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点和能力点 形象 语言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观点态度 复习重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表达技巧的内涵。 2.掌握表达技巧的答题步骤。 3.明确自己在表达技巧题型中的不足。 4.答题过程中做到卷面整洁(在错字、错句上轻划两道)。 5.自己写出的答案是完整的句子。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指的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运用的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表达方式 二是表现手法 三是抒情方式 四是修辞方法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 一是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 二是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象征、对比、 渲染、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点面结合。 三是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 四是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借代、对 偶、对比、夸张、反复等。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例: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两句中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两句中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出表达技巧(手法) 具体分析此技巧 答:作者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以水喻愁,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变成了有形的、永无止境的一江春水。 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了。表达了词人由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痛苦的心境。 指出此技巧对表情达意的具体作用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答题步骤 1.指出表达技巧(手法) 2.具体分析此技巧 3.指出此技巧对表情达意的具体作用。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练习一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飘零落花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平了,刚刚还是晴天,转眼小雨霏霏。杏园已失去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景色,显得憔悴无光。枝头杜鹃鸟传来凄凄的叫声,似在感慨春天的离去。 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静对斜阳。她心中的“恨”有谁能理解呢?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到伤春(惜春)、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练习二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 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溪水漫流,已是雨过放晴,天光山色,一片明净。与水齐平的溪岸上静卧着几家门庭。微风轻拨溪中繁密的浮萍,萍叶空隙现出远山的倒影。沿溪轻轻地飘来一叶归舟,悄然能听到船舷擦动水草的响声。忽见寻路入城去的僧人,像从净境走向烦嚣尘世。溪桥上往来的过桥人,宛然在明净的镜中步行。正是凭借这场短暂的秋雨,西溪的秋色平添几分。别让溪中的芦苇任意勃生,妨碍游人观赏这溪上月影。
2.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了月影(或陆芦影)。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 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1.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了人影或桥影。 2.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了月影(或陆芦影)。
练习三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 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 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只能看到鸥鹭 无拘无束无人管束,自在的在南北之间飞翔。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巩固练习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古老的边地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威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念呢。
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春暖花开的时候听到了杜鹃的叫声,秋天有月亮的晚上看到了南飞的大雁。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像云一样稀薄,风景逝去就像箭一样快。留下买花的钱,好好的弄好桑园。用茅草盖好几间房子,秧苗长好了种几块地。床头放一本淡泊的陶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的杜甫诗篇。
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田间小路上枝条轻摆的桑树吐出了嫩绿的枝芽,东边邻居家的春蚕也开始孵化。平整的山岗上黄色的小牛犊在春天的草地上“哞哞”地叫,几只乌鸦点缀在黄昏落日、阵阵春寒的山林中。 远处的青山忽远忽近,小路纵横交错着,不远处飘荡着酒旗,还有几间村民的房舍。城中桃树李树面对凄风苦雨,愁闷不已;城外溪边盛开的荠菜花沐浴在美好的春光中!
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梅与雪品格的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梅与雪品格的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很像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 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