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苯酚 酚与醇概念的对比: 酚 —— 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 化合物。 醇 —— 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 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芳香醇 —— 羟基跟苯环侧链相 连的化合物。
Advertisements

k: Boltzmann 常数(k = ×10-23 J K-1)
第一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岁岁年年人不同 宽心细心恒心自信心心心解忧
欢迎来温二高参观指导 金属铁复习课 薛杏勇.
铜板带厂生产工艺简介    8.拉弯矫直 拉弯矫直是高品质铜带生产中重要工序,在张力作用下通过辊式矫直机使带材产生0—3%的延伸率,是校正轧制带材的板形缺陷、减少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有效生产工序。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 家 好 欢迎来培训班参加学习.
第五章  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湖南省长郡中学化学组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 ◆.
等效平衡专题复习 宁夏固原二中 黄占军 1、建立等效平衡的观点,理解等效平衡的特征
第5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5.1 化学反应速率 5.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 反应级数 5.4 反应机理
高中化学竞赛 【第七讲 速率与平衡】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化学计算(技巧篇).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50多种,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阅读教材P94~P95,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五.化学平衡图像 (资料P37).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0分钟识记 一举双得的课前预案 5分钟体会 一气贯通的课堂学案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考点一一突破
第一章 9、294K时,在1L容器中,盛有10%的盐酸溶液0.1L(密度为1.1g/ml),现在加入 0.654g Zn,并塞进瓶口,反应完全后,计算瓶中压力是多少?(设瓶内温度在反应前后相同;瓶内空气、水蒸气、HCl气体的总压为105Pa,反应前后它们分压不变) 解: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二节 重力.
高考总复习 化 学.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有关高考热点图像分析.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实验探索: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1:取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01mol/L的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反应,观察反应的现象;再将以上混合液均分到两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FeCl3和KSCN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 结论: 在已平衡的反应里,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怎么变化?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怎么变化?
第四章 化学平衡 熵和Gibbs函数 §4.1 标准平衡常数 §4.2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4.3 化学平衡的移动 §4.4 自发变化和熵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 5 章 化 学 平 衡.
第二章 热化学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4 Hess定律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选修4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选修4课件: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题.
实 验 讲 座.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引 言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 本单元将讨论有关化学反应这两方面的知识。 了解这个方面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1课时).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吸光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解答 实验探究题?.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荆门市胡集高级中学 陈恒恒.
化学反应速率.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方程式 §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 6-1 化学平衡状态 6-2 平衡常数 6-3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4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与经典习题赏析 河北省宣化县一中 栾春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 学 平 衡 常 数 厦大附中 黄耿阳.
3-3 影響平衡的因素.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四章 化学平衡 熵和Gibbs函数.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厦大附中 黄耿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二、影响化学平衡 移动的因素

练习 将2mol SO2 和1mol 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测得平衡时[SO3] = 1mol/L。画出整个过程的v-t图和c-t图 v t c t 2.0 1.0 0.5 V正 V逆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v正 = v逆)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v正 ≠ v逆) 建立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v逆) 条件改变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v正 ≠ v逆) 一定时间后 建立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v正=v逆) ′

原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使得v正>v逆,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速率大于原平衡速率)。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原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使得v正>v逆,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速率大于原平衡速率)。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图示:(达平衡后增大某反应物的浓度) v t V正 V逆 ′ V正 V逆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FeCl3+3KSCN Fe(SCN)3+ 3KCl FeCl3+3KSCN Fe(SCN)3+ 3KCl

原因: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导致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不一致,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平衡向浓度变化相反的方向移动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原因: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导致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不一致,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讨论】下列各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t1时刻达平衡后,于t2时刻改变某种物质的浓度,再于t3时刻达到新平衡。试判断t2时刻是如何改变物质的浓度的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v t V正 V逆 ′ t1 t2 t3 图一 增大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 V正 V逆 ′ t1 t2 t3 图二 v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讨论】 现有反应 已知1mol CO和2mol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生成0.7molCO2。若其它条件不变,将2molH2O改为4molH2O,达到新平衡时,生成的CO2的量可能是( ) A. 0.65mol B. 0.83mol C. 1.0mol D. 1.4mol CO(g) + H2O(g) CO2(g) + H2(g) B

原因: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多,其速率增加得更多。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原因: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多,其速率增加得更多。 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推论: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时平衡不移动。 450℃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压强 (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图示:(反应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 v t V正 V逆 ′

先决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 结论:对于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 q D (g) 平衡向压强变化相反的方向移动。 ⑴当 m + n > p + q时: ①增大压强,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②减小压强, V(正) <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⑵当 m + n < p + q时: ③增大压强,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④减小压强, V(正) >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讨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时应注意: 2A(g)+B(g) 3C(g) 1、对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因压强对其速率无影响,故此类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2、对于非纯气相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只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的相对大小有关。如可逆反应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应向右移动。 2A(g) + B(g) 3C(s) + D(g) 3、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没有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如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 2A(g)+B(g) 3C(g)

思考 2SO2(g) + O2(g) 2SO3(g) Fe3+ + SCN- [Fe(SCN)]2+ 1、现有平衡体系 下列情况下,平衡如何移动? ①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加入氩气; ②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加入氩气。 2、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发生反应后达如下衡: 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平衡是否移动?为什么? Fe3+ + SCN- [Fe(SCN)]2+

原因:升向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得更多。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图示:(反应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 N2O4 2NO2 原因:升向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增加得更多。 v t V正 V逆 ′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先决条件:可逆反应有反应热,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2.结 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 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 放热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m A + n B p C + q D + Q ⑴当 Q > 0 时: ① 升高温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② 降低温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⑵当 Q <0 时: ③ 升高温度, V(正)> V(逆),平衡正方向移动。 ④ 降低温度, V(正)< V(逆),平衡逆方向移动。

练习 一定条件下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四次改变条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对v正、v逆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改变的这四个条件依次为: t V正 V逆 ① ② ③ v ④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减小反应物浓度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平衡移动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降低生成物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向正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降低 向正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增大 体系压强减小 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降低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思考 2SO2(g) + O2(g) 2SO3(g) 1、可逆反应 达平衡时,测得SO2、O2、SO3三者的浓度依次为a、b、c(mol/L),现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再加入amolSO2、bmolO2、cmolSO3,问平衡是否移动?为什么? 2、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无沉淀产生,若先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水,再通入CO2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请运用勒夏特列原理简要解释上述现象?

同学们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