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2 美学与人生境界 “气”与人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赵敦华 2008 年春季学期. 课程目的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不可定义 哲学无前提:物理学 → 数学 → 逻辑 → 哲学 → ? “ 是什么 ” ( knowing what )与 “ 如何做 ” ( knowing how ) 如何做哲学?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D D A (1) (2) (1) (2)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文学观念. 一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D A C D.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重点: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3 、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道棋简介 曹国梁、许文杰、黄小荧
文化传播网 现在时间:2017年3月2日星期四2时11分22秒.
逍 遥 游 庄 子.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从宇宙到人生 谈 老子.
《老子》五章.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讲)第二章 中国审美文化 一、不同视野下的中国审美文化范型 (一)从历史纬度分: 以彩陶、岩画为主要载体的史前审美文化 以青铜器载体的夏商审美文化 以诗、文、书、乐舞为载体的周秦审美文化 秦以后以诗、陶瓷、丝绸、园林、绘画、小说各代审美文化 (二)从审美类型分: 以社会体制为中心的审美文化 以自然山水为中心的审美文化.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两晋与南朝.
第三节.《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
逍遥游 《庄 子》.
第二章、道家政治思想 鲁迅先生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阐述中国文化的本体概念。 世界观:道。万物的本源、本体,价值标准。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八讲 老庄与道家文化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二书为道家主要代表作。 老庄之并称,不见于先秦,大约起自魏晋。
儒道哲学与修身智慧 暴庆刚.
第五讲 意 境.
逍遥游(节选) 《庄子》.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易经》大传“系辞”篇:“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ao De Jing & Numbe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G.X.Peng 彭 光 雄 P.O.Box 918-4, Beijing ,
Topic 陳文魁 教授 Great Talk with colleagues 陳文魁 教授 義守大學財金系
当转眼仰望耶稣 Turn Your Eyes Upon Jesus
董易 黄婷婷 陈佩婧 邵芷秋 黄小遥.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哎呀小小草专业PPT定制培训 卡通创意论文答辩模板 答辩人:哎呀小小草 导师:哎呀小小草.
吉祥如意 新 旧 年 岁 万 百 喜.
詞、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神的道路 The Ways Of God.
电子软件互联网 扁平化创意手绘模板 专业PPT定制 封面和内页的所有素材均可自由配色分层编辑.
教会圣诗 63首 昨日,今日,到永远 Yesterday,Today,Forever
Why accurate quark masses Original expression New expression Summary
药物的跨膜转运.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教会圣诗 394首 生命灵气 O Breath of Life
怜悯人的主 11月30日~12月3日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新加坡广州 广州阜阳 阜阳利辛.
尽情的敬拜.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A2 a3 a4 a5 a1 a6 a7.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Turn Your Eyes Upon Jesus
2009年10月11日 薛忠勇 信息:「生命之道」 經文: 約翰福音1章1-14,17-18節.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7/3/22 美学与人生境界 “气”与人生

2017/3/22 一 “气”论

《老子》论“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 名曰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长 ‘有’,欲以观其徼。”

《管子》四篇论“气” “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 生,不合不生。” “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虚一而静 “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寡,寡则静矣。静则精 ,精则独立(立字衍)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不得。” “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 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

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 生,种类相产。”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禀气有泊厚,故性有善恶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气” 第一,“气”是艺术的本源。 锺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 情,形诸舞咏。” 第二,“气”决定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第三,气构成艺术作品的生命。

气 韵 生 动 最早见于南朝画家谢赫《古画品录》一书 “韵”是从当时人物品藻中引过来的概念,指人物形象 表现出来的个性、情调。

2017/3/22 二 “气”论宋元书画美学

郭熙《林泉高致》提出: “身即山川而取之” 强调艺术家要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 。 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 。 要对自然山水做多角度观照。

山水画中的意境——远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视 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 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 ,深远之色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 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王维《雪溪图》 《美学与人生》课件

戴进《春山积翠图》 《美学与人生》课件

2017/3/22 三 “气”与人生

儒家的“气”与人生境界 伦理化是儒家思想的突出特征,带着对世俗人生的深切 关怀,儒家的思考始终不脱离社会人事,对“气”的考 察自然也以政治伦理价值为中心。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养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

老庄的“气”与人生境界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社会政治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均持 否定态度,他们更关注精神心灵的领域。 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想求得精神的 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所以,寻求 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澄明自由是庄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和最终立足点。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逍遥游》)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应帝王》)

要想进入这种“无待”的自由境界,就必须做到“心 斋”、“坐忘”。“气”就是对心灵这种虚空状态的 描述。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 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 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 保持心灵空明的状态,体性悟道,“虚室生白”,才 能获得自由自觉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