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李白
一、商鞅之死 1.经过: 孝公时,旧贵族不甘失败,抵制变法,唆使太子触犯法律,但商鞅因为不能处罚太子,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 公元前338年,太子即位,即是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商鞅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咸阳,车裂示众.
2.原因: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 (2)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3.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新法未废,变法二十年,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改革措施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户籍等在秦国确立.-----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讨论……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小结 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 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 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有种种守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商鞅变法的内容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改革的内容 2、经济方面(富国)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 1)废井田 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2)奖励耕织 开阡陌 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2)奖励耕织 提高生产积极性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对秦国有那些影响?
1、军事方面(强兵)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2)严肃军纪 3)严格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3、政治方面 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2)什伍连坐制度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3)轻罪重刑
读一读,品一品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国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读一读,品一品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你赞成司马迁的观点吗? 司马迁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司马迁的观点不对.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依据他的个性天赋,而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但商鞅变法处在新旧交替时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那么:你觉得商鞅变法有哪些局限性呢?
三.商鞅变法的的历史局限 (1)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3)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如“焚书坑儒”政策
P28学思之窗 秦二世灭亡的根子在商鞅变法时期就已经种下了?你认为呢? 秦二世灭亡的原因是在于秦的暴政.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虽然对秦朝有 消极影响,但更要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改革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商鞅变法当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商鞅变法的启示?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小结: 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富国强兵,客观上破除了奴隶制度及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
材料一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材料一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槽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问(1)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么?
参考答案 (1)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2)“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⑤推广县制: 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的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身,强化了中央集权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如:县制、什伍制、连坐法等
2、经济: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 如: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
3、军事: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如:奖励军功、禁止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