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 陳麗欣 教授
學習目標 1. 瞭解什麼是性別角色信念。 2. 瞭解兩性在哪些特性上有差異,以及這些差異的起因。 3. 瞭解性別角色信念對兩性在發展與適應上的影響。 4. 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相關理論 5. 了解男性化、女性化與兩性化性別角色類型以及其影響。
案例與社會現像
接續丈夫以工業救國的雄心,在丈夫去世後,領導部屬度過危機與創造第一部國產車,培育獨子成才。 兼具現代與傳統美德的女性典範— 裕隆集團吳舜文女士
充滿智慧、伶牙俐齒,寫起政治經濟文章犀利精準如動外科手術,玩起政治選舉如搞嘉年華會的陳文茜女士。 台灣本土產生的具有獨立思想的一位女性。
性別角色歧視的現像一:玻璃天花板 表面上職場對女性的升遷並沒有設限,看上去一無阻攔,但是你升到某階段後就被擋住了上不去,職場透過組織規章或是組織成員本身的性別角色信念對女性所設的升遷或工作限制。
性別角色歧視的現像二:隱微的歧視 ‧柴契爾夫人當首相時,一位英國祖母問他的孫子長大了要作什麼,孫子驕傲的回答要作消防隊員。祖母問他:「你難道不想當首相嗎?」那位少年兄一臉不屑的說:「那是女人做的事。」 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女性大量進入某個工作領域時,該領域在人們心中的社會地位會下降。(Touchey, 1974)
性別角色歧視的現像三:參與父職 傳統上男性被設定從事「賺錢養家」的角色,必須在職場上出人頭地。 因此男性往往沒有時間參與子女的成長,但是他們也渴望能夠享受與子女的互動。 有關父職的研究成為近年來重要的研究題目之一,顯示:社會越來越重視父親對育兒的產與,也有越來越多父親希望能參與育兒的角色。
性別角色歧視的現像三:兩性交往 - 傳統女性偏好的對象要「三高」:身高、學歷、收入皆比她高的對象。 - 兩性交往中,女性不能主動示好。
‧ 「少夫老妻」 台灣一位17歲的男子要娶51歲的女子,兩家親友都不能接受,男方家長要告女方,社會大眾也把這件事當成鬧劇來看。 ‧「老夫少妻」 台灣一位七十歲的詩人、藝術家兼考古學者與小他數十歲的「小女友」之間的韻事,則為各方津津樂道,被視為風流佳話。
名詞定義 *生理性別(sex):個體生理上是男性或女性。 *社會性別(gender):社會對兩性在社會行為與性格特質上所賦予的意義。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個人自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不一定符合其生理性別。 *性別認同自我概念(gender self concept):個人覺得自己是否擁有傳統上男性或女性特質。 *性別角色信念(gender role belief)、性別角色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對男性或女性應該具有何種特性的信念。 *性別類型化(gender typing):個體學習到社會定義的與性別相關的角色的分類歷程。
刻板印象的激發 什麼樣的情境會增加(或減少)刻板印象的影響力? 社會心理學家提出兩個重要因素: 1、訊息量: 當我們對他人所知的訊息量愈少,愈容易從刻板印象的基礎上看一個 人,並據此做反應。相反的,當我們對某人的特性有更多訊息時,性別 刻板印象的效果即會減少。 2、團體屬性的突顯程度: 團體的組成若出現「唯一」的狀況,常會使人注意到其獨特的社會類別, 並且運用刻板印象在這「唯一」者身上。
刻板印象可能造成的危險與行為表現的評估 1、刻板印象總是過份簡化,而且有時根本是錯誤的。 2、刻板印象擴大了群體之間的差異。 3、刻板印象經常被用以支持對某些團體的偏見與歧視。 根揀研究顯示,一般性的刻板印象可能造成評估個人表現時的誤差。在1968年戈登柏格首先指出評估有性別偏見(gender bias),而影率評估偏見的因素有: 1、工作的性別類型。 2、對於他人所能獲得之有關訊息的多寡。
壹、為什麼要研究性別角色? 1. 性別角色是自我定義中最明顯的向度之一 2 壹、為什麼要研究性別角色? 1.性別角色是自我定義中最明顯的向度之一 2.對性別角色中兩性差異的來源不同的解說會影響到兩性身心適應與生涯上的發展
性別自我概念 1. 自我概念是經由社會互動產生的,「性別」是最醒目的一個可以用來定義自我的向度。 - 孩子在3、4歲起開始建立了性別是不會轉變的概念,他們了解你不會因為穿著打扮變了,你就變成異性了。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例如遊戲的類型、衣服的顏色、講話的方式等建立起他(她)們對兩性應有的性別角色認知基模。(Bem, 1993)
性別的認同 知道我們是位男性或女性,即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在兒童時期即已獲得。對大數人而言,性別認同的獲得過程是平緩而沒什麼困難。然而對某些人而言,發展性別認同卻是一個問題。 變性人是一例子。變性人所認定的心理性別,不同於生理性別。
心理上的男性化、女性化、及兩性化 對於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信念,是我們自我概念中的重要元素。在男性化特質上自我評定較高的男性,與在女性化特質上自我評定較高的女性化,是傳統的性別類型者。 同時在男性化、女性化特質上自我評定較高的人,為兩性者。近來的研究反駁一致模型所提出的「在自我概念裡屬於傳統性別類型的人心理適應較佳」之看法。
2.以往研究「性別與性別角色」的學者其焦點大致集中於下列數個方向: - 兩性間是否真的有差異存在?如果有差異存在,是基因造成的?還是環境社會化的結果?還是基因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 社會期盼兩性表現出什麼特色?也就是一般人對兩性持有什麼樣的性別角色信念或是刻板印象。 -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兩性的社會行為有何影響?
性別角色的限制:教育與工作 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我國婦女社會生活趨勢分析」顯示,89學年度「女性高等教育在校學生數55.9萬人,占高等教育學生比率50.8%。女性勞動力人口392萬人,大專以上占29.1%。十年來,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維持 44-46%,較日本、韓國之50%、新加坡51%及美國60%為低,顯示我國女性人力資源仍待開發及運用。」有近半數的女性在婚後因為照顧家庭養育子女的理由放棄工作。
性別差異 兩性真的有差異嗎? 在哪些方面?
關於行為上的性別差異,有三個理論取向 一、生物取向: 強調生理上的差異、性荷爾蒙以及基因的影響。 二、學習取向: 強調社會對於行為的影響;透過強化與模仿的過程,人們獲得了與性別有關的特質。 三、社會情境的影響: 強調人們的行為隨著情境而不同,決定於團體中的性別組成、社會角色、他人的預期、及工作或活動的性質等因素。
整合型研究結論: 1. Maccoby & Jacklin(1974)回溯了上千個研究,發現兩性只有在下列四個特質上有差異: - 女性語言能力較佳 - 男性視覺/空間能力較佳 - 男性數學成績較好 - 男性攻擊性較強。 她們同時發現並沒有證據支持一些傳統的兩性差異迷思,例如:女性社會需求較強,成功動機較低,自尊較低;男性分析能力較好;女性較受生物本能支配;男性則較受環境支配。
2. 後續研究者以後設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分析文獻中的兩性差異: - 兩性在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如上述語言、數學)相當小,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而且其差距在消失中。 - 兩性雖然在社會行為上有差距,但是兩性間的差距比兩性內的差距要來得小。
非語言行為 - 女性在解讀非語言行為能力上較好。 - 兩性對臉部表情上的解讀能力差異最大;其次是身體線索(body cues);差異最小的是語調(voice tune)。 - 兩性差異亦顯現在青少年與兒童樣本上。 - 女性比較善於「解讀」他人的肢體語言及「察言觀色」。
攻擊行為 1.Hyde(1984, 1986)發現男性確實在攻擊性上較女性為高;但是兩性差異隨年齡增加逐漸變小。 2.Taylor, Peplau, & Sears(1997: 327)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犯罪統計資料發現;男性犯謀殺、強盜、重傷害等罪行遠較女性為高。 3.台灣地區根據法務部網站的法務統計「87年的女性犯罪概況」顯示:男性犯各類暴力罪行數量亦遠較女性為多。
助人行為 Eagly & Crowley(1986)發現男性比女性可能提供他人幫助。但此情形可能只限於協助有困難的陌生人此種較為英雄式的情境。 美國社會比較鼓勵女性擔任照顧人的角色,女性可能比男性會提供朋友安慰及社會支持,研究也支持此種觀點(Shumaker & Hill, 1991)。
從眾與易受影響 1.一般人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是服從性高沒有主見的;某些研究發現女性的順從性高;另一些研究則發現男性的順從性高(Eagly, 1983)。這是因為研究者使用的「題材性質」的問題,在說服的題材是男性比較熟悉的主題時,男性會顯得較不易被說服;反之,如果是用女性所熟悉的主題,那麼女性會較不易被說服。
2.另一個影響兩性順從性的因素是兩性在社會地位上的差別。地位低的人,通常要順從地位高者。 ‧ Eagly & Wood(1982)讓受試讀一段文章,描述一位男士企圖影響與他一同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其中一組未提供描述中人物的頭銜;這一組受試會覺得女性地位應該比較低;而且比較可能順從要求,另一組則收到女性比男性地位高的訊息。此時人們會用地位而不是性別來判斷在互動中,誰應該順從誰。
小團體內行為 - 在小型團體的互動中,女性表現的比較友善,也比較會同意他人的觀點 。男性則較注重與完成團體任務。(Anderson & Blanchard, 1982) - 在領導團體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採用民主與參與式型態。(Eagly & Johnson, 1990) - 在團體表現方面,男性組成的團體其表現優於女性團體。但是在需要複雜的社會互動的團體任務方面,女性團體表現比男性團體為佳。(Wood, 1987) -男性在團體中比較重視的是如何完成工作;女性則比較重視社交互動與維持成員的情感。
情感與友誼 - 長期縱貫研究便發現:男孩常是一群人在一起玩;女孩則是一對對的在一起(Eder & Hallinan, 1978),此種型態持續到青春期與成人時期。 - 與同性交往中,女性比較重視情緒表達;表現較多的親密感受與情緒分享(Aukett, Ritchie, & Mill, 1988;Williams, 1985)。 - 女性間的友誼以分享個人與親密感受為主;男性間的友誼則以工作玩耍為主,男性比較不會去做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性別角色 的內涵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社會上多數人會以性別為分類基礎,將某些概括性的特徵分別加諸於兩性之上的信念。在缺乏足夠參考資料時,人們會依賴刻板印象作判斷。 ‧ Williams and Best(1982)便發現在二十五個國家中,男性被視為比女性在支配性、獨立性、與冒險性上高於女性;女性則被認為在多愁善感、順從性與迷信行為上高於男性。
性別角色的性格特質 1.性別角色的性格特質可以分為兩類: - 男性化特質主要是與工作有關的工具性特質(instrumental traits),如:勇敢、嚴正、支配、強壯、獨立、粗魯、不情緒化、不易受影響、嚴肅、冒險、具企圖心、強健的、聰明的、有企業心、有進取心、有力的、專制的、主動與攻擊性等。 - 女性化特質則被認為是與撫育幼兒及情感表達有關的情感表達性特質(expressive traits),例如:溫柔、順從、柔弱、細心易察覺他人感受、強烈的安全需求與依賴、敏感與情感豐富的,以及吸引人等特質。
2.多數的男性特質比較會被社會視為是正向的特質; 例如多數社會視獨立、堅強、有進取心等特質為正性特質,這些社會也認為男性比女性獨立主動與堅強。 西方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成人特質的描述亦以男性特質為主。
兩性化(androgyny) 3.Bem(1975)提出兩性化(androgyny)人格特質的概念,她指出社會中有些人兼具男性化與女性化的正面特性。 她認為這種剛柔並濟的人格會有比較好的社會適應。
4.性別角色刻板也包含生理特質(physical characteristic)與社會角色行為(role behaviors)。 ‧ Myers and Gonda(1982)發現加拿大大學生在做男性化與女性化的特質判斷時,包含生理特徵(肌肉發達、聲音、與是否化妝);社會與生物角色(是否是男同性戀或生孩子)以及生理性別為主要的內容,人格特質只佔14%的反應。
5.李美枝與鍾秋玉(1996)對國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研究所做的回溯研究顯示: (1)國內傳播媒體製作的節目仍「沿襲並因而鞏固既有的性別角色及性別階層意識」。 國內播製的國語連續劇,兩性角色形塑十分刻板制式:男性性格偏向獨立、開放、活潑、聰明;女性偏向依賴、保守、文靜、懦弱、愚笨;男性比女性願面對有關權威的問題,採用堅持的態度解決人際問題;女性則採用溫和的尋求幫助或參加討論方式;男女婚前平等對待,但婚後則傾向男尊女卑。
(2) 性別角色內容有多元化趨勢。 黎曼妮(1990)分析1960至1989的聯合報廣告則發現,女性角色在「性感暴露」、「工作角色」、「休閒社交角色」三方面皆有增加的趨勢,顯示女性角色多元化。 - 高教育及高社經地位的群體作為訴求對象的商品交通旅遊類廣告,也比較不具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顯示當教育及社經水準提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也隨之改變。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Goldberg在1968年的研究,證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會使人們對兩性有不公平的評斷。 ‧一組評分員拿到的論文的作者姓名顯示是男性寫的(John T. McKay);另一組評分員拿到的論文的作者姓名則顯示是女性寫的(Joan T. McKay),事實上為同一份論文。結果標示為女性寫的論文得到的評價比男性為低。不過這種現像在美國已經不再存在。
性別角色印象如何影響兩性對自己的看法 兩性會對工作或學業成績的成敗有不同的歸因。 女性的成功也往往被歸因於工作容易,或者是由於她很努力,而不是她有能力。 女性比較不會用自己的成就來肯定自我,她必須努力的不斷證明自己確實是有能力的人,才會肯定自我。
個人化診斷訊息 Locksley et al.(1980)發現突顯個人在自我肯定特質上的訊息可以降低刻板印象的影響 。
性別角色信念形成的理論
生物社會學或演化心理學理論 1.生物社會學派(sociobiological theory)或演化心理學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學者認為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反映出兩性真正的差異。 - E.O. Wilson(1978)認為兩性由於演化上造成生理上的差異,使男性主要扮演狩獵戰鬥的角色,比較會發展出攻擊等工具化特質,女性因生理特質會懷孕照顧孩子,因此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照顧、溫暖等情感性特質。
2. Trivers(1972)根據演化生物觀發展出雙親投資模式(parental investment model): - 女性為了要養育子女保持基因的存續,比較會選擇生物性因素之外的社會因素,例如男性擁有的資源與地位。 - 男性因為不需負擔養與子女的責任會重視女性的外貌使否顯示她是健康的配偶,例如明亮的眼睛、彈性的肌膚與合宜的腰臀比例,顯示對方是年輕健康的女性,產育健康子女的機會較大。
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強調兩性發展的早年時期中,對性的感覺及與父母的情緒關係;男性會因為伊底帕斯情節(Oedipus complex)由畏懼或妒忌同性父母,進而產生認同(identification),希望自己能像父親一樣強壯。 實徵研究並不支持精神分析理論的性別角色觀點
社會文化與社會學習 社會文化與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認為性別角色是經由學習與環境的制約以及幼兒的觀察模仿造成的差異。
符合性別角色行為的學習乃透過兩種主要的學習歷程: - (1)角色的性別增強(reinforcement)及類化(generalization):增強是指作父母的常藉著正、負強化塑造小孩子的行為,使它符合某一性別,例如:制止男孩子玩洋娃娃,容許女孩子撒嬌。類化是指學習在類似原來學習發生的情境中表現出被增強之行為。 - (2)仿效父母行為。幼兒觀察父母親的舉止,當父母的言行得到讚賞時,他也會有感同身受的代理性增強感覺,因此會刻意模仿父母的行為。
社會角色理論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 role theory)認為性別差異主要來自社會情境中的社會角色規範。 例如:一般女性對男性談話比男性少用權力展示的凝視行為;但是具有專業地位的女性與男性溝通專業時,則會表現較多的權力展示型的凝視行為。
認知發展理論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發展符合性別類別(gender typing)的關鍵動力。幼兒會因為覺得自己是男(女)孩,而要表現得像男(女)孩。 - 性別認同逐漸開始出現在兩、三歲時,逐漸瞭解一旦生為男(女)性,便不會改變;也不會因為改變衣著打扮就改變性別。此種現象稱為性別恆常(gender constancy)觀念的建立。之後繼續發展性別角色概念(concept of gender)與習得各種社會對兩性之刻板印象。
- 個體對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同與性別角色行為的分類(gender self-categorization)會導引人們從事符合性別角色之行為。 ‧實驗顯示:三歲幼兒,也可以正確標示自我的性別,而且玩符合他的性別的玩具,他如此作是為了符合規範,而不是因為玩異性玩具不舒服;四歲時,以與性別有關之行為標準來評價自己,並且會感到玩異性玩具不舒服。(Bussey & Bandura, 1992)
女性主義理論(Feminist Theory) 性別不僅作為一個描述人的類別名稱,它也被用來作為解析社會現象的工具(analytical tool),性別給予其他被性別化的類別附加的意義。 ‧例如當我們將醫生歸類為男性化職業,此行業會被視為高智力與專業化的行業,並且「適合」男性就讀與工作的領域。一個行業如護士被視為女性化的行業,便被視為需要熱情、助人與耐心等特質,是「適合」女性的行業。
‧ Tweng(2001)分析美國社會自1931年到1993年年兩性在自我肯定(assertiveness)特質上的變化,發現兩性都變得比較自我肯定,但是女性增長的比男性更快。目前北美社會中,兩性在此特質上已無差異存在。 女性主義者亦指出性別反映出兩性在社會地位與權力關係上的差異,因此兩性在支配性與順從性上的差異是反映兩性在權力上的不平等。
兩性化研究
‧兩性化是由希臘字母男性(adro)與女性(gyne)合併而成的字,是指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的特質。 Bem(1974)提出男性化(masculinity)、女性化(feminity)與兩性化(androgyny)性格的看法。 ‧兩性化是由希臘字母男性(adro)與女性(gyne)合併而成的字,是指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的特質。 當有人同時具有工具性及情感性特質時,應能適應較廣泛的情境,而有較佳之心理健康(Bem, 1974)。
回溯了國內研究之後,李美枝與鍾秋玉(1999)做了下述結論「這些研究基本上好像支持了Bem的理論,認為具有兩性化特質者,較能從容應付各種角色的要求,所以生活適應較好,生活滿意也較高」(頁275)。
Spence(1991)認為在概念上,工具性特質不一定等於男性化,情感性特質不一定等於女性化。 - 實徵研究顯示男性化量表(工具性)得分較高者,適應較好,兩性化得分較高者亦適應較好,主要是因其男性化分數較高之故。原因是因為美國社會重視的是事業成就,而事業成就與工具性特質剛強、獨立、能幹、有雄心、自主等有較密切的關係。
恐懼成功(fear of success) ‧ Horner請男女受試分別閱讀男性對女性醫學生的故事,而後撰寫文章,描述這位有成就的學生的感受與後續發展,女性受試在閱讀一位女性醫學生(安妮)有學業成就時,傾向於認為安妮在事業上的成功將伴以感情上的失敗,並且覺得安妮的成功是由於男性幫助她。
Hoffman(1974)發現當男性在傳統女性領域(如家政、護理)成功時,男性也會有較高的成功恐懼。 - 在傳統兩性角色劃分明確的社會中,表現不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會遭受到社會排斥,因此會有成功的恐懼,這種恐懼限制了兩性自我潛能的發展。
性別角色的未來發展趨勢
透視性別差異:角色的變遷 傳統的性別角色是由勞力的分配及男性優勢這兩個基本原則所構成,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社會角色,以及它的變遷。 一、勞力的分配: 傳統上男女必須從事不同的活動,也就是依性別而進行勞力分配,但本世紀,女性從事「男性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女性大量地參與有酬勞的工作,減輕了男性扮演家庭供給者的角色,因此在雙工作者婚姻中的男子可能開始做較多的家庭工作,但是這種變化仍然相當地小。 二、男性優勢 傳統的性別角色中,不論在家庭中或是社會上,男性大多處於至尊地位。現在,這兩個範圍裏都發生了很明顯的變遷。所以現存的各種性別角色看法,不論是指涉工作、或指涉個人關係,與以往相比,均比較不受性別的限制。
‧以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手冊的資料來看,台閩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自88年的44. 39%一路穩定上升到89年7月的46 ‧以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手冊的資料來看,台閩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自88年的44.39%一路穩定上升到89年7月的46.29%,男性則由80年的73.80%降到69.39%。 ‧美國方面,1940年代只有15%已婚女性有工作,到90年代時已有三分之二育有學齡前兒童的母親有工作 。
李美枝與鍾秋玉(1996,頁277)綜合我國男女平權的研究後,做了下列四點結論: - 1.大專女學生的性別角色態度愈趨向現代者,愈傾向於非適性(高職業地位)之職業(程瓊瑩,1987)。 - 2.個人現代性愈高,性別角色態度愈不傳統者,愈不會有逃避事業成就的傾向(關永馨,1986)。 - 3.已婚婦女對主婦、妻子、工作的角色期望愈高,她所面臨的家庭與工作角色衝突愈高(陳俐玲,1988)。 - 4.婦女個人之性別角色態度的傳統性與其對成功恐懼之整體態度呈顯著正相關(莊淑芳,1992)。
未來兩性要如何調整呢? 一種作法是兩性作調整適應彼此的角色期望。 -男性要作角色期望的調整,除了平時與妻子共同處理家務與子女教養、雙親奉養,也不要希望一定要在職場上贏過女性。 - 女性也不要期望配偶一定要在事業上比自己好,畢竟每個人都有其長處。
兩性如果期望勝過對方,會在親密關係中製造緊張與壓力。 簡言之,就是兩性都減少或降低傳統性別角色的期望,讓兩性可以順應自己的性格特質作「一個功能良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