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 第二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 第三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1世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李子健先生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系.
Advertisements

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面对面 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
WCDMA基本信令流程 11通信①班 吴炯天.
第十四章 無線通訊安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TW4G行動通訊網路介紹.
TD-LTE 系统介绍.
第八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8.1 IMT-2000增强系统 8.2 IMT-Advanced系统 概述
EPC系统基础培训 廊坊移动 屈文杰 2014 年 12 月.
IPv6—移动数据应用的未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日月光人力需求簡介 Robert Guo.
第 13 章 蜂巢式電話和衛星網路.
移动通信网络(2G) 作者:刘俊升 11电子3班.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项目一 我国电话通信网的概述.
第七章 无 线 网 络 e.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中国数字集群系统频率管理政策及型号核准技术要求 Digital Trunked Radio System Spectrum Administration Policy &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ype Approval of China.
移动通信 张燕
移 动 通 信 李 蕾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徐广涵:孕育我国自主产权3G技术标准第一人
無限的無線:無線區域網路與無線都會網路 Unlimted Wireless Networks
第7章 CDMA2000-1X移动通信系统 7.1 系统概述 7.2 提供的服务 7.3 信道结构 7.4 通信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一带一路”下的绿色思维 Think in green under “Belt & Road” Initiative
WCDMA Iu接口协议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Ericsson Solution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and Solutions
Chapter 12 UMTS之All-IP網路
CDMA2000 陶小峰 2018/9/19.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網路專題 3G Voip Ethernet Skype GPRS /WiFi 周立婷.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資管碩專一甲 王調榮 N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館 網路資訊組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行動計算的基礎建設 ─ 網路技術.
第5章 GPRS系统 第1节 GPRS简介 第2节 GPRS的网络结构 第3节 GPRS传输平台和信令平台* 第4节 GPRS的高级功能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GPRS核心网络技术.
軍用及公、民用無線電頻譜整理規劃 2GHz以上頻段現況與應用
WiMAX无线标准进展概况.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課程單元: LTE/SAE網路架構與元件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簡銘伸、李名峰 教材編撰:李名峰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UMTS 移动通信系统 徐国鑫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室.
行動商務的發展趨勢
計概重修報告 1.3G 2.VOIP 3.ETHERNET 4.SKYPE 5.GPRS /WIFI.
UT斯达康3G核心网解决方案.
3GPP All IP Network Speaker: Ai-Chun Pang
第6章 行動商務 授課教師 黃健雄 ..
附錄 傳統電信網路的行動管理機制 (Mobility Management)
电子商务 王素凤
第四章 無線通訊與網路應用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2G向3G的演进过程.
Wimax阶段性研究汇报 /1/3 Wimax 阶段性研究汇报.
移动通信技术 第5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LTE按發即說(PTT)緊急通訊標準規範及系統架構研究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第7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虚 拟 仪 器 virtual instrument
林一平 講座教授 資訊學院院長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CDMA系统概念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向反的过程,进行接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2019/4/27 华为公司标准工作汇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報告者: 通訊所 陳瑞文 學號: 授課教授: 潘仁義 老師
农牧业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解读 二、未来的农牧业物联网 三、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四、关键共性技术 五、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思考.
手机软件架构和底层软件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 第二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 第三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1世纪 AMPS TACS NMT C450 NAMTS DAMPS IS-95 GSM PDC 技术驱动 业务驱动 多媒体业务 模拟技术 数字技术 语音业务 CDMA2000 WCDMA 技术驱动 FDMA 话音 TDMA 话言和低速数据 CDMA 宽带多媒体

无线蜂窝技术发展 AMPS 1G GSM IS-136 IS-95A PDC 2G EDGE 2+G UWC-136 cdma2000 3G 136HS Outdoor 136HS Indoor GPRS IS-95B UTRA (WCDMA) ARIB (WCDMA) HSCSD 2+G UWC-136 cdma2000 FDD 3G TDD(TD-SCDMA融合) WCDMA 这里主要是看看技术和体制发展的脉络。 无线技术的发展是有模拟到数字,WCDMA体制是GSM和PDC体制的演变,,主要是由日本和欧洲提出的。cdma2000体制是IS-95体制的演变。包括中国提出的TD-SCDMA,它们的核心都是CDMA技术。而UWC-136和EDGE体制则是以TDMA技术为核心的。

3G业务特性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同时支持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允许支持不同速率、不同服务质量(QoS)的业务,尤其是移动多媒体业务,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 要求接入速率为:室外高速移动环境中接入速率为144kbit/s,室外慢速移动环境中为384kbit/s,室内环境中为2Mbit/s。

高速率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传输 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要求 提供不同QoS要求的多种业务 高频谱利用率 高容量 高抗干扰能力

IMT-2000的含义 3G最早由ITU在1985年提出,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 最高速率2000Kbit/s 工作频段2000MHz 商用时间 2000年左右

标准组织 CCSA 制定基于GSM/GPRS/All IP 的核心网和WCDMA/CDMA TDD/EDGE 的无线接入技术 制定基于ANSI41/All IP的核心网和CDMA2000 无线接入技术 3GPP(3G Partnership Project) 1998年12月成立,由欧洲的ETSI、日本ARIB、TTC、韩国TTA、美国的T1和中国CWTS六个标准化组织组成。宗旨是制定以GSM为核心网,WCDMA和CDMA TDD(TD-SCDMA和UTRA TDD融合技术)为无线接口的标准。 3GPP2 1999年1月成立,由美国的ANSI(TIA)、日本ARIB、TTC、韩国TTA和中国CWTS五个标准化组织组成。宗旨是制定以ANSI/IS-41为核心网,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标准。 相关SDO(标准发展组织)包括: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 日本无线电通信产业和商业协会(ARIB)和电信技术委员会(TTC) 韩国电信技术协会(TTA) 中国电信技术学会(CWTS) 美国标准协会T1电信标准委员会(ANSI T1) 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 3GPP2 is a collaborative effort between five officially recognized SDOs. They are: ARIB -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Japan) CCSA -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China) TIA -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North America) TTA -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Korea) TTC -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mittee (Japan) CCSA: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to adapt to reform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liberaliz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has in succession approved six standard groups for carrying out standard R&D since April 1999. They were CWTS, TNS, IPSG, NSSG, NMSG, power supply, and two ad hoc groups on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mobile Internet (CMIS), and Technical Coordination Depart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as well. During this perio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MII and with the hard working of over 200 enterprises and organizations, more than 300 state and industry standar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revised so as to support high-speed,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in China. To establish a nationally unified standards organization that can adapt the growing market, keep pace with global industry and accord with Chinese situations, the initiators, Mr. Wei Leping and Mr. Wu Hequan etc., propose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 orga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standard study groups in China.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MII and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and the Civil Affairs Ministry,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CCSA) was founded in December 18, 2002. CCSA

无线传输技术: WCDMA-FDD/TDD 3G主流制式划分 WCDMA cdma2000 核心网络:基于MAP和GPRS 核心网络:基于ANSI 41和MIP TD-SCDMA 无线传输技术: WCDMA-FDD/TDD 无线传输技术:cdma2000 EDGE 3GPP 3GPP2

CWTS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成立后,CWTS在3GPP2的组织名称更名为CCSA。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group,CWTS)是在IMT-2000评估组和GSM工作组的基础上,经信息产业部部科[1999]03号文批准,于1999年4月6 日在北京成立。 CWTS的研究领域包括移动、寻呼、卫星、微波、无线接入等。目前根据研究组的工作任务和急需开展工作的情况,首批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即IMT-2000、GSM、寻呼和CDMA工作组。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成立后,CWTS在3GPP2的组织名称更名为CCSA。 (CCSA于2002年12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

2002年10月23日,中国信息产业部终于通过3G频谱规划方案。 大唐电信的T D -SCDMA 标准得到155 M 的频段 而欧洲W CDMA 标准和美国C DMA2000 标准一共得到30M×2 频段。 欧盟只给TD-SCDMA留下了35MHz的TDD非对称频段,而对WCDMA和CDMA2000留下的FDD对称频段远远数倍于前者,由此可见中国此次在频段划分上对TD-SCDMA是何等照顾。

中国联通 1940 ~ 1955MHz和2130~2145MHz频段, 中国电信 1920~1935MHz和2110~2125MHz频段, 中国移动 频谱分配上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 1880~1900MHz和2010~2025MHz的频段, 日后小灵通将要让出1900-1920MHz 2300至2400MHz的100MHz补充资源。

(WLAN, oven, bluetooth…) 中国的3G频率规划 FDD补充 扩展 (下行) FDD补充 TDD FDD (上行) 卫星 TDD FDD (下行) 30 MHz 30 MHz 40 MHz 15 MHz 60MHz 60MHz 1755 1805 1850 1880 1900 1920 1980 2010 2025 2110 2170 PHS TDD补充 ISM ITU IMT-2000 扩展频段 ISM频段 (WLAN, oven, bluetooth…) 83,5 MHz 100 MHz 190 MHz 2300 2400 2483,5 2500 2690 现800/900/1800MHz 2G频段均为扩展工作频段

3G网络结构 CS域 UTRAN 业务网 PS域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进展 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 UTRAN IP R7 HSDPA UL

可独立组网 非独立组网 基于TSM标准的产品,无法支持平滑升级至LCR TSM:TD-SCDMA OVER GSM LCR:LOW CHIP RATE

3GPP R99 网络参考模型 UE设备 RAN无线接入网络 CN核心网络 MSC/ VLR SCF Um G E Abis A BSC ISDN PSTN PSPDN CSPDN PDN: - Intranet - Extranet - Internet - X.25 Um G E Abis A SIM ME BSC MSC/ VLR GMSC BTS IuPS RNC Node B Uu Iur Iub RNS UTRAN ME Cu or SIM-ME i/f USIM SIM MS SIM-ME i/f MS BSS IuCS D C F Gs HLR H SMS EIR AUC Gf Gd Gb Gr Gc SGSN GGSN Gn Gi Gp Gn SGSN Note: Not all interfaces are shown and named

3GPP Release 4 网络参考模型 UE设备 RAN无线网络 CN核心网络 MSC/VLR Server SCF MGW Mc Nb ISDN PSTN PSPDN CSPDN PDN: - Intranet - Extranet - Internet Um MGW Nb Abis MGW SIM ME BSC BTS A MSC/VLR Server Mc Mc T- S G W Nc SIM-ME i/f MS BSS GMSC Server C C IuCS F F D C RNS HSS (HLR) H H SMS SMS Gs AUC AUC Uu EIR Iub RNC Gb Node B Gf Gf Gr Gr Gd Gd Cu USIM Gc Gc or ME Iur IuPS SGSN GGSN SIM SIM-ME i/f RNS Gn MS Gi Iub RNC Node B Gn Gp Note: Not all interfaces are shown and named UTRAN SGSN SCF Iur

CS域分析-R4的改进 R99 R4 网络架构 信令 承载与控制分离 传输方案 互通性 TrFO MSC GMSC Iu TDM TDM Nc Mc Mc MGW MGW Iu Nb TDM

WCDMA网络-R99 A BSS MSC/VLR GMSC Gb HLR/AUC Iub IuCS Node B RNC SGSN PSTN BSS MSC/VLR GMSC Gb HLR/AUC Iub IuCS Internet Node B RNC SGSN GGSN Gn IuPS Iur Iub Node B RNC

分层网络结构带来的好处 业务网络 产品市场更开放 业务实施更迅速 设备选址更灵活 根据需求,扩展更灵活 设备集中放置,使升级和维护工作更轻松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 Enablers 根据需求,扩展更灵活 设备集中放置,使升级和维护工作更轻松 HLR MSC GMSC/Transit 控制层 A cornerstone 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olutions we introduce a layered architecture. The output from the standardisation bodies (3GPP) makes it possible to clearly define the roles and interfaces of the different layers. For the operators, this new way of defining the infrastructure, gives huge advantages. Services Fast deployment of new services Open market Approach Flexible Location Control Scaled According to Need Centralised location meaning smooth upgrades and maintenance Connectivity Local Switching Transcoding at the edge Pooled Resources From an investment and cost point of view we can completely separate the different layers. We can als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network and pave the way for an always-best-connect network where GSM-GPRS-WCDMA co-exists. With open interfaces we can also concentrate on platform philosophies… …Like a clear platform strategy… 公共的骨干网络来承载话音和数据 码型变换设备可远端放置,节省传输资源 资源共享 PSTN ISDN WCDMA Access MGW SGSN MGW 分组骨干网 GGSN GSM/EDGE Access Internet Intranet

cdma2000 网络 IP 无线部分 IS-95 核心网电路域 BTS ANSI-41 MSC/ BSC SSP VLR HLR/AC A1、A2 ANSI-41 MSC/ BSC SSP VLR HLR/AC PSTN/ ISDN BTS PCF A3、A7 核心网分组域 BTS BSC IP A8、A9 MIP PCF PDSN/FA HA A10、A11 AAA

W-CDMA、CDMA2000和TD-SCDMA技术比较