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教育基本知识与内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談情說愛」 ---- 「 愛滋病流行現況及防治 」 明台高中 護理教師楊雅莉 內容大綱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愛滋病流行現況  台灣愛滋病流行現況  愛滋病的衝擊  毒癮愛滋疫情  愛滋病防治.
Advertisement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Stop AIDS , Keep the Promise 12 月 1 日爱滋病日 AIDS !红丝带!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关注世纪杀手 —— 艾滋病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 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 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的音译。 1981 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 曾译为 “ 爱滋病 ” 、 “ 爱死病 ” 。分为两型: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体育基础知识讲授教案 课题名称: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了 解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 毒。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 2004 年 11 月. 一、定义  艾滋病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 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一、 临床表现 (一)急性感染 部分病人感染后 2 - 6 周,可出现急性感染,有发热、 出汗、头痛、咽痛,关节肌肉疼痛、不适、厌食、恶心等,持续 3 - 14 天,然后进入无症状期。 (二)无症状感染 持续 1.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 仙桥初中政教处 2014 年 11 月 23 日. 预防艾滋病 主题要点 1 、初步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 2 、正确对待身边有艾滋病感染者 3 、争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中学生.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世界艾滋病日 东铁营一中 World Aids Day. 河南检验检疫 行动起来 向 “ 零 ” 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 2013 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 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 艾滋病( Acquired I 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所致。  1983 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离出淋巴结病相关 病毒, LAV  1984 年美国肿瘤研究所分离出人类.
1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第十九章 Chapter 19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Page  2 Is AIDS far away from us? 新增 7400/day  其中 3300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儿子死于艾滋病, 留下一个孙子也 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 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 演讲人简介.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九年级一班主题班会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五、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愛滋病 認識與防護 黃英絹 感染控制 護理師.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克六中校医室 2014、11.
A I D 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第五章 性生理卫生.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集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嘉祥 二〇一二年二月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预防艾滋病教育 初二(16)班 制作:李振佳 王珂杨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一.什么是爱滋病 第一组 钱都,戴文杰,缪逸涛,赵思禹,郁葱 ,陆永杰.
肺结核.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宣.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教活动 平昌县坦溪小学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糖尿病流行病学.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讲师:袁波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防治知识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2017/9/92009-4-28.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艾滋病的传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HIV 與 AIDS.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预防艾滋病教育基本知识与内容

不进行教育,艾滋病将会继续横行。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艾 滋 病 与 教 育 不进行教育,艾滋病将会继续横行。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彼特·皮奥特 UNAIDS执行主任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艾 滋 病 与 教 育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履行政府的承诺

艾 滋 病 与 教 育 预防艾滋病时不我待 让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 其他人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500万 ※世界有3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 滋 病 与 教 育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500万 ※世界有3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4700万 ※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 ※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 ※全球每天10000人死于艾滋病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 ※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超过18万例 ※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5万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

艾 滋 病 病 毒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艾滋病病毒(HIV) 艾 滋 病 病 毒 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HIV在繁殖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杀伤CD4,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1.感染的直接毒性作用 2.细胞融合 3.“无辜旁立者”损伤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发病机制 HIV在繁殖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杀伤CD4,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1.感染的直接毒性作用 2.细胞融合 3.“无辜旁立者”损伤 4.干细胞受HIV感染 5.自身免疫的破坏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吸附 T4细胞 HIV致病机理 侵入 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 与表达 释放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AIDS可分为三期: 窗口期 潜伏期 临床表现期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病毒在体内繁殖很快,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3个月的时间,平均约45天,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

潜伏期 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称为“潜伏期”。 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平均为5-10年。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潜伏期 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称为“潜伏期”。 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平均为5-10年。 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HIV病毒的种类、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健康状态等有关。

临床表现期 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临床表现期 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常见症状:低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病、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 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HIV感染 只有在对高危人群的随访中才能发现。其发生率仍不清楚,估计是为1/3--2/3。表现为急性发热、出汗、头痛、咽痛、厌食、全身肌肉酸痛等。可有红色斑疹、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WBC和血小板减少。持续1-2周可自愈。热退后淋巴结渐缩小。CD4/CD>1,CD4数在正常范围.抗HIV由(-)→(+).一般为2周-3个月,最长可达六个月.P24抗原阳性可出现在抗HIV阳性前2-3个月。

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抗HIV阳性,CD4计数尚正常。P24抗原多为阴性。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二)无症状感染 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抗HIV阳性,CD4计数尚正常。P24抗原多为阴性。

体重明显减轻(>10%),持续发热(>38℃),疲乏、盗汗、明显衰老。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三)其他HIV疾病 (CD4计数常<200个/mm) 1.消耗综合征 体重明显减轻(>10%),持续发热(>38℃),疲乏、盗汗、明显衰老。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2.神经性疾病 除与HIV感染直接相关的疾病(如痴呆综合症、无菌性脑膜炎)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等疾病。较常见的有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脓肿、脑淋巴瘤和卡波齐肉瘤等。此外还有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外周神经炎。

主要是机会性感染引起的肺炎、卡波齐肉瘤和肺结核。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是机会性感染引起的肺炎、卡波齐肉瘤和肺结核。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1)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 据美国的报道AIDS患者中70-80%感染过1次或多次PCP。10-15%的PCP是可以致命的。主要表现为持续数周-数月和慢性咳嗽,常无痰。胸骨后闷胀,吸气及咳嗽时加重。80-90%病人有短程发热。感染后期氧合作用严重受损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体查多无异常,仅30-40%病人可听到罗音。

1.X线胸片是PCP非特异性诊断手段之一。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诊断: 1.X线胸片是PCP非特异性诊断手段之一。 2.肺功能检查 80%的PCP病人PO2<80mmHg,90%的病人肺泡-动脉氧压差>15mmHg,几乎所有病人一氧化碳弥散力不足预计值的80%。肺功能测定不能确诊PCP,但肺功能正常者可排除PCP。 3.确诊应检出病原体。因肺孢子虫不能常规培养生长。涂片检查是主要方法。咳出痰液检出率很低,雾化引导痰液可达50--9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可达90%以上。可用Giemsa、Wrigt、甲基蓝染色。子孢子、滋养体、孢囊均可着色。

CMV、衣原体、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是常见的病原体。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2)其他病原感染性肺炎 CMV、衣原体、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是常见的病原体。 (3)卡波氏肉瘤 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喀血等。常见的X线表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念珠菌感染最常见,口腔感染表现为鹅口疮或口腔毛状粘膜白斑,还会引起食道炎或溃疡。 引起AIDS病人腹泻的病原体有念珠、单纯疱疹病毒、CMV。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4.胃肠道疾病 念珠菌感染最常见,口腔感染表现为鹅口疮或口腔毛状粘膜白斑,还会引起食道炎或溃疡。 引起AIDS病人腹泻的病原体有念珠、单纯疱疹病毒、CMV。 HBV、HCV、结核杆菌感染所致肝炎或肉芽肿性肝炎。卡波齐肉瘤和其他淋巴瘤也可累及肝脏。 5.泌尿系统疾病 AIDS病人中约10%有慢性肾病表现,称为“HIV相关肾病”。

皮肤感染是AIDS常见特征。初期表现最常见的是卡波齐氏肉瘤。可为单个或呈播散性,常累及粘膜。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6.皮肤疾病 皮肤感染是AIDS常见特征。初期表现最常见的是卡波齐氏肉瘤。可为单个或呈播散性,常累及粘膜。 疱疹病毒感染可产生播散性皮肤损害。 传染性软疣常见且持久,病损可变得很大,分布广泛。黄甲综合征、毛囊炎、脂溢性皮炎也相当常见。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7.眼科疾病 40-90%AIDS病人有感染或非感染性眼部疾患。CMV感染可致CMV性视网膜炎,表现为无痛性视觉障碍,可波及视盘、视乳头、视神经和球后神经。

尸检发现25-75%AIDS病人有心脏异常。内分泌中最常见的是性腺机能减退,半数以上男性患者有性欲低下。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8.其他 尸检发现25-75%AIDS病人有心脏异常。内分泌中最常见的是性腺机能减退,半数以上男性患者有性欲低下。

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sexual transmission) 防艾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sexual transmission)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  

医源性传播(transmission through iatrogenic Infection)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医源性传播(transmission through iatrogenic Infection) 血液及血液制品; 器官移植; 针头、注射器(如:有偿献血(former plasma donors ,FPD)、静脉吸毒(Injecting Drug Users ,IDUs)); 美容、穿耳、文身、修脚,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也可能传播。

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MTCT)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MTCT) 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后,血液中的病毒通过胎盘直接到达胎儿体内,也可在分娩、哺乳过程中将HIV传染给婴儿。 母婴传播占所有婴儿和儿童感染者的90%以上。

下列情况不会传播AIDS 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学习或工作、一起玩、一起用餐;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下列情况不会传播AIDS 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学习或工作、一起玩、一起用餐; 食物、水、共用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或咳嗽、打喷嚏; 蚊虫叮咬(HIV不能在昆虫的细胞中生存); 血液、医疗器械等经过严格检验和消毒。

艾滋的病治疗 (一)抗HIV病毒药物: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双脱氧肌苷,双脱氧胸苷,苏拉明,三氮唑核苷,磷甲酸盐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艾滋的病治疗 (一)抗HIV病毒药物: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双脱氧肌苷,双脱氧胸苷,苏拉明,三氮唑核苷,磷甲酸盐 (二)免疫调节药物:a一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一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自体和异体的骨髓移植、胸腺移植、输注淋巴细胞、胸腺素、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借用替代疗法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往往由于排斥反应、过敏反应导致其效果短暂或难以肯定。

1.抗原虫感染的治疗:卡氏肺囊虫肺炎,复方新诺明,戊烷脒,弓形体病,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乙胺嘧啶加复方新诺明或加氯林可霉素。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三)机会性感染疾病的治疗 1.抗原虫感染的治疗:卡氏肺囊虫肺炎,复方新诺明,戊烷脒,弓形体病,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乙胺嘧啶加复方新诺明或加氯林可霉素。 2.抗病毒感染的治疗:无环鸟苷,丙氧鸟苷,磷甲酸盐,干扰素。 3.抗真菌感染的治疗:二性霉素B,5一氟胞嘧啶,脒康唑,氟康唑。 4.抗细菌感染的治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氨噻污;绿脓杆菌感染,复达酸,环丙氟哌酸,头孢第二代,先锋美他醇,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

(四)抗肿瘤治疗:鬼臼毒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博莱霉素,a一干扰素,环磷酰胺。 (五)中医药治疗 (六)手术治疗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四)抗肿瘤治疗:鬼臼毒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博莱霉素,a一干扰素,环磷酰胺。 (五)中医药治疗 (六)手术治疗 (七)对症治疗:进食困难者可用鼻胃管或静脉注入高营养,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可输血,血浆蛋白较低者可输入白蛋白或血浆。还应注意给氧、补液和纠正电解质平衡。有绝望情绪和精神症状者,应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安抚治疗。有口腔溃疡或皮肤损害者需加强洗洁等护理工作。 (八)疫苗疗法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做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你处于危险之中吗?” 请同学思考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思考自己是否曾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你处于危险之中吗?” 请同学思考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思考自己是否曾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 在生活中,有些时候自己的一些行为可以使感染HIV的危险度增加,在一些危险情景下,你能正确处理做出决策么?

学会用科学、宽容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心系红丝带 ——学生小明的故事(分组讨论/角色扮演) 学会用科学、宽容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人,并尽己所能帮助他们。 1、假如你是小明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对待他?你会帮助他吗? 2、假如你是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长,你会怎么做?你会开除他吗? 3、假如你是小明同班同学的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继续留在这个班级吗? 4、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你会报道这件事吗?怎么报道? 5、假设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你很喜欢的老师,你认为他(她)是否应继续授课?

渴望生存 期盼的目光

喂药 曼谷的志愿者 爱的传递

纪念世界艾滋病的游行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我愿意跟他做朋友,我愿意我和他之间没有隔阂。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我愿意跟他做朋友,我愿意我和他之间没有隔阂。                                                                                                                          防艾专家—桂希恩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