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春( ) 林敏( ) 黄姗( ) 生命科学学院03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肿瘤知识点滴 湘潭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周伏初. 一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 响的基础上,由于外界致病因素(物理、 化学、生物)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质的 改变,形成一种异常的增生。这种异常 增生一旦形成,即使外界至病因素停止 作用,也还能继续自然发展,这说明肿 瘤是整体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医学与哲学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面面观” ——04八年制学生寻求医学大师的人生轨迹.
癌 症 發 生 的 秘 密 食 品 與 癌 症 授課教師:吳進益 老師.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王楠楠 赤峰二中.
肺结核.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期刊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SHL)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的控制淡水鱼类 细菌性出血病的革命性的药物
糖尿病流行病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衰老、凋亡与癌变.
                                                                                                                                                                
3.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晶体化学的发展及简单晶体的制作 组长:赵荣超 组员:邱静雯 叶奕琳 李晓芳 李展铨 区淑娴 梁雪莹.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Karolinska Institutet:
数据库使用指南 Nature全文数据库.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和膜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系列(十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教授
CHAPTER 11 Cell Nucleus and Chromosom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傳染病、戰爭破壞對環境衝擊 課程:HE生態與環境變遷 指導老師:徐明藤 第十組: 組長:化材一甲 B 李驊真
热烈欢迎美国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教授Prof. Noel 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陈艳春(03221053) 林敏(03221070) 黄姗(03221060) 生命科学学院03级 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百年回眸 陈艳春(03221053) 林敏(03221070) 黄姗(03221060) 生命科学学院03级

前言: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前言: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1901-2004年,共有180位科学家,107项研究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1901-2004年,共有180位科学家,107项研究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1992 E.H.费希尔和E.G.克雷布斯 发现作为生物调节结构方式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 R.J.罗伯茨和P.A.夏普发现断裂基因 1994 A.G.吉尔曼和M.罗德贝尔 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5 E.B.刘易斯、C.N.福尔哈德和E.F.维绍斯 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

1996 P.C.多尔蒂和R.M.青克纳格尔 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 S.B.普鲁西纳 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朊蛋白(PRION) 1998 R.F.福尔荷格特、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 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 1999 Gunter Blobel 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 2000 阿尔维德·卡尔松、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 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重要发现

摘要: 我们的论文主要对百年来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的研究领域做了一个简单总结。 分别从细胞与个体、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正文:在1901-2004这103年所颁发的94次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中,细胞与个体、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三个领域所占比例如下:

  随着研究与技术水平的发展,科研仪器的进步,各领域在不同时期所占的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所占的比例在近几十年来的增长尤为迅速。

(1)细胞、个体的宏观领域 在最早的15年里,主要得奖的是在治疗方法与生理构造上有杰出发现的研究者: 医学病理方面: 包括白喉、疟疾、狼疮的光辐射疗法、结核病等突破性研究; 基础生理构造研究:  包括消化系统、甲状腺、眼睛屈光学、血管缝合技术等。

(1)细胞、个体的宏观领域 20年代之后,基于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研究逐渐转向致病因子与机制,同时开展出细胞与生物化学层次的研究。 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是细胞层次的研究方面非常重要的一支; 免疫学研究作为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重要步骤得到了发展。

(1)细胞、个体的宏观领域 近年来… 细胞与细胞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与反应 包括视觉产生机制的研究、大脑构造与各部功能的分区研究以及有关于嗅觉机制的研究(2004)等; 具前瞻性与开创性的医疗方法 例如接种疟疾以治疗痴呆症、证实吃肝脏可治疗贫血、新的传染病源研究等; 医疗策略新方向 开发新药研究、器官移植挽救器官衰竭病人等; 医疗器材的发展 例如心电图的研发、使用电脑断层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体外探测体内疾病或损伤程度等。

(2)生物化学领域 蛋白质 ——许多代谢过程中重要蛋白质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肯定其重要性。 包括核蛋白的发现; 呼吸酶、氧化酶和G蛋白质; 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 等等

(2)生物化学领域 蛋白质和酶循环 细胞产生能量的代谢途径:糖代谢、三羧酸循环等; 蛋白质可逆的磷酸化作用; 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1999)等等

(2)生物化学领域 重要的小分子 新的药物与疗法 胰岛素、抗体结构的研究; 发现维生素在疾病及营养学上作用;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的发现等; 新的药物与疗法 发现维生素在疾病及营养学上作用; 磺胺类药物、第一种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使细菌所导致的疾病受到有效控制。

(3)分子生物学领域 遗传学便正式进入分子层次 结合生物化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46年  H.J.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 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59年  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 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2年  J.D.沃森(美国人)、F.H.C.克里克、M.H.F.威尔金斯(英国人)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遗传学便正式进入分子层次 结合生物化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

(3)分子生物学领域 近来分子遗传学上里程碑式的研究: DNA密码的解读;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了解病毒复制的机制; 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胚胎早期发育的过程与相关基因表现 等等。

小结: 生物科学从传统的生理病理的研究,到今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与其说未来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不如说是生命科学为主导,其他学科与生命科学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 而百年来的诺贝尔奖,正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类在生理及医学史上坚定而光辉的里程!

参考文献: 1、唐得阳 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 团结出版社,1994年; 2、黎先耀, 智慧的星光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文萃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3、诺贝尔光耀百年网站 http://www.losn.com.cn/nobel_prize/2001/qita/index.htm

谢谢大家! 生命科学学院03级 陈艳春(03221053) 林敏(03221070) 黄姗(0322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