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要点 1. 掌握癫痫各型首选药物。 2. 熟悉苯妥英纳、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 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主要的不良反应。 3. 了解癫痫的类型。 4 . 熟悉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物的 作用方式、分类。 5 . 掌握左旋多巴和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
麻醉药与镇静催眠药 药学院 陈百泉. 全身麻醉药  全身麻醉药 general naesthetics 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 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 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张艳美.
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化学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 1,4-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发现 20 世纪 50 年代 Stembach 在合成苯并庚氧 二嗪时,合成路线没有打通,仅得到了六 元环的拼合物喹唑啉 N -氧化物,经药理 活性测定,不具有预想的安定作用。后来.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抗癫痫药.
第五章 镇静催眠、 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教务科/药理教研室 张 庆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 抗癫痫药
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病人的护理.
抽 搐 《 急诊医学 》.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医护学院药理教研室 秦韻.
Sedative-Hypnotic Drugs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镇咳药.
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 陈春红.
第八章 镇静催眠药 ⑴苯二氮卓类 ⑵巴比妥类 ⑶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药理学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第13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DRUGS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复 习 1.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理作用? 2.为什么地西泮用于麻醉前给药?.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外周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第六章 中枢系统药物.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模块3.2(1) 镇静催眠药及药疗护理.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2017年3月21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二) 1.
药物治疗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蔡际群.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二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与抗惊厥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糖尿病流行病学.
安眠药中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立杰.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的药物.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BDZs)
第12章 镇 静 催 眠 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 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第十一章 局麻药 (自学思考题) 1.局部麻醉药局麻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代表药物有哪一些? 2.局部麻醉药吸收后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Sedative-hypnotics.
甲状腺激素.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11章 镇静催眠药 主讲教师:裘军.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利尿药的分类 1.高效能利尿药 (high efficacy diuretics) 2.中效能利尿药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简 介 很早以前发现乙醇,鸦片等有镇静、催眠作用 早年无机溴化物曾用作镇静药,但易产生毒副反应,而且溴离子在体内有积蓄作用 简 介 很早以前发现乙醇,鸦片等有镇静、催眠作用 早年无机溴化物曾用作镇静药,但易产生毒副反应,而且溴离子在体内有积蓄作用 1903年费希尔(Fischer)等确证了巴比妥类的药效后,相继合成了一系列巴比妥类药物 50年代后期,合成了一类苯并二氮杂卓药物,成隐性小,安全范围大,逐渐取代了巴比妥类的药物 90年代,出现了新型结构的药物,在西方国家应用广泛。

概 念 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 静和催眠的药物。 概 念 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 静和催眠的药物。 小剂量:镇静;中等剂量:催眠;大剂量:抗惊厥;有些更大剂量:麻醉;中毒量:抑制延髓生命中枢,导致呼吸麻痹乃至死亡。

分 类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巴比妥类(Barbiturates) 其它类 (Others)

第一节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分 类 长效类:地西泮(diazepam,安定) 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 分 类 长效类:地西泮(diazepam,安定) 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 中效类:奥沙西泮(oxazepam) 短效类:三唑仑(triazolam)

体 内 过 程 口服吸收完全,三唑仑最快,氯氮卓和奥沙西泮较慢。肌内注射吸收慢而不规则,紧急时应静脉注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地西泮高达99%,脂溶性高,可迅速分布到脑组织和再分布到肌肉、脂肪等组织。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经肝代谢,代谢产物(N-去甲基代谢物)有活性,其半衰期比母体药更长。存在肝肠循环。经肾排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 小于镇静剂量。首选药。常用地西泮 和氯氮卓。 1.抗焦虑 小于镇静剂量。首选药。常用地西泮 和氯氮卓。 2.镇静催眠 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首选药。用于失眠、麻醉前给药、心脏电复律术及内窥镜检查。 特点:⑴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循环抑制轻; ⑵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相互干扰少; ⑶对REMS影响小,停药后反跳现象轻; ⑷连续应用依赖性轻。

3.抗惊厥、抗癫痫 用于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和药物中毒所致惊厥的辅助治疗。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 较强,但不影响正常活动。用于缓解中枢性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等)所致的肌肉强直,缓解局部关节病变、腰肌劳损及内窥镜检查所致的肌肉痉挛。

作 用 机 制 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后, GABA调控蛋白构象改变,解除对GABAA受体高亲和力部位的抑制,促进GABA与其受体结合,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的频率,使更多的Cl-内流,致突触后膜超极化,而增强GABA的抑制效应。

不 良 反 应 1.中枢神经反应 小剂量连用可头昏、乏力、嗜睡及淡漠等。大剂量可共济失调,故驾驶员等机械操作人员禁用。静注过快易发生呼吸及循环抑制,故6个月以下的婴儿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2.耐受性、依赖性 少而轻。 3.急性中毒 过量可致昏迷及呼吸循环抑制,可用苯二氮卓受体拮抗药氟马西尼(flumazenil)诊断和救治。 4.其它 早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第二节 巴 比 妥 类 Barbiturates

分 类 —————————————————— 分类 药名 脂溶性 显效时间(h) 持续时间(h) 消除方式 主要用途 分 类 —————————————————— 分类 药名 脂溶性 显效时间(h) 持续时间(h) 消除方式 主要用途 ———————————————————————————————— 长效类 苯巴比妥 低 0.5~1 6~8 30%原形肾排 抗惊厥 部分肝内代谢 抗癫痫 巴比妥 低 0.5~1 6~8 同上 同上 中效类 戊巴比妥 稍高 0.25~0.5 3~6 肝内代谢 镇静催眠 异戊巴比妥 稍高 0.25~0.5 3~6 肝内代谢 镇静催眠 短效类 司可巴比妥 较高 0.25 2~3 肝内代谢 抗惊厥 镇静催眠 超短效类 硫喷妥钠 最高 静注立即 0.2 贮存于脂肪 静脉麻醉 最终肝代谢

体 内 过 程 口服或肌注均易吸收。脂溶性高者结合率高。硫喷妥钠静注立即起效,苯巴比妥静注也需30分钟显效;硫喷妥钠仅维持10分钟左右。异戊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等主要经肝迅速代谢;苯巴比妥除部分在肝代谢外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故持时长,尿液pH高,该药排出增多,中毒时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促使其排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已不作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1.镇静、催眠 已不作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2.抗惊厥、抗癫痫 强,应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脑膜炎、脑炎及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惊厥。一般肌注苯巴比妥钠,危急则用异戊巴比妥钠等,但持时较短。苯巴比妥可用于癫痫强直-阵挛发作和持续状态。 3.麻醉 麻醉剂量与中毒量接近,硫喷妥钠用于麻醉诱导,其它药物仅用作麻醉前给药。

作 用 机 制 以前:能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而转入抑制。 近年:增强GAB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延长氯离子通道开放的时间,引起神经细胞超极化。高浓度时还可抑制Ca2+依赖性的动作电位和递质释放。并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增加C1-内流。

不 良 反 应 2.耐受性 由于神经组织对巴比妥类产生适应性和其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有关。 1.后遗效应 次晨,宿醉(hangover)反应。 2.耐受性 由于神经组织对巴比妥类产生适应性和其诱导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有关。 3.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停药可诱发戒断综合征。 4.急性中毒 大剂量(5~10倍催眠量)服用或静注过快。呼吸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抢救应强调支持疗法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同时积极排出药物(洗胃、导泻、碱化尿液、利尿、血液透析等)。 5.其它 少数人可发生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偶见剥脱性皮炎。

禁 忌 证 严重肝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过敏、未控制的糖尿病等患者禁用。

第三节 其它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dhydrate) 第三节 其它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dhydrate) 口服易吸收,催眠强而可靠,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缩短REMS,无后遗效应。用于顽固性失眠和其它药无效的失眠,也用于惊厥。过量对心、肝、肾有损害,严重心、肝、肾疾病者禁用。10%溶液口服,也可直肠给药。久用可耐受和成瘾,戒断症状较严重,应防止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