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9.1 各种乐器的频率特征 9.2 乐器的特点与话筒拾音 9.3 乐队的编制和布局对声音的影响 9.4 调音技巧
9.1 各种乐器的频率特征 所谓调音,是指音响操作人员对音响系统中所用音响设备的功能键钮按要求进行预先设置或实时操作的过程。和音响系统一样,调音也可分为录音系统调音和扩声系统调音等。对录音系统实施调音的音响操作人员通常被称为录音师,而扩声系统的音响操作人员习惯上称之为调音师,二者也可统称为音响师。本章主要讨论扩声系统调音。
调音可以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谓技术,是要求音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音响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并要具备一定的声学知识等;所谓艺术,是要求音响操作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艺术修养,了解音乐及演唱者的特点等。只有将二者完美地结合,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音响师,在调音中取得理想的音响效果。
就调音而言,卡座、CD机等声源设备播放的节目都是经过前期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后的节目源,调音时通常只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频率补偿和给予合适的音量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对由多种乐器构成的乐队的演奏及演唱者的演唱,由于乐器和演唱者在频率范围及音色等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要通过调音来表现它们的特色和节目的特点,难度就比较大。作为调音师,要想通过调音将乐器及演唱者的特征充分表现出来,首先就要对它们的频率、音色等方面的特征有所了解。
9.1.1 乐器及演唱者的频率范围 各种乐器及男女声所占有的音频带宽,即频率范围或音域是不同的,我们用附图4和附图5分别示出各种管弦乐器及男女声和民族乐器的频率范围。 9.1.2乐器的频率特性 各种乐器,不但其频率范围有异,而且它们表现出的频率特性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以管弦乐器为例,简单介绍其频率特性。
弦乐器:基音的中心频率为261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6~10kHz影响明亮度和清透度;提升1~2kHz可使拨弹声音清晰。 钢琴:25~50Hz为钢琴低音共振频率;64~125Hz为常用低音区;2~5kHz影响临场感。 低音鼓:低音为60~100Hz,敲击声为2.5Hz。 小鼓:250Hz的频率影响鼓声的饱满度;5~6kHz影响临场感。 手风琴:琴身声为240Hz,声音饱满。
通通鼓:240Hz,声音饱满。 手鼓:共鸣声频为200~240Hz,临场感为5kHz。 风琴:240Hz音色饱满,临场感为2.5kHz。 踩镲:200Hz声音铿锵有力,似铜锣般声音;6~10kHz音色尖锐。 低音吉它:700Hz~1kHz提高拨弦声音;60~80Hz增强其低音声量;2.5kHz为拨弹声泛音。 木吉它:琴身共振频率为240Hz;低音弦80~120Hz;2.5kHz ,3.75kHz ,5kHz影响音色的清晰度、透明度。声音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变得单薄。
电吉它:240Hz声音丰满;2.5kHz声音明亮。 小号:120~24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8kHz影响音色的清脆度。 男歌手:64~523Hz为基音区。 女歌手:160~1200Hz为基音区。 语音:120Hz影响丰满度;“隆隆”声200~240Hz;齿音6~10kHz;临场感5kHz。 交响乐:8kHz影响明亮度。要使声音突出,将800Hz~2kHz提升6~8dB。
小型乐队:提升1~3kHz可增强风采(Presence)。如果将整个声音频段的聆听感分为三段,则: LF——影响丰满度和浑厚度; MID——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HF——影响音色的清晰度和表现力。
9.1.3 声源频率对音色的影响 作为声源的各种乐器和男女声,它们的音域及频率特性各有不同,而一个声源的频率特性对其音色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一个声音的频率成分对音色的质量有着重大关系。现将声音以不同频率对音色的影响及常用声源影响音色的频率分别列于表9-1和表9-2中,供读者参考。
表9―1 各种不同频率对音色的影响效果
表9―2 常用声源影响音色的频率
9.2 乐器的特点与话筒拾音 9.2.1 乐器的声功能 不同的乐器,不但频率范围、频率特性及音色表现等各有特点,而且其声功能也不相同,表现出的声压或声强也各有差异。我们分别将不同人声和不同乐器的声压级和声功能的具体数值汇于表9―3、表9―4和图9―1中,这些参数可对音响师在拾音、扩声和调音过程中提供具体的帮助。
图9―1 各种乐器的声压级
表9―3 歌唱演员的声强(Mic在声源30cm处测得)
表9―4 民族乐器:野外Mic在1.5m处测得
9.2.2 话筒拾音 由于各种乐器的频率特性、音色表现及声功能不同,因此音响师在对乐器拾音和扩声调音中就要根据乐器的特点对话筒型号进行选择,对话筒与声源的距离、高度和角度进行不同的处理。下面我们就依据不同乐器的特点列出对乐器拾音的话筒位置。
1.小提琴(Violine) 小提琴是管弦乐队的主旋律乐器。其音律流畅性、连贯性好,音色的泛音结构比较均衡,富于表现力,音色美感程度高。 提琴声功能比较小,音量比较小,所以需要使用高灵敏度的话筒拾音,最好使用CRI—3型或AKG—C—1000型以及AKG—C—409型话筒。 音域:G、D、A、E四根弦g~e。 基音:196~1318.5Hz。 泛音:可扩展到12kHz以上。
动态范围:42~92dB。 基音频率:要求频率特性平直,不允许有较大的波峰波谷。 最佳话筒:采用CRI—3型、C—1000型话筒。 距离:录音为1~2m,扩声时近1m。 角度:与琴码成15°角,在15°角以内高频特性好;在15°角以外声音柔和。 小提琴群:控制在35°范围以内。
2.中提琴(Viola) 中提琴比小提琴低5度音。 基音:123.47~763.59Hz。 泛音:10kHz以上。 动态范围:45~93dB。 共振峰:200Hz ,600Hz ,1.6kHz。 拾音:使用电容话筒。 距离:1.5~2m(录音),0.8~1m(演出)。 亦可选用无线话筒。
3.大提琴(Violincello) 音域:C -2~C -5。 基音频率:65~520Hz。 泛音频率:8kHz。 共振峰:350Hz ,600Hz。 话筒拾音:选用CR型话筒,优质CD型话筒亦可使用。 话筒距离:20~50cm。 动态范围:50~95dB。 话筒方向:话筒对准琴码。
4.贝斯提琴(Contrabass) 音域:E 1~C 4。 基音频率:41~261.63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7kHz以上。 主要频带:70~250Hz(基音),100Hz时是圆形辐射。 动态范围:93~95dB,100Hz以上辐射角度为±15°。 话筒的角度:对准琴码。 话筒的距离:5~20cm。 话筒可选用CR型话筒和优质CD型话筒。 高频可适当地进行衰减,使贝斯的低频效果更加突出一些,500Hz以上可做些许衰减处理。
5.长笛(Flute) 基音频率:247Hz~2k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6kHz以上。 动态范围:48~88dB。 辐射角度:3kHz以上α=60°。 拾音:选用优质CD型话筒和驻极体话筒,录音时可选用CR型话筒。 话筒距离:10~30cm。 使用两只话筒拾音,一个低于笛10~20cm,一个高于笛5~10cm。使用一只话筒拾音,避开喷口的气流方向,与口型形成15°角度。
6.单簧管(Clarinet) 基音频率:139~1570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5kHz以上,用力吹奏可达12kHz。 弱共振峰:880Hz ,3~4kHz。 动态范围:60~95dB。 话筒方向:对准最下面的指孔。 话筒距离:20~30cm。
7.双簧管(Ob) 基音频率:247~1396Hz。 泛音频率:可以扩展至12kHz以上。 动态范围:60~90dB。 话筒:选用CR型话筒或驻极体话筒。 话筒方向:与喇叭口成15°~30°角度。 话筒距离:20~30cm。
8.巴松管(Basson) 基音频率:82~440Hz。 泛音频率:10kHz。 动态范围:62~95dB。 话筒:①在巴松前方、上方;②对准最下边的一个指孔。 话筒可选用优质CD型话筒,如:SM—57、MD—441、AKG―G—300(D—300)、AKG―C—300(D—330)、AKG―G—90(D—90)、AKG―G—95(D—95)。 不能使用CR型话筒,因其灵敏度高,易产生乐器串音现象。
9.萨克斯管(Sax) bB基音频率:117~725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8kHz以上,用力吹奏可达13kHz。泛音丰富、音色富于表现力。 动态范围:60~90dB。 话筒方向:要照顾喇叭方向,又要照顾按键方向。 可选用优质动圈话筒,如:MD—441型话筒、AKG―D—90、AKG―D—95、AKG ―D —300、AKG―D—330、SM—57。突出哑音音色,保持始振特性的真实度。
话筒的距离:0.5~1m。 Sax音域: 高音SopSaxophone:220~1318Hz——bE ; 次高音AltoSaxophone:164~784Hz——E 中音TenorSax:123~659Hz——bB 次中音BaritoneSax:65~329Hz——bE 低音BassSax:55~293Hz——bB
10.小号(Trumpet) 基音频率:165~1175Hz。 泛音频率:15kHz以上。 动态范围:55~140dB,55dB加弱音器时。 在0.1m处演奏声压级可达122~145dB,1m处声压级可达130dB。 话筒拾音距离:1m以上。 话筒角度:与喇叭口平行线成15°~30°夹角。
可选用优质CD型话筒,如MD—441,AKG―D—90型话筒;AKG―D—95型话筒 对话筒的要求:动态范围大、频率响应要宽、灵敏度要低。
11.长号(Tromb)bB调 基音频率:82~520Hz。 泛音频率:5kHz以上,用力吹可达10kHz以上。 共振峰:480~600Hz之间。 第二共振峰:1200Hz。 400Hz以下全方向辐射。 2kHz以上辐射角度为45°。
7kHz以上辐射角度为20°~18°。 因此,话筒对准喇叭口频率响应好。如果高频过强,可调整话筒的角度和距离。 话筒距离:5~35cm。 话筒方向:偏离长号吹口轴线15°左右。 演出时使用CD型话筒和驻极体话筒MS—57AT—818。 录音时使用CR型话筒。
12.大号——抱贝斯(Tenorslidetrombone) 基音频率:29Hz~2kHz。 泛音频率:6~7kHz以上。 75Hz以下全方向辐射。 100Hz以上频率在一定角度内辐射。 2kHz频率辐射角度为15°。 话筒与声源距离:80cm~2m。 CD型话筒与声源距离:50cm~1m。 动态范围:55~95dB。
13.圆号(Frenchhorn) 基音频率:62~700Hz。 泛音频率:5kHz以上,加力吹奏达8kHz。 共振峰:340Hz ,750Hz ,2kHz ,3.5kHz。 100Hz以下全方向传播,100Hz以上开始有方向地传播,4kHz时辐射角度为15°。 动态范围:60~92dB。 话筒方向:对准号口方向。 话筒距离:0.5~1m。
14.西班牙吉它(古典吉它)(SpanishGuitar) 基音频率:82~660Hz。 泛音频率:5kHz以上。 动态范围:35~90dB。 话筒:可选用CR型话筒U87或AKG―G—1000型话筒。 话筒距离:30~100cm。 无线话筒:加装在圆口边上,其特点是低音特性好。
15.电吉它(Electronic Guitar) 基音频率:82~1174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10kHz以上。 输出(OUT):高阻抗、高电平,信号线不要太长,超过6m以上容易受干扰。如果距离太远,可以使用DI―BOX阻抗转换盒将高阻抗电平转换成低阻抗电平信号。否则距离太长,容易产生“嗡嗡”的感应声。 另外,亦可采用将话筒对准吉它音箱5~15cm进行拾音。
16.钢琴(Piano) 基音频率:27.5~4186Hz。 泛音频率:可以扩展到10~15kHz。 拾音话筒:CR型话筒,其距离1~2m; CD型话筒,其距离为20~25cm。 亦可选用PZM话筒或U87、CRI—3、CR—74、CRI—5、CR—76。 频率响应在30~16kHz带宽以上。
打开盖板:话筒位置 低频强(指向低音区) 中频佳(指向小字1组) 高频好些(指向高音区) 对于立式钢琴,在背面格板后面加装一只话筒,话筒加装在右下角40~50cm,可丰富音色的泛音结构。
17.竖琴(Harp) 基音频率:32.7~3136Hz。 泛音频率:可达12kHz。 拾音:使用CR型话筒。 话筒距离:30~50cm(CR型话筒),10~20cm(CD型话筒),500Hz以下无方向进行辐射。 18.大鼓 基音频率:40Hz~5kHz或6kHz。 动态范围:30~115dB。 拾音:CD型话筒可伸进鼓桶内。
19.通通鼓 基音频率:360Hz~15kHz直至泛音。 话筒:拾音时可伸入鼓的一半。另一种方法:可放在鼓的斜上方。 动态范围:30~105dB(低通鼓)。
20.吊镲 动态范围:40~105dB。 话筒:可用动圈式话筒或驻极体话筒。 话筒方向:对准镲边缘。 频率:50Hz~15kHz。
9.3 乐队的编制和布局对声音的影响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厅、剧院等厅堂中进行拾音和扩声,除与声场的条件及频率传输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乐队的编制及乐队的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9.3.1 乐队的编制 音乐领域中有很多不同的音乐流派,如交响音乐、轻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等。由于音乐风格不同,所以采用的乐器也各不相同。例如交响乐队,它经过一两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今天这样规模的编制,如表9―4所示。它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种编制是根据各种乐器声音的频率特征及声功能决定的。
表9―4 管弦乐队的编制
由表9―4我们知道,单管乐队第一小提琴6把、第二小提琴6把,小提琴共12把,而小号只有一把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由表9―4我们知道,单管乐队第一小提琴6把、第二小提琴6把,小提琴共12把,而小号只有一把就可以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号比小提琴的声压大几十倍,甚至于上百倍,也就是声功能的差异,所以要选取数量较多的小提琴来增强小提琴的音量。 设想如果一支乐队中只有一把小提琴而有6把小号的话,那么小提琴的声音肯定会被淹没在小号声音之中而不复存在。所以说交响乐队的编制是科学而合理的,目前已被全世界所一致公认。我国民族乐中各种乐器的编制也在向交响乐队的编制靠拢。
9.3.2 乐队的布局 由于各种乐器的频率特征和声功能不同,要想把乐队演奏的音乐完美地送入人们的耳中,就要求各种不同的乐器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使这种乐器的声音充分地得以体现,也使乐音中的和声得以均衡。各个声部都能有不被遗漏的表现。这就是指挥和音响师要设计和选择的。具体位置如图9―2至图9―13。这些典型的各种不同乐队的布局位置都是由指挥和音响师共同设计和选择的。这也是音响师拾音和扩声的业务范围之内的具体技术内容。
图 9―2
图 9―3
图 9―4
图 9―5
图 9―6
图 9―7
图 9―8
图 9―9
图 9―10
图 9―11
图 9―12
图 9―13
图 9―13
9.4 调音技巧 实际上,关于扩声系统调音的问题,我们在前几章讨论各种音响设备的使用中已经作了阐述,而本章前几节的内容也是关于调音的基础,读者只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大量实践,熟能生巧,就应该可以较好地实施扩声系统的调音。 这里,我们再将音响师们在调音实践中的一些经验简要介绍给读者,供读者在实践中参考。
9.4.1 聆听感觉与频率特性 丰满度(Fullness):100~300Hz,影响丰满度,通过补偿可以获得较好的丰满度,尤其对一些声音较弱的乐器提升6~9dB,其音色、音量都可以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提升3~6dB,最大时为6~9dB。明亮度:800Hz~2kHz影响最大,提升6dB即可增加其明亮度。提升太多会使声音变得尖锐(Sharpness),或者单薄(Thinness)。
清晰度:很多乐器的清晰度可以通过提升其泛音的频率来得到改善。弦乐器基音在40~200Hz,影响最强的泛音频率为1kHz左右,一般为基音频率的4~6倍,泛音频率影响最大。构成音色的泛音的频谱曲线一般可测16个或24个泛音。 打击乐器的清脆度(Crispness):可以通过提升1~2kHz来加强。尤其对于小军鼓(SnareDrum)更有好处。一般有3~6dB的提升就够了。
语音:可以使用低切(LowCut)来消除低频率噪声的干扰,如电源50~60Hz的交流声和可控硅的干扰声。因为语音的基音区域在200~300Hz之间,低切不影响其声音的传输。 可以利用高切(HighCut)来消除音源中的高频率噪音,如电唱机和旧磁带的高频杂音。
9.4.2 对人声的调音 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但提升量不易过强。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尖噪刺耳。提升某一频段后,还要考虑对其它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1.对主持人的调音 这实际是语言扩声的调音,要求其语音特性必须清晰流畅,富于表情。他(她)可以影响观众情绪,因此要把音色调好。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声调。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 ①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②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③对于HF:6kHz以上衰减3~6dB;250Hz~2kHz是语音的重要频段。 ④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器,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 对普通人的调音 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遣。他们多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没有受到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音。
为消除以上现象可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 ①在500Hz以下要切除。 ②在500~800Hz以上要衰减。 ③同时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④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强声音的响度。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3.对专业歌手的调音 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气息、吐字、共鸣等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且,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 ①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风格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②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 ③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音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协调一致。
④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 ⑤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小失真、大动态。 演员站在歌坛上,利用舞台声场,使其音色既有电声,也有自然声,所以要求舞台具有良好的声学特性。 女声:女声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3dB,可以消除S音。 男声: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要注意,对专业歌手不要过多使用效果器。
4.男歌手的EQ调音 基音频率在64~523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7~9kHz。 要求歌手的声音要坚实,音色有力度,但又不至于造成模糊不清。这就要求在四个频率上进行处理,如图9―14所示。
图9―14 对男声频率修饰示意图
根据男声的泛音结构,依频谱曲线为据,对男声歌手在四个频率段进行处理加工的手法是: ①64~100Hz做小的提升,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些浑厚感,这也是男低音的音域。 ②在250~330Hz做大的提升,因男声基音的主要频率在这个区域,提升此频段可增加基音的力度。 ③1kHz左右频段做小的提升,可保证泛音的表现力,增加音色的明亮度。这个频段可延续至3~8kHz;对10kHz以上频段可做平直处理。
5.女歌手的EQ调音 基音频率:160Hz~1.2kHz。 泛音的频率扩展:9~10kHz。 要使女声得到最佳音色表现,应在四个频率上进行处理,如图9―15所示。
图9―15 对女声频率修饰示意图
女声歌手的四个频率段EQ加工处理: ①160Hz以下的频率低于女声音域,不做提升处理。 ②250~523Hz音区是女声主要音域,做提升处理,增加基音的力度和丰满度,这是女声的低中音区。 ③对1~3kHz频段进行提升,其目的是使音色结构的泛音表现良好,使音色更加完美,同时也增加了明亮度。 ④10kHz以上频率给予小的提升,目的是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把音色微小、细腻的部分加以表现。
6.对鼻音严重的音色处理 鼻音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生理机体有缺陷;二是发声方法和训练方法不正确,造成鼻音共鸣过强。 改善方法:在四频段EQ上进行如下处理(见图9―16): ① 64~100Hz进行大的衰减。 ② 100~200Hz做衰减。 ③ 250~330Hz略有提升。 ④ 3.3kHz左顺做较大的提升。 ⑤ 10kHz做小的提升。 切掉低音,增加清晰度(提升3kHz)。
图9―16 对鼻音严重的人的频率处理示意图
7.对业余歌手音域较窄的音色的处理 有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女声歌手,其音色在高音区域范围很窄,声音单薄、刺耳,单色缺乏深度感,可用四段EQ进行音色的处理,如图9―17所示。 音色改善,提升基音区频率,增加音色厚度;衰减中高音区频率,消除高频噪声。 ①250~330Hz给予最大的提升,其目的是提升基音区频率,增加音色的浑厚度。 ②1kHz不提升,以减小音色刺耳的中高频成分。
③4kHz左右进行较大的衰减,目的是消除尖噪的高频噪声。 经音色改善,声音明亮而不刺耳,圆润而不单薄。 8.童声的EQ调音处理 童声不分男声女声。童声的音域与女声歌手音域基本一致,所以其调音的方法也和女声歌手调音方法相仿。
图9―17 对声带窄的业余女声演唱者的频率处理
9.4.3清晰度与丰满度的关系 前已述及,通过调节均衡器可以改善声音的清晰度和丰满度。事实上,在自然厅堂里,声源与话筒距离及混响声与直达声比例的不同,其音色的清晰度和丰满度是不同的,如图9―18所示(其中R为混响半径)。这就要通过效果器进行适当的混响处理。
图9―18 清晰度与丰满度的关系
混响声/直达声=1时,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R。 混响声/直达声>1时,音色丰满。 混响声/直达声<1时,音色清晰。 放语言时要求混响声/直达声<1,以求较高的清晰度。 放音乐时要求混响声/直达声>1,以求较高的丰满度。 所以对在R以内拾音的歌声要进行人为的混响处理,以增加丰满度。
9.4.4 演员与话筒的距离和角度 1.演员与话筒的距离 演员与话筒的距离可分为三种,主要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 1)近距离拾音 话筒和口形距离为1~5cm,适合于低语调的主持人和通俗歌曲的演唱者。近距离拾音最适合低音语调主持人的语音拾音,其声音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因为音源和话筒很近,是绝对的直达声,所以音色纯净、清晰度强。
对语音进行均衡处理的要求: 100Hz~衰减3~6dB,因为有近讲效应; 200~300Hz提升3~6dB,这是语言的基本音域; 1~2kHz提升3~6dB,增加明亮度,提高清晰度; 8kHz以上衰减3dB,减少高频噪声,因为语音的高频泛音比歌声要少。 不使用效果器,使主持人音色具备真实感、亲切感。
2)中距离拾音 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5~10cm,适合于民族唱法。 中音语调的主持人话筒和口形相距5cm;民族唱法歌声相距5~10cm。中音语调主持人声音特点是轻松、活泼、开朗、爽快,使整个歌厅的气氛比较活跃。 民族歌曲要求发声、吐字、共鸣要清晰、明亮、纯净,具备民族风格与特色。均衡器(EQ)要进行如下处理: 100Hz不提升不衰减,没有近讲效应; 256~315~440Hz提升3~6dB; 1~3kHz提升3dB,使音色清透; 10kHz提升3dB,增加音色的表现力,提高音色的解晰能力。
3)远距离拾音 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0~20cm。 (CD)——10cm; (CR)——20cm。 远距离拾音适合于美声唱法的拾音。顾名思义,美声讲求音色的优美,发声要经过专门训练,所以音色的泛音数量较多,幅度也比较强,整体音色的泛音结构比较丰满。要求电声系统有足够的宽频带,才能使低频泛音、中频泛音、高频泛音都不被阻拦地顺利通过。
要使音响系统有良好的频率传输特性,需作如下处理: ①LF提升3~6dB; ②256~315Hz提升3~6dB; ③1~2kHz提升3~6dB; ④10kHz提升3~6dB。
2.话筒的角度 (1)近距离拾音——通俗唱法,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5cm,角度应为15°~30°,可避免低频气团的噗噗声。 (2)中距离拾音——民族和美声唱法,话筒和声源的距离为5~20cm,角度为近似15°。 (3)远距离拾音——话筒和声源的距离为10~20cm以上。一般拾取多个声源,例如一个声部、提琴群声。话筒的辐射角轴线对准音源,即角度为0°。
9.4.5 不同音乐的处理手法 不同的音乐流派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调音时其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1.交响乐的调音 交响乐是一种传统的、正统的音乐形式。其特点是在选题作曲上很考究。在和声与配器方面要进行仔细的推敲,所以乐曲的音乐结构一般都很合理。 交响乐的编制是经过上百年的实践而制定的,是比较科学的。其组成有:
交响乐的编制是经过上百年的实践而制定的,是比较科学的。其组成有: 弦乐声部:V1 ,V2 ,V中、V大、V倍(V为提琴); 木管乐声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铜管乐声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声部:定音鼓、军鼓、镲、铃、钟、三角铁、板。
因此,交响乐的声功能也是比较均衡的。在为交响乐作均衡处理时应尽量保持其原有风格与特色,不宜做过量的调整。在均衡处理时,可在0~3dB的幅度中进行选择,有些音响师还习惯于使均衡器处于平线位置,即对音乐不作均衡处理,使演奏保持“原汁原味”。 此外,除使声场具有理想的混响时间外,通常对音乐不作效果处理。 由于交响乐动态范围较大,应特别注意压限器的参数设置,特别是对声音较弱的弦乐,不能被限制在门限之外。
2.轻音乐的调音 轻音乐一般都是具有旋律优美、感情丰富、浪漫愉快等特点的抒情曲。例如萨克斯轻音乐曲。它的音乐音响具有田园风味和悠扬的旷野感。所以在均衡调整上应保持和发挥其最佳音色频段。均衡幅度可在0~5dB范围内进行选择,也可通过效果器对其进行适当的混响、回声等效果处理。
3. 通俗音乐的调音 通俗音乐此门类范围很大,像爵士、摇滚等流派都具有其自身特有的风格。总体来说,这类音乐的音响声功能较大,处理手段的幅度也较大,允许在音乐音响中进行夸张的艺术处理。所以在均衡调整幅度上可在0~7dB范围内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使其有足够的低音节奏和较大的音量。
4.伴奏音乐与歌声的比例 对乐队或音带伴奏的演唱节目,除按要求进行均衡、效果等处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伴奏音乐与歌声的比例。这需要通过调音台衰减器推子进行适当的调整。 1)总原则:以歌声为主,突出歌声 ①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和欣赏习惯,人们总是爱听歌声,因此第一位是歌声。 ②为了歌声的美感和歌词的清晰不被乐队声掩盖,特别是歌舞厅中大扬声器扩声时,往往歌词不清,因此突出歌词是非常必要的。
③人们在聆听歌曲时,心理感觉的顺序是:首先听到歌词,而后才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变化和感情。所以要给歌词以足够的音量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但这并不是说音乐不重要,有时音乐的分量比歌词还重。但是人们心中感受顺序是先词而后曲,所以要求歌声音量比例要大于伴奏音乐。 ④当放前奏曲或过门音乐时,可以将音乐声放大,在歌声进入之前渐渐拉下来,以突出歌声,为了加深歌声的印象,往往第一句开得响一点,可以在200~500Hz提升3~6dB。
2) 乐队伴奏音乐与歌声(人声)的比例: 3∶7——美声、民族唱法、戏曲; 4∶6——通俗唱法; 5∶5——摇滚乐。 以上是一些较有名气的音响师的表现手法,无统一定规。某一个时期通常以某种聆听习惯为一种表现手法。
3) 演员的素质与音量 一个好的声乐歌手,尤其是通俗歌手要会使用话筒,才会取得和谐自然、优美的艺术魅力。 例如,通俗歌手当演唱至弱音区便会低下头将话筒置于口型很近的位置,使微弱歌声、语气等都拾入话筒的极头。当歌曲进入高潮亦即感情很强劲的曲段时,演员便将话筒远离口型,使音量自然减量进入话筒。这个小小的距离调整对音量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距离的平方与声功能成反比例(或者说声功能的衰减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可看出:歌手也是自己的调音师。
4) 音量的调整 一支歌曲有时动态范围很大。当歌曲进行到高潮时,演员很激动,情绪很饱满,声级很强,容易产生过荷失真,所以,这时音量需要压下来一点;当歌曲进行到深情细腻的弱声时,不需要把音量提升起来。这种处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音乐演奏等其它类节目。掌握这种调音手法,要求音响师对歌曲要熟悉,对歌手的演唱特点也要了解,而且要有调音经验,否则,音响师的调音跟不上演员的演唱,不易获得理想的聆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