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http://v2.scopen.ne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Advertisements

04-6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第二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个 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数额。 一、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第五章 金融资产(二) 主 要 内 容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种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第八章 对外投资 2017/2/26.
第8章 投资 8.1 投资的概述 1. 按投资的性质分类 权益性投资: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作的投资。 债权性投资:为获取债权所作的投资。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企业对外投资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收入来源途径,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教学目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处理,掌握溢价、折价的摊销
企业会计实务.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与处置
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资产(五) 主讲名师:杨菠.
第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四、其他存货的核算 (一)库存商品核算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是指完工入库的产成品;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是指外购准备出售的商品。
中级财务会计 第七章 金融资产.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第四章 存货.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商学院会计系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组.
财务会计 第五章~.
“鸭梨”山大,小心 “加速折旧”哦! Made by 石瑛.
中公教育湖南分校 地址:长沙市建湘南路36号芙蓉国际黄金之城6楼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企业会计实务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会计系.
固定资产折旧 欧少霞.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六章 固定资产 Chapter FIXED ASSET.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四) 主讲名师:杨菠.
第三章 金融资产 学习目标 ◆ 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 掌握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
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子情境3.1 原材料核算.
第二章   存  货.
(二)常用会计科目: 教材P40表2-2 1.库存现金: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项目四 存货核算 相关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第四节 存货 FA 学习要点: ※ 存货的计价; ※ 原材料的核算; ※ 包装物的核算;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 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企业会计实务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会计系.
债务重组 衡阳财工院会计系 周宇霞.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第四章 存货.
第一章 资产(8) 第四节 存货.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财务会计.
第五章 存货 本章结构 存货概述 存货数量的确定 存货的计价 MS1 Lesson summary 5.
第四讲 存 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了解存货的性质与分类;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及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了解周转材料与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方法,掌握期末存货的盘点及期末计价方法。 LOGO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 存货 Chapter 3 INVENTORY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第三章 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发出存货的计价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其他存货 存货清查 存货期末计价.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总论 第二节 原材料 第三节 库存商品 第四节 委托加工物资 第五节 周转材料 第六节 存货盘存与清查
存货.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四章 存 货.
存货基本概念 概念 满足存货条件 存货范围(主要会计科目) 存货成本
中级财务会计(上).
第四章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二、原材料 三、库存商品 四、其他存货 五、期末存货的盘点与计价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Unit 7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 一、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原因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只有坚持了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 才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收获!. 只有坚持了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 才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收获!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主讲:孙文静.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主讲:大雄老师 习题课2.
对啊网直播课程 主讲老师:劲姐.
第三次习题课 讲师:陈嫣 TEXT ADD COsNTENTS TEX ADD CONTENTS.
情境五 长期股权投资 任务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任务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http://v2.scopen.net

例:某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第二年发生坏账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万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的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万元。

第一年末: 估计的坏账金额=100万*3‰=3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 1000 —乙 5000 第二年末: 1、估计的坏账金额=120万*3‰=3600元 2、计提前的余额=6000-3000=3000元(借) 3、应计提金额= 3600+3000=6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借:应收账款—乙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乙 5000 第三年末: 1、估计的坏账=130万*3‰=3900元 2、计提前的余额=3600+5000=8600元 3、应计提金额=3900-8600=-4700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700

坏 账 准 备 第三年 第一年 第二年 计提:3000 余额:3000 发生坏账:6000 期初:3000 计提:6600 余额:3600 坏 账 准 备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计提:3000 余额:3000 发生坏账:6000 期初:3000 计提:6600 余额:3600 冲销:4700 期初:3600 收回坏账:5000 余额:3900

第四章 存货 →重点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 练习题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二、取得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二)分类 1.按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及用途分类 部分。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二)分类 1.按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及用途分类 2.按其存放地点分类 二、取得存货的计价 企业取得的存货应该按照发生的实际成本计 量,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 部分。

存货的来源:外购、自制、委托加工、接受 投资、接受捐赠、存货盘盈 (一)外购:购货价格和采购费用 注意:现金折扣(总价) (二)加工取得 加工成本 委托加工:耗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委托加 工费、往返过程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2、债务重组所取得的存货 按照受让存货的公允价值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 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可抵扣增值税进 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 实际成本。 4、盘盈的存货 重置成本 5、企业合并增加的存货 (四)不列入存货成本的费用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 (二)发出存货价格的确定方法 1、个别计价法:按每件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2、先进先出法:先购进先发出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 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存货 数量+本月收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数量*平均单价 月末存货成本=月末存货数量*平均单价 4、移动加权平均法:只要购进存货的单位成本与账面结存单位不同,就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5、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采用 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期末将发出和结存的存货 调整为实际成本。计划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用“材料成 本差异”账户反映。 存货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存货的差异+本月收 入存货的差异)/(月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 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差异=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 *差异率 结存存货应负担的差异=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例:期初: 100件 @1元 5日购进 200件 @1.1元 16日购进 300件 @0.9元 10日发出 150件 20日发出 300件 月末结存 150件 1)先进先出法 10日发出:1*100+1.1*50=155元 20日发出:1.1*150+0.9*150=300元 月末结存 150件 @0.9元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100+490)/(100+500) ≈0.98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450*0.98=441元 月末存货成本=150*0.98=149元

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第二节 原材料 账户:“原材料”—核算库存材料实际成本, 第二节 原材料 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账户:“原材料”—核算库存材料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核算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但尚未验收入库。 1、外购原材料 1)结算单证与原材料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结算单证先到,材料后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材料先到,结算单证后到 视情况处理 教材71页

材料成本差异 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账户:原材料——计划成本 1000 材料采购 外购材料的 实际成本:1100(960) 账户:原材料——计划成本 1000 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外购材料的 实际成本:1100(960) 结转节约差异: (40) 入库材料的 计划成本:1000 结转超支差异:100 入库材料的 超支差异:100 节约差异: (40) 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超支:蓝字;节约:红字)

1、 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外购材料无论是材料已验收入库,还是尚未到达,均需通过“材料采购”账户。 2、材料发出的核算: 日常: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原材料

月末:按上节的计算方法算出应结转的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注意: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第四节 其他存货 一、周转材料 (一)包装物的核算—包装容器 1、生产用—生产成本 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销售费用 第四节 其他存货 一、周转材料 (一)包装物的核算—包装容器 1、生产用—生产成本 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销售费用 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其他业务支出 4、出租—其他业务支出 5、出借—销售费用

收取押金: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XX 收取租金: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 1)一次摊销法 2)五五摊销法

(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1、购入同原材料 2、使用:车间—制造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 3 、摊销:一次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

二、委托加工物资 (一)计价 1、发出委托加工存货: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支付的消费税 收回后直接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收回或连续生产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加工完毕: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一、期末存货的盘点 第五节 期末存货的盘点与计价 账存与实存核对。若不一致,先通过“待 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批准后分原因转销。 第五节 期末存货的盘点与计价 一、期末存货的盘点 账存与实存核对。若不一致,先通过“待 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批准后分原因转销。 (一)存货盘盈 盘盈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 转销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 贷:管理费用

二、盘亏和毁损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转销 定额内损耗—管理费用 一般经营性损失—赔偿部分:其他应收款 不足部分:管理费用 非常损失—赔偿部分:其他应收款 不足部分:营业外支出

二、期末存货的计价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期末存货按照 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 项目 成本 变现净值 单项 分类 总额 项目 成本 变现净值 单项 分类 总额 甲存货 500 480 480 乙存货 2000 2050 2000 A类存货 2500 2530 2480 2500 丙存货 1200 1230 1200 丁存货 800 720 720 B类存货 2000 1950 1920 1950 总计 4500 4480 4400 4450 4480

练习: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2008年4月有关甲材料的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期初借方余额38800元。 (2)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00公斤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3)4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85400元,增值税额14518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4)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材料11000公斤,全部用于B产品生产。 要求: (1)对上项有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1)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4月5日: 借:原材料—甲 40000 贷:材料采购—甲 38800 材料成本差异—甲 1200 4月20日:借:材料采购—甲 85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518 贷:银行存款 99918 4月25日: 借:原材料—甲 80000 材料成本差异—甲 5400 贷:材料采购—甲 85400 4月30 日: 借:生产成本—B 110000 贷:原材料—甲 110000

(2) 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率=(-700-1200+5400)÷(20000+40000+80000 ) ×100%=2.5% (3)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0×2.5%=2750元 结转该项成本差异额时: 借:生产成本—B 2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 2750 (4)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20000+40000+80000-110000)×(1+2.5%)=30750元 或=(20000+40000+80000-110000)+(-700-1200+5400-2750 ) =30750元

第五章 证券投资 →重点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证券投资的分类 一、按投资品种分类 1、股票投资 二、按管理意图分类 2、债券投资 3、基金投资 1、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 第一节 证券投资的分类 一、按投资品种分类 1、股票投资 2、债券投资 3、基金投资 二、按管理意图分类 1、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 3、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确认与计量 目的:近期出售 计量:公允价值 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确认与计量 目的:近期出售 计量:公允价值 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二、购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三、出售前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四、期末计价 公允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相反

五、出售 借:银行存款 所得净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 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 户,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确认与计量 目的:没有明确持有期限或明确作为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的投资。 计量:公允价值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确认与计量 目的:没有明确持有期限或明确作为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的投资。 计量:公允价值 区别: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费用 当期损益 入该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 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变动差额 当期损益 资本公积

二、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不含利息或股利)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若为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债券的面 值加上应收利息之和有差额,记入“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账户下的“利息调整”明细账。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下降时相反。 已宣告未发放股利或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注意债券的利息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 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下降时相反。 已宣告未发放股利或应收未收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注意债券的利息调整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 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 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 价值变动) 转回:债券计入当期损益,股票计入资本 公积。

五、出售 借:银行存款 所得净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XX 两者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原计入所 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从“资本 公积”账户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第四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确认与计量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计量: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 量采用摊余成本。 账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二、取得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溢价差额借记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 息调整)”,折价记贷方。 三、收益确定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两者的差额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借: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溢价摊销: 借:应收利息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息调整) 折价摊销: 借: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四、减值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相反。 五、收回投资 到期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提前出售: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利息调整明细从借方或贷方转出,差额记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明细从借方或贷方转出,差额记 入“投资收益”账户。

六、重分类 (一)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账面价值与 公允价值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该 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 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能否再 转回? (二)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 有至到期投资

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 →重点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 练习题

第一节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1、长期股票投资 2、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二、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1、控制 2、共同控制 3、重大影响 4、无重大影响

三、核算方法的选择 1、成本法 2、权益法 四、账户 1、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收益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不受被投资企业权益变动的影响。 一、发生对外投资的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1、现金:实际支付的价款。(不含股利)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不受被投资企业权益变动的影响。 一、发生对外投资的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1、现金:实际支付的价款。(不含股利) 2、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 3、存货:视同销售 4、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

宣告发放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虽盈利但未分配股利以及发生亏损,不 做账务处理。 注意清算性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二、投资收益的核算 宣告发放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虽盈利但未分配股利以及发生亏损,不 做账务处理。 注意清算性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三、收回投资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差额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的权益法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随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被投资单位分别以“成 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核算 一、取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XX(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出资 初始成本>份额 记入成本 初始成本<份额 记入营业外收入

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XX(损益调整) 二、投资损益的确认与计量 1、受资方盈亏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亏损 相反 宣告发放股利 亏损 相反 宣告发放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XX(损益调整)

2、投资企业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 的份额时,应具备的条件 3、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 抵减限额 三、被投资方其他因素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 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和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账户。

四、收回投资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XX(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或借方。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在持有投资期间不得转回,处置时,应 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练习: 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15000万元、账面价值1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 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取得乙公 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15000万元、账面价值1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 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4000万元,尚可使用10年,直线 法折旧,无残值;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当年末宣告分配 现金股利800万元,支付日为2008年4月2日。双方采用的 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请采用权益法编制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1、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4000万 贷:银行存款 4000万 2、 按账面价值折旧额=4000/10=400万 按公允价值折旧额=2000/10=200万 投资单位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500+200)*25% =425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425万 贷:投资收益 425万 3、 借:应收股利——乙公司 20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00万 4、 借:银行存款 200万 贷:应收股利——乙公司 200万

第七章 固定资产 →重点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 练习题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初始计量 定义、初始确认条件、终止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定义、初始确认条件、终止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一)初始计量 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投资 (二)后续计量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取得 一、自行建造: (一)自营: 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二)出包: 在建工程

二、购入 购买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 借:在建工程 完工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1、不需安装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需要安装 购买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 借:在建工程 完工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 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 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等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 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 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换出的是长期股权投资,计入投资收益。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 一、计提折旧的范围 原则: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和单独计 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应注意3点

二、折旧的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二)工作量法 一般适用于价值较高的大型精密机床以及 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折旧率 前面几年不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平 均计提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折旧率 三、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等 贷:累计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使用过程中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 第四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使用过程中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 产成本:先转入在建工程,完工转回,将被 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 损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第五节 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比较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两者中较高者 第五节 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比较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两者中较高者 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未完工时,如长期停建并预计 3年内不会开工或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发生 减值,按照规定应就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 备。 对工程完工后减值准备的两种处理。

第六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清理:出售、转让、报废 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 1、清理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 2、将清理收益转至营业外收入 第六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清理:出售、转让、报废 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 1、清理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 2、将清理收益转至营业外收入 1、清理过程中的收入 2、将清理损失转至营业外支出

1、结转成本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2、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3、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4、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结转收益或损失 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二、以固定资产进行债务重组 重组债务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债务重组利得(营业外收入)。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资产处置 损益(营业外收支)。 例题:7-11

练习: 1、一项固定资产以20000元价格转让出售,该固定资产已提折旧25000元,出售时获得净收益4000元,发生清理费用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原价是( )元. A 40000 B 41000 C 39000 D 35000 答案:A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先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方法是( )。 A 平均年限法 B 工作量法 C 双倍余额递减法 D 年数总和法 答案: C

3、某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 毕,固定资产原值为40万元,预计使 用年限5年,净残值2万元。按双倍余 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分别计算该 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 40万*40%=16万元 第二年 24万*40%=9.6万 第一年 40万*40%=16万元 第二年 24万*40%=9.6万 第三年 14.4万*40%=57600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 (86400-20000)/2=33200元

年数总和=5*(1+5)/2=15 第一年 38万*5/15=126666.67元 第二年 38万*4/15=101333.33元 年数总和法 应计提折旧总额=40-2=38万元 年数总和=5*(1+5)/2=15 第一年 38万*5/15=126666.67元 第二年 38万*4/15=101333.33元 第三年 38万*3/15=76000元 第四年 38万*2/15=50666.67元 第五年 38万*1/15=25333.33元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与无形资产 →重点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 练习题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 兼而持有的房地产。 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持有且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 兼而持有的房地产。 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持有且 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涉及到“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 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 值准备”等账户。 1、外购或自行建造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3、后续计量及后续支出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满足条件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及处置 (一)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1、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账户中转为投 资性房地产等相关科目。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与成本模式的区别:用公允价值借记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差额贷记“资本公 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差额借记“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采用成本模式核算 按期(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后不得转回。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 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相反。

第二节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与内容 (一)特征 1、可辨认性 2、不具有实物形态 3、属于非货币资产 (二)内容 六项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一)初始计量 实际成本计量 (二)后续计量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取得 借:无形资产 贷:相关科目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期限、摊销方法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出租、出售 出租——其他业务成本 出售——营业外收支 六、期末计价 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