序的要求分配在各工段(工位)上,工段的作业工人按专业分工完成维护作业。直通式工段完成维护作业的生产效率较高。因此,当企业有大量类型相同的汽车,而且维护作业内容和劳动量比较固定时 ,则宜采用流水作业方式。 上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汽车维护作业包括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其中补给是指添加润滑油、冷却液、制动液、蓄电池的电解液或蒸馏水、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等。 汽车维护目前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还有季节性(换季)维护和走合维护。 3.4.1 汽车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属日常性作业,是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由驾驶员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日常维护通常是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因而日常维护主要分为出车前的检查维护、行车中检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维护和收车后的检查维护。 日常维护是各级维护的基础,属于预防性的维护作业。总的来说包括: (1)对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进行清洁,保持车容整洁。 (2)对汽车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各种工作介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补给。 (3)对汽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检视、校紧,确保行车安全。 1.出车前的检查维护 出车前应进行如下检查维护。 (1)检查驾驶证、行驶证和必须随车携带的行车证件是否带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2)检查燃油、润滑油(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冷却液、制动液 、洗涤液(挡风玻璃及前照灯清洁液)、动力转向液是否足量;蓄电池内电解液量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汽车各部位有无漏液、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4)检查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转向装置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工作是否良好。 (5)启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启动、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各仪表、指示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各总成件自诊断装置是否正常。 (6)检查照明、信号装置,喇叭,刮水器、内外后视镜(含下视镜 ),门锁、发动机罩盖锁,门窗玻璃升降机构是否齐全有效。 (7)检查离合器、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是否工作正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8)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并清除胎面花纹间杂物。检查汽车外露部位的螺栓、螺帽是否齐全紧固;全挂车、半挂车的牵引、连接是否牢固可靠;随车装备是否齐全。 (9)检查人员乘坐或货物装载是否符合规定。 若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予排除;若暂时不能排除而影响行驶安全的,应暂停出车。 2.行车中检查维护 当汽车运行一段路程或一定时间后,应选择平坦、宽阔、避风或遮阳的地方停车,进行行车中检查维护,驾驶员及乘员也可放松休息。在高速公路上运行时,应事先计划好在某服务区进行行车中检查维护和休息,因为高速公路上禁止随意停车。行车中检查维护项目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1)检查轮毅、制动鼓或盘、变速器、分动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温度,一般不得高于60℃(即手掌所能忍受的温度)。持续下长坡或频繁使用行车制动后制动盘或鼓的温度高是正常的,但不可太高。 (2)检查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3)检视各仪表、信号装置工作是否有效。 (4)检查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各连接部位是否牢靠。 (5)检查悬架弹簧及减振器状况、传动轴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轮胎螺丝的紧定情况和轮胎气压(气压略有升高是正常的 ),清除轮胎花纹中的夹杂异物。 (7)检查有无漏液、漏油、漏气现象。 (8)检查货物装载、拖挂装置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就地解决,实在无法解决应报救急或驶向就近的修理场所进行修理。 3.收车后的检查维护 收车后的检查维护项目如下。 (1)清洁全车外表,清扫驾驶室和车厢。 (2)检查发动机运转是否正常,察听有无异响。 (3)检查有无漏液、漏油、漏气、漏电现象,视情况补充燃油、润滑油、制动液、洗涤液等。 (4)按规定对润滑部位进行检查和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5)检查冷却系统有无异常。 (6)检查悬架弹簧、轮胎气压情况;视情况紧定轮胎螺丝和半轴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缘螺丝。 (7)检查转向装置各部连接情况,检查制动装置各部连接情况。 (8)检查整理随车工具和附件,若有缺失应及时补充。 检查维护中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运行途中发现的问题途中未能解决的也应一并处理,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3.4.2 汽车一级维护 汽车一级维护指的是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汽车维护周期一般为行驶里程2 000~3 000 km。 汽车一级维护具体作业项目和内容如下。 1.发动机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1)检查、调整点火系使其工作正常。 (2)清洁或更换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空压机空气滤清器、曲轴箱通风、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要求各滤清器的滤芯应清洁无破损,上下衬垫无残缺,密封良好;各滤清器应清洁并安装牢固。 (3)检查曲轴箱油面、冷却液液面及制动液液面的高度并使其符合规定。 (4)检查校紧散热器、油底壳、发动机前后支垫、水泵、空压机、进排气歧管、输油泵、喷油泵的连接螺栓,要求各连接部位螺栓、螺母应紧固,其锁销、垫圈及胶垫应完好有效。 (5)检查空压机、发电机、空调机皮带的磨损、老化程度,调整皮带松紧度并使其符合规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2.底盘部分 (1)检查转向器液面及密封状况,润滑转向万向节十字轴、横直拉杆、球头销、转向节等部位并使其符合规定。 (2)检查调整离合器,使其操纵机构灵敏可靠;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 (3)检查变速器、差速器液面及密封状况,润滑传动轴万向节十字轴、中间轴轴承,校紧各部连接螺栓,清洁各通气塞,要求均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4)检查紧固各制动管路,检查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要求制动管路及接头无泄漏,支架螺栓紧固可靠,制动连动机构灵敏可靠,储气筒无积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5)检查、紧固车架、车身及附件,要求各部螺栓及拖钩、挂钩紧固可靠,无裂损,无窜动并齐全有效。 (6)检查轮惘及压条挡圈;检查轮胎(包括备用胎)的气压并视情况补气;检查轮毅轴承间隙。要求轮惘及压条挡圈无裂损、变形;轮胎气压符合规定,气门嘴帽齐全;轮毅轴承间隙无明显松旷。 (7)检查悬架机构应连接可靠,无损坏。 3.其他 (1)检查蓄电池,要求电解液液面高度符合规定,通气孔畅通,电极夹头清洁、牢固。 (2)检查灯光、仪表、信号装置,要求齐全有效,安装牢固。 (3)润滑全车润滑点,要求各润滑嘴安装正确,齐全有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4)检查全车,要求全车不漏油、不漏液、不漏气、不漏电、不漏尘,各防尘罩齐全有效。 3.4.3 汽车二级维护 汽车二级维护指的是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和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和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及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汽车维护周期通常依据各地条件的不同,在10 000~15 000km范围内选定,也可做适当调整,但其调整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一级维护周期。 1.基本流程 汽车二级维护的基本流程如图3-1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汽车二级维护首先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共有13项,汽车进厂后,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 录,总成修理记录等)和驾驶员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包括汽车动力性,异响,转向,制动及燃、润料消耗等)确定所需检测项目。 二级维护检测项目有:发动机功率,气缸压力;汽车排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化装置的作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柴油车的供油提前角、 供油间隔角及喷油泵供油压力;制动性能中的制动力;转向轮定位,主要检查前轮定位角和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车轮动平衡;前照灯;操纵稳定性,有无跑偏、发抖、摆头;变速器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换挡是否轻便灵活;离合器有无打滑、发抖现象,分离是否彻底 ,接合是否平稳;传动轴有无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后桥(主减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器)有无泄漏、异响、松动、过热等现象。 检测完后,依据检测结果和该车技术状况进行故障诊断,进而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即二级维护作业有基本作业项目和附加作业项目两大类 ,在维护作业时一并进行。 2.汽车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与内容 (1)发动机部分。 ①检查润滑、冷却、排气系统及燃油系统是否渗漏或损坏。 ②更换发动机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滤芯。 ③检查冷却系液面高度及防冻能力,必要时添加冷却液或调整冷却液浓度。 ④清洗空气滤清器,必要时更换滤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⑤检查清洗火花塞,必要时更换火花塞。 ⑥检查V形传动带状况及张紧度,视情况调整张紧度或更换V形传动带。 ⑦检查调整点火正时,怠速转速及一氧化碳含量。 (2)底盘部分。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行程。 ②检查变速器是否渗漏或损坏。 ③检查等速万向节防尘套是否损坏。 ④检查转向横拉杆球头固定情况、间隙及防尘套是否损坏。 ⑤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渗漏或损坏。 ⑥检查制动液液面高度,必要时添加制动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⑦检查制动蹄摩擦衬片或衬块的厚度。 ⑧检查调整手制动装置。 ⑨检查轮胎气压、磨损及损坏情况。 ⑩检查车轮螺栓扭紧力矩。 ⑩检查轮胎花纹深度。 (3)车身。 ①润滑发动机舱盖及行李箱盖铰链。 ②润滑牢门铰链及车门限位拉条。 ③检查车身底板密封保护层有无损坏。 (4)电气系统及空调器。 ①检查照明灯、警报灯、转向信号灯及喇叭的工作状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②检查调整前大灯光束。 ③检查挡风玻璃刮水器及清洗装置,必要时添加挡风玻璃清洗液。 ④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必要时添加蒸馏水。 ⑤检查空调系统是否泄漏。 ⑥检查清洗空调新鲜空气滤清器。 在二级维护全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验,并作检验记录。在过程检验中,各维护项目的技术要求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或原厂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汽车在维修企业进行二级维护后,必须进行竣工检验;各项目参数符合国家或行业及地方标准;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填写维护竣工进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应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诊断和维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直到达到维护竣工技术要求为止。维修企业应及时填写汽车维护技术档案。 3.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见表3-2。 4.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确定依据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是指依据维护前汽车技术评定的结果,所确定的与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的修理项目。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的中心内容是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汽车故障诊断,确定以消除汽车故障为目的的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和作业内容,恢复汽车的正常技术状况。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确定的依据详见表3-3。 3.4.4 其他 汽车维护除了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以外,还包括汽车季节性维护和汽车走合维护,它们是汽车维护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汽车的季节性维护 汽车的季节性维护又称换季维护,它是指汽车适应季节变化而实施的维护,一般结合二级维护进行。近年来由于免维护和少维护化的发展 ,因而维护工作减少,比如使用多级润滑油,具有良好的茹温特性,既适合冬季又适合夏季使用,换季维护时就无须更换润滑油。不同的季节 ,气候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冬季和夏季,一冷一热,差别悬殊。对汽车的使用和维护也有差异,通常在入冬或入夏之际,结合上述的定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维护,进行一次季节性维护。如果所处地区冬夏差异并不大,季节性维护的意义不是太大。 2.汽车走合维护 汽车的走合期实质上是为了使汽车向正常使用阶段过渡,在使用中对相互配合件的摩擦表面进行走合加工的过程,即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过程。 新车或经大修的汽车,在初期行驶的走合期内,对使用和维护有特殊的要求,而汽车在走合期期间所进行的维护就是走合维护。汽车的使用寿命、行驶的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使用初期的正常走合和走合维护质量,所以汽车走合期使用、维护为特殊条件下的使用和维护,这一时期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使用和维护。 上一页 返回
Thank You ! 66 上一页 返回
图3-1 维护周期对汽车故障率的影响 返回
图3-2 汽车实际维护使用时 可靠度变化曲线 返回
图3-3 汽车维护的类型 返回
图3-4 汽车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 与气缸活塞组件磨损的关系 返回
图3-5 按需维护的原理图 返回
图3-6 确定故障后果类别的决断图 返回
图3-7 RCM决断图 下一页 返回
图3-7 RCM决断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图3-7 RCM决断图 上一页 返回
图3-8 按预定置信水平确定维护周期 返回
图3-9 置信水平和变异系数对µ的影响 返回
图3-10 解放CA1091型汽车制动 机构维护周期的确定 返回
图3-11 尽头式工段 返回
图3-12 直通式工段 返回
图3-13 二级维护工艺流程示意图 返回
表3-1 苏联汽车维护制度的分 级和周期演变 返回
表3-2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 下一页 返回
表3-2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2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2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 上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3-3 汽车二级维护附加作业确定依据 上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