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氨基酸衍生的其它含氮化合物.
Advertisements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昏迷 hepatic coma 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是意识 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 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是肝静脉与腔静脉侧支循环存在所致.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一、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是测定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来了解蛋白质在体内 代谢和利用 的一种方法。 “ Nitrogen balance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tal nitrogen intake and total nitrogen.
康 利 军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医学院科研楼 A412/414/416 肝 性 脑 病 Hepatic Encephalophathy.
肝功能不全: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包括肝实质细 胞和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分泌、 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往往出 现黄疸 、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脑病 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 hepatic insufficiency ) ( hepatic failure.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肝性脑病 (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但自力 学时数: 2 学时.
消化系统急症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定义  == 是指严重肝功障碍或门 — 腔侧支循环 引起的意识行为异常甚或昏迷的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失调。  其中意识障碍至昏迷者称为 — 肝昏迷  临床上表现为 — 精神错乱,意识障碍, 运动异常,扑翼样震颤,肝臭,血氨增 高,脑电图异常。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人体化学工厂 肝脏行使着许多对机体而言必不可少的功能 代谢: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 分泌:胆汁 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 解毒:毒物,药物,激素,代谢废物  枯否细胞:  肝实质细胞: 杀灭细菌、病毒,清除内毒素.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特殊途径  - 酮酸 糖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脂肪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TCA 鸟氨酸 循环 NH 4 + NH 3 CO 2 H2OH2OH2OH2O 体蛋白 尿素 尿酸 激素 卟啉 尼克酰氨 衍生物 肌酸胺 嘧啶 嘌呤 生物固氮 硝酸还原 (次生物质代谢) CO.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思考题: 1 、简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途径。 2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3 、简述 α- 酮酸的代谢去路。 4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过程和有何生理意义? 5 、试述尿素生成的过程、部位及调节。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NH 2 -CH 2 -COOH + ½ O 2  H-CO-COOH + NH 2 第一节 Amino acid degradation 1.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 程,叫氧化脱氨基作用 甘氨酸氧化酶 一. 氨的去路.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2010高考科学备考策略 夯实基础 抓纲织网 掌握技巧 提高能力 辽宁省实验中学 徐广宇 2010年9月13日.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protein catabolism)
单击此处添加POWERPOINT标题 单击添加署名/公司名/日期 模块三 消化内科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章 肝功能衰竭 Hepatic failure.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肝性脑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李楚强.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第九章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mino Acid Metabolism 生化教研室:牛永东.
第 九 章氨基酸代谢的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肝性脑病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治疗要点 护理.
第 七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catabolism of protein.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Amino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Biosynthesis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 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 protein.
Welcome.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被吸收的氨基酸 2.体内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产生氨基酸
(Metabolisim of Protein)
第八章 含氮小分子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二、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转化
覃秀桃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Hepatic insufficiency
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30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吴蓓雯.
肝 性 脑 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苏红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一碳单位 含硫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及 链氨基酸的代谢.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王炳元

定义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性昏迷(hepatic coma) 是严重的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病因 大部分是由各型肝硬化(70%) 部分由门体分流手术 小部分见于各种肝炎的肝功能衰竭阶段 极少部分是由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所致

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二、假性神经递质与氨基酸不平衡学说 三、γ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 (GABA/BZ) 复合体学说 四、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五、星形细胞功能异常学说 六、其他学说 锰离子、5-羟色氨、内源性阿片系统。

一、氨中毒学说 (一)氨中毒的诱发因素 (二)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氨的形成和代谢 机体清除氨的主要途径 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机理

血氨的来源 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 肠道最重要,每日产氨大约4g,大部分是由尿素经肠道的尿素酶分解产生,小部分是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肠菌氨基酸氧化酶分解产生。氨在肠道的吸收受肠道pH值的影响。 肾脏产氨是通过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为氨,也受肾小管液pH值的影响。 骨骼肌和心肌在运动时也能产氨。

机体清除氨的主要途径 合成尿素,在肝经鸟氨酸循环 以尿素或氨盐的形式由肾脏排出 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脑肝肾) 经肺直接呼出

氨中毒的诱发因素 1.上消化道出血 2.低钾性碱中毒 3.低血容量与缺氧 4.高蛋白饮食 5.便秘 6.感染 7.其他 药物、创伤和低血糖等因素。

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主要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血氨过高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乙酰辅酶 A的生成,干扰大脑的三羧酸循环。 大脑在解毒过程中消耗α-酮戊二酸和ATP导致大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功能紊乱出现肝性脑病。

病理 急性肝衰者,脑组织可无病理改变,但多有脑水肿。 慢性肝病者,可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大脑、小脑灰质以及皮质下组织的原浆性星形细胞肥大和增多、皮质变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消失,皮质深部有片状坏死,甚至会累及小脑和基底部。

临床表现 取决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以及诱因的不同而不一致。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的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分期 意识状态 神经系统改变 脑电图 一期 (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但应答准确。 可出现扑翼样震颤 轻度变化和正常 二期 (昏迷前期) 嗜睡、昼睡夜醒、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等意识障碍和行为失常。 出现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异常 三期 (昏睡期) 昏睡能唤醒、常有意识不清、幻觉、理解力、计算力尚失。 明显异常 四期 (昏迷期) 神志完全尚失,不能唤醒。 无法引出扑翼样震颤。

辅助检查 一、血氨 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氨为40-70微克/dl 动脉血氨含量为静脉血氨的0.5-2倍 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者多有血氨增高 急性肝性脑病血氨多正常

辅助检查 二、血清氨基酸测定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浓度降低 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或色氨酸)增高,尤其是游离色氨酸的增多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

辅助检查 三、脑脊液的检查 压力一般正常 蛋白可能增高 细胞数正常 谷氨酰胺和色氨酸增多,两者与昏迷的程度密切相关。

辅助检查 四、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的演变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一致,具有早期发现和判断治疗效果的作用。 I 期脑电图节律弥漫性减慢,波幅增高,由正常的α节律(8-13次/秒)变为θ节律(4-7次/秒) II期脑病出现δ波 (1-5次/秒) III期脑病常出现三相波, 并在昏迷期消失。三相波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辅助检查 五、诱发电位 在体外记录到的由各种外部刺激感受器传入大脑神经元网络后产生的同步放电反应。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 和躯体诱发电位(SEP)。SEP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价值较大。 六、心理智能测定 对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包括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价值。常用数字连接试验和符号数字试验,其结果容易计算,便于随访。

诊断 ①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②有肝性脑病的诱因 ③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④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翼震颤,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智能检测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鉴别诊断 以精神症状为唯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精神错乱患者应注意肝性脑病的可能。 肝昏迷还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感染,脑血管意外、肿瘤、外伤)、糖尿病昏迷、中毒等相鉴别。

治疗 一、消除诱因 及时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避免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调整饮食 清除肠道含氮物质 口服不吸收双糖降低结肠pH值 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治疗 三、促进氨的代谢清除 鸟氨酸门冬氨酸 精氨酸 鸟氨酸α -酮戊二酸 谷氨酸钠和谷氨酸钾 苯甲酸钠 苯乙酸钠

治疗 四、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五、GABA/BZ 复合受体拮抗剂 六、其他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七、改善脑水肿 八、人工肝 九、肝移植

预后 诱发因素明确且容易消除者预后较好。 肝功能较好,作过分流手术,由于进 食高蛋白饮食而引起的门体分流性脑 病预后较好。 肝功能较好,作过分流手术,由于进 食高蛋白饮食而引起的门体分流性脑 病预后较好。 有腹水、黄疸、出血倾向者提示肝功能较差,预后差。 由爆发性肝衰竭所致者预后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