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节 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 食物铁( Fe 3+ ) Fe 2+ 胃酸、 VitC 十二指肠、空肠上段 Fe 2+ 吸收氧化 Fe 3+ 转铁蛋白 血清铁 骨髓、肝脾 等造血器官 组织细胞 血红蛋白 合成 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骨髓、肝、 脾、肠黏膜 贮存 多余铁 参与合成 含铁酶 铁缺乏 铁的排泄: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定义 贫血是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的 一种病理状态 贫血是一种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各种不同类型的贫血,其临床表现往往相似.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 → 血红 蛋白 (Hb) 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 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征; 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儿童危害大, 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
新生儿贫血 宋珍.  新生儿贫血 :  是指单位容积末梢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国内诊断标准:新生 儿期血红蛋白( Hb )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第二节 小儿贫血 The pediatric anemia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抗贫血药.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 主讲:梁园园.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 学时:2学时 西医二附院 郭亚菊.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 电话: QQ号: 大山
贫血的实验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检验科 贺学姣.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LILIMIN.
缺 铁 性 贫 血   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 谭达人.
缺 铁 性 贫 血 (IDA)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陈茵.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铁代谢临床应用.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上课了 请安静.
儿 童 贫 血 中山医科大学 李文益.
贫 血 Anemia.
妊娠合并贫血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 尚 涛.
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 湘南学院 颜建辉.
儿 科 学 (Pediatrics)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儿科教研室.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第五章 贫血概述.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患儿 的护理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白永旗.
贫 血 概 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 液 科 李 娟.
第十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红细胞系统疾病 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 童金生.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临床实验班PBL第二小组学习汇报 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小儿贫血原因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小玲.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Childhood Nutritional Anemia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IDA (iron deficiency anemia)
贫血病人的护理 概述 分类.
第十章 血液系统常见病 张峰琴.
病历摘要 李妞,女, 2岁,面色苍白,乏力1年,嗜泥土1个月就诊。1年前患儿母亲发现小孩面色苍白,渐加重,活动后多汗乏力,常烦躁不安。1个月前,患儿开始喜食泥土,常偷吃泥土。自发病来,食欲减退,常感腹痛,尿正常,大便稀薄,经常感冒。足月顺产,G1PI。母乳喂养,1岁后添加辅食,1岁半断奶。按计划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母亲素食,家族无遗传病。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造血系统总论 及营养性贫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袁晓军
造血系统总论 营养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袁晓军
儿 科 学 (Pediatrics) 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儿科教研室.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项目八 其它贫血检查.
贫血病人的护理.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目的与要求 IDA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治要点。 掌握 熟悉 实验室检查,发病机制 了解 铁代谢

临床表现 概 念 实验室检查 铁代谢 诊断要点 病因和发病机制 治疗要点

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分为三个阶段:贮铁耗尽(ID)、红细胞内缺铁(IDE)、缺铁性贫血(ID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指人体的红细胞中含铁血黄素低,同时红细胞体积较正常小,形态不一。 含铁血黄素:是由铁蛋白微粒集结而成的色素颗粒,呈金黄色或棕黄色,由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溶酶体分解、转化而形成的。

发病情况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约2/3 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 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 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铁的代谢 分 布 含量:男性约50-55mg/kg, 女性约 35-40mg/kg。

1、功能状态铁 血红蛋白:占60-70% 肌红蛋白:占 15% 酶和辅因子:约10% 转铁蛋白铁:约 3-4mg 2、储存铁: 男性1000mg 女性300-400mg 铁蛋白:溶于水,易 再利用 含铁血黄素:晶体,不溶于水,难再利用

铁的来源和吸收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 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VitC 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 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 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 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

铁 的 运 输 血浆中的铁(Fe2+) 铜蓝蛋白氧化 转铁蛋白结合Fe3+ 幼红细胞表面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 组织 细胞内铁 胞饮作用 组织 细胞内铁 与转铁蛋白分离 再次还原成Fe2+ 结合成HB

几个概念 转铁蛋白铁(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 总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生理状态下,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这部分称血清铁。男性11-30umol/l女性9-27umol/l。 血清铁蛋白:机体内一种储存铁的可溶性组织蛋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 总铁结合力: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

转铁蛋白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 = ×100% 总铁结合力

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RBC寿命约120天,红细胞破坏后的血红素铁几乎全部被利用于制造相当数量的红细胞。 每天排铁约1mg,主要随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从粪便中排泄。其次从尿、皮肤、汗中排除。

病因及发病机制 摄入不足:需要增加,铁的吸收不良,肠道疾病。 慢性失血: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三类所组成。

贫血的表现:症状相对较轻。 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Plunmer-Vinson帕金森综合征) 体征: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

回上层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hemogram) 1、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 2、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3、血小板数高低不一。

(二)骨髓像: 1、常规检查,增生活跃。 2、骨髓涂片铁染色铁粒幼红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少。

(三)生化检查: 1、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血清铁减低 <8.95umol/L 总铁结合力增加 >64.4 u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2、血清铁蛋白降低<12ug/L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增加>4.5ug/g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分三阶段: 2、查找病因或原发病:

1)缺铁(ID):储存铁耗竭。 A 、血清铁蛋白降低<12μg/L B、骨髓铁染色,内铁减少,外铁缺如 C、HB及血清铁正常 2)红细胞铁减少(IDE):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A、ID的A+B B、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C、FEP增加>4.5μg/gHb D、Hb正常

(3)缺铁性贫血(IDA): IDE的A+B+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120g/L ,女性<110g/L

2、查找病因或原发病: 根据病史、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消化道相关检查十分重要:虫卵、胃镜、肠镜、钡盐灌肠等。

治疗要点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祛除缺铁原因。 (二)补充铁剂:

补充铁剂: 1、口服补铁:为首选 (1)药物: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右旋糖酐铁,每天口服元素铁150-200mg即可。 (2)注意事项: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不和茶、咖啡、牛奶同服。 (3)疗效观察:3天自觉症状改善,1 周后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 周后 HB 上升,1-2月HB 恢复正常。 (4)疗程: HB正常后继续服用4-6个月。

2、胃肠道外给铁: 仅适合不能口服者。常用的有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注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缺铁有关 感染 与贫血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缺铁有关 感染 与贫血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潜在并发症 贫血性心脏病 颅内高压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注意餐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较合适。  此外,补充铁剂的同时需要给予蛋白质,若蛋白质缺乏,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2)适宜活动量: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对日常活动均可耐受。但剧烈运动时较同龄正常人易感疲乏,甚至头昏目眩。因此,应让患者生活有规律,做适合个体的运动。勿需卧床。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贫血严重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卧床休息为主,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活动与休息交替 教会病人自己测脉搏。

3)病情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纳差,听心率,测呼吸频率,观察皮肤、粘膜及活动耐力变化。了解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4)药物护理:①让病人了解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应饭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若仍有不适可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调整药量或更换制剂;②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要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③服铁剂同时忌饮浓茶及牛奶;④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变成硫化铁所致,应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

;(5)铁剂治疗时间: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4~6个月,目的均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6)注射铁剂时,首次给药须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取“Z”型注射法以免药液溢出。需要深层肌肉注射,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副作用:极少数病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轻者面红、头昏、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后10分钟至6小时之内要观察副作用,最好备有肾上腺素1支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介绍 2)休息和饮食指导 3)用药指导 4)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