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授课教师 杨顺贞.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发展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内江师范学院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简图 一、申请入党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四、预备党员的接收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二、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第五章 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一)幼儿教师与托幼机构教育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学前教育原理》 授课教师: 梁 娟 单 位:章丘电大.
第4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新时期保育工作 ——红苹果教育机构李蓉.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保教知识与能力》 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 2 主讲:小V老师 2019/4/11.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易玉辉 予白网络站长及公众号运营者 出生 天蝎座男 一个又矮又挫又穷的男孩子 喜欢跳舞画画唱歌编程运动等等 立志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2019 / 2018.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涵义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 教育与学前教育

什么是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狭义的教育:指在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等。

什么是学前教育?? 婴儿期:0~3岁 青年期 幼儿期:3~6岁 中年期 儿童期:7~11岁 老年期 少年期:12~15岁

学前教育是特殊年龄段的教育

学前教育:指对从初生到六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它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0~3岁的学前早期教育 3~6岁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二)研究的范围 广义 狭义 学 前 教 育 学前社会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

(1)定义 又称幼儿公共教育。是指在家庭以外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组织与实施的、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 1.学前社会教育 (1)定义 又称幼儿公共教育。是指在家庭以外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组织与实施的、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 (2)特点:具有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 (3)主体:托儿所、幼儿园教育。

特点 2.学前家庭教育 领先性——儿童第一个生活环境 长久性——伴随着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 单独性——对象是儿童个体 随意性——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 随即性——随时随处、潜移默化

本书侧重的是幼儿园进行的对3~6岁的学前儿童(或幼儿)所进行的教育。 效果 形式 效率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零散和不规范 较低 学校教育 预见性和确定性 集中、规范 较高 本书侧重的是幼儿园进行的对3~6岁的学前儿童(或幼儿)所进行的教育。

二、产生与发展 幼儿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人类必须实现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因此,抚养后代、保证婴学前儿童存活与生长的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学前教育。

古代——近代——现代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特点: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 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儿童“公育供养”——“家庭所养” 主要任务:抚养后代、保证婴学前儿童存活与生长。 方式:口耳相传、成人示范、游戏模仿——典型的“生活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 特点: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 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二)奴隶、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学校,但传统的学前教育仍以家庭教育为主。 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未来的统治者和官吏。同时他们毫不容情地剥夺平民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只允许他们跟随父母学习各种劳动知识和技能。

目的 统治阶级 重视 培养统治者 绝大部分儿童 生活和劳动中 受自发的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 培养统治者 绝大部分儿童 生活和劳动中 受自发的教育影响

局限: 把孩子看作是小大人,教育方式和内容上成人化,或者认为儿童不懂事,根本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甚至还有人认为儿童是卑贱的或生来带有原罪。

1.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斯巴达人认为: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为了确保新生儿的体质强壮,国家只准许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成年男女结婚生育。当婴儿出生后,他的生命和养育权并不取决于父母的意志,而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只有身体健壮的婴儿才被保留下来,由父母抚养到7岁。7岁后就要进入国家教育场接受严格的训练。

在7岁前教育者是母亲。主要培养儿童从小不哭不闹、听话服从的习惯,儿童稍大一些,就要他们不计较食物品种和好坏,不挑剔衣物,经受艰难的生活、吃苦耐劳和锻炼身体的种种考验,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从品德和性格方面进行教育,要他们始终保持知足和愉快,不怕孤独、不怕黑暗,并经常带他们到娱乐场所去观赏和聆听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以便学习英雄们的伟大言行,以便他们逐渐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 。

2.雅典的学前教育 雅典的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了要培养英勇的战士,更要把年轻人培养成为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能说善辩的思想家、精明能干的商人和国家的上层统治人才。因此,雅典教育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内容、方法上,都比斯巴达的教育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奠定了西方教育发展的基础。

7岁以前的儿童,一般由父母养育。初生的婴儿同样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只有强壮的孩子才可以让父母带回家中;凡不符合要求的婴儿都要弃置野外,或是由奴隶抚养,长大后成为奴隶。 7岁前男孩子在妇女们的闺房里享受和女孩同样的教育。7岁后的男孩,由教仆陪同入学同时进文法和音乐学校。而女孩则一直被留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学习读写、演奏乐器、纺织、缝纫、烹饪和刺绣等。

古代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优选法”等具体措施;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对儿童从小就开始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整个幼儿教育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

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由于社会的需要,一些慈善家、工业家开始创办了幼儿公共教育,从而开创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 (三)近现代的学前教育(10) 大机器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冲击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大批妇女为了生活,走出家庭,寻找职业。资产阶级残酷剥削,致使幼儿无人照顾、流落街头、智力落后、死亡率极高,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由于社会的需要,一些慈善家、工业家开始创办了幼儿公共教育,从而开创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

到十九世纪末,工业技术革命推动生产飞跃发展。一方面由于广大妇女走向工厂,幼儿园的发展成了社会的需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入学前的准备教育才引起了重视。这一时期,欧文、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在创建和发展幼儿教育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创办人 时间 地点 机构 性质 欧文 1816年 新兰纳克 幼儿学校 世界上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 福禄贝尔 1837年 1840年 勃兰根堡 幼儿园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1903年 湖北武昌 湖北幼稚园 我国第一个公办幼儿园

1、欧文“性格形成新学院”中的“幼儿学校”11 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教育万能”思想的影响下,认为教育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改变社会的面貌,并坚信必须尽量从儿童最小的时候开始培养,才会收到真正的效果。

为了他所办工厂的女工们不至于在工作时惦念自己的孩子,他在1816年在新兰纳克创办了“幼儿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农民工子女入园问题”

欧文的教育思想 原则:“要尽力使小朋友快乐” 创办的出发点: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 课程设置的依据:全面教育思想

“幼儿学校”的幼儿,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度过,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教师常常带幼儿去观察周围环境,与他们进行不拘形式的、亲切的谈话,教他们跳舞、体操。游戏、跳舞和体操是“幼儿学校”重要的教育手段。

欧文在选择幼儿教师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注意。他认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品质,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要善良和正派。 欧文重视家庭教育。他强调指出“如果儿童不能养成最理想的性格,那也不是由于他们的过失,而是由于管教他们的人和他们的父母对于人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欧文办的“幼儿学校”极为成功,恩格斯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发明并第一次在这里创办了幼儿园。孩子们从二岁起就进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但是,由于他创办幼儿学校的目的主要是保育无人照顾的幼儿,使之免于流落街头受饥、寒、病死的煎熬,因此,学校中教育的成分很少。这个早期的幼儿教育机构,具有福利性质。

2、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福禄倍尔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Kindergarten)直译为儿童花园。从此,这一名称被全世界普遍采用。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其学习玩具叫做“恩物”。

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约翰·杜威(美国) 1、“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2、儿童中心论

蒙台梭利(意大利)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三要素构成: 环境、教师和教具。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 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 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这 是有积极意义的。

3、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清末“洋务运动”后期,两户总督张之洞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办新式教育。湖北巡抚端方于1903年9月在武昌创办湖北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正式诞生。      

办园方针和方式均采用日本模式,特聘请3名日本女师范生任教。   在幼稚园的《章程》上规定,其教育保育任务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同时规定招收对象为5--6岁儿童,学期一年,收托时间为每日3小时。开设的科目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戏7项。   入园除饭费外,其他如服装、图书等均为由官备。     

幼稚园内附设好学堂,培养幼稚园“保姆”,招收15---35岁女子专门学习保育学科。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原址现为湖北武昌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

清政府1904年,由张之洞、张百熙、容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包括蒙养院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颁行的学制,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使蒙养院成为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

出现阶级性和等级性(统治阶级的子女才有机会) 慈善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性质 内容 目标任务 手段 原始社会 每个幼儿受到平等的教育,无阶级性 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经验 保证幼儿 存活 完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 (直接示范) 奴隶、封建社会 出现阶级性和等级性(统治阶级的子女才有机会) 四书、五经、六艺 培养成为未来统治者和官吏 机械式模仿和死记硬背 资本主义社 会 慈善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与现代生活相联系 对幼儿进行基本的保育、解放妇女的劳动力 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形式。

(四)现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国内有影响的学前教育家: 南陈北张: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张雪门(理论专著)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机构或章程 人物 时间 意义 湖北幼稚园 1903 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张百熙、荣庆 1904 第一次用国家学制规定学前教育的名称 《幼儿园课程标准》 1932.10 第一个由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 《幼儿园暂行规程》 新中国 1952.3 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管理条例》 国家教委 1989.8 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 《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6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教育部 2001.7

1、国统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旧中国的幼儿教育的发展:到1947年仅有1301所。分布在沿海大城市。陶行知抨击害了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2、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4年《托儿所组织条例》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我国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 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设在较安全的后方,对象主要是奔赴抗日前线将士的儿女和烈士遗孤; 2、整日制的托儿所。由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主办,收托本单位干部、职工子女; 3、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弟妹开办,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 4、“游击式”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采取分散由群众抚育与集中保育交替的方式,由一名负责人作组织、联络检查工作。 返回

(五)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全面改革、逐步发展的十七年;横遭浩劫的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前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和重视。 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史的转折;曲折起伏中发展。 改革开放中幼儿教育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幼儿教育的性质、任务及总方针 1949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 ,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 1951年,政务院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新学制的第一部分即幼儿教育。新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是幼儿园。

2、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教学纲要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952年)     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展;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长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并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

幼儿园的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主义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2)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观和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 (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增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养原则     使幼儿全面发展;使教养内容和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有独立活动完成简单任务的机会,使幼儿习惯于集体生活;使必修作业、选修作业以及户外活动配合进行;使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密切配合。 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     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共六项

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政府同一办园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园相结合方针,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1959年《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明确了对各类型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职责,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 1989年《幼儿园规程(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

4、制定统一的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国家都统一制定教育任务。 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5、试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省、地级——县级——乡镇——村民自治组织 该文件还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6、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 托儿所、幼儿园 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季节性幼儿园......

7、学前教育改革道路曲折 学前教育领域学术批判 对《幼儿园工作指南(初稿)》的批判 对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等人的批判。 这两次批判都是在左倾错误路线下发生的,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 这两次批判混淆了政治和学术的界限,挫伤和打击了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使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极度混乱,也导致幼儿教育中政治化、成人化的现象长期流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 全盘否定党和政府的学前教育路线 学前教育的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 幼儿教育机构渠道摧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幼教体系的规律 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师资水平

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的开展 1、学前教育向低年龄延伸; 2、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3、注意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 4、注意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 5、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 6、发展社会学前教育,正规化的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 7、重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密切合作; 8、重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等。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 :(p35)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一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44.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和发展 一、托儿所 二、日托中心 三、幼儿园 返回

一、托儿所 1、第一个托儿所是1776年由法国牧师奥柏尔林建立。 2、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游戏学校。 3、1933年10月,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联邦政府紧急救济署批准建立托儿所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到1938年他们先后为20万贫困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照顾和教育机会。 4、“幼教优先方案”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开始于1965年夏天,主要收托家庭收入低微的4——5岁的儿童。 返回

“幼教优先方案” “幼教优先方案”有5个组成部分: (1)为儿童医药与牙科方面服务; (2)社会服务于家庭教育; (3)使用自愿服务人员; (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 (5)做好入学准备。 返回

二、日托中心 日托中心的出现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1)工业革命为母亲走出家庭谋生提供了机会;(2)人们发现外出工作的母亲其婴儿的死亡率比不工作的母亲婴儿的死亡率高。 1、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死亡。 2、1854年,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所日托站。到1897年这样的日托机构大约已有175所。 返回

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全日制;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健康、营养、社交和情感的发展;教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训练的。 不同点:时间不同,日托中心寄托的时间要长一些;服务对象不同,日托中心是为外来移民和贫困的有工作的母亲服务的。托儿所却被看作是中上层家庭层家辅助设施,富裕家庭的子女可以随意挑选他所进的托儿所。 返回

三、幼儿园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 2、1856年,舒尔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 3、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所实验幼儿园。 返回

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区别 托儿所:用于专门照顾和培养婴幼儿生活能力的地方,也指公共场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过训练的服务人员临时照顾孩子们的房间或地方。 幼儿园:旧时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而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开办的,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在1873 年,德国人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提出,这样的学园应该叫“幼儿园”,从此幼儿园的名称就被传播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