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2 美学与人生境界 “气”与人生
2017/3/22 一 “气”论
《老子》论“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 名曰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长 ‘有’,欲以观其徼。”
《管子》四篇论“气” “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 生,不合不生。” “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虚一而静 “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寡,寡则静矣。静则精 ,精则独立(立字衍)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不得。” “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 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
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 生,种类相产。”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禀气有泊厚,故性有善恶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气” 第一,“气”是艺术的本源。 锺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 情,形诸舞咏。” 第二,“气”决定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第三,气构成艺术作品的生命。
气 韵 生 动 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古画品录》一书 “韵”是从当时人物品藻中引过来的概念,指人物形象 表现出来的个性、情调。
2017/3/22 二 “气”论宋元书画美学
郭熙《林泉高致》提出: “身即山川而取之” 强调艺术家要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 。 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 。 要对自然山水做多角度观照。
山水画中的意境——远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视 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 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 ,深远之色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 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王维《雪溪图》 《美学与人生》课件
戴进《春山积翠图》 《美学与人生》课件
2017/3/22 三 “气”与人生
儒家的“气”与人生境界 伦理化是儒家思想的突出特征,带着对世俗人生的深切 关怀,儒家的思考始终不脱离社会人事,对“气”的考 察自然也以政治伦理价值为中心。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养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
老庄的“气”与人生境界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社会政治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均持 否定态度,他们更关注精神心灵的领域。 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想求得精神的 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所以,寻求 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澄明自由是庄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和最终立足点。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逍遥游》)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应帝王》)
要想进入这种“无待”的自由境界,就必须做到“心 斋”、“坐忘”。“气”就是对心灵这种虚空状态的 描述。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 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 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 保持心灵空明的状态,体性悟道,“虚室生白”,才 能获得自由自觉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