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hydes and Keton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若按底物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若按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常常有些反应是几种反应类型的综合: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氧化反应 2017/2/25.
第三章 烯 烃 主要内容 1、烯烃的类型、结构和命名 2、烯烃构型的表示方式(顺式和反式,E型和Z型) 3、一些常用的不饱和基团(烯基)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谢 斌 教授.
Chapter 9 Oxidation – Reduction Reaction 氧化 — 还原反应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一章 醛、酮.
第十二章 羧 酸 (carboxylic acid).
2.2 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第八章 羧酸和取代酸 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酸酐、酯、酰胺等)。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A.酰卤 B.酸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有机化学2 小班讨论课
第十一章 醛 酮 叫羰基;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叫羰基 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醛酮是其中 两种。含有 的物质叫醛;羰基上连
(五)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第九章 醛和酮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苯亚甲基苯乙酮 (查尔酮) Benzal acetophenone.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第九章 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
Chapter 5: Rearrangement Reaction
2007年考研辅导(有机化学) 朱传方
酸催化缩合反应 有机合成化学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九章 生物碱.
第十一章 醛 和 酮 主讲人:李 晓 萍 2010年12月3日.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和碳酸衍生物.
第三章 活性中间体 主要内容.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第十一章 醛、酮、醌(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精品课程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十二章 醛、酮、醌 7-8学时 本科有机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醛和酮 有机教研组 刘全忠.
7精细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第七章 7-7 缩合反应.
Review of Chapter 3 Tel: (o), (m) April, 17, 24, 27,2012.
第 十 章 醛 酮 在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的 官能团—羰基,故统称为羰基化合物。 醛分子中,羰基至少要与一个氢原子直接相连,故
第十一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酮 酮基 醛和酮:是分子中含有羰基官能团的有机物。 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及烃基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第九章 醛、酮 (Aldehydes,Ketones)
第五章 卤代烷.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酮.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Review of last chapter Condensation reaction (C-C键形成):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2019/1/1 第十章 醛 酮  .
第三节 糖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反应 单糖分子中有醛(酮)基、伯醇基、仲醇基和邻二醇基结构,其易氧化程度为 醛(酮)基>伯醇基>仲醇基.
第十二章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仿生化学 ——仿生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动植物、细菌的活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化工厂,在它们的生命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着非常高效的合成和分解反应。研究模拟天然物质的结构、个别生化反应原理、整个生物合成路线以及生物合成的高效性称为仿生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2019/2/24.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十六章 双官能团化合物 (Difunctional Compounds)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1.烯烃的结构。 2.烯烃的化学性质。 3.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4.自由基加成机理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专题辅导二 有机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十一章 醛和酮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Aldehydes and Ketones)
第6章 醛、酮、醌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ldehydes and Ketones) 第十一章 醛和酮 (Aldehydes and Ketones) 一.结构与命名 1.结构 羰基 >C=O: 一个键、 一个键 羰基碳:sp2杂化;羰基为平面型。 羰基是极性基团。 羰基位有羟基或氨基,羰基氧与羟基或氨基氢键缔合。 优势构象

2.命名 1)普通命名法 [醛] αβγδ… 标记取代基位置。   γ     -甲基戊醛 γ-甲氧基丁醛 -苯基丙烯醛 [酮] 乙酰苯 (苯乙酮) 甲基异丙基酮 甲基乙烯基酮

试命名化合物 2)IUPAC命名法 [醛] 2-甲基-4-苯基丁醛 3-甲酰基戊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用词头“甲酰基”。 [酮] [酮醛] 2-甲基-4-苯基丁醛 3-甲酰基戊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用词头“甲酰基”。 试命名化合物 [酮] [酮醛] 3-氧代戊醛 或 3-戊酮醛 1-苯基-2-丁酮 3-丁烯-2-酮

二.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 为什么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比相应的烷烃高? 羰基与双键、苯环共轭,c=o 吸收向低波数位移。

H 9~10 ppm 三.化学性质 H 2~2.7 ppm(2-2.5) ①羰基的亲核加成;②-H的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 ④,-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1.羰基的亲核加成 第一步(亲核)决定反应速率。 加成反应的活性与亲核试剂的结构和亲核性强弱、羰基碳原子亲电性强弱、羰基所连R基大小,即电子效应、立体效应等因素有关。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 随R基的体积增大和给电子能力增加,中间体稳定性降低; 随Ar基增加,电子离域,降低了基态的焓值,增加了活 化能。 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

1)与氢氰酸加成 产物:-羟基腈;制备-羟基酸。

范围: 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增长碳链方法之一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挑战奖

2) 与格氏试剂加成 手性诱导反应 Cram规则: 与羰基相连的手性碳上,两个较小的基团在羰基两旁呈邻交 的一边进攻羰基。

(R)-3-苯基-2-丁酮

[选择题] 3)与醇加成 指出(R)-2-甲基丁醛与溴化苄基镁反应的主要产物。 a. 半缩醛、缩醛的生成 (无水酸催化) 丁醛缩二乙醇 或:1,1-二乙氧基丁烷

反应机制: 反应可逆 环状半缩醛、缩醛

缩醛对碱、氧化剂稳定。在稀酸溶液中易水解成醛和醇。

b. 缩酮的生成 平衡主要逆向。 (不断除水) 环状缩酮 缩酮在稀酸中水解,生成原来的醇和酮。

载 体 前 药 前列腺素E2缩酮 前列腺素E2 c. 保护羰基 缩醛、缩酮对碱、氧化剂稳定。

[讨论] 4)与1o、2o胺及氨衍生物反应 与1o胺加成-脱水反应 产物:亚胺 (西佛碱 Schiff base)

具有抗肿瘤活性 N-ß-萘酚醛-D-氨基葡萄糖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 用于研究药物-DNA作用。

与2o胺反应 产物:烯胺 为什么含 的羰基化合物与2o胺反应生成烯胺而不是亚胺? 两位反应性

用活泼卤代烷,主要发生碳烷基化反应。 通过烯胺进行酰基化

醛酮与氨衍生物反应:

贝克曼(Beckmann)重排 肟的几何异构 (Z)-苯甲醛肟 (E)-苯甲醛肟

肟在酸催化下重排生成酰胺

a. 酸催化;b. 离去基团与迁移基团处于反位且反应同步; c. 迁移基团迁移前后构型保留。 贝克曼重排特点: a. 酸催化;b. 离去基团与迁移基团处于反位且反应同步; c. 迁移基团迁移前后构型保留。 5)与亚硫酸氢钠、硫醇的加成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试剂亲核中心是硫原子。 羟基磺酸钠 合成羟基腈的好方法

与硫醇加成

2. -氢的反应 1)-氢的活泼性 碱催化下形成碳负离子;酸催化下形成烯醇。

烯醇式一般较不稳定。 当两个羰基连在一个 CH2上,烯醇含量增大,平衡主要偏向 烯醇式。 当-C上连三个>C=O时,主要以烯醇式存在。 酮式(不稳定) 烯醇式(稳定)

2) 醛酮的-卤代 a. 酸催化卤代(一卤代产物) 生成烯醇决定反应速度。

b. 碱催化卤代及卤仿反应(haloform reaction) 反应通过烯醇负离子进行。 形成烯醇负离子决定反应速率。碱催化-卤代难停留在一元取代。

鉴别

用卤仿反应制少一个碳的羧酸: 3) 羟醛缩合反应(aldol condensation) (增长碳链的反应) 在稀碱催化下,一分子醛的碳对另一分子醛的羰基加成, 形 成-羟基醛(羟醛反应), 后者经加热失水生成,-不饱和醛(缩 合反应)。 -羟基醛

,-不饱和醛 机制:

自身羟醛缩合 分子内羟醛缩合

交叉羟醛缩合

羟醛缩合的应用:

3.氧化与还原 1)氧化反应

酮 酯 用过氧酸氧化(Baeyer-Villiger 反应) 基团迁移优先顺序:

2)还原反应 a. 催化氢化 b.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NaBH4] 氢负离子对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选择性较强。

[LiAlH4] 氢负离子作亲核试剂对羰基的加成。还原性强。 LiAlH4极易水解, 无水条件下反应; NaBH4不与水、质子 性溶剂作用。

符合Cram规则 从位阻小的一侧进攻 c. Clemmensen还原法 适用于对酸稳定的化合物

d. 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 碱性条件 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化合物的还原。 黄鸣龙的改良

弥补Clemmensen还原法的不足,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化合物的还原。

抗肿瘤药——苯丁酸氮芥中间体的合成 [讨论] 用什么试剂完成下列转变? 总结由羰基转变成亚甲基的三种方法及其应用。

以上两种+缩乙二硫醇保护、Raney Ni还原。 (Oppenauer醇氧化的逆反应)

3) Cannizzaro反应(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无H 的醛,在浓碱作用下发生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 交叉歧化反应 甲醛是氢的给予体(授体),另一醛是氢的接受体(受体)。 1. 为什么不能用含H 的醛进行Cannizzaro反应? 2. 如何利用甲醛(过量)、乙醛及必要的试剂制备季 戊四醇?

四. 其它重要反应 1. Wittig(魏悌希)反应 (由醛酮合成烯烃) Ylides试剂制备

反应机制 给出制备下列烯烃所需ylides试剂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

合成与应用: -胡萝卜素

2. 安息香缩合(了解) CN-催化, 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安息香(苯偶姻) 机制

五.  ,-不饱和醛酮 1.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产物

2. 亲电加成 3. Michael(麦克尔)加成反应    不饱和共轭化合物与亲核的碳负离子的共轭加成。

机制

Robinson(鲁宾逊)关环反应

思考题 六. 醛酮的制备 请对下列反应提出一个合理的机制: 1. 氧化 1) 醇的氧化 2) 芳烃侧链氧化(含H) 2. Friedel-Crafts反应、Gattermann-Koch反应

3.水解 试完成转变: 4. 用酰氯还原(Rosenmund还原法) 酰氯 醛

5. 腈与格氏试剂合成酮 腈 酮

本章作业 作业(一): 1(3)、(5)、(7)、(8); 3; 4(1)、(2)、(4)、(5)、(7)、(9)、(10); 6; 10(2); 作业(二): 13; 14; 15(2)、(5)、(8); 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