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分析探討《玻璃動物園》 Laura的角色型塑與人格養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西方 “ 超心理学 ” 与中国 “ 人体特异功能 ” 之研究 何 宏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中国首席代表 前军方人体科学实验室主任.
Advertisements

中国医学物理学的 过去、现在与未来 年新文.
讀後報告 從A到A+ 作者: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 譯者:齊若蘭 指導老師:陳至柔 學生:江奇純、莊雲棋.
閔肖蔓 執業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杏陵基金會+八方文教
编号: 年 号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报表
〈廉頗藺相如列傳〉 鬚眉畢動、聲色如生.
「全人發展」的性別平等教育----採「統整」策略達成融入各學習領域
報 告 大 綱 一、前言 二、內部控制推動作法 三、e化管理及持續性稽核 四、未來推動重點 五、結語 1.
新佑管理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SinView Management Consulting(XiaMen) Company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國民小學 張國文、莊振雄、林權騰、陳玉心、蔡如珮
心理治疗 刘德祥.
医 学 心 理 学 杨霞 2001年10月 1.
淘 宝 简 介.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迎難而去 2016年使徒行傳差傳系列 第二講:徒八章     沙田圍堂12-13/3 連俊才牧師.
單元一:自我、社會與文化 主講人:梁蕙蓉.
第十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的干预.
企业管理概论.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一 章 绪 论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汕头大学.
龔珮瑄、秦 天、李沂澂、 許胤筠、蔡宛蓁、梁恩盈、 趙 冉、 楊琬琳、簡侑晴、林烝增
第三章 田納西.威廉斯劇作中 隱藏式的生命史.
传媒产业的集团化经营和管理.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 專門委員 王明源 99年9月10日
苏州市教育局组织讲座 后现代心理学 对教育工作的贡献
尼希米記大綱.
第八章 人格.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For Project or Annual Report by Amanda
班級:213 座號:34 姓名:王姿涵 指導老師:謝榮芳
说说你对美国的印象.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2 nd 企業倫理報告 -博達案- 指導老師 : 張民昌 組長: 盧子鈴
基金投資與選擇 景氣循環週期 績效篩選---「四四三三法則」 績效篩選---晨星基金評鑑篩選參考 績效篩選---理柏基金指標評估參考
2015【米蘭世博】讓食物與人的關係 回歸誠實與透明,直擊「未來超市」
一段超越宗教、生死、地域、年齡, 追 尋 真 愛 與 真 理 的 真 實 故 事
窮人最缺什麼? 我猜是錢,你猜是什麼 ? Tom’s story.
學得來的領導魅力 催化員工參與感 指導老師 胡凱傑教授 第八組 連芊華 吳靜芳
第四章 現代思潮 第三節 地表、心靈與宇宙的探索.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网 3.1 平均数.
职场论道: 企业关务经理人的职业发展探索!
如何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主讲人:王朝全(教授、博士).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舐犢情深,衷心希望將自己的人生智慧傳授給女兒。
觉察生命 --完形治疗初探 王为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Horney:心理分析的社會理論 (1885- 出生於德國1952去世)
心理學概論 © Copyright 版權所有: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本光碟內容僅提供教師於教學上使用,非經本公司許可,禁止複製 (給學生)。感謝老師的配合。
第四章 工作動機.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得勝的道路 約書亞記 11 張玉明牧師 9/1/2013 大公園靈糧堂.
臺南市104年度第二期 社區生活營校園輔導活動說明會
麗枫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1.
台南市103年度社區生活營第一期 需高關懷學生療程式小團體諮商活動
台灣大學如何追求卓越 台大95學年度新進人員訓練班 陳 泰 然 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登山寶訓系列 馬太福音 5: 做誠實人.
Against Utilitarianism
臺北市文山區志清國民小學 100學年度臺北趣學習
動畫期中報告-有趣的互動多媒體 視傳四甲 張天一.
聖母玫瑰書院校友會薈萃社 2009/2010講座系列 (一) 「電影與普通話」 張堅庭導演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从自卑到自我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工部(处)长 吴松全 2006年3月12日.
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 報告日期 3月29日 報告人 林岱暘 雖然標題看起來很奇怪,這篇文章是在探討拿不到博士學位的原因,
1.享受嚴謹而愉快的校園生活 2.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及習慣 3.成為榮神益人的僕人領袖 (Servant Leader)
婚姻关系的开始 ——来自神的祝福! (创2:18-25)
两大组PK,规则 每大组含3个小组 1.积极参与讨论、气氛活跃的小组加1分,计入大组分(下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從精神分析探討《玻璃動物園》 Laura的角色型塑與人格養成 姓名:陳欣霓 學號:9853040

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擁有善於交際的父母,為何Laura的個性會如此內向, 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樣子的人格是如何養成呢? 關鍵詞: 《玻璃動物園》、Tennessee Williams、溝 通恐懼、人格形塑、自卑 1

溝通恐懼 「高溝通恐懼者不喜歡和別人互動,不積極主動與別 人建立關係,給別人的吸引力較低,往往成為團體中 的孤獨者。」(王政彥1991:73) 生活習慣:經常有顫抖、緊握雙手、神情緊張不安等 表現。 學習態度:母親送Laura上商業學校之後,她因為太過 於緊張,無法正常的學習,甚至嘔吐在地板上,自此 之後便拒絕上學。 2

溝通恐懼 人際關係:在公眾場合不和任何人交談,也沒有人來 和她攀談,可以想見Laura沒有朋友,人際關係等於零。 心理特質:不敢和母親溝通,說出她真正的想法與處 境,只好選擇欺瞞。 職業選擇:溝通恐懼的人通常會盡量避免需人際溝通 的工作,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Laura沒有工作。 3

家庭的影響 父親的離去:根據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 論,一個女孩最初的愛戀對象是她的母親,而後將會 轉移到父親身上,最後轉移至他人,但Laura在尚未將 對父親的愛戀轉移至他人身上時即失去了父親。 幼小的心靈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甚麼,同時也 會對不健全的家庭感到自卑,行為變得保守、思想變 的悲觀,且過度在意他人的想法。 4

家庭的影響 母親的期望:Amanda一心一意的想把Laura嫁出去, 姑且不論Amanda的動機為何,這樣子的行為勢必對 Laura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使用的詞句與態度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 工具之一,而性別刻板印象不只導致社會對女性有著 較負面的看法,也使得女性的自信心較男性低落。 Laura在社交上的差勁表現,是否可以視為來自於淺意 識裡對母親的反抗呢? 5

家庭的影響 家人的爭執:可以想見Laura的父親必定與Amanda有 過許多次的衝突才選擇離家出走,父母爭吵的高分貝 在她心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影。 每當Tom與Amanda爭吵不休時,壓力與焦慮都會一 次次排山倒海的向Laura襲來,對內心造成難以想像的 負荷,Laura的性格與思考也就不可避免的更趨向於負 面、悲觀。 6

自卑 「通常一個母親,在命運賜給她一個體弱多病或有其 他缺陷殘障的孩子時,往往會由於其不公平的缺陷, 而設法加以補償,加倍的愛她,甚至是過分溺愛。」 (Freud2004:164)「對被寵慣的孩子而言,疾病是 求之不得的事。因為當他們害病時,他們會比往常更 受到關顧。」(Adler1988:109) 自卑情結通常會造成兩種結果,其一是自卑反自大, 其二是懷疑自己、不自信、自閉。溝通恐懼、單親家 庭等因素造成自尊心低落,更進一步的加強了她的自 卑情結。 7

認知治療 「認知治療法就是利用這種主觀的、偏差的負面認知 來加以糾正和調整,改變個人對自我的負面評價,增 加自我肯定,以提高自信心,減低焦慮或恐懼。」 (王政彥1991:228) Jim對Laura進行了所謂的認知治療。劇末,面對Jim給 予的強大打擊,她勇敢的挺了過來,面露微笑,脫胎 換骨。第七幕中,Jim不斷的給予Laura鼓勵、稱讚。 心愛的人給予自己許多的正面肯定,甚至吻了自己, 這對Laura的內心無疑是一場大革命。 8

結語 儘管無從得知劇作家在寫作時,內心對於Laura真正的 想法,但本文試著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這齣劇,把Laura 當成真實存在的人物去探究她種種行為背後的成因。 也許因為所學不夠專精與成熟,使得文章略嫌無病呻 吟、過度揣測,卻希望可以藉此找到另一種詮釋Laura 的方法。 9

參考書目 王政彥。1991。《溝通恐懼:面對人際溝通的焦慮與害怕》。臺北:遠流。 李素楨。2010。〈一位女瘸子重構「障礙與性/別」演出的行動知識〉。《應用心理研 究季刊》48:79-99。 吳齊殷,陳易甫。2001。〈家內暴力的成因與後果:以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季 刊》11:69-91。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季刊》 11:25-44。 島田一男著,陳中玉譯。1992。《女性深層心理》。臺北:新雨。 Adler, Alfred著,黃國光譯。1988。《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 Burger, Jerry M.著,林宗鴻譯。2003。《人格心理學》。臺北:揚智。 Butler, Pamela著,黃慧鶯譯。1994。《女性自我肯定》。臺北:希代。 Freud, Sigmund著,楊韶剛譯。2004。《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論》。臺北:百善。 Freud, Sigmund著,吳康譯。1998。《精神分析引論新講》。臺北:桂冠。 Leader, Darian著,龔卓軍譯。1998。《拉岡》。臺北:立緒。 Phares, E. Jerry著,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4。《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