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壹、運動與健康的意義 運動的目的,是為了維 持身體的健康。 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 必須要有適時、適度的 運動。 「健康活力 運動臺北」路跑.
Advertisements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防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心臟科 中興院區心臟科 主治醫師 陳冠宇 主治醫師 陳冠宇.
护理部教学管理 南医大二附院 张淑芬. 护理部主要工作:  培训  质量  教学科研 临床教学的秘诀 What – 需要的、喜欢的 Who – 教师的角色 – 学生的程度、学习方式 How – 教学方法.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 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 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 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晕厥。严重 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课堂第一语 医生的座右铭 医生的座右铭诚诚实实、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田时雨 陈晓虹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宣富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病因或危险因素  1 ) 体重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体重 ( kg )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正常正常值为 19 ~ 24 , 体重指数 ≥24 为超重, ≥28 为为肥胖。 体重指数 ≥24k 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3 ~
動物基礎構造, 功能與生理. 仿生學 (Bionics)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 神經組織.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漳县职业中专 09 护理二班 何琴. 教学目标: 1. 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及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2. 熟悉卧位的性质 。 3. 掌握常用卧位的姿势与适用范围。 4. 掌握保护具、辅助器使用的目的及操作中的注 意事项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 保护具及辅助器具。
偏瘫的康复. 目的要求 : 1 、掌握偏瘫社区康复目标、训练计划、 训练方法。 2 、熟悉偏瘫社区康复训练评估。 3 、了解偏瘫基础知识、转介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 衡量是否健 康的十项标准 )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食疗 禹建春. 一、健康与亚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 “ 健康是指 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 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 健康的 10 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
发 热 (Fever).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健康生活方式从我做起健康生活方式从我做起. 英年早逝的精英 人民的音乐家 —— 施光南 心血管意外,倒在钢琴旁 享年 49 岁 代表作:《祝酒歌》 《月光下的凤尾竹》 《希望的田野上》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冠心症 主講人 : 陳冠儒護士. 冠狀動脈血管內膜因硬塊 斑 (Plaque) 的堆積,引起 血管內膜局部狹窄,影饗 血流,引發心肌缺氧的症 狀.
怀孕了 要注意什么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中心妇产科 蒋创.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 系统工程 ” ,不能匆匆忙忙,更不能马马虎虎。 21 世纪已经来到,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观念也在飞速转变的时代。同样,在国际、国内的围产医 学也是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社區、公共、衛生護理 主題十三:職業衛生與護理 (1-49). 01. 為了減少職業傷害與職業病的發生,以 下何者為必要的措施?①個人防護用具 使用②實施職前教育③參加勞工保險④ 訂定明確的作業安全管理規則。 ( ’03 專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校创建浙江省 “ 健康促进学校 ” 铜牌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河庄小学.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我校创建温州市 “ 健康促进校 ” 银牌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一小.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1.
健康 美丽 绿色生活 七点健康欢迎您. 家庭长寿村必备七要素 良好的心态平衡的饮食 合理的运动 绿色的环境 功能食品 七点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理疗 美容护肤.
各類肝硬化的中醫藥治療與調理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導師         黃賢樟.
抗 生 素 和 人 类 健 康 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左国平.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张晓林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
传染病流行病学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吴蓓雯.
常見民俗療法.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姚桂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健康促进与教育处 李新华 2010年10月20日
學務處衛保組關心您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科学饮食.
大学生心理健康.
—壓力釋放心靈深呼吸— 薛凱仁 心理師 分享者成長中心 主辦: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
老年人家庭自我护理和保健 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 陈爱萍
青春花季, 拒绝香烟! ——禁烟主题班会 2014年3月.
第二章 环境.
学校健康促进与教育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 汤 捷 主任/主任医师.
卫生法学绪论 卫生法学绪论.
第三章 健康与疾病.
认识糖尿病.
公共营养师职业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唐为萍.
保健的意义 亚健康概念 如何维护我们的健康? 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自然分娩的好处 蚌医二附院 产科.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解读 宁波市康宁医院 吴向平.
不治已病治未病 宋汉秋 焦作市中医院.
心灵探索— 认识精神症状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春云.
营养与健康.
主讲人: 中国家庭健康普及项目办公室 四川恒泰医药有限公司 特约健康教员--陈汉珍主治医师 电话:
健護課程:心理健康篇 做自己 更 在 自 好 好 好.
請和我們一同來關心~ 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照顧
澎湖縣校園霸凌防制情形工作簡報 澎湖縣政府 報告人:胡中鎧.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無菸、拒檳防制宣導 服務單位:尖石衛生所 主講人:周玉英 護理長.
第一節 老人教育的需求意義 第二節 老人教育的特色與實施 第三節 老人教育的課程規劃與設計 第四節 我國老人教育發展概述
性健康教育的人本取向.
第四章 女性与健康 2009年 湖南女子大学女性学教研室.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 主讲:张伦厚 职称:副教授.
安 全 献 血 考 前 辅 导.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 (冠心病).
林安迪 2017/9/ /9/13 游泳C教.
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 牛欣.
第九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下).
慈濟大學資源教室 特殊學生的關懷與協助
课程 新疆艺术学院精品课程 艺术职业道德与 艺术法基础 新疆艺术学院思政理论教研室.
安寧療護 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
107學年度高雄區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 五福國中說明會
目 錄 一、94~100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2 二、法規及肇事案例…………..……………………………4
世界无烟日主题班队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依附醫囑性(遵醫囑性)-WHO 慢性病(平均):< 50 % 高血壓: 甘比亞 27%;中國 43%;美國 51%;台灣 47-64% 憂鬱症:40-70% 氣喘:急性治療43%;維持治療28% 愛滋病 :37-83%

美國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 第7次報告(JNC 7) 即使是最專業的醫師所處方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也只有在病人具備足夠的動機去接受治療, 才能發揮治療效益,控制好血壓。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慢性病的基本特質和問題所在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和進展過程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方式 慢性病的前瞻預防—認識代謝症候群

慢性病的基本特質 持續時間:比急性疾病長久,甚至一輩子無法根治。 疾病的進行:與先天體質和後天環境都有關連。 發病症狀徵候:往往不明顯或完全沒有。 病情惡化時: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後遺症或甚至死亡。

慢性病對健康的威脅 高罹患率 全國四十歲以上心血管疾病盛行率 高血壓 : 35 % 高血脂 : 16.5 % 高血糖 : 12.7 % (衛生署2002年度調查) 高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約佔十大死亡原因者之20% 國人15歲以上人口的的高膽固醇盛行率為10.9%(男性:10.8%,女性:10.9%),高三酸甘油脂的盛行率為15.6%(男性:20.3%,女性:11.3%),低的高密度膽固醇盛行率為16.1%(男性:23.7%,女性:9.0%),高的低密度膽固醇6.4%

15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15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15歲以上國人高總膽固醇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15歲以上國人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15歲以上國人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15歲以上國人高三酸甘油脂盛行率年齡分布 2002年國民健康局

94年度臺北市民三高慢性疾病盛行率 疾病別 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 心臟病 45-64歲 19.48% 6.40% 18.41% 7.28% (單位:%) 疾病別 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 心臟病 45-64歲 19.48% 6.40% 18.41% 7.28% ≧65歲 46.84% 15.56% 26.84% 22.03% 臺北市血脂狀況及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流行病學調查 94年台灣地區「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

老年人與慢性病 國民健康局2007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700人抽樣調查) 經醫師診斷為慢性病之老年人比率: 至少一種以上者:88.7% 至少三種以上者:51.3% 兩千七百人的抽樣調查

65歲以上老人慢性病盛行率 合計 男性 女性 1.高血壓 46.67% 高血壓 2.白內障 42.53% 白內障 3.心臟病 23.90% 骨質疏鬆 4.胃潰瘍或胃病 21.17% 胃潰瘍或胃病 關節炎或風濕症 5.關節炎或風濕症 21.11% 糖尿病 資料來源:健康局2007年「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慢性病對健康的威脅 -高死亡率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跨國調查報告: 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四種慢性病約佔所有死因的60%,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在中低收入國家更高達80%)

96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 排名順位 死亡原因 1 惡性腫瘤 2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5 事故傷害 6 肺炎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病變 9 自殺 10 高血壓性疾病 死亡率 罹患率-糖尿病100萬、高血壓300萬

96年國人十大死因發生件數及間隔時間 死因類別 平均每日發生件數 平均發生間隔時間 惡性腫瘤 110 13分2秒 心臟疾病 36 40分25秒 腦血管疾病 35 40分49秒 糖尿病 28 51分22秒 事故傷害 20 1時13分 肺炎 16 1時29分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14 1時41分 腎炎、腎症候群及 腎病變 自殺 11 2時14分 高血壓性疾病 5 4時26分 十大死因合計 382 3分46秒 十大死因人數約佔75.5%

慢性病的預防效益 慢性病的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生活品質、造成早死,家庭和社會問題: 預防效益:可以運用現代醫護健康知能有效預防和管理的疾病。

高血壓治療與否和 併發症發生率的比較 併發症種類 接受治療者 發生比率 心臟衰竭 減少50% 腦中風 減少35-40% 心肌梗塞 減少20-25%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和進展過程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如高脂、高熱量飲食、缺少體能活動、吸菸等不健康生活型態或先天遺傳體質等。 慢性病的中介危險因子: 如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或肥胖等。 慢性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方法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1 疾病的主要問題及其影響 高血壓:動脈血管中的壓力太高。 糖尿病:血液中的糖分濃度太高。 血脂異常:血液中不好的脂質太多或好的脂質太少。 肥胖:身體中脂肪組織堆積過多。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2 疾病的主要致病危險因子 如肥胖、吸菸或高脂、高糖、高鹽、高熱量飲食等不健康生活型態容易導致心臟或動脈血管疾病。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3 疾病的預防方法 直接間接的避免上述危險因子, 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可以有效的預防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心臟病或腦中風等相關慢性病的發生。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1 以後天的努力克服先天的不足: 雖然有些慢性病的發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但是至少有80% 的心臟病、腦中風和第2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可以經過後天的努力加以預防,如健康飲食、體能活動等健康生活型態。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2 以警覺的態度面對疾病的發生: 多數慢性病人:未發生嚴重併發症前,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非常輕微。 沒有症狀:不表示沒病或不需要治療。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症狀的輕重。 慢性病的沒有症狀,其實只代表著體內的警示紅燈沒有亮起來而已。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3 以積極的健康管理取代根治慢性病的想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不生病或生病後能完全根治,但是慢性病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確立之後卻往往是一種不可逆的、無法根治的疾病。 透過健康醫療專業知能去加以治療管理來避免殘障、失能等併發症的產生, 切莫過度懊惱憂心,或相信偏方草藥可以根治慢性病而盲目求醫,傷財傷身。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4 以正確的方法解決治療上遭遇的問題: 慢性病的防治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理想的成效。 治療中如果發生副作用或病情不穩的情形,應該諮詢醫師調整治療的方法,而非任意增減藥物或放棄治療。 因為藥物的使用原本就必須從較低劑量開始調整,而副作用的問題也可隨著個人體質、病情的調整加以避免。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1 實踐日常健康生活型態: 飲食 運動 睡眠 壓力紓解 休閒娛樂 成癮物質戒除等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2 接受健康檢查、學習自我評估: 多數慢性病症狀不明顯,必須藉助定期的健康檢查才可發現,不可認為自己沒有症狀就拒絕或逃避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結果應與健康照護人員討論,從而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形和學習自我健康評估的方法。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3 培養自我健康照護的管理技能: 防制慢性病:需要長期持續的日常健康維護管理技能。 例如高血壓的人:應該學習在家自己測量血壓、評估血壓、必要時並追蹤紀錄血壓,以配合健康醫療照護人員,維護自身健康。

腦部病變 程度: TIA stroke 腦出血 腦栓塞 腦血栓

心臟病變 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stable或unstable者 心肌梗塞-一次再見也有

腎臟病變 高血壓 腎病變 腎萎縮

腎臟病變

眼底病變

周邊血管病變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間歇性跛行症 走路下肢痛,停下好. 蒼白、溫度低、cyanosis、感覺異常 脈搏消失 慢性潰瘍、gangrene壞死

謝謝聆聽 敬請討論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 李汝禮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