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第2讲 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 第3讲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知识整合]
梭伦改革 1.改革背景 (1)政治危机: ①贵族政治下,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②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 (3)形势紧迫: ①雅典社会动荡使经济发展迟缓。 ②周围城邦实力增强,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2.改革措施 领域 改革措施 影响 经 济 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 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政 治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领域 改革措施 影响 政 治 建立“四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各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 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社会习俗 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发展了雅典经济,增强了城邦实力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局限性: ①很多改革措施的“折中”色彩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其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②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割据混战。 ②经济:生产力提高,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③军事:战争频繁。 ④文化:百家争鸣。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 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措施 内容 影响 加强集权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措施 内容 影响 奖励 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 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改革 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2.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采取了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3.历史影响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三冗”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变法内容 概况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免役法 (募役法) 纳钱代役 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概况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概况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强兵 之法 改变 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省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为基本单位,设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产量、质量提高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概况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取士 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3.评价 (1)历史作用: ①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3·江苏高考)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说明历史现象、阐释历史事物、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条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特点”据材料信息“创新”“最有功焉”等回答。第(2)问,“作用”结合材料信息“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等回答;“原因”从北魏国情和孝文帝个人因素方面回答。第(3)问,“问题”结合材料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不难作答;“基本因素”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例2] (2013·山东高考)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消极影响及对文学作品历史价值的认识(史学素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部分语句或信息(如“立新法扰民”)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既要看到话本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与历史现实的关系,又要看到话本的“艺术性”“主观性”甚至“夸张性”。
[答案]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的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1.(2014·江西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备考针对训练] 1.(2014·江西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梭伦改革并没有重新分配土地,而是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两者所产生的影响抓住政治体制的要求分析归纳。第(2)问,雅典是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依据教材知识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两者改革都成功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两者对农业的态度的不同,说明改革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答案:(1)政策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与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开始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 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 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 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 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 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 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 东西。 ——列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运用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 解析: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但须注意回答角度是“独创性措施”,不要把商鞅变法所有内容都答上;第(2)问,首先提炼材料的观点,然后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商鞅变法,不以后人的观点苛求商鞅变法,即从商鞅生活的时代的状况回答其变法的作用。
答案:(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2)从生产力方面看,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后来统一奠定基础;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变革了生产关系,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3.(2014·开封模拟)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 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 (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则材料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 解析:第(1)问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答题的角度分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不同点要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第(2)问考查立足点并分析立足点转变的原因,答题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
答案:(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北魏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 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在盲目的汉化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族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加速了北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
(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上;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上。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感的历史使命。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注:雇运之费),乃……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代和北宋“均输法”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概括。从背景看,材料一“(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点出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这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相同。从方式看,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第(2)问,根据材料从对朝廷、人民、商人的影响来概括。 答案:(1)背景: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旧制存在诸多弊端;市场物价不稳定使赋输之物贬值。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依据市场价格变动采购或抛售货物。 (2)作用:保证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节省购物资金和运费(节省开支);减轻人民负担;抑制(防止)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2讲 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 [考点知识整合] 欧洲宗教改革 1.改革的必要性 (1)历史渊源: ①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中世纪发生的宗教“异端”运动,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现实动力: ①经济上: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
2.表现 改革 开始标志 主张 作用 马丁· 路德的宗教 改革 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 纲” “因信称义”,信仰可以得救;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圣经》,不是教会;简化宗教仪式;世俗王权大于教权 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和人们的思想解放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541年开始宗教改革 流亡期间发表《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改革主张;“先定论”,主张选民以奋斗精神取得成功 为资产阶级进取提供了精神动力
改革 开始标志 主张 作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529年开始颁布改革法令 颁布“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会召开宗教会议,须经过国王同意;保留基本教义和仪式,封闭修道院 改革后的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 宗教改革是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作用: ①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和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 (1)内忧: ①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⑤19世纪四五十年代,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争论。 (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酝酿改革 (1)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及评价 (1)内容: ①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②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③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①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4.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 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德意志宗教改革。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教皇……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世俗的事……由世俗当局处理”,可知路德主张教会摆脱教皇控制,即建立民族教会。“公开书”销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路德的思想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要求,其次与这一时期印刷技术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关系。第(2)问,路德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星星之火”,形成了宗教改革的“燎原之势”,受到了德意志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例2] (2011·山东高考)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 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第(1)问,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角度解答,注意答案内容的逻辑关系;第(2)问,任何历史文献都是主观个体对历史的理解,描述者的主观立场不同必然导致结论的差异。判断较为客观的理由,只要观点和理由统一即可,有选择地选取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在这里不能辩证地分析。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意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备考针对训练] 1.(2014·济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
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 ——《鳌江论坛》 (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
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
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据。”……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材料二 观察关于欧洲宗教改革的三幅图片 材料三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说明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 “从上面解决”的问题,请用史实说明“谣传……是不 公正的”。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历史上的几次重要改革。第(1)问考查梭伦改革。整理材料一中“立法和制度”的关键信息,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得出方式;然后结合教材的表述阐述梭伦改革的借鉴意义。第(2)问考查欧洲宗教改革。三幅图片分别从聚敛财富、迫害进步人士和控制世俗政权三个方面展示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3)问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解决的“问题”考查基础知识,较易回答;然后结合改革的内容回答“谣传……是不公正的”。
答案:(1)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答出两点即可) (2)必要性: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压制先进思想,迫害进步人士;控制世俗政权。 (3)问题:农奴制问题。史实:农民名义上获得了自由,但要出高价赎买土地,并仍受村社的控制。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俄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为缩小差距,维护统治,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第(2)问,注意从政治角度来分析,注意“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信息。 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答生产力也可)
4.(2014·云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 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 ——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1)1861年改革体现了上述哪个草案的内容?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个草案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
解析:回答第(1)问,需回忆俄国1861年改革内容,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不仅给了农奴人身自由,而且还有属于他们的份地。因此可以判断是体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草案。所谓近代化主要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1861年改革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特别是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市场、劳动力、资本等一系列条件。回答第(2)问,主要联系1861年改革的背景,可以知道1861年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答案:(1)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内容。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的工业革命;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不能满足农民利益,不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危及沙皇的统治。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超越了俄国社会现实。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掌握政治、经济力量的主要是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
第3讲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考点知识整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国内: ①政治方面: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第3讲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考点知识整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国内: ①政治方面: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方面:经济萧条,国力衰弱。 ③阶级关系:马木路克统治引起人民不满,阶级矛盾尖锐。 ④民族意识: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
(2)国外: ①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 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2.改革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土地 制度 取消免税地和没收违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 经济 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工业: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进步
措施 内容 作用 政治 体制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 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文化 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以及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等 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措施 内容 作用 军事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的模式组织和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改善武器装备等 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
3.改革影响 (1)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奠定了近代民族国家的 基础。 (2)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3)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上: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3.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 ①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③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④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②全中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招》,开始变法,历时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 ①颁布新法: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②改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容 作用 文教 ①颁布新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②改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军事 ①颁布新法: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②改旧制: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 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④国际环境: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3)历史意义 ①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 意义。 ②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③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④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⑥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1·江苏高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例1] (2011·江苏高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综合能力。第(1)问,注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明治维新之初”,由此判断方式是“官办”,“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第(2)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了鼓励和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必要性,“原因”可从官营企业的状况、私营企业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分析;第(3)问,要注意辩证地分析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例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利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现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解析] 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国势”“人才”“武备”乃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政治改革。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在回答实质时,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备考针对训练] 1.(2014·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7日)
(1)依据所学回答阿里为什么被认为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从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措施中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维新派的政治、思想主张中回答,第二小问可从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等角度回答。
答案: (1)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结束长期混乱局面;促进近代工商业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是政治民主化的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启示: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
2.(2014·西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 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 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 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 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 誓文”。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两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上述两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国家当时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同,日本则侧重于对西方的考察学习,而中国则是变法。第(2)问通过两国对比可知影响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保守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为首的实际统治者反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等,然后再总结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答案:(1)俄国侧重于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于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社会。中国主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2)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方针是否得当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人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然则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 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的理由有哪些?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在分析材料信息时应充分利用材料的标点符号,再结合内容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 答案:(1)立宪是循序渐进的;立宪会使国家安定;立宪会得到民权自由;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二 改革之初,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 “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权,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戊戌变法。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中的“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和材料二中的“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等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综合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从两本著作的“作者就是当事者”看出存在的缺陷;第二小问回答史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史料的甄别、收集等问题。
答案:(1)看法:材料一认为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暴动,招致顽固派镇压;材料二认为是由于对改革缺乏周全的设计;缺乏斗争策略,没有注意尽量减少对立面。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政治上不成熟,与顽固派对比实力悬殊。 (2)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的真实性。 注意的问题: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