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声速的测定 朱林彦 太原理工大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面波法检测地基波速中 振源与测点布置的影响因素 陈龙珠,宋春雨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 严细水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无源RC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课件 音频.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实 验 装 置 p 波程差.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简介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系 Jin Jie.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导航 声速的测定.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声速的测量 物理实验中心.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简易示波器 Arduino Based Simple Oscilloscope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利用Arduino制作定向装置 核科学与技术系 崔伟毅 梁嘉祺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实验21 动态法测金属的杨氏模量 制作:章可钦.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采用直接数字综合器DDS发生器的设计 原理:图1是此电路模型图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利用TMA进行动态粘弹性的研究 测量案例 概 要 PMMA*树脂的动态粘弹性测量结果 粘弹性分析 SS曲线分析 2009.10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 物理实验中心.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2019/5/21 实验一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报告上传到“作业提交”。 11:21:44.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Excel的应用 五、EXCEL的数据库功能 1、Excel的数据库及其结构 2、Excel下的数据排序 (1)Excel的字段名行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同步计数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实验21 动态法测金属的杨氏模量 制作:章可钦.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B12 竺越
声速测定 主讲人:王茂香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声速测定实验。.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四路视频编码器 快速安装手册 1、接口说明 2、安装连接 3、软件下载 4、注意事项 编码器软件下载地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空气中声速的测定 朱林彦 太原理工大学

一、声波的基本知识 1、横波与纵波;超声波; 2、理想气体中的声速值 式中B是气体的体变弹性模量; 是气体密度; ,有水蒸气时应予修正: 式中P水是水蒸气的分压强。

3、位移波与声压波; 4、驻波的形成; 5、不同介质界面上机械波耦合作用,特 性阻抗; 6、增强耦合效率的措施: ① 调整到共振频率; ② 采用变幅杆与增强片。

声波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1、信息交流(助听器); 2、地震探矿,地震预报(利用地震波中纵波与横波波速的不同); 3、医学应用:B超与彩超(利用人体不同结构中声速的不同); 4、无损检测(利用两种不同介质表面对声波的反射); 5、海洋应用(声呐):鱼群探测,海底地貌,军舰与潜艇; 6、液位检测,倒车雷达。

二、预 习 提 要 1、 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 2、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声速的原理 3、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 4、逐差法处理数据的方法 5、设计待测量的数据记录表格

三、实验要求与目的 1、了解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熟悉示波器和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3、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 声速。 4、学会用最小二乘法或逐差法处理数据,并对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四、实 验 装 置 超声声速测定仪 共振干涉法实验装置 频率计 示波器 Y 信号发生器 S1 S2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信号发生器 S1 S2 共振干涉法实验装置 (相位比较法只需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加在示波器的X端)

传感器内部结构 压电陶瓷片 电输入或输出端 铝外壳

一通道 增益调节 时基扫描 二通道 增益调节 显示屏 辉度 聚焦 开关 第一通道 第二通道

信号发生器 波形选择 开关 频率调节 频率范围选择 信号输出

五、实 验 原 理 (一)、超声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 1、压电效应与电致伸缩效应(逆压电效应); 2、压电陶瓷换能器的谐振频率f0的调整与测量; 3、超声声速测定仪介绍。

(二)、声速测量的基本方法 1、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 p 波腹 L 干涉而成驻波 波节 S1发射 S2反射 L S2表面声压与其位置的关系

1、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 位移波 S2 S1 声压波

1、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 结论:每两个相临波腹(波节)间的距离为

1、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 x y p 声波传播中的位移波与声压波 •

2、 相位比较法(行波法) :传播时间; :角频率; :相位差;

3、相位比较法(利萨如图形法) 接X通道, 接Y通道,移动 得到如下李萨如图形: 结论:每次出现重复图形 移动的距离为

4、时基脉冲法(时差法) 时差法波形图

5、超声 光栅法

5、超声光栅法

5、超声光栅法

六、实 验 内 容 按实验装置图接线,使发射头和接收头的端面尽量平行; 共振频率,调整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接收头输出的电信号幅度最大; 共振干涉法测波长,记录示波器上波形相继出现10个极大值所对应的接收头的坐标;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记录示波器上图形相继出现10个相同李萨如图形时所对应的接收头的坐标。

七、数据记录与处理 1.逐差法计算波长 和 , 得到超声波速度 及其不确定度 。 2.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到波长 和 , 1.逐差法计算波长 和 , 得到超声波速度 及其不确定度 。 2.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到波长 和 , 计算得到超声波速度 及其不确定度 。

八、注意事项 1. 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输出短路。 2. 为保证性能稳定,应预热10分钟后再使用。 3. 调节仪器旋钮要轻缓,以免损坏。 4. 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不要过大,避免仪器过热而损坏。 5. 使用游标尺测量移动距离时,必须轻而缓慢地调节,手勿压游标尺。

八、注意事项 6. 实验中S2的测量必须是连续进行的,决不可进行跳跃式测量。 7. 信号源电源开关打开后,S1与S2发射面和接收面要保持相互平行并S1与S2间距必须大于3cm。实验时要使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等于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九、思 考 题 1. 形成驻波的条件是什么?两压电换能器的端面为什么要平行? 2. 声速测量中共振干涉法、相位法、时差法有何异同? 3. 为什么要在谐振频率条件下进行测量?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谐振状态? 4.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时,选择什么样的李萨如图形进行测量?为什么?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