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法 原型法概述: 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反复修改,可以不断完善的系统。
原型法 基本思想: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凭借系统开发售货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在强有力的人、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MIS系统。
原型法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1、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功能--依据 2、构造初始原型 3、运行、评价、修改原型 4、确定原型后处理
原型法
原型法 原型法的特点: 1、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易于掌握和接受 2、将模拟的手段引入系统分析的初始阶段,沟通了人们(用户和开发人员)的思想,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结构化方法中最难于解决的一环。强调用户参与、描述、运行、沟通。 3、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摆脱了传统的方法,使系统开发的时间、费用大大地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都大大地提高。强调软件工具支持。
原型法 原型法的优缺点: 1、从原理到流程十分简单,最终总可以获得一个满意的MIS--无高深理论和技术(方法本身) 2、用户与开发者思想易于沟通 3、使用软件工具效率高,摆脱了传统方法 4、要求管理基础工作完整、准确,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系统
原型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型法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学习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过程,不同人和不同情景下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阶段是较为困难的,一般不可能第一次就能得到恰当的分析结果,原型可以对教学策略进行较早期的评价,可用于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导航设计,这两点对于教学软件是特别重要的。
原型法案例分析 原型还能够有效沟通开发人员和教学设计人员以及课件用户之间的思想,是实现教学思想、教学经验与计算机技术统一和结合的基础,符合教学设计和软件过程天生的重复和迭代特征,同时,原型也是进行教学试用、教学效果评价的最基本条件,它为教学软件的快速,高质量开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型法案例分析 1.利用多媒体著作工具实现课件原型的一般步骤: 1)快速分析:根据要开发教学软件的学科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原型要着重设计的方面,然后选定合适的多媒体著作工具,同时确定原型的使用目的是抛弃式还是演化式原型,一般推荐使用演化式原型; 2)构造原型:根据设计要求,利用选定的多媒体著作工具制作出所选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块的外观模型(最初原型);
原型法案例分析 3)运行评价:运行原型。通过学科教师、教育专家以及学生的检验、评价和测试,针对原型提出修改意见和需求; 4)修正改进:根据修改意见修正和完善原型,直至符合教学需求; 5)完善产品:整理原型并提供文档,为软件下一步的运行、开发服务。
例子分析 传统课程的电子化: 原型法应用于教学软件开发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传统课程的电子化工作,传统课程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因此转换的工作只需要用系统的方法学来指导以经济有效地进行,一旦学科教师决定开发现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例子分析 具体的转换的过程就涉及以下几个相关阶段: 1)设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给出课程的详细说明。 2)素材转换、收集和原型的建立。素材的转换和收集包括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以及一些具有创造性要求的活动,可能需要创建一些模板或其他类似的可复用部件,使用著作工具制作出初始的界面原型,然后按教学设计的要求逐渐演化为初始功能原型。
例子分析 3)评估原型。在课程的原型版本完成以后,甚至没有完成时,应使用实际的学习者进行测试,不仅要测试他们对课程的主观反应,还要判断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4)反馈修改。判断是否达到软件期望达到的目标,确定可以改进的具体办法,反复进行直到一切目标能良好的完成。
原型法注意问题 1)如何选择合适的著作工具 不同的多媒体著作工具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对于教育工作者,学科专家以及设计人员来说,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解决以后,就面临着如何恰当的选取著作工具
原型法注意问题 2)使用原型开发仍应注意遵循软件工程原则 使用著作工具进行原型开发过程中,不像一般软件那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具体,它是一个迭代反复的过程,文档的生成与管理、设计的表述等各个方面要注意保持一致性、完备性,还应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
原型法注意问题 3)原型评价的具体实施 教学软件无法仅通过界面布局以及简单可运行的原型版本来评估学习的效果,因为简单原型几乎无法真正工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这层含义之下,因此,对于原型版本的评价必须经过仔细计划,初期界面原型、教学试用原型要分别进行评价,评价可通过大量问卷或实际使用方式进行,评价人员既要包括软件用户(学科教师、学生),也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美工等方面的专家,试用评价应是一个长期不问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软件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