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王怡 副教授 Tel:13087508551 E-mail:sunflower0219@163.com 《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王怡 副教授 Tel:13087508551 E-mail:sunflower0219@163.com
艺术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 艺术活动是幼儿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 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感知、移情及情感表现) 艺术具有促进幼儿向善与益智等价值(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
思考: 1.艺术作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是完全独立的? 2.在学习前几个领域时,有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艺术教育? 3.艺术领域与其他四个领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健康: 目标——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站、坐、行走姿势。 教育建议——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语言: 教育建议——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编、续编、自编、表演、绘画) 目标(教育建议)——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
案例: 情境:妈妈和见见在海边玩。 见见兴奋地拉着妈妈:妈妈你看,大海像一只皮球,滚来滚去。 妈妈:大海怎么会像皮球呢?大海象绸缎一样,又像镜子一样。
案例:蓝印花布 情境:早晨,大班幼儿欣欣戴一顶蓝印花布做的帽子来上幼儿园,雯雯看见了,走过来: 雯雯:我知道,你戴的帽子是蓝印花布做的。 教师:是的,那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 雯雯:可以做新衣服。 媛媛:好去举行婚礼。 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 洋洋: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 楚楚: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 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
社会: 目标(教育建议)——关心尊重他人(适当介绍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感知文化的多样性) 目标——初步的归属感(欣赏过程中激发自豪感)
思考: 分析对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指南》之间对艺术的阐释 艺术领域的现实困境 理解提高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不是“教”技能,探讨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关键词是什么? 艺术领域目标 (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关键词是什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键词是什么? 阅读引言部分,分析引言中蕴含的幼儿艺术学习的本质特点。 艺术的子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二)表现与创造 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想象 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是什么?
艺术活动的现实困境 问题一: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幼儿的艺术感受 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欣赏国歌活动 目标: 1、通过教学使幼儿了解歌曲的名称、理解国歌是代表我们的国家——中国。 2、熟悉曲调,了解国歌的节奏、节拍、性质,了解歌曲的大概意思。
例:音乐活动:学习歌曲“在农场里” 目标: 1、学习4/4节拍音乐的节奏,基本唱准象声词和四分休止符,初步学会歌曲。 2、学习仿编歌词和为歌曲命名,并进行了即兴表演,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趣。
分析: 仔细分析这两个音乐活动的目标,不难看出以往的艺术教育实则等同于“技艺教育”。比如:欣赏国歌这个活动所提的两条目标都是知识目标,而关于情感、体验却没有提出。 第二目标当中也是儿童的技能看得很重,而对于创编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乐趣却没有提及。由此看出,这两个活动把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艺术活动变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动,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技巧上,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及无限创造特征没有足够的估计。
问题二:注重幼儿的整齐划一,缺少幼儿的艺术体验 《纲要》和《指南》反复强调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而现实中艺术目标又是怎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例:美术活动:画金鱼 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某种情景出示了一幅画有两条金鱼的示范画,画中的金鱼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小圆形、一个大半圆形和两个小半圆形等几何图形组成的。教师讲解示范后,幼儿悄无声息的照着示范图开始作画,其画面的构图、金鱼的造型与色彩等均与教师的示范雷同。
分析: 这样的镜头在艺术活动中十分常见,许多幼儿园走廊中展示的“千人一面”的幼儿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明证。然而这种艺术活动究竟存在着哪些背离艺术教育规律的做法呢?不妨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首先这位教师以几何图形概括的图画极大的限制了幼儿艺术创造性,对于幼儿的艺术创造而言,这样的示范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示范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幼儿的作品的整齐划一。其实,这也证实了传统艺术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删除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感知、欣赏和创造,仅仅教授创作和表演,结果孩子只能依葫芦珈瓢,也就出现案例中所出现的情景。
问题三:教师注重对艺术活动结果的集体评价,缺少对艺术体验过程的引导 例:一组艺术活动中的教师评语 师:请一组的小朋友把画举起来,我们来看看,谁可评为这组的小画家啊? 师:露露小朋友的舞蹈动作既标准又漂亮,小朋友都要象露露这样子学习啊。 师:宇宇小朋友画的花儿颜色真鲜艳,画面也干净、整洁,真不错。
分析: 通过这些评语,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教育中,教育者经常以同一个主题要求每一位幼儿,不考虑幼儿现有水平,不知道怎样去接纳和赏识,在结果评价中有的老师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把幼儿作品作横向比较,这种做法挫伤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自卑感,最终使幼儿逃离艺术。 由于幼儿绘画制作水平,认知能力,表现能力上的差异,孩子们在一个单元时间段可能并不能完成所有的过程,所以在艺术活动后的结果评价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太注重集体评价,要更多的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更要注意过程中孩子的体验。
我们应该做出那些调整? 让我们通过两个任务性阅读来思考! 面对艺术领域的这些困境, 我们应该做出那些调整? 让我们通过两个任务性阅读来思考!
任务性阅读(一) 1.阅读引言部分,分析引言中蕴含的幼儿艺术学习的本质特点。 2.用自己日常经验来说明《指南》艺术总述部分中所指出的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并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艺术学习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 “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 案例: T:画一画感到妒忌的事 C:老师,可不可以画害怕? T:你想一想什么事情让你妒忌?把它画下来。 C:可是我没有那种事!
幼儿艺术理解与表达受制于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及认知水平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
任务性阅读(二) 1.阅读艺术中各子领域、目标及典型表现,寻找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词,并说明幼儿艺术感受及艺术表达的特点。 2.分析这些关键词蕴含的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 艺术兴趣 艺术感受 艺术表现与创造
关键词一:艺术兴趣 艺术兴趣是指幼儿积极的艺术学习与参与态度。 兴趣是开展艺术活动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艺术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前提保证。 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进 一步加强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二:艺术感受 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 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情感表现性 审美愉悦状态
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 1.在感知的基础上 2.直觉的、想象的、情感的 3.个性的、不同于成人的
关键词三:艺术表现与创造 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是指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向,利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艺术的工具和材料将它们重新组合,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可能是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幼儿艺术表现的特点 夸张性的处理 情感性的表达 自发性的表现,孩子的创作不是在别人要求下创作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创作的 独特性的创作 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识而表达出来的 孩子有个性的表现
思考: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途径 《指南》艺术领域: 关于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要点: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 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
讨论:范画演示对幼儿表达与表现的影响 小组活动: 请罗列并按使用频率排序,最常用的排第1,依次类推。 将结果进行小组统计 1、你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请罗列并按使用频率排序,最常用的排第1,依次类推。 将结果进行小组统计 2、你教幼儿画过哪些画? 请画图列举: 每组从“树、蝴蝶、青蛙、孔雀、 蜻蜓”中任选三种 画在A4纸上
阅读:“教”还是“不教” 在一次美术教学以后的教研活动上,大家从执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开始,谈到幼儿绘画作品中的几个技能没有掌握好,如遮挡和大小比例问题,于是开始对执教老师的范画和演示方法进行了讨论。突然,有一个老师对此提出了疑义:“我认为这些技能不必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为艺术是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另一种语言,并没有提出要教这些技能,纲要还特别指出‘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她的话音一落,便引来一阵反对的声音,主要观点是: 1、如果不教的话,幼儿没有掌握这个艺术的语言,用什么来表达? 2、纲要说到了培养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这个能力应该包含技能,绘画技能越好,表现的能力越强。 3、纲要没有说不要技能,而是反对机械的训练,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用游戏的方式来传递技能。
范画演示法在幼儿美术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 范画演示法在幼儿美术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老师画 幼儿画
请通过讨论,按顺序逐一回答以下的小问题: (1)如果教师不“教”技能,幼儿会画吗? (2)你是听到幼儿说过“我不会画”吗? (3)幼儿为什么会说“我不会画”呢? (4)范画演示之后幼儿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将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方式记录在纸片上
小结: 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 范画临摹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说“我不会画”是丧失信心的表现 如果没有老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 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与表现 有教师问:如果不教技能,幼儿的画看不懂,这能 算会画吗? 我们试问:评价幼儿会画与不会画的标准是什么? 教幼儿技能的目的是什么? 过早教技能有用吗?
阅读:颠倒的世界 小海是个实习生,听说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要来观摩她的教学活动,特别准备了一个语言和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了使指导老师满意,不仅进行了精心准备,还进行了试教。 活动过程大致是先讲一个故事,叫“颠倒的世界”,故事内容说的是在一个颠倒的世界里,样样事情都反了,比如长颈鹿变短颈鹿了,乌龟跑得飞快,小兔子挪动身子很慢,房子会走……,故事很好玩,讲得幼儿哈哈大笑。然后,老师让幼儿自己想象,在你的颠倒世界里,还有什么事情反过来了,把它画下来以后进行交流。
令小海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事实真的颠倒了。试教时,她找来的一半孩子,都是平时被认为画画不好的,而留下准备正式上课的那一半幼儿,都在外面学画,有的还得过奖。但遗憾的是,试教很成功,而正式教学很失败。表现为试教时的那批孩子想象力丰富,讲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相反事,笑得前仰后翻的,比如在我的颠倒世界里,我变成了妈妈,妈妈变成了孩子,我看电视,命令妈妈写字。而正式教学中,那些很会画画的孩子却抓耳挠腮的,想不出要画什么,总有说这个东西不会画,那个东西不会画的,还有相互模仿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绘画水平一点也不显得比另一些孩子好,也不比自己平时绘画课上画得好。 小海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小组讨论: 为什么被认为画画好的幼儿,这时候的画画水平,并不显得高呢?
阅读:访谈著名美术家官其格 思考: 官其格对记者说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幼儿的画看不懂说明什么?
小结: 幼儿的画看不懂,正是表明他们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也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绘画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 “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指南》)
如何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但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毕加索
说明及教育建议: 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指南》
问题讨论: 毕加索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什么? 《指南》中用了三个“不”,告诉我们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和表现,那么幼儿美术教育“不”这样,“应该”怎样? 请交流目前幼儿美术教育中有哪些途径和方式是支持自主表达与表现的? 为什么?举例说明,并写在大白纸上。
小结: 为幼儿创造更多自发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必要时才给予指导; 教师预设的各类美术活动,是幼儿自主的,还是被动的,取决于教师的态度; 支持性态度表现为:尊重幼儿表达的意愿,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倾听幼儿说画;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不按成人标准去评价、选择和陈列幼儿作品。
不要认为幼儿是简单的,而去做简单的教师; 不要认为幼儿教学是程序化的,而去做机械 的教师; 不要认为幼儿的作品是粗糙的,而去做粗糙 的准备; 不要认为幼儿的作品是简化的,而去做符号化的示范;
教师不要认为幼儿只是一张白板,幼儿实际上就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教师在指导幼儿中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一些,教师在工艺品上无意勾画的一笔都有可能让工艺品丧失她最珍贵的价值,当我们还没弄清楚幼儿之前,一定要学会观察和等待,在想到最好办法之前请相信我们的孩子吧。
美感 表现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美感 表现 高级情感 内在思想情感的外显 艺术教育的目的 艺术是追求表现自我的手段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独特的童年 愿每一个老师珍视孩子的艺术力量,认可并欣赏
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