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何謂高血脂 血脂異常與健康 息息相關 體重的控制 飲食的控制 適度的運動 高血脂 的高危險群 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含膽 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肪酸、磷脂質等 等 … 當血脂的濃度過高、超過正常時,就 稱為高血脂。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一、无机元素 血液中电解质有 K+ Na+ Cl- Ca++ Mg++ HCO3- 生理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内 外渗透压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组织 的应激功能。
第六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赵 敏. 概 述 甘油三酯 (TG) 脂肪 胆固醇 (C) 游离胆固醇 (FC) 血脂 胆固醇酯 (CE) 磷脂 (PL) 类酯 糖酯 固醇 类固醇.
12.7 脂肪食物與健康 我的膽固醇偏高, 不宜吃這些快餐食 物啊! 爺爺,我想集齊 這套玩具啊!不 如進去吃吧! 為甚麼膽固醇偏高的人 不宜吃過多快餐食物?
动脉粥样硬化症 郝才运.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原因导致动 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发病概况:心脑血管病年平均病死率: 60 年代是 36 / 10 万人口; 2000 年是 236 / 10 万人口,每年约有 300 万人死于心 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率首位。找冠心病.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高血脂 一、了解高血脂 二、造成高血脂的原因 三、如何科学降血脂 四、配方.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调血脂药与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antiatherosclerosics
水产品加工技术 董益生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2017/3/2.
第十二章 营养和物质代谢 第一节 蚕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物 质 代 谢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消耗与利用
人体代谢与疾病 , Metabolism in human body and Diseases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吴耀生教授 ,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第 十 七 章 肝的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授课教师:王逢会.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降解: 外源蛋白的消化 内源性蛋白的选择性降解 (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天天五蔬果 蔬食的好處 林依慧 營養師.
第九章 糖 代 谢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高血脂与心血管病的防控 宜兴市疾控中心 健 康 教 育 所 周 茜.
血清(浆)脂类及脂蛋白测定 ——董雷鸣.
糖類的化學鍵結 王鳳英 副研究員.
血濁-高脂血症 主講者: 吳建國 醫師.
第28-29章、脂代谢 28.1 脂肪细胞是哺乳动物脂肪的主要贮存处 28.2 脂肪酸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氧化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生物氧化.
细胞代谢专题突破 黄岛实验中学 王玉美.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提高教学有效性刍议 赵占良 2010年10月.
第二节 脂肪的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脂肪细胞内的TG由甘油三酯脂肪酶连续 催化水解成甘油与脂肪酸并释放入血的过 程。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 §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间的联系
食品生物化学 任课教师:迟明梅.
脂 类 代 谢 第九章 本章主要介绍脂类(主要是脂肪)物质在生物体的分解及合成代谢。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途径—β-氧化和从头合成途径,了解脂类物质的功能和其他的氧化分解途径。 思考 脂类代谢 返回.
第七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 原料、来源 1、脂肪合成原料 脂肪酸和甘油。 生物体能利用糖类或简单碳原物质转化为脂肪酸。
第九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应重视 动脉硬化的调脂疗法 董国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
第33章、 核苷酸代谢.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二篇 发酵机制 发酵机制: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底物)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内在规律 积累的产物 微生物菌体 酶 厌气发酵:
第 八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肝 性 脑 病.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如何預防膽固醇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的參考值 膽固醇可分二種,LDL(低密度脂蛋白膽
防治高血脂 鸽子.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临床生化与生化检验 分子生物学 倪培华
溫室效應.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麵食類的烹調.
Chapter28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018年5月27日星期日.
第23章 糖异生和其他代谢路径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第 八 章 核 苷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15 柠檬酸循环.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主页: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10章 脂类代谢 主讲教师:王玉.
第9章 脂代谢.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Lipid Metabolism & Hyperlipidemic Syndrome
主页: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養豬廢水處理 豬糞尿排泄量因豬隻體重、採食飼料品質及飼養方式不同有很大差異,豬隻按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國國家研究會議 )營養標準餵飼結果,其糞便排泄量(濕重) 約為飼料採食量乾種之51﹪;以一頭體重為150到200公斤的豬為例,每天所排放的糞便量約為2公斤。
Tel: 环境微生物学 侯森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Tel: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第一节 概 述 一、脂类的种类、分布和意义 储能与供能 促进脂溶性Vit吸收 维持体温、保护内脏 脂 肪 (三酯酰甘油) 脂类 第一节 概 述 一、脂类的种类、分布和意义 储能与供能 促进脂溶性Vit吸收 维持体温、保护内脏 脂 肪 (三酯酰甘油) —— 分布在脂肪组织 脂类 作为生物膜的重要组分 提供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 (脑磷脂/卵磷脂) —— 分布在生物膜 类脂 维持生物膜结构与功能 调节代谢 胆固醇 —— 分布在生物膜 储存脂 基本脂 —— 指含量常受营养状况和活动量的影响而变动的脂肪 —— 不受营养状况及机体活动影响的类脂,也称固定脂 主菜单

二、脂类的结构通式 甘 甘 油 油 胆 固 醇 (环戊烷高氢菲)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 P 有机碱 脂肪(三酯酰甘油) 有机碱:胆胺----脑磷脂 有机碱:胆碱----卵鳞脂 MG: 一 酯酰甘油 DG: 二酯酰甘油 TG: 三酯酰甘油 胆 固 醇 (环戊烷高氢菲) HO 返 回 主菜单

脂 肪 酸 的 结 构 通 式 O O O R- C-OH CH3 ( CH2 )14 -C-OH CH3 - (CH2 )16 -C-OH 脂肪酸 软脂酸 硬脂酸 O O O R- C- S-CoA CH3 ( CH2 )14 -C- S-CoA CH3 - (CH2)16 -C- S-CoA 脂肪酰辅酶A 软脂酰辅酶A 硬脂酰辅酶A O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OH 软 脂 酸 O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 S-CoA 软脂酰辅酶A 返 回 主菜单

脂 肪 酸 的 分 类  6 族  3 族 饱和脂肪酸 按有否不饱和键 单价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非必需脂肪酸 按营养学角度分  6 族  3 族 (亚油酸等) ( DHA、EPA 等 ) 机体需要但不能字自身合成,必需依赖 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营养必需脂肪酸: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  3 族 )的功能: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延缓老人大脑、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 返 回 主菜单

第二节 三酰甘油的代谢 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酮体的利用和生成 甘油的代谢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代谢 一、三酯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DG MG 甘 油 TG 脂解激素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抗脂解激素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代谢 一、三酯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一) 三酯酰甘油的水解(脂肪动员) H2O 脂肪酸 H2O 脂肪酸 H2O 脂肪酸 DG MG 甘 油 TG TG脂肪酶 (限速酶) DG脂肪酶 MG脂肪酶 脂解激素 ( 肾上腺素、糖皮质素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 (+)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 抗脂解激素 ( 胰岛素) 主菜单

(二)脂肪酸的氧化 1. 脂肪酸的活化 2. 脂肪酸的转运 3. 脂肪酸的-氧化 4. 乙酰辅酶A的氧化

1. 脂肪酸的活化 耗能:-2ATP R-CH2 -C-OH O R-CH2 -C- O S-CoA + HS-CoA 部位:细胞液 (二)脂肪酸的氧化 1. 脂肪酸的活化 R-CH2 -C-OH O R-CH2 -C- O S-CoA ATP AMP PPi ( -H2O) + HS-CoA 脂酰辅酶A合成酶 部位:细胞液 活性形式: 脂酰辅酶A 耗能:-2ATP 返 回 主菜单

(二)脂肪酸的转运 转运方向:细胞液→线粒体 转运载体:肉毒碱 耗能:0 限速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 此过程仅仅是脂酰基的转入

3. 脂肪酸的氧化 ----- -氧化 4. 乙酰辅酶A的氧化 ----- 三羧酸循环 反应过程: 脱氢 加水 脱氢 硫解 FADH (二)脂肪酸的氧化 3. 脂肪酸的氧化 ----- -氧化 反应过程: 脱氢 加水 脱氢 硫解 FADH H2O NADH HS-CoA FADH (2ATP) 两次脱氢 5ATP NADH (3ATP) 一次-氧化的产物 一分子乙酰辅酶A ( -氧化最终产物 ) ---- 进入三羧酸循环 少两个C原子的脂酰辅酶A ---- 进入下一轮 -氧化 4. 乙酰辅酶A的氧化 ----- 三羧酸循环 返 回 主菜单

脂肪酸氧化的能量计算 ? ? O O CH3 ( CH2 )14 -C-OH CH3 ( CH2 )14 -C- S-CoA 软脂酸 软 脂 酸(十六碳酸) 软脂酰辅酶A O CH3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S-CoA -氧化 软脂酸 -2ATP 软脂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 ? (16C) ( 通过 次 ) ( 分子 ) 8 分子乙酰辅酶A ( n / 2 ) -------- 12 × 8 = 96 ATP 7 次  -氧化 ( ( n / 2 ) - 1 ) -------(2+3)7 = 35 ATP +)131 ATP ( 净129 ) 返 回 主菜单

试计算硬脂酸(18碳酸)彻底氧化能产生多少ATP? 解:硬脂酸生成乙酰辅酶A的个数: ( n / 2 )=18/2=9(个) β-氧化的次数: ( n / 2 ) - 1 =8(次) 脂肪酸活化:-2ATP 每次β-氧化产生5个ATP,一分子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产生12个ATP,因此18碳酸彻底氧化产能: 8 ×5+9×12-2=146(个ATP)

1、酮体的概念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不完全 而形成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 酮体 —— 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 酮 (三)酮体的氧化和利用 1、酮体的概念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不完全 而形成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 酮体 —— 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 酮 2、酮体的生成  2 乙酰辅酶A HMG-辅酶A 合成酶(肝) 乙酰乙酰辅酶A HMG-辅酶A 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丙 酮 返 回 主菜单

肝脏向肝外(肌肉/大脑)组织输出脂肪酸能源的有效形式 (三)酮体的氧化和利用 3、酮体的利用 ( 肝内生酮,肝外利用 ) 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乙酰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 4、生酮意义 生理意义 肝脏向肝外(肌肉/大脑)组织输出脂肪酸能源的有效形式 病理意义 肝生酮 >肝外利用时 (糖尿病/严重饥饿) 酮症酸中毒 返 回 主菜单

再利用,作为 原料合成脂肪 甘油 -磷酸甘油 3-磷酸甘油醛 G、糖原 CO2 + H2O + ATP ATP ADP NADH (2H) (四) 甘油的代谢 ATP ADP 再利用,作为 原料合成脂肪 甘油 -磷酸甘油  - 磷酸甘油激酶 NADH (2H) -磷酸甘油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 G、糖原 CO2 + H2O + ATP 返 回 主菜单

NADPH -- 供氢体(来自磷酸戊糖途经) 辅助因子 ATP ---- 供能 二、三酯酰甘油的合成 (一) -磷酸甘油的合成 来自糖代谢: G → 3-磷酸甘油醛 → -磷酸甘油 来源有二 细胞内甘油再利用 (二) 脂肪酸合成 碳架原料:乙酰辅酶A(来自糖代谢) 1、合成原料 NADPH -- 供氢体(来自磷酸戊糖途经) 辅助因子 ATP ---- 供能 2、合成部位/关键酶 合成部位 ------ 胞液 关键酶 ------ 乙酰辅酶A羧化酶 3、合成过程 合成过程 返 回 主菜单

第三节 类脂代谢 一、磷脂的代谢 磷脂的组份和功能 磷脂的合成原料 二酯酰甘油、胆胺、胆碱 丝氨酸、ATP 和 CTP 活化形式 第三节 类脂代谢 一、磷脂的代谢 磷脂的组份和功能 磷脂的合成原料 二酯酰甘油、胆胺、胆碱 丝氨酸、ATP 和 CTP 活化形式 ---- CDP-胆胺、CDP-胆碱 合成部位 ------ 肝、肾(内质网) 脂肪肝的成因 主菜单

二、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的来源、分布和功能 体内合成 分布 生物膜 来源 食物中摄取 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成分 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 维生素D的合成原料 (一)胆固醇的合成 1、合成部位 组织部位---- 肝及小肠等 (脑细胞、RBC例外) 细胞部位---- 胞液及内质网 碳架原料---- 乙酰辅酶A (主要来自糖) 2、合成原料 供氢体 NADPH (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辅助因子 能 源 ATP 关 键 酶 HMG-CoA还原酶 返 回 主菜单

3、合成过程 4、合成调节 2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 HMG-CoA 甲羟戊酸 鲨烯 胆固醇 (1)膳食 饱食 → (一)胆固醇的合成 3、合成过程  2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 HMG-CoA HMG-CoA 还 原 酶 甲羟戊酸 (MVA) 鲨烯 胆固醇 4、合成调节 (1)膳食 饱食 → HMG-CoA还原酶合成增加 → 胆固醇 (饥饿相反) (2)激素的调节 胰 岛 素 甲状腺素 HMG-CoA还原酶合成增加 胆固醇 (+) 胆汁酸 返 回 主菜单

LCAT 1、在肝内转化成胆汁酸 意义 —— 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2、转化成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腺激素 (二)胆固醇的酯化 LCAT 卵鳞脂 胆固醇 + 胆固醇酯 + 溶血卵鳞脂 (三)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 1、在肝内转化成胆汁酸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代谢 意义 —— 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2、转化成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腺激素 (参与机体代谢调节) 3、转化成 VitD3 紫外光 胆固醇 7-脱氢胆固醇 VitD3 4、经肠道菌还原成粪固醇 (排出体外) 返 回 主菜单

第四节 血 脂 一、血脂的概念、组成及含量 三酯酰甘油、 血液中脂类的总称,包括: 胆固醇、 概念 脂肪酸 磷脂、 组成及含量 第四节 血 脂 一、血脂的概念、组成及含量 三酯酰甘油、 概念 血液中脂类的总称,包括: 胆固醇、 脂肪酸 磷脂、 组成及含量 正 常 成 人 空 腹 血 脂 含 量 正 常 参 考 值 组 成 mmol / L mg / L 三酯酰甘油 0.11 ~ 1.69 10 ~ 150 总 胆 固 醇 2.59 ~ 6.47 100 ~ 250 胆 固 醇 酯 1.81 ~ 5.17 70 ~ 200 游离胆固醇 1.03 ~ 1.81 40 ~ 70 磷 脂 48.44 ~ 80.73 150 ~ 250 游离脂肪酸 0.20 ~ 0.78 5 ~ 20 主菜单

作用 ---- 是脂类在血中的存在和运输形式 二、血浆脂蛋白 (一) 血浆脂蛋白的概念 组成 ---- 由脂类和载脂蛋白组成 作用 ---- 是脂类在血中的存在和运输形式 (二)脂蛋白的分类 分类方法 超速离心法、电泳法 超速离心法 (按密度由大到小) HDL LDL VLDL CM 电泳法 (按其移动速度的快慢) -Lp -Lp pre-Lp CM 返 回 主菜单

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功能 生 理 功 能 (三) 脂蛋白的组成特点生理功能 脂蛋白的类别 化学组成(%) 密度法 电泳法 Pr TG Ch PL CM CM 1~2 8~95 2~7 6~9 转运外源性 TG VLDL pre -Lp 5~10 50~70 10~15 10~15 转运内源性 TG LDL  -Lp (肝至外周) 20~25 10 45~50 20 转运 Ch HDL  -Lp 40~50 5 20~22 30 转运PL、Ch (外周至肝) 返 回 主菜单

胆汁酸的代谢 胆 酸 (游离胆汁酸) 胆固醇 初 级 胆 汁 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酸 牛磺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 ) 肝 7-羟化酶 胆 酸 (游离胆汁酸) 胆固醇 初 级 胆 汁 酸 鹅脱氧胆酸 (肝) 甘氨酸 牛磺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 ) 肝 (结合胆汁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牛磺胆酸 甘氨酸 牛磺酸 通过胆道进入肠腔 经细菌还原作用 石胆酸 (排出) 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 (肠) 胆汁酸的功能 乳化脂粒,激活脂酶。 促进脂里的消化吸收。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肠内次级胆汁酸 (90%)可由肠道重吸收,经门 静脉入肝,并与肝内新合成初级胆汁酸一起重又排入肠腔。 反复利用胆汁酸,最大限度发挥其生理效应。 返 回 主菜单

三 酯 酰 甘 油 的 合 成 甘 油 甘 油 甘 油 甘 油 脂肪酰辅酶A 脂肪酸 P P 2*辅酶A 脂肪酰辅酶A -磷酸甘油 磷脂酸 TG: 三酯酰甘油 DG: 二酯酰甘油 返 回 主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