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花 源 記 2006/10/11 By 慕慧老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歸去來辭 並序 陶淵明. 余家貧,耕種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 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 求之靡  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 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  遠 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參考資料﹕大人國夢遊記 遠看.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一冊第六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第一冊第六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自我介紹 楊惟勝.
歸去來辭並序 陶潛.
第一次月考考前總複習考 應二愛.
第十二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國文期末簡報 組員 : 林恩妤、林先贒、黃淇、陳恩彤、殷祥睿.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渭南高级中学 梁温侠.
中國人壽 徐真真.
C:\Users\nancylai\Music\iTunes\陶淵明.flv.
《春曉》.
穿越時空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桃花源记 八年级语文集备组 2016、1、8.
高中國文科差異化教學分科教材教法推廣研習
陶淵明 國中生七大提問.
歸去來辭並序(陶潛).
陶淵明 ※  所處年代:動亂的.
指導教授:張惠貞老師 王菁黛、王妙花、王儷樺
陶潜( )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精卫衔微木,可以填沧海) 作家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腰.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進入桃花源前 進入桃花源後 出桃花源後 漁夫發現桃花源的經過(無心乍遇)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時人尋訪未果(有心規往) 空間主軸 主旨
课文学习重点: ①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陶渊明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的风格。   ②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P119.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時代巨輪下對聖經的挑戰 平安福音堂聯堂培靈會 2014年3月13日.
附小104第一節課 徐章華 老師 104/08/31 LOGO.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歸去來辭並序 陶潛.
電信499之亂 4G吃到飽 員工睡不飽 配合第3冊第6章、第4冊第2章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結果 結局 地點 時代 時間 事情 三國 西城 諸葛亮、司馬懿 人物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開始 起因 諸葛亮兵力薄弱,下令 ,士兵扮成 灑掃街 道,自己在城樓上.
桃 花 源 记 电白电海中学 李英.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新竹縣立石光國民中學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作文解析:如果坐上時光機
你 扶 持 我 You Raise Me Up.
專題研習.
1-1 隨機的意義– P.1.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單元3-3-1 倍壓電路 單元總結.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桃花源記 國二甲 徐育蓮 S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1 活水江河 從上流下 無論流到何處 都帶來更新 經過山谷 又經過平原 那湧流的江河 如今流到此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桃 花 源 記 2006/10/11 By 慕慧老師

一、文體 「序」體文章 書序(序跋類):陳述著作旨趣 自序(包含詩序) 他序 贈序:贈人以言,以表敬愛或陳忠告之誼者

二、作者淺介 作者生平 29歲以前:家居讀書 29~41歲:時宦時隱 41~63歲:隱居不仕 四度為官 41歲八十幾天彭澤令 不為五斗米折腰 歸去來辭 41~63歲:隱居不仕

二、作者淺介 作者人生觀 前期人生觀:積極用世,為社會服務,一番作為 陶淵明 雜詩之五 表現出年輕人壯志凌雲,不知愁為何物的心境 陶淵明 雜詩之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表現出年輕人壯志凌雲,不知愁為何物的心境 孟子: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吾何為不豫哉!

二、作者淺介 作者人生觀 後期人生觀:短暫為官,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生涯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并序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并序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二、作者淺介 作者人生觀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并序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并序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二、作者淺介 詩文成就和影響 田園詩人、隱逸詩人 風格與特色 評論 風格平淡自然而淳美 語言直樸清新,善用白描手法 淡薄名利、蔑視富貴 梁鍾嶸詩品:「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列其詩「中品」 宋蘇軾:「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二、作者淺介 文人字號 軼事 羲皇上人 五柳先生 靖節先生 酒 責子詩 羲皇:上古人民伏羲氏 靖:安定、平安 節:好廉自克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藝。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羲皇:上古人民伏羲氏 靖:安定、平安 節:好廉自克

三、課文深究 創作背景 第一段 現實動盪←→虛構理想(無言反抗) 「後遂無問津者」→理想幻滅 仿史筆:點明時、地、人物 中:時間不明確 武陵:地點廣泛 漁人:人物未定

三、課文深究 第一段 結構精鍊 字詞 忘、忽→無心(機) 漁人-愚人-脫塵忘俗 船-引渡工具 句勢 多用短句3字為句:舟行輕盈與快速 稍長4、5字句:桃花林小特寫 頂真句:文勢緊湊、節奏連綿

三、課文深究 第一段 結構精鍊 生字難詞 並列式合義複詞(偏義)/ 鑲嵌(配字) 空間: 溪-桃花林-水源-小口-進入桃源 綿長幽深,曲折迂迴 生字難詞 夾岸:沿著兩岸,兩岸相對如夾小溪 中:內也,指桃花林之內 窮:探究,盡,走到盡頭 並列式合義複詞(偏義)/ 鑲嵌(配字) 遠近 / 恩怨 / 異同 / 去留 / 褒貶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內容 生字難詞 桃花源景色 賓客相歡,主客問答 平凡而無特別之處-和樂、富足農村景象 良田、美竹←→破敗、荒涼的魏晉 「豁」然開朗 / 山「壑」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生字難詞 「儼」然:ㄧㄢˇ 屬 悉:全、皆、都 並:皆、都 重要修辭 借代 黃髮垂髫 特徵代本體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賓客相歡 生字難詞 桃源人熱情淳厚 「乃」大驚:竟然 問所從來:所,指示代詞,處所、地方。問從何處來 設酒、殺雞、作食 設:陳列、擺設 食:ㄙˋ,飯。「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村人熱情款待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生字難詞 便「要」還家:ㄧㄠ 邀請 請求、求取: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孟子) 期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 同「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禮記.檀弓)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生字難詞 咸來問訊:咸,皆、都;問訊,探問消息。 妻「子」:ㄗˇ 邑人:同鄉邑的人 不復出「焉」:代名詞,於是,桃花源 「間」隔:ㄐㄧㄢˋ 「乃」不知有漢:竟然 不足為外人道:不足,不值得;為,ㄨㄟˋ向、對

三、課文深究 第二段 絃外之音 先世避秦時亂 暗示漁人避魏晉亂世而來桃花源 避亂,暗示對理想世界的渴望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表達對秦漢以來各朝代無言的抗議 皆嘆惋 嘆外界屢遭動亂,映襯村中平靜 不足為外人道 深恐外界干擾此地寧靜祥和

三、課文深究 第三段 內容:返回紅塵,重拾機心 句勢 漁人:得其船,處處誌之 有力者 / 太守:遣人往,迷不復得路 有志者 / 劉子驥:未果,病終 三疊式結構,理想幻滅,全文高潮 句勢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藉短句寫漁人行色匆匆,歸心似箭,但非急欲返家,而是向官府炫耀奇遇

三、課文深究 第三段 生字難詞 向 尋 八尺:室廣八尺,深可四尋(正氣歌) 尋找: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行) 不久:未果,尋病終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桃花源記的時空意識 空間和時間相互連結-「川」和「路」的意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歸去來辭>:「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忘」路之遠近 桃花源獨立存在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桃花源記的時空意識 「漁人」角色 外界﹙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 |漁人﹙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 桃花源﹙自云先世避秦之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桃花源記的時空意識 魏晉六朝小說「時空」跳躍,入山、出山,時代早已替換。如:劉義慶《幽明錄‧劉晨阮肇》 寫漢代郯縣劉晨、阮肇入天臺山,在溪連遇二女子結爲夫婦。半年後出山,“親舊零落,邑屋改易,無複相識。問訊得七世孫。 ”這類作品寄託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桃花源記入山、出山的時空卻是一致連續的,暗示: 回到現實,坦然面對一切 理想幻滅的遺憾 「桃花」林,代代相繼的憧憬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老子 小國寡民 老子思想 宇宙觀:無為一切之本、天道即自然之道 人生觀:知足無慾、退讓 文明觀:棄智 老子 小國寡民 老子思想 宇宙觀:無為一切之本、天道即自然之道 人生觀:知足無慾、退讓 文明觀:棄智 政治觀: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反璞歸真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老子 小國寡民 生字難詞 小國寡民:國家小、人民少 老子 小國寡民 生字難詞 小國寡民:國家小、人民少 什伯之器:十倍、百倍的器物,形容器物甚多。一說指兵器。伯,通「佰」 重死:看重生命、愛惜生命。安土重遷 陳:陳列,引申為使用 甘、美、安、樂:意動動詞,「以……為」

三、課文深究 還有什麼可以聊一聊 桃花源(烏托邦、理想國)的現代意義

四、文法探究 「省略」句法 (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桃花源中某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問(漁人)所從來 (漁人)具答之 (桃花源中某村人)便要(漁人)還家 (桃花源中之人)問(漁人)今是何世 此人一一為(桃花源中之人)具言所聞,(桃花源人)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桃花源人)皆出酒食 (漁人)停數日,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