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第一课时 ).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 性质各 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 人们 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 ( 1 )仔细观察和研究 ( 2 )选择标准 ( 3 )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二)酸碱指示剂.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199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第二节 氨 铵盐.
1、酸的组成:“H+酸根”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NO3-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海水制碱 新都中学.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测试酸碱的指示剂.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碱.
热烈欢迎全市高一化学老师及专家莅临指导.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2012届高中化学第二轮复习 氮族元素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2-3 常見的酸與鹼.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硫 1.存在形式: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高中化学 新课程实施下的课堂教学 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 董海滨 2007年12月
元素化合物复习.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共2课时).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S&N 常德市一中.
本课件为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一课时教学使用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2课时 第3章 第2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考 点一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必修1复习 必修1复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氨 河南省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 乔纯杰.
2-5 酸與鹼的反應.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慧眼识酸 请阅读下列物质,完成后面问题 ①Mg ②H2SO4 ③Fe2O3 ④NaOH ⑤CaCO3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碳酸鈉 作者:81027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日期:( ).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 7 章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复习 普陀三中 高一化学备课组 2014年1月.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扑克.
看视频:广东清远20吨浓硫酸泄漏 提问:从视频中得到那些信息? 1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 材料 生活 世界上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有近百万种 化学 医药 能源 ….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氨气和铵盐 2019/5/14.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专题四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6讲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厦大附中 欧昌友.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笃学一 氮 2.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__色、_________气味的__体,____溶于水且溶解 得快。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___体积氨气。氨 的水溶液叫做_____。 无 有刺激性 气 极易 700 氨水.
专题二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厦大附中 俞佳.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实验19 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了解铜、锌、镉、汞的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液氨气化吸收热量 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现场会寒气逼人? 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 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 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 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

一、氨 1、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 自然固氮:豆科植物固氮 雷雨天产生一氧化氮气体 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N2 +3 H2 2NH3

2、氨的物理性质 氨在自然界中,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 腐败的产物。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 极易溶于水(1:700) 氨常作致冷剂 为什么氨常用作致冷剂? 氨易液化(沸点-33. 35 ℃) 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作致冷剂? 还有氯气(沸点-34. 6 ℃) 二氧化硫(沸点-10 ℃)

实验4-8 如图4—27,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 图 4-27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实验步骤:见书 教材P97实验 填写书中有关内容 实验成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 实验现象:形成红色的喷泉 实验结论: (1)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后,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外面的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酚酞试液变红。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或 NH3 + H2O NH4+ + OH- 氨水中含少量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故能使酚 酞试液变红。

氨水和液氨有什么不同?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 液氨是液态的氨,是纯净物。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氨溶于水中,大部份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小部份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故氨水中含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 少量的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还有氢离子)。 一水合氨浓度大于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

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氨气体积设为VL 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 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 氨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V/22.4)/V= 0.045 mol/L 注意:氨水中溶质是NH3,不是NH3·H2O

(2)氨与酸反应 书P98 (图4-28)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实验步骤: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 盐酸里蘸一下,然后使两根玻璃 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实验结论:氨水挥发的NH3与盐酸挥发的HCl 化合生成固体小颗粒NH4Cl的缘故。 NH3+ HCl =NH4Cl

4NH3 + 5O2 = 4NO + 6H2O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2)氨与酸反应 NH3 + HNO3=NH4NO3 2NH3 + H2SO4=(NH4)2SO4 NH3+ H2O + CO2=NH4HCO3 (3)氨的催化氧化 4NH3 + 5O2 = 4NO + 6H2O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催化剂

(3)氨气的催化氧化 N2 NH3 NO NO2 HNO3 O2 H2O H2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NH3 + 5O2 4NO + 6H2O 请同学们根据每步反应分析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还是还原反应

4、铵盐 (1)物理性质: 铵盐均溶于水,为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 ①铵盐不稳定 ②铵盐与碱反应 NH4Cl = NH3↑+ HCl ↑ NH4HCO3 = NH3↑+ H2O ↑ +CO2 ↑ ②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 NaOH = NaNO3+ NH3 + H2O △

5、氨的用途 ①工业制化肥 ②有机合成的重要化工原料 ③作制冷剂 6、氨的制备 (1)氨的工业制备 N2 +3 H2 2NH3

(2)氨的实验室制备 固体+固体→ (类似制取O2) 实验步骤:给试管里的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物加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反应原理: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2)氨的实验室制备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检验: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 检验: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 产生白烟 思考: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行吗? 小试管口处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答: 不行。热的氢氧化钠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另外,氢氧化钠易吸水,易结块,不易产生NH3。棉花的作用是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

NH3·H2O NH3 + H2O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法 浓氨水 ↑ ↑ ↑ ↑ ↑ ↑ CaO 浓氨水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 稀硫酸和硝酸的通性 使指示剂变色: 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硝酸除外) 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硝酸除外)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 + OH -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H+ + CuO = Cu2+ + H2O 与某些盐反应: 2H+ + CO32- = H2O + CO2↑

实 验 2. 浓硫酸 (1)浓硫酸脱水性 滴有浓硫酸的纸(或木条)炭化变黑。 解释: 把少量浓硫酸 滴在纸上或用 一根木条蘸 浓硫酸。 实 验 解释: 滤纸(或木条)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结论: 浓硫酸有脱水性

问题: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吸收现成的水 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 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反应生成水

(1)浓硫酸脱水性 实 验 现象: 反应: 结论: 在烧杯中 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 糊状,注入浓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大量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烧杯中 放入少量蔗糖, 用少量水调成 糊状,注入浓 硫酸,用玻棒 搅拌。 实 验 反应: C12H22O11 12C + 11H2O 浓硫酸 2H2SO4 (浓) + C = CO2 + 2H2O + 2SO2 △ 结论: 体现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

(2) 浓硫酸氧化性 实 验 ①与金属反应 现象: 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在试管中 放入一块铜片, 加入少量的 浓硫酸,加热。 通入品红溶液, 检验放出的气体; 再通入紫色的 石蕊溶液; 把反应后的溶 液倒在水中稀释。 实 验 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①与金属反应 结论: 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 浓硫酸既有氧化性 又有酸性 2e- +6 +2 +6 +4 △ 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 还原剂 氧化剂 结论: 浓硫酸既有氧化性 又有酸性 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②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思考题 C + 2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 △ 思考题 设计一实验,证明浓硫酸与碳反应的生成物含有 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

无水硫酸铜 变蓝色 证明含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品红 溶液 品红 溶液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不褪色 褪色 褪色 证明含SO2 除去SO2 证明无SO2 证明含CO2

3、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 可溶于水 易挥发 密度比水大 溶于水放热

(2)硝酸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实 验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反应激烈,产生红棕色气体, 在放有铜 片的两个试管 里,分别加入 少量的浓硝酸 和稀硝酸。 实 验 反应激烈,产生红棕色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 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反应较缓慢,产生无色气体,逸至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 结论: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氧化不活泼金属。

②与非金属反应 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也能跟许多非金属(如碳)反应 4HNO3 (浓)+ C = CO2 + 4NO2 + 2H2O 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氧化性:浓HNO3 > 稀HNO3 硝酸+5价的氮得电子,被还原成较低价的氮 +4 +3 +2 +1 -3 NO2 HNO2 NO N2O N2 NH3

(3)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反应 4、硫酸、硝酸的用途 P102 常温下,把铝、铁放在浓硫酸或浓硝酸里无明显变化。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硫酸起反应。此现象称 “钝化”。 所以,可以用铁、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钝化属于化学变化 4、硫酸、硝酸的用途 P102

教材P98 “思考与交流” (1) N2 + 3H2 2NH3 (2) 4NH3 + 5O2 4NO + 6H2O -3 N元素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2) 4NH3 + 5O2 4NO + 6H2O -3 +2 N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3) 2NO + O2 == 2NO2 +2 +4 N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4) 3NO2 + H2O == 2HNO3 + NO +4 +5 +2 N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材P99 “思考与交流”答案: (1)游离态和化合态; (2)摄取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3)豆科植物固氮,雷电作用固氮; (4)大气中的氮气经过人工或天然固氮以后被植物吸收,动物摄取植物后转化为动物蛋白,细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将氮变成氮气回到大气中; (5)人类合成氨制造化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