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 疫
内 容 一、概论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临床特点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 七、鉴别 八、治疗 九、预防
一、概 论 1、概念: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染菌的鼠蚤为媒介进行传播。属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本病起病急聚,病情严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 依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常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眼鼠疫、脑膜炎鼠疫、肠鼠疫等病型。
自然疫源性疾病—不依赖人类就能在动物间循环、传播、流行的疾病。 国际检疫传染病种——鼠疫、霍乱、黄热病。 我国法定传染病分类和病种——分三类37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 将原来的35种法定传染病改为37种,新增 了两种为非典和禽流感。
2、流 行 史 在人类历史上鼠疫曾有过三次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以亿万计。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流行中心在中东、地中海沿岸。持续50—60年。 第二次流行始于14世纪,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欧洲约四分之一人口死于鼠疫,该次鼠疫流行在医学史上称为“黑死病”。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持续到20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50年代基本平息。共波及亚洲、非洲、美洲的六十多个国家。 20世纪下半叶世界鼠疫疫情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但90年代后,世界鼠疫重新呈现抬头趋势。
第二次和第三次鼠疫流行都波及到我国,古医书中称之为“恶核”、“黑死病”。清朝诗人师道南的著名诗篇《鼠死行》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鼠疫流行时的惨状。 日本人在 1940—1945年的侵华战争中,在我国建立了细菌工厂—“731部队”,使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武器,造成我国浙江、江西、湖南和黑龙江四省十二县人间鼠疫流行连续12年。
90年代以来,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再次进入活跃期,一些静息了多年的疫源地重新爆发流行,新疫源地不断出现,人间鼠疫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陕西鼠疫流行史 据调查证实,陕西人间鼠疫最早始于1905年,定边发生一个村14例鼠疫,死亡13人。1925—1929年榆林、延安共6个县、1930—1932共12县发生人间鼠疫,1942年府谷发病76例。共计发病9649例,死亡8732例,死亡率高达90%。榆林12县只吴堡一县无发病记载。临床各型都有,以腺鼠疫为主,占71%。
二、病 原 学 形态: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体内含内毒素,并能产生外毒素,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抵抗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对干燥、热敏感,在潮湿、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长。 在痰和脓液中可存活10—20日,在蚤粪中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活数月。
三、流 行 病 学 1、 传染源 患病家鼠和肺鼠疫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1、 传染源 患病家鼠和肺鼠疫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其他还有旱獭、地松鼠、猫、兔、骆驼等。 2、传播途径 鼠蚤传播(动物—蚤—人) 皮肤传播 消化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漠传播(人—人)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有显性感染和阴性感染之分,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4、 流行特征 存在自然疫源地,呈反复的流行与静止交替,随时对人类构成威胁。
地区——没有严格的地区分布,各地均可发生。 人-鼠关系——人间鼠疫常发生于鼠间鼠疫之后。 季节——人间多在夏秋季〈4-9月〉发生。
四、临 床 特 点 1、潜伏期 一般1-8天,平均2-5天,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 2、综合表现 发病急,高热,四肢酸痛,体温不规则,血压下降,肝脾肿大,黏膜出血,可神志不清。
3、临床分型 腺鼠疫——是鼠疫最常见型别,为本病基本型,可发展成后两型。病变多发生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淋巴结,多见单侧。淋巴结显著红肿热痛,不活动、拒触,后化脓、破溃。 肺鼠疫——由腺型经血行播散而成,很少为原发,不及时治疗病人很快死亡。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胸痛、呼吸急促、发绀、咳痰多为黏液或血性泡漠状,肺部可闻散在湿罗音或摩擦音。
败血症型鼠疫——是最为凶险的一型。病人很快出现昏迷、休克、出血、循环衰竭而死亡。 其它型——脑膜、咽、胃肠、皮肤等型少见。
五、实验室检查 常规——白细胞计数高。 细菌——可在淋巴结抽取物、血、脑脊液等标本经培养可找到细菌,为诊断依据。 血清学——间接凝集、酶免、荧光抗体法等,灵敏、快速、特异性高.
六、诊 断 疑似病例: 起病前10天内曾到过疫区或与鼠疫动物或患者有接触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患者,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剧烈疼痛,出现被迫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状,迅速出现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状的其它综合症。
确定诊断 检出有毒力的鼠疫耶尔森菌,是确诊首例患者的惟一依据。 确诊首发病例后,检出F1抗原或血清F1抗体4倍以上升高,或检出病原菌。
七、鉴 别 腺鼠疫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兔热病鉴别。 肺鼠疫与大叶性肺炎、肺炭疽、钩体肺出血鉴别。 皮肤鼠疫与皮肤炭疽鉴别。 七、鉴 别 腺鼠疫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兔热病鉴别。 肺鼠疫与大叶性肺炎、肺炭疽、钩体肺出血鉴别。 皮肤鼠疫与皮肤炭疽鉴别。 败血症型与其它败血症鉴别。
八、治 疗 1、一般治疗 严格消毒隔离, 病室灭蚤、灭鼠。患者排泄物 彻底消毒。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医护人员严格 防护。立即报告疫情。腺鼠疫隔离至炎症消失, 肺鼠疫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 2、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可选用庆大、氯霉素、链霉素。
3、对症支持治疗 补液、降温,必要时可 输血或血浆。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局部治疗 淋巴结一般不需局部处理,必要时淋巴结周围可用链霉素局部注射,个别液化者可切开引流。
九 预 防 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广大,类型复杂,鼠间鼠疫在自然界保存机理尚不清楚,而鼠疫的发生又有间断性和突然性的特点。所以,预防鼠疫必须树立长期努力,反复斗争的思想。
1、管理传染源 灭鼠灭蚤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密切监视疫情动态。 严格隔离患者,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曾接受过预防接种者检疫12天。 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尸体应用尸体袋严密包套后焚烧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严格检疫并灭鼠、蚤。对可疑旅客应医学隔离检疫。 3、加强个人防护 (1)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高筒靴、戴厚口罩、面罩、防护眼镜、像皮手套等。
(2)预防性投药 口服磺胺嘧啶,或四环素,连服六天。 (3)预防接种 通常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1个月后达高峰,免疫期1年,需每年接种1次。
解除隔离和医学观察的条件: 根据鼠疫临床分型和是否应用抗生素而决定。 鼠疫流行时要确定疫点、疫区,并进行封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