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 北京博爱医院 儿童康复科 吴卫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小儿脑损伤脑瘫 蕾波康复法简介 小儿脑损伤脑瘫 蕾波康复法简介 ( 2008 ) ( 2008 ) 任世光 任世光.
Advertisements

万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中医康复教研室 言语康复治疗学. 内容介绍 所申报新开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开课学时分配、本人的教学能力.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小儿脑瘫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康复治疗教研室:安 乐.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小儿脑瘫的基本知识1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韩彤立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韩彤立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脑性瘫痪康复评定 2014年6月28日.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真相的距离 ——第二次科学素质测验解析 陈昊
肺结核.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主讲人:李慧娟主任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中心
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2014年版)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脑性瘫痪的康复.
第三节 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的转归有两个不同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由于个人因素或环境因素的改善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障碍减轻、功能改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马丙祥
LOGO.
与快乐牵手, 与音乐同在 —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慈善项目剪影
消化功能调节药.
儿童康复医学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临床疾病概要(第2版).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脑 性 瘫 痪 景谷县妇幼保健院 马琳.
小儿脑性瘫痪 王立苹
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
第十六章 Bobath技术 康复教研室:安乐.
浙江省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培训 汇报课 葛丹丹.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美国残疾政策.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Environmental Policy Evaluation – Experiences in Germany and Europe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北美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概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院长 王永华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 院长 王永华教授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The 1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hemistry of Chin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 北京博爱医院 儿童康复科 吴卫红

目录 脑性瘫痪的定义与分型 1 流行病学与高危因素 2 康复评价与康复原则 3 4 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法

2014.4《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 讨论稿 一、脑性瘫痪的定义 定义——特征性 脑性瘫痪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 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 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它导致活动受限。常 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 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2014.4《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 讨论稿

脑性瘫痪诊断 (一)诊断的必备条件 1、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2、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 3、反射发育异常。 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二)诊断的参考条件 1、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 2、头颅影像学佐证(CT、MRI、B超)。

临床分型 一、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分型(六型) 1、痉挛型四肢瘫(spastic quadriplegia) 2、痉挛型双瘫(spastic diplegia) 3、痉挛型偏瘫(spastic hemiplegia) 痉挛型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4、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以椎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手足徐动型(athetoid) 和肌张力障碍型(dystonic) 5、共济失调型(ataxic) 以小脑受损为主 6、混合型(mixed) 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临床表现同时存在,多以一种类型 的表现为主。

二、流行病学与高危因素 Kirby RS等【1】在2006年通过对美国4个州的8岁儿 童进行网络筛查,得出脑瘫患病率为2.9‰-3.8‰,约81%的 脑瘫患儿临床分型为痉挛型,在脑瘫患儿中8%有自闭症类 群,有35%合并癫痫。我国脑瘫患病率为1.8‰-6‰【2】。 Krägeloh-Mann 等【3】2009年提出,随着围生产医学的发展 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救治技术的提高,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 存活率明显提高,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常见造成脑瘫的高危因素 脑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很多高危因素都可以构成原因。有研究表明许多疾 病或不利因素都能损伤发育中的脑组织,但是仍有 约25%的病例归于未知因素。简单的可按照发生时 间将其分为妊娠期、出生时、生后短时间(1个月) 以及至婴儿期的伤害。

三、康复评价与康复原则 (一)脑瘫的评价 1、 根据定义进行—— (1)发育落后 (2)异常的姿势 (静态、动态) (3)异常的反射 (4)异常的肌张力( <1岁的关节角度测查、 改良的Ashworth测查)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 )是针对6个月至12岁的脑瘫儿童的运动发育里程碑的 2、对功能障碍的评估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 )是针对6个月至12岁的脑瘫儿童的运动发育里程碑的 测量的量化工具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FMCS)能预测脑瘫 儿童的步行能力和自理、社会功能。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分级 系统(MACS),反映患儿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最典型的日 常能力表现,通过分级评定在日常活动中的双手参与能力。 平衡功能评定包括Berg平衡量表、Tinetti量表及“站 立-走”计时测试,定量姿势图即平衡测试仪评定【6】。其他 方法包括步态分析、表面动态肌电图等检查。

儿童残疾评价表( 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 3、综合能力评估 儿童残疾评价表( 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 bility index, PEDI) 针对6个月至7. 5岁的残疾儿童,经 过与家长的面谈, 用标准化的工具来测量与自我管理和移 动相关的精细和粗大运动障碍程度, 也可用来追踪评定儿 童功能改善情况。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用于评定脑瘫儿童的认知、 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综合功能。

(二)康复原则 1、康复对象 针对的不是疾病,而是功能障碍或缺失 2、康复方法 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尽量减轻小儿生理、解剖或心理上的损伤而导致的功能障碍或缺失,进而使小儿能正常地生活在社会中。

3、康复目标 康复治疗目标是,力求功能尽量正常化,使小儿能够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入校学习,成人后可以回归社会。创造使脑瘫儿童尽可能同正常同龄儿童一样生活的机会和条件。

婴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塑性最强, 干预治疗越早,脑瘫患儿功能康复效果越好,是保 护高危儿健康、减少残障的关键。综合、全面的小 儿脑瘫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 训练与感觉运动统合训练和引导式教育以及手术治 疗等)可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言语、行为和认 知、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其优于单项治疗 【7-9】。

各型脑瘫的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手足徐动型—抑制异常的肌紧张和非对称姿势;通过 痉挛型—降低肌张力,提高拮抗肌的收缩;扩大关节 活动度;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学会主动运动;提高平衡能 力;鼓励进行自发的活动;诱发随意性的、分离性的运 动。 手足徐动型—抑制异常的肌紧张和非对称姿势;通过 压迫、负重、抵抗等方法提高肌肉同时收缩能力;进行持续性的中间位的姿势控制;给予适当的刺激,进行感觉的强化教育以提高平衡能力。 共济失调型—提高肌肉的张力和肌肉的同时收缩,进行持续性的姿势控制;反复进行感觉教育及距离测定能力的训练;提高平衡能力。

四、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法 (一)不同年龄脑瘫的康复计划 1.婴儿初期—超早期训练 为生后0~6月.针对窒息儿、早产儿和其他脑损伤的婴儿 ,在脑瘫症状尚未完全出现时进行的训练.以抚触、肢体对称 性、感官反应、头颈、躯干控制为主。 2.婴儿后期至幼儿期—早期训练 为6个月~3岁的患儿,脑瘫症状已明显,但尚无挛缩畸形发 生时的训练.运动学习的过程。诱发主动活动,防治异常姿 势的固化。

3.学龄前期的训练—功能训练期 脑瘫症状已明确,可能有固定的挛缩畸形.可以 考虑外科手术的介入。此期间在强化训练时可借助 矫形器辅助步行. 4.学龄期的训练—能力训练 年龄在6岁以上的脑瘫儿童,需进行社会适应性 训练,接受教育培训,提高生活质量,争取生活自理或 部分自理.

(二)康复方法 儿童康复的特点是被康复者是一个处在生长发 育中的个体。对他们的康复不能只关注功能障碍的 改善,同时要保障身体的生长发育,智力的开发以 及心理的健康。 因此采取的康复方法要有娱乐性、趣味性、个 案与集体活动相结合。 另外,对脑瘫儿童的家长教育,是小儿康复的 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巴氯芬泵 5、辅助器具

6、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 降低肌张力的药物 多巴胺类 石炭酸、酒精 BTX-A 生物制剂 局部神经阻滞

脑性瘫痪本身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由于脑损伤后 引起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脑瘫儿童康复的过程是一 个运动学习的过程,也是促进整个大脑、神经系统逐渐趋向 正常化的过程。因此,要获得脑瘫儿童今后生存的技巧,即 要对躯体形态功能的恢复,又要对生活、心理、精神、情绪 作补偿和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持久的、综合性 的。 因此,对脑瘫儿童的系统管理,关系到这些患儿今后能 否更好地获得运动、学习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最终成为自 立于社会,自食其力的强者。

参考文献 【1】Kirby RS,Wingate MS,van Naarden Braun K.Prevalence and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 four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6:A report from the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Volume 32, Issue 2, March–April 2011, Pages 462–469。 【2】徐晓莉, 肖农与赵阳, 脑瘫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 34(5): 第393-395页. 【3】Krägeloh-Mann I.Cans c.Cerebral palsy update.Brain Dev,2009,3 1:537-544. 【4】《第十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6 【5】胡莹媛,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问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9): 第777页. 【6】王辉, 脑瘫研究现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5): 第289-292页. 【7】刘蓓,范晓华,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 J.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August 2005,Vo1.20 No.4,224-225. 【8】 廖洪波,杨潇,成露,皮娟,胡小艳,杨迎,探索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经济实用新模式附“六位一体”疗法康复脑瘫儿童50 例情况报告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 8月第 14卷第 8期,763-764. 【9】孙芳梅,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17 例分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Journal of Chinese Modern Pediatrics 2006 年第3 卷第 5 期,429-430.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