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學概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两性比较进化学 本期讨论:爱国是文化使然还是生物本能?. 请以科学的眼光学习本章的内容 本章内容来自《社会生物学》、 《进化心理学》、《自然》、《科 学》等书籍和杂志。 请以科学的眼光学习本章的内容.
Advertisements

周刊 总第 40 期 2013 年 9 月 22 日 本期编辑:叶放放 温州滨海学校教科室主办. 心 理 画 外 音 ——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第三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3.5 数值微分 数值微分的外推算法 三次样条求导 插值型求导公式.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壹、法之位階 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一條之規定: 「法律不得牴觸憲法,命令不得牴觸憲法或 法律,下級機關訂定之命令不得牴觸上級 機關命令」。 憲法 > 法律 > 行政命令  法律名稱: 1.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二條規定,「法律得 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勞動檢查常見違法案例說明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
品牌管理與策略 期末報告 G 行銷管理研究所 行銷碩二 林義傑.
第一节 品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品牌策略 第三节 包装策略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参考资料: 杨锡山,西方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胡爱本,新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一个年轻国家的成长 美国史专题复习(上).
宇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禱告假不了.
Chapter 6 竞争与合作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合作战略 竞争优势分析.
企业高成长策划 杜志刚.
成功的招聘 一、明确用人需求 二、做好面试前的准备 三、行为事例STAR法 四、在面试中恰当的提问 五、做出正确的选聘决定.
說明單位:實習暨就業輔導組 地點:延平技術大樓1樓109教室 時間:105/6/1,中午12:10
Chapter7 退房程序與帳務的處理.
形形色色的昆蟲 昆蟲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即出現在地球上,是世界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動物,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一百萬種左右,佔地球上所有動物種類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現在就讓我們觀察昆蟲是怎樣一代接一代的創造新生命吧!
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 美國景氣循環變化歷程 景氣循環面面觀 景氣循環分析的介紹 總體經濟學 chapter 8 景氣循環.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第23章 第三节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安 全 維 護 臺 東 林 區 管 理 處 消費安全 詐騙防範宣導 健康生活 毒家新聞 杜絕不明匯款及金融轉帳操作
Chapter 6 选择渠道成员.
指導教授:顏佩如、葉川榮 宋方琦測統二甲 鄒紫君科四甲 詹永紳科四甲 賴維多語四甲 吳菀蒨音四甲 陳柏成語四甲
色彩性格 -----发挥你的最佳本色 我相信生命是最富有情趣的旅程。 他可以成为你梦想不到、更美妙的旅程;
Chapter 9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第一節 進入職場前的準備 第二節 培養求職能力 第三節 當前的就業趨勢 第四節 新世代工作地圖
銀行實務報告 台灣銀行與台新銀行消費金融比較
CHAPTER 7 服務的商務禮儀 Instructor: 李育倫.
CHAPTER 6 寫的溝通. CHAPTER 6 寫的溝通 第六章 寫的溝通125 第一節 寫的溝通之特性127 壹、蒐集資料為起點128 貳、清楚表達訊息128 一、大綱模式129 二、自問自答模式 130 三、腦力激盪式 130 參、善用資料130 肆、簡潔有力131 一、簡潔扼要,話說完就停筆131.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八章 医院管理沟通 良好的沟通对于组织的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沟通不良可能是人际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記憶法 冼慧儀.
红色经典阅览室 河北省第二届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
第一章 绪论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林伯的風箏.
基隆市立八斗高中 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 402 班『親師座談』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Chapter9 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運動與偏差行為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老師 ____製作.
第十四章 火災及地震保險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火災保險的種類 第三節 火災保險的費率 第四節 我國火災保險 第五節 住宅第三人責任基本保險
國民所得統計與經濟結構 國民所得會計:產出、所得與支出的測量 國內生產毛額 儲蓄與財富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 利率
數學趣事或漫談 電資一甲 第19組 組員:傅瑀喬 曾銘翔 陳彥傑.
预防流感保健康 学校 老师.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本节内容: 一、泰勒 ( Taylor ) 级数 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十二章 两类问题: 在收敛域内 求 和
第14章 總體經濟政策之爭論:法則與權衡性.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 第3節 基音與泛音 一、縱波的駐波 二、開管樂器的駐波 三、閉管樂器的駐波 四、共鳴空氣柱實驗 範例 1 範例 2 範例 3 範例 4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作者: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9.5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通过上节的学习知道:任何一个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 内,均可表示成一个函数(即和函数).但在实际中为了便于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授課老師 : 謝 慧 民 老師 第13組: 何美芳 U 鄭帆妤 U 胡曼婕 U
督導諮詢議題 CHAPTER 9. 督導諮詢議題 CHAPTER 9 督導諮詢議題 1.為了保護當事人,督導者和受督者需要遵循倫理指引來進行督導。 2.督導者對他們所督導之受訓者的行為,有法律上的責任。 3.督導者有責任監督和評估受訓者的工作表現,讓其維持一致和專業的水準。 4.要發展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實務工作者,接受督導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觀光學概論

Chapter 7 交通運輸

本章學習目標 ◎ 暸解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認識現代交通旅遊的主要方式與特 性 ◎暸解旅客對交通運輸的選擇及未來 發展趨勢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一、交通運輸的定義與成長 在現代社會中,運輸促進了地區及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文化進步,甚至是國防鞏固的關鍵,對現代生活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國學者張有恆指出運輸乃是利用各種運送工具及通路,將人及貨物從甲地運至乙地,以克服空間阻隔的一種經濟活動。運輸服務範圍包括客運與貨運,前者的社會經濟活動包括工作、求學、購物、遊憩休閒、探訪親友、商務或個人事務的活動;此外,有少數運輸活動(如:騎乘水上摩托車)的主要目的在於運動、觀光或從中得到某種經驗或滿足感。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運輸是人類活動行為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從前人們利用步行或藉由動物背負貨物至市場進行交易或買賣例如花蓮的米棧古道,早期當地居民需要跨越海岸山脈進行交易。運輸使人們可從居住地及工作場所長距離移動,貨物可從各製造地傳送至販售地。隨著時間演進,運輸技術不斷地進步,貨物及人員運送旅程時間大幅縮短,運輸方式的改變、運輸工具的增加及運輸範圍的擴大直接促進訪客數量大幅成長,而旅客的成長也成為促進運輸發展的助力。

騎乘水上摩托車的主要目的在於運動、觀光或從中得到某種經驗或滿足感。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二、旅遊與運輸的關連性 世界旅遊組織將旅遊定義為:個人離開通常居住的環境移動至其它地方並且停留,從事休閒、商務及其它目的。旅遊排除了個人例行性的行程及個人家居環境,換言之,旅遊是種在非例行環境從事的非例行性行動。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從運輸學的觀點而言,都市的發展與運輸系統演進息息相關,運輸速率提高,都市可能發展的範圍也隨之擴大。成功的旅客運輸是觀光業發展的基礎,因此旅遊交通運輸的承載能力便成為旅遊業生產力與國家地區旅遊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評量項目,其重要性可由以下幾個方面窺見: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一) 旅遊運輸是旅遊業生存與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 :離開居住地進行旅遊活動,第一個要解決的 問題就是空間移動。缺乏交通運輸使長距離空 間移動難以實現,現代跨國、洲際旅遊更是難 以達成。交通運輸的現代化使運載能力、航行 速度提升,節省旅遊時間與花費,使得旅客的 旅遊活動空間範圍不斷擴大, 促進旅遊業發展 。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二) 交通運輸是旅遊活動形式,也是旅遊的吸引力 因素:交通工具的多樣化可豐富活動內容,藉 由不同工具進入不同屬性的旅遊地點, 增添旅 遊活動的色彩與內容,交通工具的體驗有時也 是旅遊的目的或吸引因素,例如台北貓空纜車 及高雄愛河的遊船。 (三) 交通運輸收入是旅遊業的重要營收之一:除步 行與騎自行車外,交通工具的搭乘都必需支付 相當的費用,旅客的交通支出通常佔旅遊總預 算的20-40%,旅遊交通運輸不但促進旅遊業的 發展,也是該產業中重要的收益。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Prideaux 指出運輸在旅遊發展中扮演多重角色,必須負責連接初始地到旅遊目的地、連接旅程中不同地區、提供安全舒適而且具有競爭力與快速的運輸方式、提供貨運服務等任務。在觀光系統中,運輸是觀光據點與市場間的重要橋樑,為必須項目。交通設施最重要任務便是提高地區可及性並促進區域發展。Kaul 指出交通運輸與旅遊業的關係如下: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1. 旅遊業未來發展受運輸科技發展影響。 2. 旅遊業是一個巨大的活動現象集合,需要運輸及 其它設施的相互合作。 2. 旅遊業是一個巨大的活動現象集合,需要運輸及 其它設施的相互合作。 3. 運輸設施的服務品質影響旅客流動的方式。 4. 現階段、未來科技與需求水準的綜合評估是運輸 系統協助旅遊業成長的關鍵。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5. 不同運輸模式的價格結構與競爭將促進價格下降 及品質提升,有助於旅遊發展。 5. 不同運輸模式的價格結構與競爭將促進價格下降 及品質提升,有助於旅遊發展。 6. 國內及國際間旅遊系統的整合增進旅遊業的流動 與成長。 7. 運輸科技的發展達成更有效率的運輸管道並有利 於旅遊業的擴張。 8. 住宿業應配合旅遊及運輸的擴張持續成長。 9. 持續成長的設備與科技將普遍影響未來世界旅遊 。

圖為德國黑森林有名的蒸汽火車之旅。(作者提供)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在本質上,旅遊資源是旅遊地崛起的重要條件,但旅遊地的興起與發展則仰賴交通系統提昇旅遊地進入的易達性及深入程度。在現有的旅遊景點分析中,許多擁有豐富觀光資源的地區有時訪客人數卻不多,地理位置和地形上的隔絕經常成為前往地點考量的限制因子,旅遊地的發展規模與交通運輸便利性,此兩者的關連性甚至超越旅遊資源的級數。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美國有高達20% 的經濟活動與運輸直接相關,運輸影響了土地的使用形態和社會互動方式,為地區旅遊業的相關營運部門帶來可觀的產值。英國學者Cooper 等指出根據下列因素,交通運輸在觀光產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 抵達目的地的方法:藉由交通運輸工具達成旅客 從居住環境到旅遊目的地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必要 途徑。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2. 在目的地移動的必須方法:旅遊的目的地經常不 只一個,地點間的轉換同樣依賴交通運輸工具達 成旅客的傳送。 2. 在目的地移動的必須方法:旅遊的目的地經常不 只一個,地點間的轉換同樣依賴交通運輸工具達 成旅客的傳送。 3. 真實旅遊活動的吸引力或活動:以賞景為目的的 交通工具為例,遊艇及纜車本身就具備娛樂及體 驗的活動本質。不過能否將運輸視為旅遊經驗, 需考量是否具備相當程度的運輸模式(有些交通 工具的使用較有娛樂效果)、旅客個人特質、旅 客使用工具的頻率、旅客團體的組成(有年齡較 小的嬰幼兒或團體成員不同程度的親疏關係均可 能造成影響)等因素有關。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以上論點說明隨操作方式的不同,交通運輸對整體旅遊經驗也有相當的貢獻。尹駿指出從目的地前往觀光地區,若能提高對交通運輸的滿意度,就能改善觀光價值鏈(如表7-1)。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旅遊交通中的旅程可與旅遊者的娛樂活動緊緊結合,旅遊交通成了觀光旅遊組成的一部分,一方面可節省單純空間移動的時間,另一方面可豐富旅遊內容,提升旅客對旅遊的滿意度,兩者緊密結合將是未來旅遊發展的重要方向。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三、運輸系統的組成與巡迴模式與相關概念 國外學者McKercher 和 Lew 指出以任何一種方式檢驗旅客移動(如表7-2),都可從運輸過程及目的地遊程安排的分析得知,各要素的相異操作方式增進旅程組合的豐富多樣性,創造出不同市場商品的可能性。不同的組成結合也形成相異的旅遊運輸形態與旅程,個人可根據預算、時間長度與地區位置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運輸方式與旅程安排。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運輸供給具有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特質因素,它的產出包括增加移動能力與旅遊休閒時間及強化旅遊體系本質的效果。McKercher and Lew 將不同組合的旅遊運輸巡迴模式,分類成四種主要形態(如表7-3): (一) 單一目的地前往:最簡單的巡迴模式僅有一個 目的地,旅程就是單純的前往與歸途,途中可 能包括或不包括路上周邊景點的行程。 (二) 同一區域環狀探索:以一條運輸線路來回單一 目的地區域,依循環狀的方式探訪目的地區域 旅遊點,在不同地點進行過夜及停留。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三) 環狀旅遊:以環狀不重複路線的方式進行旅遊 ,可在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運輸模式。 (三) 環狀旅遊:以環狀不重複路線的方式進行旅遊 ,可在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運輸模式。 (四) 單一停留基點的探索:傳輸連接模式是以旅客 在同一目的地為主要停留基準點,對四周地區 進行探索訪問。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旅程涉及的組成元素繁多,觀光客的需求與購買能力、動機、價格、日程、目的地選擇、交通運輸工具與餐旅相關旅遊業等因素皆可組合產生不同的套裝商品。設計策劃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行程安排,必能成功搶佔競爭激烈的銷售市場,也是旅行業者旅程設計工作的第一要務。

公眾運輸連結站提供旅客進入交通工具或進行不同模式運輸體系的轉換行動,如飛機場。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四、旅遊交通運輸的構成要素 旅遊交通與公共交通的構成要素相同,都是由旅遊交通路線、交通運輸工具、旅遊交通接駁轉運站等三個硬體設施與旅遊交通管理系統的軟體組成,包括以下四個主要因素: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一) 道路航線: 道路航線是旅程中交通工具操作的 中間介質, 指的可能是人工道路、鐵路或天然 的空中及水上航線,如公路、鐵路、索道、運 河、湖中、海上航線及空中航線等。 (二) 交通工具:旅遊交通運輸工具可分為傳統、現 代及特殊交通運輸工具等三種:現代工具包括 飛機、火車、地鐵、汽車、輪船等;傳統交通 工具為人力車、自行車、馬車、帆船、轎子等 ;特殊工具則有纜車、汽艇、滑翔機或滑竿等 ,未來可能還將涵蓋太空梭或更新發明的交通 載具。

德國萊茵河上的觀光遊船,帶給旅客旅遊上不同的視野。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三) 連接站:公眾運輸連結站提供旅客進入交通工 具或進行不同模式運輸體系的轉換行動,如飛 機場、火車站及碼頭等,其與輔助設施(如導 航燈)是交通運輸工具的停靠地點。 (四) 旅遊交通管理系統:是計畫、指揮、調度和監 控交通運輸的系統,包括管理者、訊息傳輸系 統及相關的制度規範。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這些要素在不同運輸模式中變異著,並在價格、速度、承載量、安全性、工具驅動能量(如過去傳統的自然牲畜動力、蒸氣機內燃引擎到噴射世代)及服務知覺品質等有著不同的表現,成為各運輸交通工具的特點及吸引力。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五、提供運輸的單位 與運輸操作相關的單位來自於不同的組織,可能獨自或是聯合行動,約略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 政府:我國交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交通部,主 管全國交通行政及交通事業,涵蓋通信、運輸 、氣象、觀光四個領域,負責交通政策、法令 規章之釐定和業務執行之督導,在國際、國內 及地區層級中發展不同運輸模式操作的規則與 方針。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二) 基礎建設提供者:將政府方針帶入實證階段, 可能包括公共及私人部份,建造及實行皆依照 政府的方針與規定。例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養護工程處業務主要掌管全市道路、橋樑、地 下道、公園、路樹、路燈、綠地之養護,新設 公園之設計、施工興建等。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三) 運輸工具提供者:使用基礎建設去負載商務及 休閒旅客,依照政府發展的規則與方針、應用 目前技術所發展的裝置達成人員貨物的運送傳 遞,例如國內外航空公司、高鐵、公民營客運 公司、北高捷運、租賃汽車業、計程車等。以 國光客運為例其擁有超過910輛巴士,以及99條 的客運路線,平均每日接載乘客數達8萬人次以 上。

交通運輸的定義與重要性 以上單位的區分界線隨著不同地方與國家將會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探討交通運輸在觀光業的角色時,不能忽略政府的重要性,政府具有制定運輸相關政策並發展相關基礎建設的能力與權力,關係著國內、外觀光的發展。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從古至今旅客運輸的方式隨著科技演進不斷改良,因此導致人類觀光旅遊活動演進約略可分為三個時期: 1. 黎明時期到1 8 4 0年:觀光族群範圍侷限在富裕的 菁英階層,較不受金錢及時間因素限制,主要依 賴馬車作為遊覽活動的交通工具,也因此促進交 通道路的整建工作。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2. 蒸氣機時代至1945年:蒸氣機促進鐵路及輪船等 大型交通工具的出現,工業革命則創造了新的觀 光族群-中產階級;因應第一次世界大戰需求, 車輛性能大幅提高,以汽車為近程旅遊開始發展 ,長途旅遊交通工具則依賴鐵路及豪華客輪。 3. 現代大眾化觀光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爭 科技應用在空中運輸,飛機取代輪船成為長途及 國際旅遊的交通工具,旅遊成為社會大眾需求。

航空運輸在全球建立了密集的帶狀分佈,飛機也成為遠程旅遊最重要的工具。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當世界進入了大眾觀光時代後,運輸技術持續進步,運輸工具種類不斷增加,使得運輸領域擴大,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也依運輸工具特性而有不同的發展。西元1970~2000 年間汽車和航空旅遊兩個主要運輸模式擁有優勢地位,汽車由於使用普及,已成為休閒渡假的主要旅遊模式,在個人易於使用的因素下,不斷攀升的觀光客人數也使得交通管理的壓力上升;航空業興起則充分反映現今社會對時間效率應用的重要需求,造成全球各地長、短期旅遊蓬勃發展及廉價航空旅遊革命;相對地,陸地運輸發展則日漸趨緩變成輔助性的交通運輸模式,唯一的特例就是能結合快速、搭乘方式簡便並具有觀光娛樂價值的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在速度、便利性、附加價值或時間節省上具有優勢,也在交通市場投下具改變性的關鍵影響要素,高速鐵路在部份地區甚至成功取代空中運輸,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現代旅遊交通最常依據交通模式進行分類,一般分為空中、鐵路、水上及陸路運輸等四種,以下將分別說明其演變與特點。 (一) 空中運輸 旅遊必須跨越一定程度的距離,因此交通運輸在旅遊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03 年美國的萊特兄弟首次試飛成功後,隨著科技的演進,航空運輸在全球建立了密集的帶狀分佈,飛機也成為遠程旅遊最重要的工具。飛機克服了進入某些地區的困難度,也大幅下降移動時間,使國際旅客持續大幅成長,今日國際旅遊以航空為交通運輸的旅客佔95%。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觀光區的開發關鍵除地點具吸引力外,就是考慮交通及旅行設施的完善。各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訓練的大批飛行員、飛機設計與飛行技術的提升、航空領域相關知識的研究及作戰需要建立的機場等,都成為日後發展航空業的重要基礎。空中運輸的優勢在於快捷、舒適、安全、速度快、航線開闢不受沿途地面的各種天然與人為障礙的限制;但也有運費較高、運載量較低、空港佔地面積大、用地條件高、飛機起落噪音污染嚴重、機場位置選擇限制,以及航空運輸存在最小飛行距離限制(空中直接距離200 公里為最小經濟半徑)、易受天氣條件限制等特性。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劉修祥分析航空技術在運輸能力上的表現(如表7-4)可知,增加航程及座位數的客機設計乃現今航太科技研發的趨勢。隨科技不斷進步,結合巨型、速度與電腦科技的噴射廣體客機出現,空中旅行變得更舒適與快捷,縮短國與國間的旅程時間,也為國際觀光旅遊發展新的態勢。1980 年英法合作製造的協和式客機曾一度為航速開創突破性的局面,由倫敦到紐約搭乘一般噴射機約5 小時,搭協和式飛機約僅需2 小時53 分,但其每班飛機標準載客數為100 位,最大載客數為140 位,因此票價高昂,一張來回機票費用約一萬美金,同樣航程是一般飛機的10 倍。由於造價昂貴、營運費用高,加上對安全性的疑慮,協和式飛機終於在2003年10 月28 日結束最後一次航程而邁入歷史。隨世界政經情勢劇烈發展,現階段大多數航空事業皆出現成本高漲、利潤下跌的趨勢,發展省油的機型是各家航空公司的重要原則,以節省燃料、降低飛行成本為航空器的發展趨勢,飛機製造均以發展航程更遠、速度更快、載客量更大為研究目標。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空中運輸能符合國際旅遊與遠距離國內旅客縮短交通時間的盼望,其重視的因素包括飛機起降時間、中途停降次數、飛機乘坐的安全性、著陸次數、舒適的乘機環境與良好服務。航空公司的形象不僅只是機體的圖形標誌,更是人員服務的品質意象,其經營區域可分為國內與國際航線兩種,營業項目可分為客運及貨運,而其經營方式可分為下列三種: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1. 定期航空公司:定期提供空中運輸服務,採固定 航線、固定班次方式飛行,必須遵守按時出發及 到達所計畫飛行目的地的義務,不能因乘客少而 等待或停飛,也不能因無乘客上下 機而過站不停 。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2. 包機航空公司:為因應顧客需求,不論任何時間 、乘客多寡,只要有航線的地點都可提供服務。 由於此類型包機不屬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員, 因此票價制訂與運輸條件更有彈性,是純粹以營 利為主的民營事業,依承租人與包機公司的契約 進行指定航線及時間安排,按約定整機租金收費 ,營運上的虧損風險由承租者負擔,一般多會招 攬觀光旅遊團搭乘,以節省空運成本。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3. 空中計程車服務:為私人包機服務,人數約4-18人 ,通常用於商務用途,提供便利彈性的服務特性 ,可量身定做個人旅程及時間安排。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二) 鐵路運輸 1825 年9 月27 日鐵路之父史蒂芬森(G. Stephenson)試行成功開創了鐵路運輸發展,至今仍然是旅遊活動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包括載運旅客的列車、以觀光為目的的觀光列車、地下鐵及輕軌電車等形式。鐵路運輸具有票價低、環境污染小等優點,更可依照旅客流量與節慶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列車車次,並有運輸能力大、載客量多、時間精確、平均人力耗能少、長途成本運輸低、受氣候季節影響小、安全性高等優點;缺點則為相關運輸投資金額龐大、短途運輸成本高、依賴鐵路作為載體靈活性較低、修築工期長、受地區經濟和地理條件限制等。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過去鐵路交通發展一度因航空交通與公路交通的崛起而出現市場衰退現象,直到時速高達300 公里以上的高速火車出現,結合快速與經濟的雙重誘因使鐵路交通再度出現新的發展曲線,地位與作用也再度提高。高速鐵路航行速度是汽車的2至3 倍,花費則只是航空的一半,以台北到高雄為例,在高速火車營運後,原搭乘飛機的旅客轉而選擇搭乘高速火車幾乎迫使北高航線進入停飛狀態。由於速度快以日本新幹線為例,從東京至大阪的路線,速度甚至比飛機更快一些、發車與抵達時間的準確性,火車的行駛受到自然條件與機械影響程度較小,較利於旅遊計畫的執行操作,也是大眾選擇鐵路運輸的重要因素;此外火車的乘坐系統、環境及設備,使旅客可在過程中保持體力,舒適的環境也能增進休閒娛樂的功能。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三) 水路運輸 自1807 年羅伯特富爾頓(Robert Fulton)創造了第一艘蒸汽動力輪船,到1960 年後噴射飛機普遍採用前,水路運輸一直是遠程客、貨運的主要方式。在固定的水域或航線上使用船舶運載遊客、船上沿途觀光或在一至數個觀光地停泊上岸觀光遊覽,包括河流與海洋等兩種形式,是種具有歷史的運輸方式。小型用船可滿足特定航線的探險旅遊需求(如南極洲和加拉帕格司群島),而被稱為浮動休閒娛樂場的大型郵輪則可提供交通、住宿娛樂、購物等服務。水路運輸的優點在於續航力強、運輸成本低廉、不受河川或海洋等地理條件阻隔、僅需要極少的線路投資及安全舒適等特性,缺點則為速度慢、僅能停靠碼頭港埠、受航道條件影響大。

郵輪被稱為浮動休閒娛樂場可提供交通、住宿、娛樂、購物等服務。圖為加勒比海中著名的嘉年華郵輪,正安靜的停靠在我們的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島的港口。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旅客對水上運輸的看法受航行目的地港口城市的旅遊價值和數量、航程遠近、停靠地觀光娛樂項目的吸引力、郵輪舒適豪華程度與輪船上的娛樂活動有趣程度等因素影響。現今水上航運大約可分為下列三種: 1. 海上郵輪:市場上有多種郵輪產品,如專門提供 具有冒險性或較特殊遊程的郵輪,甚至本身就是 旅遊目的地的大型郵輪,提供交通、住宿及各種 娛樂活動等,較為國人耳熟能詳者有全世界最有 歷史的冠達郵輪(Cunard Cruise Line)或麗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旅客對水上運輸的看法受航行目的地港口城市的旅遊價值和數量、航程遠近、停靠地觀光娛樂項目的吸引力、郵輪舒適豪華程度與輪船上的娛樂活動有趣程度等因素影響。現今水上航運大約可分為下列三種: 1. 海上郵輪:市場上有多種郵輪產品,如專門提供具 有冒險性或較特殊遊程的郵輪,甚至本身就是 旅遊 目的地的大型郵輪,提供交通、住宿及各種 娛樂活 動等,較為國人耳熟能詳者有全世界最有歷史的冠 達郵輪(Cunard Cruise Line)或麗星郵輪(Star Cruise),其亦為目前臺灣最受歡迎的水路運輸產品 。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2. 渡輪:對某些區域居民而言,渡輪是他們賴以為 生的交通工具(如:高雄旗津的西子灣渡船)。 後來船隻規模擴大為旅客提供新的旅遊體驗,水 上商業貿易活動也逐漸發展,例如規劃觀光路線 (如:香港天星小輪)、從事具教育性的戶外教 學活動、慶祝各種節日或舉辦婚禮派對等(如: Bristol Ferry)。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3. 內河渡輪:為內路水域間航行的娛樂船舶,過去 為滿足交通運輸需求,許多國家修建了大量運河 與航道,現代人則設計適合航行其中的遊覽觀光 船,許多城市的運河網絡代表歷史遺跡吸引力, 已成為城市改造重點之一(如:台北淡水的漁人 碼頭)。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四) 陸路運輸 1885 年卡爾‧ 本茨(Karl Benz)發明了第一輛三輪汽車,至二次世界大戰後私人擁有汽車數量增加,使旅遊變得更加便利,人們因此降低對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賴程度。然而交通便利雖帶來旅客,促進經濟發展,但也同時帶來壅塞與環境破壞等影響。顏進儒指出公路運輸具有可及性高、短程運輸速度快及受地形限制小等特性,但也具備著承載運量小、肇事率較高、能源使用效率低等缺點。公路汽車運輸雖然比水上及鐵路運輸起步晚,但卻是現今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最重要的一種工具,在短途旅行、探險旅遊、週末渡假等用途上廣泛受到應用。私人用車與旅遊巴士在國內渡假旅遊更具優勢,在現有交通條件情況下,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適合的旅遊路線和活動內容。但這種改變也為生態系統較脆弱的觀光景點帶來潛在威脅,適當的替代交通工具及增加停車位等支援性方案都是必須採取的行動。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從自用汽車興起,巴士旅遊轉為高品質服務或廉價長途旅遊等兩種運輸旅遊方式。不同的營運模式加上不同的政策措施,使巴士管理的市場結構從公有模式轉為市場導向的競爭模式。在歐洲約有1,000 萬人受雇於巴士及長途巴士業,遠高於航空運輸(360 萬)及鐵路業(840 萬)的工作人數。歐洲交通運輸政策提出西元2010 年將以巴士旅遊取代陸路汽車旅遊的可能性,旅遊巴士便宜、便捷的印象吸引多數低收入旅客的喜愛,現今更有改善車體寬敞程度、座椅舒適性、減震裝置、空調性能、視聽設備與駕駛員導遊服務等內容。

現代交通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陸路交通除汽車與巴士外,亦有自行車,其不需使用燃料、相關接駁轉運站設施及零環境衝擊的特性(越野登山車例外),使自行車成為觀光運輸工具中最符合永續性使用概念的交通工具。在現今環保意識增強的潮流下,自行車已成為最熱門的交通工具之一。根據本章所述,將各旅遊運輸工具依其特點整理成表7-5所示。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一、旅客對交通服務的心理需求 隨著時代演進、各族群旅客因消費能力不同,對交通服務的需求也出現極大差異。為提供旅客更適當、符合需求的交通運輸服務,就必須先瞭解觀光客對交通服務的生理及心理兩方面需要,並預先理解無法滿足所需服務的可能反應,以利發展理想的交通路線、便捷進步的交通設施、全面整合式的交通服務設施及優質的服務品質內容。旅客對旅遊交通服務的心理需求如下: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一) 便捷:個人每天支配的時間是固定且有限的, 如果到達旅行目的地的交通時間、過程、缺乏 其它旅遊刺激因素,或有交通不便的情形,將 產生厭煩和疲勞的情緒生理體驗。 (二) 準時:旅客旅遊休閒時間有限,旅遊交通也有 嚴密的連貫性,交通工具無法確保準時出發與 抵達,不僅對行程可能造成延遲,還可能觸發 無法依計畫出入境等嚴重後果,直接或間接影 響旅遊活動行程的流暢,並可能危害旅客的事 業或健康。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三) 安全:除生理需求外,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需 求,在安全的保障下,人們才能快樂旅遊。交 通事故頻傳的地區破壞旅客對其正面形象,也 影響市場發展前景。 (四) 舒適快樂:旅遊是投入時間、財力進而產生精 神層次價值的娛樂活動,重要價值在於舒適和 快樂的感受,包括目的地間轉換的便利性。 (五) 多樣性:旅客對旅遊有豐富、多樣性的心理期 待,多個城市、地點組合的行程,意味著交通 建設及服務的複雜及多樣性需求。

交通運輸的選擇 瞭解旅客心理過程特性將有助於我們設計旅遊交通服務,結合旅客的心理需求並分析其對旅遊運輸工具所持有的想法,進而採取有效改進旅遊交通服務的策略,減少旅途中的挫折,以滿足旅客需要,達到更高的觀光價值。

交通運輸的選擇 二、改進交通服務的心理對策 為滿足旅遊者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需求,達成促進交通服務品質及數量的目標,改進旅遊交通服務的主要具體對策有: (一) 現代化:加強硬體設備設施、交通工具及服務 的現代化,達到提高遊客心理滿意度的目標; (二) 安全性:應採取有效及必要措施以防止交通事 故發生;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三) 人性化:(加強旅遊交通服務的軟體建設)服務態度是 評定服務品質重要指標,服務人員應在客觀條件許可下 ,盡可能滿足遊客的合理要求。 (四) 系統化:從節省時間、提供便利性的觀點出發,在重要 旅遊據點提供商店、汽車出租、餐廳等多樣性服務。聯 絡不同區域的路線,分散的網絡可能包括路線長、地點 多、涵蓋面積廣泛及分散與流動等概念。因此整合套裝 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將可大幅降低運輸的複雜性及困 難度。若能在同一平台相互連結與延伸、統合不同管理 部門與各種交通工具,將可促成精確安排、周全緊密的 旅遊行程,減少突發性旅遊問題對旅遊造成的阻礙。將 餐飲、旅遊、住宿、娛樂及購物等各個旅遊環節做系統 的連接,達成減少多次重覆購票的麻煩,符合流暢便利 的旅遊需求。

交通運輸的選擇 滿足旅客心理狀態的整體交通運輸服務將確保旅客身心的和諧與健康,增進旅遊行程的流暢度,提升其對觀光品質的滿意度,進而擴展觀光發展的效益與潛力。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三、交通工具的發展趨勢 然科技不斷演進,但航空專家一致同意目前噴射航空器發展已達高生產力及效率的高原期,在航空技術突破上較為舒緩,價格可能隨空中巴士A380 等可搭乘500 至800 位乘客的大機體飛行器而有下降的趨勢。未來交通工具,持續改進的空間有限,而突破性的運輸工具不僅提升旅客對旅程的需求滿意度、開創具有新吸引力的市場,也提升運輸單位獲利的比例及可能性,Holloway 和Taylor 指出突破性的運輸工具可能有以下幾種: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一) 高超音速飛機(五倍音速):超音速內燃推進 器根據設計時速可達5,000英哩,倫敦到雪梨將 只要2小時,美國太空總署預計西元2020年將可 搭載乘客,但其他單位則認為還需要30至50年 。 (二) 火箭推進的太空旅遊:以普通噴射機做為起飛 及降落的工具,輔以火箭做為突破大氣層的推 進燃料,預計將於西元2010至2011年研發完成 ,每次搭載兩名乘客,每人收費5萬至100,000萬 歐元。

火箭推進的太空旅遊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三) 飛行翼:改變機體機翼設計、減少阻力、增加 飛行高度以提升飛行效率,此設計概念已應用 於B2轟炸機,但此類設計必須克服乘客坐在機 翼裡的不適應性。 (四) 傾斜式螺旋槳:在直昇機與飛機間取得協調, 減少對跑道長度的需求。 (五) 中型水上飛機:可搭乘72名乘客,優勢在於可 減少機場建設的花費,並增進部分地區水道的 使用。

交通運輸的選擇 (六) 地面效應的航空器:距離水面僅20呎,可減少 摩擦力及燃料耗損,最快時速可達240節,對恐 懼高空飛行的乘客是另一種選擇。 (七) 空中飛船:以100個座位為設計目標,以提供最 大商業效果。 (八) 郵輪設計:因應燃料花費的急速上漲,除以鋼 鐵做為引擎葉面增加速度、減少燃油外,也加 強郵輪的移動旅館功能,充實休閒設施,增進 交通工具的娛樂功能。

交通運輸的選擇 (九) 高速鐵路:結合軌道運輸與新興科技所研發的 高速鐵路,使軌道運輸再次受到重視。以新幹 線為例,高速鐵路運量為飛機A320-200的8至10 ,速度超過汽車2倍以上,能源效應則為飛機的 1/7。

交通運輸的選擇 四、永續使用運輸的綠色鑰匙 觀光是現今世界第一大產業,而環境是觀光的主要發展舞台,因此以維護環境為優先考量,便成為推動21 世紀觀光的重要指導方針。交通運輸具有連接出發地與旅遊目的地、提供目的地周圍地區的機動及進入能力、增進目的地區域移動能力、增加旅遊吸引力。運輸設施本身之休閒價值與旅遊經驗等功能,使交通運輸能以支持體系的角色佔有一席之地。運輸系統對一個國家及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及環境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便利的交通可促進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但也帶來交通擁擠、空氣污染等環境衝擊。交通為旅遊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旅遊對交通發展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降低某一地區進入困難度及增進該地區觀光發展的同時,也可能破壞當地旅遊生態的平衡。

交通運輸的選擇 為了在進出觀光區的便利性與保存目的地的長期吸引力之間,取得協調與平衡,必須先理解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特徵並從運輸設施、操作服務及旅遊發展上進行有效管理。Middleton 與Clarke 指出運輸系統通常有下列特徵: (一) 旅客運輸系統操作與交通工具架構(裝置)的 控制和調解有關,在達到或超過承載量時,運 輸系統的控制角色顯得更加重要。 (二) 所有旅客運輸系統會經由需求展現出高峰曲線 。

交通運輸的選擇 (三) 不論是在交通工具、路線、轉運站的利用程度 等方面,旅客運輸系統操作皆需要持續關切。 (三) 不論是在交通工具、路線、轉運站的利用程度 等方面,旅客運輸系統操作皆需要持續關切。 (四) 大多數運輸系統都需要大量投資在基礎建設、 交通工具與管理系統,因此需要有效率的行銷 。 (五) 大眾運輸都只考量部份休閒用途。 (六) 所有系統都會對環境造成壓力,尤其是熱門的 地區。

交通運輸的選擇 永續發展是現今世界潮流,為減輕交通污染、降低環境衝擊以提高服務品質,以及提升生活品質的永續運輸也應運而生。張有恆指出環境的永續性就是要更有效的土地規劃,更嚴格的運輸需求管理及透過對擁擠和污染的有效訂價,促進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以降低環境污染、維護觀光地點環境的吸引力與價值、避免觀光活動造成負面衝擊,並建立永續使用環境的旅遊模式。 因此,觀光運輸應考量下列措施及思考方向,以建立成功的公眾運輸支援條件,降低外在旅遊壓力:

交通運輸的選擇 1. 限制性方針:控管旅遊與非旅遊目的的人數,以 降低交通工具及旅客直接或間接對環境及目的地 居民造成影響與污染;有效限制私人車輛將增進 公眾運輸的使用,而相關的轉換機制與設施亦須 適度調整(如:建立便利的交通接駁系統)。 2. 經濟誘因或壓抑:利用不同費率增加汽車旅行的 花費代價以反應實質造成的社會外在消耗,並進 而鼓勵旅客使用陸地大眾運輸設施。

交通運輸的選擇 3. 態度的改變:改變大眾及政府相關單位對衝擊影 響的意識,提升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概念層級。理 解運輸是具有守護控制旅遊行動範圍的潛力角色 。 4. 透明高品質的公眾運輸服務:提供資訊清楚的公 眾運輸系統,說明良好公眾運輸支援的重要性並 提升其服務品質,以增加旅客的使用意願。思考 大眾運輸旅客的服務模式及產業新興市場方向。

交通運輸的選擇 5. 長期影響:需要較長的時間與資金投入以達成發 展的高峰。 5. 長期影響:需要較長的時間與資金投入以達成發 展的高峰。 運輸不僅是旅遊觀光生存的重要條件,通常也扮演著旅客目的地經驗的重要部份,雖然目前計畫永續使用的運輸系統在觀光地並非普遍受到歡迎,但著手計畫嘗試與實際評量成效卻是取得觀光發展與平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